321点挂外到墙板装饰工程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0906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21点挂外到墙板装饰工程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321点挂外到墙板装饰工程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321点挂外到墙板装饰工程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321点挂外到墙板装饰工程技术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321点挂外到墙板装饰工程技术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21点挂外到墙板装饰工程技术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1点挂外到墙板装饰工程技术规程..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技术规程JGJ321-20142014一06一24发布2015一03一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455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321-2014,自2015年3月l日起实施。其中,第4.1.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土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6月24日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函2008102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

2、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4建筑设计;5结构设计;6加工制作;7安装施工;8.工程验收;9保养和维修。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邮政编码:100013)。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本规程参编单位:北京江河幕墙股份有限公司深

3、圳市方大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广东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佛山市奥美达人造板材幕墙配件有限公司佛山欧神诺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斯米克建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台州市旗鱼幕墙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鸿和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凌云宏达幕墙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嘉寓门窗幕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倍立达实业有限公司佛山石湾鹰牌陶瓷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姜仁蒋旭二李栋姚建宁汪道金魏东海郑树龙江建强毛栋黄凤至魏越兴何乾杨晓宾赵立曾文涛李井冈陈祖贤张国峰熊吉如韩智勇郝志华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杜继予廖学权王双军黄小坤黄沂张芹胡忠明闭思廉王德勤方征张在东目次1总则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2符号3材

4、料3.1一般规定3.2钢材、铝合金和五金材料3.3瓷板、陶板和微晶玻璃板3.4石材3.5建筑密封材料和粘结材料3.6其他材料4建筑设计4.1一般规定4.2性能和检测要求4.3防火5结构设计5.1一般规定5.2材料力学性能5.3面板设计5.4连接件结构设计5.5基层及构造连接设计6加工制作6.1一般规定6.2金属构件6.3瓷板、陶板、微晶玻璃和石材7安装施工7.1一般规定7.2安装施工准备7.3点挂安装7.4安全规定8工程验收8.1一般规定8.2主控项目8.3一般项目9保养和维修9.1一般规定9.2检查与维修9.3清洗附录A点支承弹性板的弯矩系数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1总则1.0.1为贯彻执行国家

5、的技术经济政策,使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做到安全可靠、实用美观、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1.0.1建筑幕墙已经是建筑外墙的主流形式,得到广泛的应用,标准规范也比较完善。而作为这种相对“昂贵”外墙系统的补充,“点挂”或“干挂”一直在一些领域中有所应用,有“简易幕墙”,“无龙骨幕墙”和“装饰性幕墙”等多种称谓。在外墙、地铁、隧道等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点挂外墙板系统标准化体系还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因此为了使点挂外墙的设计、加工制作、安装施工和维修保养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编制本规程。点挂外墙板系统没有起支承作用的立柱和横梁,其面板直接与主体结构相连接(图1)。常见形式有点式和副框

6、式等。点挂外墙板系统有很多优点:(l)成本低,没有复杂的支承结构,加工制作工艺简单;(2)安装、运输费用低。但也存在很多缺点:(1)面板位置可调性差,墙面平整度不易得到保证;(2)抗主体结构位移能力差,不适用于有较大主体变形的建筑物中;(3)与主体结构连接处对墙体有承载要求,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图1挂件式点挂外墙板系统构造图l一背栓;2一高度调节螺钉;3一连接件;4一锚栓;5一基体;6一面板;7一找平层;8一挂件;9一连接螺栓1.0.2本规程适用于非抗震设计及6度、7度、8度抗震设计的民用建筑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的设计、制作、安装施工、验收及维护,其适用安装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体为钢筋混凝土结

