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毕业设没计任务书.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1793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55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部毕业设没计任务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全部毕业设没计任务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全部毕业设没计任务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全部毕业设没计任务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全部毕业设没计任务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部毕业设没计任务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部毕业设没计任务书.doc(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综合训练of the enemys attack. Troops, and troops were scattered, Qian Kangmin, Commander, Deputy Commander Ding Bingcheng and others heroic martyrdom. Turk foreign resistance members for the evacuation. Since then, Wujiang County Government District long Zhang Pinquan was killed by the Japanese.

2、 CPC jindapeng, Xiao Xin was trying to recommend thinking环境艺术设计综合训练主 编:副主编:主 审:日 期:目录:第一章 综合训练概述1.1综合训练的指导思想1.2 综合训练的目标1.3 综合训练的教学大纲1.4 综合训练课题的命题方式及编组第二章 综合训练任务书2.1 项目一 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任务书2.2 项目二 城市公园环境设计任务书2.3 项目三 城市广场环境设计任务书2.4 项目四 城市街道环境设计任务书第三章 综合训练指导书3.1 项目一 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指导书3.2 项目二 城市公园环境设计指导书3.3 项目三 城市广场

3、环境设计指导书3.4 项目四 城市街道环境设计指导书第四章 综合训练成果及其要求 第五章 附录及教学资源前 言综合实训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习深化、拓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过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综合实训是学生在校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提高的关键性环节,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实现学生从学校学习到岗位工作的过渡环节,同时综合实训应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认真、严格、踏实和吃苦耐劳的学习工作作风。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训环节,经过长期研讨,决定编

4、写系列专业的综合实训校本教材,通过对校本教材的认真学习及严格按照任务书及指导书进行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熟悉有关规范、规程、手册和工具书,为今后独立工作打下基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综合实训由任务书、指导书、实训成果要求、附录等四章内容组成,为教师进行综合实训指导及专业学生进行综合实训参考用书。此综合实训编写过程中受到了学院及各二级院领导的积极重视及认真指导,凝聚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各位教师的智慧及心血。编写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我们诚恳的接受相关专家的宝贵建议,并将及时补充完善。49第一章 综合实训概述1.1综合实训的指导思想高职院校的环境艺术设

5、计综合实训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训练,以及从事室外环境设计工作的尝试。综合实训阶段是在学生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所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和实践性强等显著特点。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需求大增,学生毕业主要面向环境景观设计公司、景观模型制作公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本专业相关的城市居住区、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城市道路等环境景观设计等工作。因此,综合实训成果能更加明确地反映出我们应该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理论知

6、识去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有关实际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进一步提高综合实训的质量,特制订本方案,以规范这项重要课程。通过这一重要环节,让学生从实训中发现问题,以便为广大同学在求职之前提供更好的参考意见,为促进大学生就业起到切实的作用。1.2综合实训的目标综合实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环境景观工程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深化与升华,初步形成对经济、环境、市场、管理等的工程意识,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使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在具备设计师的素质方面得到更快地提高。1.3综合实训教学大纲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7、课程名称开设专业开设学年(学期)学 时:168理 论实 践综合实训环境艺术设计第三学年(第六学期)0168课时前 导 课 程后 续 课 程室外环境制图环境小品的设计园林树木与花卉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辅助设计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建筑装饰与材料城市小公园环境设计城市广场环境设计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环境工程施工与管理环境工程预算等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对于所给命题很快的能够设计出切合实际的设计方案。要求学生能够有独自和合作完成课题项目的能力,能够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课题设计的立意。通过设计过程的练习能够让学生将先前课程的知识进行统一的筹划安排应用到毕业设计的课程中去。1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设计:参与实际工程的环

8、境设计工作,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居住空间和公共空间的设计功能分析、设计方法;掌握图纸输出的方法及设计工程投标书的制作;了解设计中国家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积极学习,提高设计水平;能够独立或辅助完成城市室外公共空间环境的方案设计。2、电脑效果图绘制掌握平面图、效果图专业软件使用方法。要求:掌握相关专业软件使用方法,并能够排版、打印出图、展板布局、PPT汇报方案制作。3、模型效果制作通过一套自己或合作完成的环境设计CAD底图,运用与校外公司合作的模型工作室,掌握模型制作的步骤和工具使用的方法。要求:掌握相关专业软件使用方法,模型制作工具的使用。

