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混的凝土衬砌工程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2647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混的凝土衬砌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隧道混的凝土衬砌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隧道混的凝土衬砌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隧道混的凝土衬砌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隧道混的凝土衬砌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混的凝土衬砌工程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混的凝土衬砌工程施工方案.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checkonthekeypointsandimportantflaw.15thparagraphonitsequipmentandfieldcomprehensiveexaminationtwiceaweek,on-siteinspectionincludes:1,runningcondition.2,on-siteproduction.3,thesiteoffire.Repairanddefecttreatmentcompletion,totheattentionofthestaffondutytoaccountformatters,andtofocusonweaknesses.Sixi

2、nspection19thminesupervisorproduction,miningleadershipleadershipeverydaytothedispatchOfficetounderstandthemainproduction,equipmentoperation,hearddispatchreports.20thinclimatechange,manufacturingsitechangesgreatlywhentherearesignificantdefects,equipment,miningleaderinchargeofproduction,safetyorganiza

3、tions,headofDepartmentforspecialchecks,keysitepersonnelshouldbeorganizedspecialinspections,notlessthanonceperquarter.21stleadershipinchargeofsecurityshouldberegularlyorganizedintheproductiontechnology,mechanicalandelectrical,safetyinspectionandsafetypersonnel,threetimesamonth.22ndproductiontechnolog

4、y,mechanicalandelectrical,securityandotherrelatedprofessionalstoconducton-siteinspectioneveryday,knowledgeofproduction,equipmentdefectsandhandling,firesafety,andsoon,assisttheresearchtosolvevariousproblems,majorproblemstimelyreportingtomine.23rdinthreetimesamonthsafetyinspections,holidayandseasonali

5、nspection,minecompetentleadershipforsafety-relatedfunctionsoftheDepartmentandproductionDepartmentforspecialinspection.Seven,thepowersanddutiesofinspectorsarticle24thofpower1,inspectorshavethepowertostopillegaloperations,inviolationof,aviolationoflabordiscipline.2,inspectorsfoundmajorproblemshavestop

6、pedproductionofpower,aftereliminatingrisk,byinspectorsafteracceptance,canbeproduced.3,inspectorshavetherighttothethree-violationpersonnelandrectificationdoesnotimplementeconomicsanctions.25thobligationsunderarticles1,inspectorshaveanobligationtotheirworkersandthree-wayandvarioussafetytechnicalregula

7、tion,implementation,learningandcheckingrelevantdocuments.2,thediscoveryofwhichhaveanobligationtoreportandfeedbackandtoimplementcorrectivemeasures.3,thereisanobligationforallaspectsofproductionsafety,andtechnicalguidance.4,thereisadutytocheckthemoutofwhichmeasuresandputforwardrectificationopinions,an

8、dimplementation,andacceptance.Safetytechnologytrainingmanagementsystemtoimprovestaffskillsandsafetyawareness,accordingtothesuperiorcombinedwiththeactualsituationofthesystem:first,newtrainingneworepersons,includingdistributionofgraduateschool,technicalschoolgraduatesandapprentices,andnewredeploymento

9、fstaff.Neworganizationsintotheminepersonnelbeforeenteringtheminebyminetrainingandexamsintotheminetrainandthecontentoftheexaminationareasfollows:Firstarticlebasicprofile1,andopenmineprofileandtheminehistoryintroduced2,andopenmineoforganizationinstitutionsandthefunctions3,andpersonneltrainingofspecifi

10、crequirementssecondarticledisciplineeducation1,andminerulesmineJIedu东夹岙隧道混凝土衬砌工程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况1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3.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J04294;4.地质勘查报告、设计图纸;5.现场调查相关数据。1.2 编制原则1. 以设计意图为主导,采取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2. 经济、实际施工方便可行、质量合格,3. 环保,尽量减小对周围环境及村民生活的影响,4. 用先进的设备及技术,以确