7、构时,不应超过100m;2基体为经加强处理的实心砖砌体结构时,不应超过24m。1.0.2本规程适用于民用建筑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的设计、制作、安装施工、验收及维护。未包含工业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主要考虑到工业建筑范围很广,往往有不同于民用建筑的特殊要求,如可能存在腐蚀、辐射、高温、高湿、振动、爆炸等特殊条件,本规程难以全部涵盖。但一般用途的工业建筑可参照本规程的有关规定,有特殊要求的,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点挂外墙板相对于主体结构无法发生较大相对位移或根本不能发生位移,导致抗震性能薄弱,因此本规程适用于非抗震设计及6度、7度、8度抗震设计的民用建筑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9度抗震设计的点挂外

8、墙板装饰工程,应用经验不多。9度时地震作用较大,主体结构的变形很大,甚至可能发生比较严重的破坏,其装饰工程设计、制作、安装施工需要采取措施,才能保证在9度抗震设防时达到本规程第1.0.3条的要求。因此,本规程尚未将9度抗震设计的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列入适用范围。对因特殊需要,必须在9度抗震设防区建造的工程应专门研究,并采取抗震措施。关于适用高度,本规程仅适用于100m以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和24m以下经加强处理的实心砖砌体结构为基体的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对于超过该范围的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点挂外墙板的安装基体应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筋混凝土梁柱或经过加强处理的实心砖

9、砌体结构(如烧结普通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和混凝土实心砖等),在这些基体上,锚固件能与基体可靠接触,通过锚固剂的粘接作用,面板承受作用能传递到墙体结构,点挂外墙板系统的连接强度能够得到保证。空心砖、多孔砖、空心砌块等轻质墙体材料,由于存在空腔,锚固件与基体不能完全接触,同时由于空腔会使锚固剂流失,所以不得直接作为点挂外墙板的安装基体。在美国标准规格石材锚固系统的选择、设计和安装标准指南ASTMC1242-05中,对点挂石材板的安装基体提出要求,基体类型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砌块、砂浆填缝的砖墙或烧结陶砖墙体等。本规程在总结国内点挂外墙板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并参考了该标准,将安装基体规

10、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经过加强处理的实心砖砌体结构。1.0.3在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状态下,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具备规定的工作性能、安全性和耐久性。在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作用时,应不需修理即可继续使用;在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时,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修理后应仍可继续使用。1.0.4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的设计、制作、安装施工、验收及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点挂外墙板装饰系统面板通过挂件直接与建筑外墙结构点式连接的外墙装饰系统。2.1.2基体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或围护结构。2.2符号2.2.1材

11、料力学性能E材料弹性模量;f一材料强度设计值;fp板材强度设计值;fs钢材强度设计值;fa铝合金型材强度设计值;石材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石材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frk石材面板弯曲强度标准值;S荷载或作用产生的截面内力效应设计值;R构件截面承载力设计值;由荷载或作用标准值产生的位移或挠度。2.2.2作用和作用强度 2.2.3几何参数A构件截面面积或毛截面面积;面板平面面积;ax面板x方向孔中心至板边缘距离;ay面板y方向孔中心至板边缘距离;e一跨度;Lx面板x方向边长;Ly面板y方向边长;t板材厚度。2.2.4系数3材料3.1一般规定3.1.1外墙板装饰工程所用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

12、准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3.1.2面板及其连接构件应选用耐气候性材料,其物理和化学性能应适应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环境。3.1.3硅酮结构密封胶、硅酮耐候密封胶应有与所接触材料的相容性试验报告,且应在有效期内使用。3.2钢材、铝合金和五金材料3.2.1不锈钢宜采用奥氏体型不锈钢,其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GB/T20878的规定。3.2.1不锈钢材的防锈能力与其铬和镍含量有关。目前常用的不锈钢型材有304系列:S30408(O6Cr19Ni10)、S30458(06Cr19Nil0N)、S30403(022Cr19Nil0),含镍铬总量为2729%,镍含量910%