9、能力目标1、 能够独立或辅助完成环境景观方案设计2、 熟悉景观施工流程,使设计与施工相结合3、掌握相关专业软件使用方法,并能够排版、打印出图素质目标有团队合作能力;会分工协作及交换信息;能识别问题与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毕业设计课题是综合性的课题,第一阶段:确定设计题目,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第二阶段:确定设计概念。设计概念的提炼过程,设计元素的确定。第三阶段:用设计原则、不同设计手法、设计出表达设计概念的景观节点效果图。第四个阶段:绘制出景观小品、景观局部的施工图。第五阶段:将所有制作完毕的图像进行组合、排版、书写设计说明。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教师引导方法、小组讨论方法、实地调查研究方法、网络学习

10、的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实物模型、实地调研参观考核 方法过程考核过程考核由两部分组成:(占80%)1、设计过程(考勤)占20%:上课出勤占20%。旷课一次扣5分;病假、事假一次扣1分,最多扣20分。2、 设计过程(成果)占60%:(1)资料收集及其周边环境的分析(5%)(2)设计概念的确定及设计元素的提炼(15%)(3)设计平面图及鸟瞰图的确定(20%)(4)设计节点图的绘制(15%)(5)设计说明及排版等(5%)答辩考核答辩考核由两部分组成:(占20%)1、答辩报告:对设计题目的讲解能够做到思路清晰、表达得当,能够表述出所作课题的准确立意及表达方法(10%)2、答辩部分:回答能否紧扣提问

11、;正确性程度及所提问题难易度等占(10%)课程资源网站资源中国环境设计在线 中国环境艺术设计联盟 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 www.china- ABBS环境景观设计论坛 www.i- 中国家装网 www.china- 设计在线 中国室内环境网 艺术与建筑 http:/ssl.green-.tw 参考资料环境艺术设计制图 姜丽 ,张慧洁 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 程大锦 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设计制图与透视技法 安保辉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建筑小环境设计 沈福煦 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中外传统民居 荆其敏 张丽安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现代室内装饰手册私家家居篇 陈同纲 、吴燕 主编中国计

12、划出版社景园规划与设计 刘福智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1.4综合实训课题的命题方式及编组 1.4.1.命题方式学生的综合实训题目是来自实际工程或投标任务,这类题目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师生积极性高,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即是对三年学习知识的一次综合训练;又是一次工程实践的大练兵,为学生走出校门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1.4.2编组综合实训可由一人完成或小组共同完成。公布综合实训题目范围、指导教师后,由学生自由选择指导老师和分组。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每位指导教师应对整个综合实训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1.4.3 综合实训分值设置综合实训的成绩评定要求指导教师在评分中坚持严格要求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学生

13、在综合实训中独立完成的实际情况和评分标准作出评定。 综合实训的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具体评定标准:总项序号评分项目权重分值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设计过程1上课出勤20上课出勤占20%。旷课一次扣5分;病假、事假一次扣1分,最多扣20分。2资料检索与调研5资料检索与使用能力强,调研效果好。资料检索与使用能力较强,调研效果较好资料检索与使用能力较好,调研效果一般资料检索与使用能力一般,调研效果一般资料检索与使用能力差,调研效果差3设计理念确定、设计元素提炼15设计合理,创意新颖,设计观念表达清晰。设计较合理,创意比较新颖,设计观念表达较清晰。设计较合理,创意符合要求,设计观念表

14、达一般。设计基本合理,创意基本符合要求,设计观念表达一般。设计不合理,创意不符合要求,设计观念表达错误。4平面图、效果图、节点图、设计说明等相关内容20+15效果好,视觉冲击力强。设计元素表达全面。效果较好,视觉冲击力较强。设计元素表达较全面。效果较好,视觉冲击力一般。设计元素表达较一般。效果一般,视觉冲击力一般。设计元素表达基本正确。效果差,视觉冲击力弱。设计元素有明显缺陷。4图纸资料内容说明5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内容质量好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质量较好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质量尚可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质量一般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质量差。设计答辩1答辩报告水平10答辩报告内容组织合理,报告水平高答辩报告内