11、保工程质量。5. 采实行科学管理、创建精品工程、确保优质服务。 东夹岙隧道是小沙至白泉公路工程的重要单位工程,位于干览。本隧道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80km/h,东夹岙隧道全长321m,起始桩号为K5+832K6+128,进洞口明洞长30m,出洞口明洞长25m,全段位于直线上,无超高,纵坡为-0.003%的单向坡。洞口设计为削竹式和端墙式。2、隧道主要技术标准(1) 隧道按规定的远期交通量设计。(2) 隧道设计速度隧道几何线形与净空按80km/h设计。(3) 隧道建筑限界(4)本隧道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隧道建筑限界按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及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

12、003)规定确定:建筑限界基本宽度行 车 道:W23.75m;侧向宽度:L20.75m;人行道:R21.0 m;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1.0m。隧道建筑限界净高:5m,人行道净高:2.5m。3自然地理条件3.1地理位置隧道区位于舟山本岛中北部。3.2地形、地貌拟建隧道区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为海岛丘陵区,是天台山脉的余脉及其北东延入海的出露部分。受流水作用、机械作用、风化作用、海水的冲蚀和搬运等外营力联合作用下,塑造了海岛区独特的地貌景观。按地貌形态、成因类型分类,线路分区主要有侵蚀剥蚀地貌、堆积地貌和冲海积地貌。隧道区地形高低起伏变化较大,海拔在1180m 。3.3气象、水文(1)、气象隧道区位

13、于浙东沿海北部,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冬暖夏凉。据舟山气象局资料,多年平均气温为16.3,最热出现在八月份,极端最高气温为39.1,最冷月出现在1月份,月平均气温5.4,极端最低气温为-6.1。据舟山气象站年降雨量资料分析,多年平均降水量1322.5mm,最丰年为1830.1mm(1997年),最枯年613.5mm(1967年),丰枯之比达3倍。全年降水集中在56月及89月份,这四个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雨量的50%以上。历史上一日降雨量在150mm以上的暴雨共有3次,主要发生在89月份,其中一日最大降雨日为453mm(2005年8月6日)

14、,同步最大24h降雨量476.7mm;最大三日降雨量在200mm以上的暴雨共有6次,其中最大值为534.3mm,出现在2005年9号台风“麦莎”期间。因受季风影响,夏季多行东南风,频率为2127%,冬季多行西北风,频率为20%,春、秋两季以北风为主,频率为1219%。强台风风向以东南风和西北风,最大风速24m/s(1979年3月30日),台风季节瞬时风速超过36m/s。多年平均潮位0.22m,多年平均高潮位1.22m,多年平均低潮位-0.83m。36月为雾季,年平均雾日数为16.3天,最多雾日数为29天。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980%,日最小相对湿度为1114%。(2)、水文隧道区水系多分布于沟谷

15、,雨季水位猛涨,枯水期流量小,甚至干涸。隧道周围小水库和水塘较多,主要分布于山麓沟谷区,一般水深510m;小河流一般水深0.52m,为小型天然小河流。水库多分布在冲沟沟口,两者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沟谷地下水及地表水的补给。4、隧道工程地质概况根据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提供的定海小沙至白泉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隧道的地质概况与评价如下:4.1区域地质路线所经地区属华南地层区,前泥盆纪变质岩组成基底,但未出露,上侏罗统陆相火山岩系出露于山地;第四系冲海积地层组成上组,分布于平原及滨海区,在广泛的山麓地带及冲沟中,分布着坡积、坡洪积和冲洪积组成的上更新统上组,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1)

16、、地层岩性漫长的地质时期,受地理位置、古地形、新构造运动、海面升降等因素影响,经受频繁的岩浆活动,地质构质较复杂。路线经过地层主要广布上侏罗统陆相火山岩系。其岩性以中酸性、酸性火山碎屑岩,分布有上侏罗统西山头组()和高坞组()。上侏罗统西山头组():主要为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夹火山沉积岩。下部为流纹质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夹玻屑凝灰岩、含角砾熔结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含少量集块岩;中部为英安质含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和英安质含碎石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夹凝灰质砂岩、粉砂岩或砾砂岩、沉凝灰岩,上部为流纹质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深灰色玻屑熔结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粉砂岩。上侏罗统高坞组():主要为浅灰灰紫色流纹质晶屑凝灰