13、;316系列:S31608(06Cr17Ni12Mo2)、A31658(O6Cr17Ni12Mo2N)、S31603(022Cr17Ni12Mo2),含镍铬总量2829%,含镍量10。316系列不锈钢由于含铝元素,对氯离子的防护性能优于304系列,更适用于室外。外墙采用的奥氏体型不锈钢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不锈钢棒GB/T1220、不锈钢冷加工棒GB/T4226、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T3280、不锈钢热轧钢带YB/T5090、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GB/T4237的规定。3.2.2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种类、牌号和质量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

14、钢GB/T1591等的规定。3.2.3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应采取防腐处理。3.2.3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采用热浸镀锌防腐蚀处理时,锌膜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13912的规定;采用连续式热浸镀锌防腐蚀处理时,镀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GB/T2518的规定;采用防腐涂料时,涂层厚度应满足防腐设计要求,且应完全覆盖钢材表面和无端部封板的闭口型材的内侧,闭口型材宜进行端部封口处理;采用聚氨酯漆喷涂时,涂膜的厚度不宜小于35m,在空气污染严重及海滨地区,涂膜厚度不宜小于45m。3.2.4铝合金材料的牌号及所对应的

15、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0的有关规定。铝合金型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GB5237.15237.6的规定,型材尺寸允许偏差应达到高精度或超高精度。3.2.5背栓应采用组别为A4的奥氏体型不锈钢,且直径不应小于6mm。3.2.6锚栓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JG160等的规定。紧固件及其他五金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3.3瓷板、陶板和微晶玻璃板3.3.1瓷板、轻质陶瓷板、陶板和微晶玻璃板技术指标应分别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幕墙用瓷板JG/T217、轻质陶瓷砖JC/T1095、建筑幕墙用陶板JG/T324和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J

16、C/T872的规定,并应符合表3.3.1的规定。表3.3.1瓷板、陶板和微晶玻璃板技术指标板材类别厚度(mm)单片面积(m2)检测方法瓷板背栓式其他连接方式1.5卡尺1213陶板15-卡尺微晶玻璃板201.5卡尺轻质陶瓷板181.0卡尺3.3.2轻质陶瓷板的吸水率不宜大于3。3.4石材3.4.1石材宜选用花岗石。石材面板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GB/T18601等的规定,石材面板的弯曲强度、吸水率、最小厚度和单块面积应符合表3.4.1的规定。表3.4.1石材面板的弯曲强度、吸水率、最小厚度和单块面积项目天然花岗岩天然大理石其他石材(干燥及水饱和)弯曲强度标准值(N/mmm2)8.0

17、7.08.08.0标准值4.0吸水率0.6%0.5%5%5%最小厚度(mm)25353540单块面积(m2)1.51.51.51.03.4.1石材面板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GB/T18601、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GB/T19766、天然砂岩建筑板材GB/T23452、天然石灰石建筑板材GB/T23453对建筑石材的性能检验等作出的具体规定,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幕墙GB/T21086、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对石材面板的弯曲强度、吸水率、厚度、最大使用面积和冻融系数等的规定。石材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饰面材料镜向光泽度测定方法GB/T13891、天然大理石荒料JC

18、/T202、天然花岗石荒料JC/T204等标准的规定。3.5建筑密封材料和粘结材料3.5.1结构密封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16776的规定,接缝硅酮密封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密封胶分级和要求GB/T22083和幕墙玻璃接缝用密封胶JC/T882的规定。3.5.2石材、瓷板和微晶玻璃板等接缝用密封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材用建筑密封胶GB/T23261的规定,并应通过密封胶与接触材料的污染性试验。3.5.2石材、瓷板和微晶玻璃板等接缝用密封胶可根据其板材特点选用,在国家标准石材用建筑密封胶GB/T23261规定的密封胶有硅酮、改性硅酮或聚氨酯三类,使用中应选用合适的密封胶材