15、容组织较合理,报告水平较高答辩报告内容组织可以,报告水平尚可答辩报告内容组织得一般,报告水平一般答辩报告内容组织得不好,报告水平差2回答质疑10能准确流利地回答各种问题能较恰当地回答设计有关的问题对提出的主要问题一般能回答,无原则错误对提出的主要问题经提示后能作出回答或补充主要问题答不出或有错误,经提示后仍不能回答或纠正 第二章 综合训练任务书项目一: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综合训练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1、了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内容及相关规范。2、学习居住区景观空间的组织手法。3、掌握小景点的深入设计与表达。4、掌握人居环境景观设计的方法、思路,训练室外尺度感和对宜人尺度的理解把握,5、加深对场所和

16、领域概念的理解。 二、设计条件及依据1、规范与指导性法规文件:1.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1.2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1.3高层建筑防火规范2、项目名称:某小区环境景观设计3、设计条件:3.1、给定小区总平面图(电子稿)小区竖向图、小区道路规划图、综合管网规划、日照分析图3.2、小区设计三级路:小区路、组团路、宅间路,宽度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33、小区容纳户数在300户以上。住宅布局依据当地风向、日照分析图、住宅层数确定3.4、公共建筑的配置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确定。3.5、景观设计元素依据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确定。3.6、居住用地中住宅用地、公共建筑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

17、地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确定。三、设计内容1.景观规划总平面图(比例自定)2.总鸟瞰图(或局部鸟瞰图):表现形式不限3.设计分析图3.1空间结构分析3.2景观功能分区;3.3景观轴线与节点分析;3.4交通流线组织;3.5绿化分析; 4.主要景点效果图(不小于四处)4.1小区入口大门4.2小游园景观(包括:健身场所、休闲广场、儿童游乐场等)4.3绿化植物配置4.4环境设计小品(包括:亭、廊、邮箱、座椅、花坛、假山、水景、指示牌、垃圾桶、景墙等等)4.5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景观。5. 主要立面及剖面图;(不少于三个)5.1道路断面图5.2景观立面图5.3景观小品的平、立、剖面图6. 设计总说明(不

18、少于300字)四、设计周期(第五学期1217周,共六周)时间分配:草图一稿:11.5周,收集资料,总平面设计构思。草图二稿:1.53周,总平面规划设计,中心绿地细化、小景点设计构思。正 式 稿:45周,总平面规划深入设计定稿,各景点深入设计。绘制正式图。交图时间:第6周周三下午2点前,按要求时间进行答辩。五、参考资料5.1居住区景观规划100例5.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5.3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5.4高层建筑防火规范5.5居住区景观类杂志5.6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指导书5.7网上收集的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实例项目二: 城市公园环境设计综合训练任务书一、设计目的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9、是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它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活动内容,适合于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城市居民进行一时或者一天的游赏活动。它是群众从事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的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严谨求实的作风、团结协作的品质、勇于探索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利用文献、设计手册、实践和调查研究等方法获取知识的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设计创新的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运用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应用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核。力争解决来自设计实践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设计

20、创新意识,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设计条件及依据1、项目名称:某公园环境景观设计该训练项目基址位于呼和浩特市海拉尔东街与丰州路交汇处东南方向,占地面积约15公顷(区位图和地形图已在附录中给出)。图 某公园环境设计区位图2、设计依据2.1公园设计规范2.2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2.3城市规划制图标准2.4镇规划标准2.5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6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规范。3、设计条件3.1设计地点位于:呼和浩特市海拉尔东街与丰州路交汇处东南方向;3.2公园占地面积约15公顷。设计方位图、地形图以电子版形式给出。3.3设计需要研究地方文化特色,赋予城市公园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3.4设计题目自定

21、并要有明确的设计概念。3.5分析公园周边环境、了解周边常驻和公园使用人群。3.6根据公园设计规范确定公园出入口数量、位置;设计公园主要、次要园路;三、设计内容1、公园整体平面设计2、公园设计分析图2.1功能分区图2.2 道路系统分析图2.3 景观轴线与节点分析图3、公园局部景观设计3.1公园入口集散区环境景观3.2休闲娱乐区环境景观3.3观赏游览区环境景观(要求带有水体)3.4儿童活动区环境景观3.5安静休息区环境景观3.6公园管理区环境景观4、总体鸟瞰图5、环境设计小品设计图(包括:亭、廊、邮箱、座椅、花坛、假山、水景、指示牌、垃圾桶、景墙等等)6、绿化配置图7、设计说明(不少于500字)、