17、岩、晶屑熔结凝灰岩,呈厚层块状,风化后貌似“花岗岩”。(2)第四纪地层路线经过的地层大部分为山麓沟谷区,为丘陵区向平原区过渡地带,属上更新统坡洪积,局部为冲洪积形成。少部分属滨海环境,在海陆交互作用下沉积形成。全新统上组():局部分布,自滨海直到山麓河谷区,组成滨海冲海积平原。表层为海积的黄或灰色软-硬可塑粉质黏土、灰色流塑淤泥质粉质黏土,局部为坡(冲)洪积砂砾石,碎石土,平均厚度57m。上更新统上组():广泛分布于山体坡麓上及冲沟内。岩性为坡洪和冲洪积含角砾粉质黏土、含碎石粉质黏土和碎石土。(3)、区域构造拟建路线通过区域位于华南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丽水宁波隆起的新昌至定海断隆的北东端。区域

18、构造控制区内山脊、冲沟及水系的展布方位。在线路区周边通过的深部基底构造,有北东、北西、近南北和近东西向,并伴有相同方向的隆起及凹陷,交织组成区内深部主要构造格架,主要断裂构造有:沥港北东向断裂、 定海东西向断裂、普陀-筲箕湾北西向断裂、岱山南侧东西向断裂和定海-小湖南北向断裂。据区域地质资料,它们为非活动性断层。线路区及周边盖层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主要有北北东、北东、北西和近南北向的断裂。它们不但控制了该区的岩层分布、地貌山岭及岩体的走向,而且控制了海弯、岬、水道的形成。(4)、断层构造线路区的构造主要为线性断裂构造,主要有北东、北北东、北西、北东东和近东西向断裂,其分布及特征分述如下:F2断裂

19、:分布在K4+556附近,断裂走向NW,断面近直立。在地貌上表现为沟谷,断裂两侧岩石节理、裂隙十分发育,破碎带宽25m,视电阻率(s)1500m。与羊山隧道呈小角度相交。F3断裂:分布在K4+740附近,断裂走向约20、倾向约290、倾角约60。在地貌上表现为沟谷,带内分布构造成角砾岩、断层泥, 两侧岩石节理、裂隙十分发育,见硅化、绿帘石化。视电阻率(s)1000m。与羊山隧道呈大角度相交。F4断裂:分布在K5+250附近,断裂走向约20、倾向约110、倾角约85。在地貌上表现为沟谷,带内岩石十分破碎,带宽约15m。视电阻率(s)1500m。4.2水文地质条件拟建的定海区小沙至白泉公路工程所在

20、区,地形高差变化大,地表迳流条件好,地表水部分渗入地下。总体来说,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单。(1)、地表水拟建公路区段内地面水系不发育,地表水流极为缓慢,在一般情况下,地表水位(河水面)总是低于潜水位,在汛期或短暂暴雨时节,河水位快速高于潜水位。根据对东夹岙隧道地表水系中取水样作水质分析结果:水质无色透明,无异味。从结晶类(SO42的含量4.9715.71mg/L)腐蚀评价,判定地表水(土)对混凝土无腐蚀性;从分解类(PH值6.637.07、侵蚀性CO2的含量4.058.10mg/L、HCO3含量56.14453.38mg/L)腐蚀评价, 判定地表水(土)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评价

21、,判定地表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综合判定地表水(土)对混凝土无腐蚀性(详见水质分析报告)。(2)、地下水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方式,水理性质等,本区地下水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松散岩类孔隙微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3)、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燕山晚期第三次侵入花岗岩()、上侏罗统西山头组第一段()和高坞组()凝灰岩的风化裂隙及次节理裂隙带中,据对古德岭隧道区和羊山隧道区基岩裂隙水流量观察测量,其日出水量约在12t/d,枯水期水量略偏小。含水层为燕山晚期第三次侵入花岗岩()、上侏罗统西山头组第一段()和高坞组()凝灰岩,含水及透水性均较差。低山丘陵区基岩裂隙水由大气降水直接沿构造裂隙和风化裂