19、料。3.5.3挂件与安装槽口之间填缝用环氧胶粘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干挂石材幕墙用环氧胶粘剂JC887的规定,不得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类胶粘剂。3.5.3面板挂件与安装槽口之间一般都存在间隙,为防止挂件与槽口刚性接触而造成面板损坏、防止松动滑移,要采用胶粘剂进行填充。填充用胶粘剂应根据面板材料和挂装结构形式以及胶粘剂的许用范围选用。由于人造板材多数是多孔材料,为防止胶粘剂对面板材料造成污染,使用前宜进行污染性试验。不饱和聚酯树脂类胶粘剂耐久性差,不得采用。3.5.4外墙用建筑密封胶和硅酮结构密封胶,应经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与其相接触的有机材料的相容性试验及与被粘结材料的剥离粘结性试验,并应对硅酮

20、结构密封胶的邵氏硬度、标准状态拉伸粘结性能进行复验。3.5.4建筑密封胶和硅酮结构密封胶在使用前,应进行与面板剥离粘结性试验,以及与其他相接触有机材料的相容性试验。粘结性试验、相容性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如果使用了与结构密封胶不相容的材料,可能会导致结构密封胶的粘结强度及其他粘结性能的下降或丧失,留下安全隐患。为了保证结构密封胶的性能符合标准要求,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应用,本条还规定对结构密封胶的部分性能进行复验。复验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复验合格的产品方可使用。3.6其他材料3.6.1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宜采用聚乙烯泡沫棒作填充材料,其密度不应大于37kg/m3。3.6.2石材用防护剂应

21、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装饰用天然石材防护剂JC/T973的规定,性能应达到一等品及以上要求,其耐碱性、耐酸性宜大于80。3.6.2在外部环境条件下,酸、碱性污染物质容易通过对石材造成侵害,对石材表面的耐久性能产生影响,同时也影响建筑物的装饰效果。所以应采用较高等级的石材防护剂进行涂刷,以起到防水、防潮、耐酸、耐碱等防护作用。4建筑设计4.1一般规定4.1.1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外观造型、节能要求及基层条件,通过综合技术经济分析,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面板材料和五金附件,并应方便制作、安装、维修和保养。4.1.2构图、色调应与建筑物整体及周围环境相协调。表面分格应与整体结构

22、相协调。面板模数选择宜利于提高板材的出材率。4.1.3变形缝设计应满足原结构墙体的设缝要求,并应保证外墙系统的功能性。面板不应跨越主体结构的变形缝。4.1.4檐口、雨篷、阳台、窗台、装饰线、阴阳转角和变形缝等部位应采用防水、排水构造。水平突出构件的顶面排水坡度不应小于3。4.1.5当外墙板采用开放式构造时,建筑墙面基层应进行防水处理或在面板与基层之间设置防水构造。4.1.6(强标)点挂外墙板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锚固件与主体结构的锚固承载力应通过现场拉拔试验进行验证。4.1.7实心砖砌体结构加强处理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和

2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11968的相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锚固位置设置构造梁和构造柱结构,构造梁和构造柱的截面尺寸、配筋以及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按点挂外墙板所受荷载计算确定;构造柱间距不应大于2.5m,构造梁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梁和构造柱截面长和宽不宜小于200mm;其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且不应少于4根,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且间距不应大于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2找平层应采用钢丝直径不小于2mm,网格规格不大于20mm20mm的钢丝网格满挂;钢丝网搭接或搭入相邻墙体面不宜小于200mm,并应可靠连接;应采用不低于M7.5的水泥砂浆找平,其厚度不应小于

24、25mm。4.1.7实心砖砌体结构比较复杂,锚固承载力也不均匀,因此需要进行加强处理,以便提高基体结构与点挂外墙板连接的安全性。实心砖砌体结构的加强处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11968等的相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整体强度,应设置构造梁和构造柱结构,构造梁和构造柱的截面尺寸、配筋以及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按点挂外墙板所受荷载计算确定;构造柱间距不应大于2.5m,构造梁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梁和构造柱截面长和宽不宜小于200mm;其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且不应少于4根,箍筋直径不