22、经济技术指标四、设计周期设计周期共六周,时间为第五学期的1217周,共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第1周):收集资料,总平面设计构思。做好设计题目的策划,围绕设计题目进行广泛的资料收集与素材整理。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同类设计的实地调查。确立设计主题、设计风格、流派与文脉。第一阶段要设计出草图一稿。第二阶段(第2周):草图二稿。期间要有总体规划,景观轴线规划,功能分区,道路系统等设计。第三阶段(第3-4周):要完成总体规划设计,完成各类功能分析图,细化中心景观设计,各功能分区主要景点设计,植物配置设计,并逐步出图。第四阶段(第5周):完成各功能分区的环境景观设计,完成植物配置设计,整体鸟瞰图。第五阶段

23、(第6周):完成设计说明,技术指标的计算,打印装订,制作PPT汇报方案。五、参考资料 网站:1.人人网环境艺术设计小站2.环境艺术设计网3.艺术设计网4.疯狂园林人书籍: 1.吕琦建筑与景观的设计表达.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2.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艾伦-泰特城市公园设计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4.城市公园设计高等学校规划教材-风景园林系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5.孟刚城市公园设计第二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6.拉特里奇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7.谭晖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项目三、城市广场

24、环境设计综合训练任务书 一、设计目标 1.通过本课程综合训练项目,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设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城市广场设计方法和步骤; 3.熟悉城市广场设计平面图的表达方法和效果图的表达技能; 4.具有正确绘制环境小品施工图的能力; 二、设计条件及依据1、规范与指导性法规文件:1.1城市广场设计规范1.2广场景观设计原则1.3 政府对城市广场的规范性文件2、项目名称:某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3、设计条件3.1地点自定,地形自己调研了解。3.2 占地面积控制在2-3公倾3.3 广场最少两面用建筑围合,或用廊柱、树木围合。3.4可采用平面广场或立体广场形式3.5研究地方文化特色,赋予

25、城市广场以丰富的文化内涵。3.6可选用休闲广场和纪念性广场。3.7题目自定并要有明确的设计概念。 三、设计内容1.城市广场总平面图(比例自定)2.总鸟瞰图(或局部鸟瞰图):表现形式不限3.广场设计分析图3.1景观功能分区;3.2景观轴线与节点分析;3.3交通流线组织;3.4绿化分析; 4.主要景点效果图(不小于四处)4.1城市广场入口4.2广场中心景观(包括:休闲区、儿童游玩区、游人活动区等)4.3绿化植物配置4.4环境设计小品(包括:亭、廊、邮箱、座椅、花坛、假山、水景、指示牌、垃圾桶、景墙等等)4.5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景观。5. 主要立面及剖面图;(不少于三个)5.1广场铺装道路断面图5.2

26、景观立面图5.3景观小品的平、立、剖面图6. 设计总说明(不少于300字)四、设计周期(第五学期12周-17周,共六周)时间分配:草图一稿:11.5周,收集资料,总平面设计构思。草图二稿:1.53周,总平面规划设计,中心绿地细化、小景点设计构思。正 式 稿:45周,总平面规划深入设计定稿,各景点深入设计。绘制正式图。交图时间:第6周周三下午2点前,按要求时间进行答辩。五、参考资料5.1城市广场设计教材5.2城市广场设计规范5.3环境景观设计导则5.4城市广场设计的指导书5.5网上查阅城市广场设计实例项目四:城市街道环境设计综合训练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1.运用已学的环境艺术设计原理进行修建性详

27、细规划设计,掌握其一般工作程序与方法;2.通过本设计了解当前城市商业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学习与城市商业街景观设计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掌握城市商业街景观设计的内容、步骤和方法;3.继续培养提高学生收集资料、调查分析、设计处理、意图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训练综合思维的方法和城市商业街景观设计的技能,通过阶段汇报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4.理解城市商业街景观与环境设计的一般概念、方法。5.加深对商业街和空间概念的理解。 二、设计条件及依据:1 、规范与指导性法规文件: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规范城市街道环境景观设计导则2、 项目名称:*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3、设计条件: 三、设计内容1商业步行街景观规划总平面图,比