22、隙渗透补给,降雨是其主要补给来源,降雨沿基岩裂隙渗透,大部分就地排泄,以下降泉的形式补给地表水,少部分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山麓沟谷区第四系含水层组直接裸露地表,除受大气降水补给外,还受基岩裂隙水补给,滨海平原区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因其含水层透水性极差,基本为滞水带,地下水以垂直运动为主,蒸发是其主要的排泄方式。4.3隧道工程地质条件隧道区工程地质条件东夹岙隧道区出露的主要岩土层为:表部为残坡积层,岩性为含角砾粉质黏土、含碎石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上侏罗统高坞组()凝灰岩。岩性总体上表现为较完整,岩质质地坚硬,但是,隧道穿越段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为F3、F4断裂构造破碎带,内见构造角砾

23、岩和断层泥,两侧岩体主要地质构造表现为节理裂隙较十分发育,发育硅化和绿帘石化,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一般。5、隧道平面线形及纵断面线形东夹岙隧道全长321m,起始桩号为K5+832K6+128,进洞口明洞长30m,出洞口明洞长25m,全段位于直线上,无超高,纵坡为-0.003%的单向坡。6、隧道净空与横断面6.1净空隧道横断面除应满足隧道建筑限界的规定以外,还应考虑洞内排水、通风、照明、装饰、管线电缆等附属设施所需的空间,并考虑土压力影响,施工方法等必要的富裕量,使确定的断面形式及尺寸符合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经过优化分析确定隧道内轮廓线,拱部为单心圆(半径R5.75m),边墙为大半径圆弧(半径

24、R8.25m),仰拱与侧墙间用小半径圆弧连接(半径R1.00m),仰拱为大半径圆弧(半径R15.00m),详见隧道标准横断面总体布置图。6.2横断面总体布置隧道横断面采用复合式衬砌,由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及中间夹防水层组合而成的衬砌形式。路面采用双向坡,坡度为2.0。 隧道两侧设置电缆槽,电缆槽深为65cm,宽为60cm。通风配电洞室、照明配电洞室及消防设备洞室等均设置在隧道侧墙的壁龛内,需扩挖和加强断面。7、隧道衬砌结构7.1明洞明洞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明洞结构计算方法采用荷载结构模型,根据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荷载按弹性地基上的拱型平面杆系结构计算结构内力,并据此进行截面设计和配筋设计

25、。 荷载种类:土压力;结构或构造自重;荷载组合:土压力结构自重结构计算按隧规JTG D702004规定进行。7.2暗洞衬砌结构隧道暗洞支护参数的确定按新奥法原理,采用复合式支护结构形式。初期支护以锚杆和钢筋网喷砼组成联合支护体系,二次衬砌采用模筑砼结构,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结构之间设防水排水夹层,具体支护参数按工程类比法结合有限元计算后综合确定。初期支护初期支护参数根据地质资料及有关经验值选定。二次衬砌二次衬砌、级围岩区段按部分承载结构计算,计算模型为荷载结构体系,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防水层只传递径向力。计算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规定进行。衬砌支护参数见附表1。8、施工

26、缝、变形缝的设置 仰拱与边墙之间设施工纵缝,横向施工缝每隔8m左右设置一条,原则上宜少留施工缝。横向变形缝每隔50m左右设置一条,并在不同类型衬砌结构交界处设横向变形缝。二 工程数量及时间计划1、 工程数量表混凝土衬砌工程工程工程数量表子目号子目名称单位数量504-1洞身衬砌-a模注C30防水混凝土(抗渗P8)m34092-b光圆钢筋(HPB235)kg111453-c带肋钢筋(HRB335)kg250077504-2仰拱、铺底混凝土-a仰拱C15片石混凝土m31981.72、工程特点 东夹岙隧道混凝土衬砌工程为本工程的重点工程,防排水、砼强度、厚度等细节工序较多,不容忽视,我部交底工作已经落