25、应小于8mm,且间距不应大于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2为提高砌体结构各个锚固点的连接强度,找平层采用钢丝直径不应小于2mm,网格规格不应大于20mmX20mm的钢丝网格满挂;钢丝网搭接或搭入相邻墙体面不宜小于200mm,并作可靠连接;应采用不低于M7.5的水泥砂浆找平,其厚度不应低于25mm。4.1.8面板间缝隙宽度不应小于6mm,并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密封。密封胶的厚度不宜小于5mm。4.1.8工程应用经验表明,面板间采用密缝构造,容易出现板块相互挤压,导致面板开裂甚至脱落,因此点挂外墙板之间应当留有缝隙,且面板间缝隙宽度不应小于6mm,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密封。密封胶的厚

26、度不宜小于5mm。4.1.9点挂外墙板系统不得影响基层墙体防水、保温性能。4.1.10点挂外墙板装饰设计应能满足维护和清洗的要求,可按需要设置清洗装置,并应便于操作。4.2性能和检测要求4.2.1点挂外墙板抗风承载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计算确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第8部分:用均匀静态压差检测石材挂装系统结构强度试验方法GB/T9966.8进行承载力试验。4.2.2有热工性能要求时,公共建筑点挂外墙板系统及其基层墙体的传热系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居住建筑点挂外墙板系统及其基层墙体的传热系数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27、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的规定。4.2.2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针对公共建筑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面等非透明部分提出强制规定,因此公共建筑外墙系统的热工设计应符合其要求。外墙背后无其他墙体时,外墙系统本身的保温隔热构造系统应符合建筑物所在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外墙的传热系数要求;外墙板背后有其他墙体时,外墙板与该墙体共同组成的外围护结构应符合建筑物所在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外墙的传热系数要求。在现行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夏热冬冷地区

28、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标准中对外墙作出具体规定,点挂外墙板系统应满足不同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4.2.3处于人员流动密度大或青少年、幼儿活动等场所,容易发生物体和人体冲击的脆性材料板材外墙应具有耐撞击性能,其指标值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B/T21086规定的2级。当外墙板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加防护设施或对面板采取构造措施进行加强。4.2.3在处于人员流动密度大或青少年、幼儿活动等场所,容易发生物体和人体冲击的脆性材料板材外墙,应提高抗冲击性能,其指标值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B/T21086规定的2级。对于点挂外墙板,

29、可能比较难,因此需要采取构造措施,提高外墙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常见的构造措施有:减小板块尺寸、增加板材厚度、面板增加背衬和后部空腔填充等。还可以采取增加防护设施,避免发生撞击现象。4.2.4锚固件承载力现场抗拉拔试验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棍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的规定执行。4.3防火4.3.1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防火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外墙系统与每层楼板、防火分区隔墙处的建筑缝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采用岩棉或矿渣棉封堵时,其填充厚度不应小于100mm。防火封堵的承托材料不得采用铝板,当采用经防腐处理的热镀锌钢板时,其厚度

30、不应小于1.5mm。2防火封堵用材料和阻燃密封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火封堵材料GB23864和建筑用阻燃密封胶GB/T24267的规定。4.3.1外墙系统与楼板或防火分区隔墙的缝隙等应进行防火封堵设计。当采用岩棉或矿棉封堵时,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并应填充密实。防火封堵的承托材料可采用多种符合要求的材料,当采用经防腐处理的热镀锌钢板时,其厚度不应小于1.5mm。但不得采用铝板。防火封堵的缝隙是防火封堵的薄弱环节,应采用缝隙封堵材料、防火密封胶或阻燃密封胶进行封堵,这些材料应分别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用阻燃密封胶GB/T24267和防火封堵材料GB23864的规定。4.3.2外墙板与基体间的防