28、例自定。2商业步行街鸟瞰图,表现方法不限。3商业步行街设计分析图:3.1景观功能分区;3.2景观轴线与节点分析;3.3交通流线组织;3.4绿化分析;4主要景点效果图(不小于五处)4.1、商业步行街入口设计4.2、休闲广场景观4.3、绿化植物配置4.4、环境设计小品(包括:路灯、邮箱、座椅、花坛、雕塑、水景、指示牌、垃圾桶、景墙、地面铺装等等)4.5、其他具有代表性商业街景观。5主要断、立面图;(不少于三个)(1)、商业步行街道路铺装断面图(2)、景观立面图(3)、景观小品剖、立面图6设计说明(不少于500字)四、设计周期毕业设计在第五学期1217周,共六周。草图一稿:1周,收集资料,总平面设计

29、构思。草图二稿:23周,总平面规划设计、空间结构功能分析、景观节点设计构思。草图三稿:45周,总平面规划深入设计定稿;各景点深入设计。正式图:6周,绘制正式图。按照要求答辩五、参考资料5.1街道美学5.2街道景观设计5.3商业街设计5.4道路景观设计5.5移动风景-商业街景观设计 第三章 综合训练指导书项目一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综合训练指导书一、综合训练指导书目的:通过对设计内容从入手开始到设计的整个过程,最终要取得的成果三个方面的细化指导,使学生学会设计的整个过程,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原则二、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过程的指导:1、 居住小区 总平面设计的构思1.1

30、、确定居住区四大部分所占的面积: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居住区用地中包括四部分,住宅用地、公建用地、绿化用地、道路用地,每一部分占据的平衡指标都有明确的规定。从总的用地中可以得出每部分用地的面积数。用地构成居住区小区组团住宅用地(R01)506055657080公建用地(R02)15251222612道路用地(R03)1018917715公共绿地(R04)7.51851536居住区用地(R)1001001001.2、居住区的规划结构与布局形式1.2.1、居住区规划结构居住区的体制结构因城市规模、基地条件及经营管理方式的不同,有若干不同类型,它主要按人口规模配置相应的公建及行政管理机构

31、,以建立协调一致的整体运转机制。主要有三级结构和二级结构,独立居住小区。三级结构是: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二级结构是:居住区居住小区;或居住小区居住组团。本次设计用二级结构居住小区居住组团或独立居住小区。1.2.2居住区规划布局的形式根据居住区规划布局可概括为以下几种形式片块式布局:图1-2 住宅建筑的尺度、形体、朝向等方面具有较相同的因素,他们不强调主次等级,成片成块、成组成团地布置。轴线式布局:图1-3空间轴线或可见或不可见,可见者常以线性道路、绿带、水体等构成,但不论轴线虚实,都具有强烈的聚集性和导向性,或对称或均衡,形式具有节奏的空间序列,起着支配全局作用。向心式布局: 将一定空间要

32、素围绕占主导地位的要素,组合排列,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易于形成中心。围合式布局: 住宅沿基地外围周边布置,形成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间,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主入口按环境条件可设于任一方位,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寸较大。隐喻式布局: 将某种事物作为原型,经过概括提炼抽象成建筑与环境的形态语言,使人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某种联想与领悟,从而增强环境的感染力。本次设计采用前4种类型均可。1.3、总平面确定后,需要标注各部分的功能与名称,图面上通过不同的颜色区分。1.4、在平面图上要标注相关的经济指标。2、居住小区设计分析图分析图主要是通过图形或加以文字,对设计中的相关元素、条件、相互关系

33、、合理性的探讨、研究、推理,并通过图形表达设计者的思维,分析图可以用随意的草图表示,也可以用严谨工整的图案。2.1交通流线图:应该充分考虑到汽车专用道、非机动车专用道、人行道的合理布局。 考虑各类道路的宽窄及弯道的尺度规定(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2景观节点分析:景观节点是室外环境中人们交流往来的连接点。交叉点和集中点,人们都会在此聚集、停留、和转移,由于人多,信息量丰富,又处于重要地位,因此要对其进行设计,使其成为一个区域的中心或缩影。2.3景观功能分析:将要设计的内容都排列出来,重要的内容作记号,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定位。24绿化分析:绿化包括很多,道路绿化、公建绿化、中心花园