27、实。3、工期计划结合东夹岙隧道工期要求,东夹岙隧道混凝土衬砌工程施工时间安排如下:各级围岩分界里程衬砌类型衬砌长度衬砌厚度(cm)备注K6+153K6+128明洞25m65仰拱、钢筋K6+128K5+917Sb211m45仰拱、钢筋K5+917K5+897Sa20m35仰拱K5+897K5+882S15m45仰拱、钢筋K5+882K5+862Sa20m45仰拱、钢筋K5+882K5+862明洞30m65仰拱、钢筋仰拱施工进度计划表(一个循环) 时间项目时间(小时)下台阶开挖及出渣6小时初期支护12小时仰拱钢筋(SV、SVa、SVb及围岩)3小时仰拱4小时二次衬砌施工作业循环表 时间 项目循环时

28、间(小时)测量放线0.5小时模板台车就位关模 4小时灌注砼 8小时模内养护 10小时脱模、清理 2小时三、 施工步骤及方法1、施工步骤根据东夹岙隧道的工程特点,结合我单位在其它类似隧道取得的成功经验,混凝土衬砌工程主要分两部分:仰拱部分随洞身开挖跟进,拱圈及侧墙及早封闭。主要步骤为:下台阶开挖及初期支护-仰拱钢筋-仰拱砼浇筑-仰拱填充-拱圈及侧墙防水层-衬砌钢筋-台车定位-封闭堵头模板及安装止水带-砼浇筑-拆模板养护。2施工工艺为保证衬砌质量,隧道采用先施做仰拱(级、a级、b级、a级围岩)、再施做边墙、拱部的顺序进行衬砌施工。采用9m长全自动液压钢模板衬砌台车,用砼输送车从砼搅拌站输送砼,泵送

29、砼入模。砼抗渗标号为P8。各级围岩衬砌设计图如下: 钢筋设计图: 明洞配筋图 A、仰拱衬砌施工方法1、仰拱开挖 由测量组在隧道边墙上按设计高程画控制线并向施工人员现场交底,确保按设计开挖。开挖时严格控制钻爆深度及装药量,确保开挖不超不欠。2、仰拱二次衬砌砼施工b、a、级围岩仰拱爆破开挖到设计标高后,进行:钢筋网+工字钢拱架安装C20喷砼初期支护,然后按钢筋下料技术交底进行钢筋加工和安装,钢筋安装完并检查合格后再进行砼浇筑,a级围岩仰拱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立即检查并按设计浇筑混凝土。浇筑前清除虚渣、杂物、排除积水,超挖部分按设计规定予以回填。浇注完成后按要求对砼进行养生。3、仰拱回填在仰拱砼进行养

30、生并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后,方可进行仰拱C15片石砼回填。在进行仰拱C15片石砼回填同时应按按图纸中规定对需要预埋的管件的施工。片石砼施工要点:1、原材料片石应采用无裂纹、无风化、夹层、水锈,且未被烧过的,其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 及砼的强度。石块的最大尺寸不超过30cm,石块的最小尺寸不小于15cm。所用的片石均冲冼干净,不得留有其它杂物。2、掺入作业规程按配合比搅拌砼,在模内灌注第一层砼并捣固密实。在第一层砼上埋放清洗好的片石,埋放片石遵守下列规定。a. 片石埋放均匀,不得倾倒成堆。b. 片石之间有一定的空隙,空隙应大于粗集料的最大粒径。c. 片石的最外边距模板距离不得小于5cm。d.

31、 片石埋放在捣实砼的深度为片石高度的一半左右。e. 埋放石块的数量不超过砼结构体积的25。埋放片石后即可灌注第二层砼。捣固密实,使砼紧裹片石。按、程序逐层灌注砼,埋放片石。最后一层砼不掺片石,其厚度不小于15cm。分段灌注砼或灌注砼工作必须中断时,为加强灌注层间的结合,接缝处的石块埋入一半,露出一半,并应按施工缝处理。3、 施工完后按规定进行养护。B、二次衬砌1、施工方法为了消除拱墙之间的施工缝,增强二次衬砌的整体强度,提高防水板粘接质量,洞身衬砌采用自行式全液压衬砌台车(螺旋千斤顶和液压千斤顶双控)实施立模。衬砌和开挖平行作业。混凝土拌和在洞外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输送车运送砼,高压砼输送泵