31、火封堵构造系统,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具有密封性和耐久性。在遇火状态下,应在规定的耐火极限内,不发生开裂或脱落,应具有相对稳定性。5结构设计5.1一般规定5.1.1点挂外墙板系统应具有规定的承载能力、刚度。5.1.1点挂外墙板系统同幕墙相比减少了横梁和立柱,面板通过支承角码与主体结构直接连接,虽然结构形式变简单,但各构件的结构设计并不因此简单,而应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通过挂件和支承角码之间的机械连接,使点挂外墙板具有一定的变形协调能力,这是点挂外墙板系统与普通粘贴外墙的区别。5.1.2构件应采用弹性方法计算内力与位移,应力或承载力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5.1.2点挂外墙板

32、装饰工程一般应用于多层且非重要建筑,因此重要性系数为都取1.0,在上述公式中将此系数省略。具有一定位移能力是点挂外墙板系统的特点,但应对其最大位移或挠度加以限制。特别是板块的向下位移过大,容易产生位移叠加,影响使用性能,甚至造成安全隐患。5.1.3进行点挂外墙板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其作用效应的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1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应按下式计算:5.1.4点挂外墙板系统在进行构件承载力设计时,作用分项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进行构件、连接承载力和锚固件计算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G应取应1.2、风荷载分项系数w应取1.4、地震作用分项系数E应取1.3;2永久荷载的效应起主要控制作用时,其分

33、项系数儿应取1.35,参与组合的可变效应仅限于竖向荷载效应。5.1.5点挂外墙板系统在进行构件承载力设计时,可变作用的组合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w应取1.0,地震作用的组合值系数E应取0.5。2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w,在永久荷载的效应不起主要控制作用时应取1.0;在永久荷载的效应起主要控制作用时应取0.6。5.1.6作用于墙面上的风荷载或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计算确定。风荷载不应小于1.0kN/m2。对风环境较复杂的墙面,宜进行风洞试验确定风荷载标准值。5.2材料力学性能5.2.1热轧钢材、冷成型薄壁型钢材料强度设计值及连接强度设计

34、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的规定采用。5.2.2不锈钢抗拉强度标准值fsk1可取其屈服强度0.2。不锈钢抗拉强度设计值,可按其抗拉强度标准值fsk1除以1.15后采用;其抗剪强度设计值可按其抗拉强度标准值fsk1的0.5倍采用。5.2.3铝合金型材的强度设计值及连接强度设计值应按现行国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50429的相关规定采用。5.2.4瓷板、陶板、微晶玻璃面板的强度设计值,可按表5.2.4的规定采用。表5.2.4面板材料强度设计值(N/mm2)材料种类弯曲强度设计值/抗剪强度设计值/瓷板15.07.5轻质陶瓷板6.13.0微晶玻

35、璃16.03.2陶板A类Aa类Ab类A类Aa类Ab类10.06.24.52.01.20.95.2.5石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rk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的规定计算确定,其抗弯强度设计值、抗剪强度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5.2.6材料的自重标准值应按表5.2.6的规定采用。表5.2.6材料的自重标准值s(kN/m2)材料s材料s钢材,不锈钢78.5花岗石28.0铝合金28.0瓷板22.523.5玻璃棉0.51.0轻质陶瓷板10.015.0岩棉0.52.5陶板20.024.0矿渣棉1.21.5微晶玻璃27.05.2.7材料的弹性模量可按表采用。5.2.8材料的泊松比可按

36、表5.2.8的规定采用。5.2.9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可按表5.2.9采用。5.3面板设计5.3.1点挂外墙板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等的规定。5.3.1点挂外墙板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和人造板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等的规定。5.3.2背栓式连接面板可采用点支承面板计算模型;点挂外墙板连接根据设计要求,可采取四点式、三点式或多点式锚固。5.3.2点挂外墙板的连接形式较多,但主要是背栓式连接形式。背栓式符合四点支承的受力模型。可参考现行行业标准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程JGJ133。面板支承点一般采用四点,当板块较大时,可