34、绿地、宅旁绿地等,采用的树种及其配置、适用居住区种植的植物分为六类: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花卉及竹类。观赏树木又分为林木、花木、果木、叶木、荫木、蔓木六类。3、居住小区主要景观效果3.1居住小区公共绿地的景观设计包括:健身场所、休闲广场、儿童游乐场、配置环境小品以及绿化等3.1.1健身运动场居住小区的运动场所分为专用运动场和一般的健身运动场,小区的专用运动场多指网球场、羽毛球场、门球场和室内外游泳场,这些运动场应按其技术要求由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健身运动场应分散在住区方便居民就近使用又不扰民的区域。不允许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穿越运动场地。健身运动场包括运动区和休息区。运动区应保证有良好的

35、日照和通风,地面宜选用平整防滑适于运动的铺装材料,同时满足易清洗、耐磨、耐腐蚀的要求。室外健身器材要考虑老年人的使用特点,要采取防跌倒措施。休息区布置在运动区周围,供健身运动的居民休息和存放物品。休息区宜种植遮阳乔木,并设置适量的座椅。3.1.2休闲广场休闲广场应设于住区的人流集散地(如中心区、主入口处),面积应根据住区规模和规划设计要求确定,形式宜结合地方特色和建筑风格考虑。广场上应保证大部分面积有日照和遮风条件。广场周边宜种植适量庭荫树和休息座椅,为居民提供休息、活动、交往的设施,在不干扰邻近居民休息的前提下保证适度的灯光照度。广场铺装以硬质材料为主,形式及色彩搭配应具有一定的图案感,不宜

36、采用无防滑措施的光面石材、地砖、玻璃等。广场出入口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广场地面材料选择可参见5.4路面分类及适用场地)3.1.3游乐场儿童游乐场应该在景观绿地中划出固定的区域,一般均为开敞式。游乐场地必须阳光充足,空气清洁,能避开强风的袭扰。应与住区的主要交通道路相隔一定距离,减少汽车噪声的影响并保障儿童的安全。游乐场的选址还应充分考虑儿童活动产生的嘈杂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离开居民窗户10m远为宜。儿童游乐场周围不宜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保持较好的可通视性,便于成人对儿童进行目光监护。儿童游乐场设施的选择应能吸引和调动儿童参与游戏的热情,兼顾实用性与美观。色彩可鲜艳但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游戏

37、器械选择和设计应尺度适宜,避免儿童被器械划伤或从高处跌落,可设置保护栏、柔软地垫、警示牌等。3.2入口造型设计居住区入口的空间形态应具有一定的开敞性,入口标志性造型(如门廊、门架、门柱、门洞等)应与居住区整体环境及建筑风格相协调,避免盲目追求豪华和气派。应根据住区规模和周围环境特点确定入口标志造型的体量尺度,达到新颖简单、轻巧美观的要求。同时要考虑与保安值班等用房的形体关系,构成有机的景观组合。住宅单元入口是住宅区内体现院落特色的重要部位,入口造型设计(如门头、门廊、连接单元之间的连廊)除了功能要求外,还要突出装饰性和可识别性。要考虑安防、照明设备的位置和与无障碍坡道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色彩和

38、材质上的统一。所用建筑材料应具有易清洗不易碰损等特点。3.3、环境小品的 设计3.3.1垃圾容器垃圾容器一般设在道路两侧和居住单元出入口附近的位置,其外观色彩及标志应符合垃圾分类收集的要求。垃圾容器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普通垃圾箱的规格为高6080cm,宽5060cm。放置在公共广场的要求较大,高宜在90cm左右,直径不宜超过75cm。垃圾容器应选择美观与功能兼备、并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产品,要求坚固耐用,不易倾倒。一般可采用不锈钢、木材、石材、混凝土、GRC、陶瓷材料制作。3.3.2座椅(具)座椅(具)是住区内提供人们休闲的不可缺少的设施,同时也可作为重要的装点景观进行设计。应结合环境规划来