37、采用背栓组的形式提高承载力,但支承点还是四点;当板块较小时,可采用三点支承。5.3.3四点连接的点挂外墙石板和瓷板在垂直于平面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面板截面抗弯强度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最大应力标准值可按有限元方法计算,也可按下式计算:2面板弯曲应力设计值应按本规程第5.1节的规定进行组合后计算,并不应大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5.3.4背栓在面板中产生的剪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风载荷或垂直于板面方向地震作用下,背栓在面板中产生的最大剪应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2剪应力设计值应按本规程第5.1节的规定进行作用组合后计算,并不应超过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5.3.4石材或瓷板在钻背栓孔后,面板在钻孔

38、处残余的厚度很小,一般为3mm10mm,在正风压作用时,此处存在较大的剪应力,也是现场出现背栓干挂点板块破坏的主要原因,为此对面板的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剪应力加以限制是有必要的。5.4连接件结构设计5.4.1点挂外墙板连接背栓锚固点数量应经计算确定,背栓中心至面板边部距离不应小于50mm;采用3个背栓锚固点的面板,宜采取附加固定措施。5.4.1背栓4点锚固面板可视作是受均匀风载荷的双向悬伸板,要使它的受力最佳,则应调节支承点的位置,当最大负弯矩和最大正弯矩相等时,正负弯矩达到最大值,一般认为背栓的4个锚固点宜处于面板边长1/5的交点位置上比较合适。5.4.2背栓抗拉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风荷

39、载或垂直于板面方向地震作用下,背栓所承受的拉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2背栓拉力设计值应按本规程第5.1节的规定进行组合后计算。3背栓拉力设计值N应符合下式的规定:K背栓承载力系数,取2.15。5.4.3背栓抗剪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个背栓剪力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2背栓剪力设计值V应符合下式的规定:式中:V背栓剪力设计值(N)Vt背栓抗剪承载力标准值(N),根据试验确定;背栓承载力系数,取2.5。5.4.4支承角码宜采用热轧角钢,靠墙一侧翼缘高度不应小于50mm,壁厚不应小于3mm,角码长度不应小于100mm。表面应采用热浸镀锌防腐处理。铝合金角码或托件的厚度不应小于4mm。支承角码(图5.4.

40、4)的最大弯曲应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图5.4.4背栓连接节点示意图5.4.5支承角码的最大剪应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5.4.6支承角码的最大弯曲应力设计值和最大剪应力设计值应按本规程第5.1节规定进行组合,并分别不应大于支承角码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和抗剪强度设计值。5.4.7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的锚栓的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玩程JGJ145的有关规定。5.4.8锚栓的最大拉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5.4.9锚栓的最大剪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5.4.10锚栓的最大拉力设计值和最大剪力设计值应按本规程第5.1节规定进行组合计算,并分别不应大于锚栓的抗拉设计值和抗剪设计值。5.5基层及

41、构造连接设计5.5.1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中不同金属材料接触处,应设置绝缘垫片或采取其他防腐措施。5.5.1点挂外墙板间的缝隙宽度,不应小于6mm,其足够的缝隙宽度能使得建筑变形产生的应力得以抵消,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密封既能保证防水密封,又能保证面板间的弹性伸缩,使得面板不至于因建筑变形产生的应力而挤破。5.5.2基层易渗水部位应采取防水措施。5.5.2外墙板工程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是漏水问题,因此应采取防水措施。在墙体砌块与混凝土梁柱交接部位,门窗框与墙体交接周边,承重墙与非承重围护墙交接处等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应采用构造措施进行防水。5.5.3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底部应设置排水孔或通道。5.5.