39、考虑座椅的造型和色彩,力争简洁适用。室外座椅(具)的选址应注重居民的休息和观景。室外座椅(具)的设计应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普通座面高3840cm,座面宽4045cm,标准长度:单人椅60cm左右,双人椅120cm左右,3人椅180cm左右,靠背座椅的靠背倾角为100110为宜。座椅(具)材料多为木材、石材、混凝土、陶瓷、金属、塑料等,应优先采用触感好的木材,木材应作防腐处理,座椅转角处应作磨边倒角处理。3.3.3信息标志居住区信息标志可分为4类:名称标志、环境标志、指示标志、警示标志。信息标志的位置应醒目,且不对行人交通及景观环境造成妨害。标志的色彩、造型设计应充分考虑其所在地区建筑、景观环境

40、以及自身功能的需要。标志的用材应经久耐用,不易破损,方便维修。各种标志应确定统一的格调和背景色调以突出物业管理形象。3.3.4栏杆/扶手栏杆具有拦阻功能,也是分隔空间的一个重要构件。设计时应结合不同的使用场所,首先要充分考虑栏杆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其次要考虑栏杆的造型美,突出其功能性和装饰性。常用材料有铸铁、铝合金、不锈钢、木材、竹子、混凝土等。栏杆大致分为以下3种:矮栏杆,高度为3040cm,不妨碍视线,用于绿地边缘。也用于场地空间领域的划分。高栏杆,高度在90cm左右,有较强的分隔与拦阻作用。防护栏杆,高度在100120cm以上,超过人的重心,以起防护围挡作用。一般设置在高台的边缘,可

41、使人产生安全感。扶手,设置在坡道、台阶两侧,高度为90cm左右,室外踏步级数超过了3级时必须设置扶手,以方便老人和残障人使用。供轮椅使用的坡道应设高度0.65m与0.85m两道扶手。3.3.5坡道坡道是交通和绿化系统中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直接影响到使用和感观效果。居住区道路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园路不应大于4;自行车专用道路最大纵坡控制在5以内;轮椅坡道一般为6;最大不超过8.5,并采用防滑路面;人行道纵坡不宜大于2.5。园路、人行道坡道宽一般为1.2m,但考虑到轮椅的通行,可设定为1.5m以上,有轮椅交错的地方其宽度应达到1.8m。3.3.6台阶台阶在园林设计中起到不同高程之间的连接作用和引导

42、视线的作用,可丰富空间的层次感,尤其是高差较大的台阶会形成不同的近景和远景的效果。3.3.7花坛花坛是将花卉在一定范围内,按一定图案进行配植的景观。一般宜设在空间较开阔的视线轴线上,高度在人的视平线以下。花坛植物以花卉为主,搭配草坪或灌木等,色彩要求对比明显,层次分明。个体花坛面积不宜国大,一般图案为圆形(椭圆形)花坛,短轴以58m为宜,花卉花坛为1015m,草皮花坛可稍大一些。花卉植床可设计为平坦的,也可设计为起伏变化的。植床应高出地面710cm,并围以缘石。3.3.8种植容器花盆花盆是景观设计中传统种植器的一种形式。花盆具有可移动性和可组合性,能巧妙地点缀环境,烘托气氛。花盆的尺寸应适合所

43、栽种植物的生长特性,有利于根茎的发育,一般可按以下标准选择:花草类盆深20cm以上,灌木类盆深40cm以上,中木类盆深45cm以上。花盆用材,应具备有一定的吸水保温能力,不易引起盆内过热和干燥。花盆可独立摆放,也可成套摆放,采用模数化设计能够使单体组合成整体,形成大花坛。花盆用栽培土,应具有保湿性、渗水性和蓄肥性,其上部可铺撒树皮屑作覆盖层,起到保湿装饰作用。3.3.9树池/树池箅树池是树木移植时根球(根钵)的所需空间,一般由树高、树径、根系的大小所决定。树池深度至少深于树根球以下250mm。树池箅是树木根部的保护装置,它既可保护树木根部免受践踏,又便于雨水的渗透和步行人的安全。树池箅应选择能渗水的石材、卵石、砾石等天然材料,也可选择具有图案拼装的人工预制材料,如铸铁、混凝土、塑料等,这些护树面层宜做成格栅装,并能承受一般的车辆荷载。3.3.10溪流溪流的形态应根据环境条件、水量、流速、水深、水面宽和所用材料进行合理的设计。溪流分可涉入式和不可涉入式两种。可涉入式溪流的水深应小于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