42、3点挂外墙板与主体结构间有空腔,因此会在外墙的下部产生积水,因此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底部应设置排水孔或通道,以便能够顺利将积水排出。5.5.4当采用挂件连接时,挂件宜具有三维调整能力,且宜实现面板独立安装与拆卸;不得使用T形挂件和挑件;当挂件采用不锈钢时,其厚度不应小于3mm,采用铝合金时,厚度不应小于4mm。5.5.4当采用挂件连接时,挂件宜具有三维调整能力,且宜实现面板独立安装与拆卸。点挂外墙板系统没有立柱和横梁,因此宜通过挂件系统实现三维位置调节;一些嵌入式连接件(如挑件、T形挂件等)应用较广,但缺点较多,应限制使用,这些挂件连接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将相邻面板连接成为整体,使得面板不能相对主

43、体结构发生位移,会导致面板破裂损坏甚至脱落;挂件连接的面板不能独立安装和拆卸;更换后的面板通常仅靠胶粘剂固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点挂外墙板系统宜采用实现面板独立拆装的挂件系统进行连接。本条规定的挂件厚度与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的要求基本一致。5.5.5构件和化学锚栓连接部位不得进行连续焊接。5.5.5化学锚栓通过锚固剂粘接,如果进行焊接作业,会降低锚固剂粘接强度,因此在构件与化学锚栓的连接部位不得通过连续焊接进行连接。5.5.6点挂外墙板采用面板开缝安装构造时,挂件应设置止侧滑装置。5.5.6面板缝隙开放后,带来了雨水渗漏的问题,所以,在基层的表面或基层与面板之间设置防水

44、层;同时,开缝安装使面板之间失去了相互的支承,在风荷载或温度作用下,面板水平侧向滑移会导致开放缝隙的变形,所以,需要设置防侧滑装置。5.5.7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锚固连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的规定,锚固件应采用化学锚栓,可采用扩孔型或金属膨胀型锚栓。5.5.7锚固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的规定原则和技术要求进行。锚固件应采用化学锚栓,可采用金属膨胀螺栓,采用金属膨胀螺栓时,一般宜采用扩孔型金属膨胀螺栓。6加工制作6.1一般规定6.1.1在加工制作前,应对已建主体结构进行复测,并应按实测结果对点挂外墙设计进行必要调整。6.1.2点挂外

45、墙板装饰工程加工所采用的设备、机具应保证构件加工精度的要求,量具应定期进行计量检定。6.2金属构件6.2.1点挂外墙板装饰工程面板所用连接件、支承件的加工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接件、支承件外观应平整,不得有裂纹、毛刺、凹凸、翘曲、变形等缺陷;2连接件、支承件加工尺寸(图6.2.1)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2.1的规定。图6.2.1连接件、支承件尺寸示意图表6.2.1连接件、支承件尺寸允许偏差(mm)项目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连接件高a+5,-2连接件长b+5,-2孔距c1.0壁厚t+0.5,-0.2孔宽d+1.0,0弯曲角度a2边距e+1.0,0-6.2.1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

46、02对幕墙的铝合金构件和钢构件作了详细的规定,本规程与其规定基本一致。6.2.2金属挂件加工长度允许偏差应为5mm。6.3瓷板、陶板、微晶玻璃和石材6.3.1瓷板、陶板和微晶玻璃加工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幕墙用瓷板JG/T217、建筑幕墙用陶板JG/T324和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JC/T872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表6.3.1的规定。表6.3.1瓷板、陶板、微晶玻璃板加工允许偏差(mm)项目允许偏差长度1.0对角线差2.06.3.2瓷板、微晶玻璃板的槽口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槽口加工宜采用专用设备,不宜采用手持机械;2槽口的宽度、长度、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3槽口侧面不得有损坏或崩裂现象,槽口内壁应光滑、洁净,不得有目视可见的阶梯;4槽口连接部位应无爆边、裂纹等缺陷;5槽口加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2的规定。表6.3.2瓷板、微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