32、进行墙拱整体式衬砌,插入式捣固棒振捣。在灌注时预留和预埋照明、通风、消防等所需的洞室和线路管、孔、槽等。隧道衬砌施工工艺流程见二次衬砌作业程序图。衬砌模注砼主要施工机械:砼输送泵、砼输送车、液压衬砌台车、砼振捣器。衬砌作业机械化配套见隧道衬砌机械化作业示意图。下图为二次衬砌施工流程图:检查检查2、模注砼施工(1)施工前准备工作二次衬砌的质量,是隧道整体质量的外在表现。为了保证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准备工作应包括断面检查,水泥掺加剂、骨料符合材质要求,配合比要达到设计强度,机械设备状况良好等,台车除锈清理工作是否符合要求,脱模油涂刷应均匀。砼施工前,须作好以下工作:在施工之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33、二次衬砌施做时间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并具备下列条件收敛:a、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b、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10.2mm/d;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070.15mm/d;c、施做二次衬砌前的位移值已达总位移的80%以上;d、初期支护表面裂缝不再继续发展。 对于级围岩区段,当不满足这些条件时,为控制过大变形及安全的需要,可提前施做二次衬砌。复核隧道的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和净空尺寸;清除浮渣、积水,整平墙面和顶部,检查防水板安装质量; 根据骨料进场量,定期地进行粗、细骨料的筛分试验,检验骨料粒径与级配是否满足所规定的质量要求,否则不准使用;试验人员要优化泵送砼、防水砼配

34、合比设计,满足强度、抗渗、泵送的要求。宜采用较大骨灰比,降低水灰比,合理选用外加剂,并认真负责地进行砼施工控制,确保砼质量。检查整体式液压台车行驶轨道、机械性能,并进行试运行;复核台车安装位置,检测模板及相关空间尺寸;设置和分配预留变形量。模板衬砌台车必须按照隧道内净空尺寸进行设计与制造,钢结构及钢模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衬砌台车经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模板台车长度为9m。模板台车侧壁作业窗宜分层布置,层高不宜大于1.5m,每层宜设置45个窗口,其净空不宜小于45cm45cm,工作窗成梅花型分布,采用螺栓调节。拱顶部位应预留24个注浆孔。高频平板振捣器功率均为

35、1.5KW,共24台,安装于二衬台车左右对称的定型模板上,分上中下三层布设,每层布设四台,上中下三层呈梅花形布置。模板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台车设计图见附表。检修配套机械设备,如拌和机、砼运输车、道路安全,并通过试车进行检验,保证衬砌施工连续进行;检查砼配料数量、质量、配合比设计等;划定防排水、通风、照明、消防等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处理突出物,铺设排水管和防水层。隧道衬砌机械化作业示意图(2)衬砌砼施工砼浇注时从两侧拱脚向拱顶两边对称分层浇筑,每层厚度4050cm,振捣密实而不超振;当灌注至拱部时,应从靠近上一环二次衬砌75cm处开始,逐步向另一侧灌注,减少和防止空隙中空气被堵

36、而形成空洞;为防止形成空洞,在已灌注好一侧,设置排气孔,排除混凝土中的空气;相邻段浇筑时,应先对已浇砼端头凿毛冲洗干净。按设计规定设置沉降缝。衬砌台架准确对位,支撑牢固,保证刚度,浇注中不变形,不移位,混凝土灌注过程见衬砌混凝土灌注示意图。衬砌混凝土灌注示意图砼的灌注,应根据灌注部位的不同,严格按表混凝土的灌注方法及标准进行作业。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1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满足设计和施工工艺要求。 2 混凝土应在初凝前完成浇注。 3 混凝土衬砌应连续浇注。如因故中断,其中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时间。当超过允许中断时间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4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冬季施工时不应

37、低于5,夏季施工时不应高于32。 5 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混凝土在浇注时不发生离析。 6 浇注混凝土时,应采用振动器振实,并应采取确实可靠措施,确保混凝土密实。振实 时,不得使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移位。 7 边墙基底高程、基坑断面尺寸、排水盲管、预埋件安设位置等应满足设计要求。 8 浇注混凝土前,必须将基底石渣、污物和基坑内积水排除干净,严禁向有积水的基坑 内倾倒混凝土干拌合物。 9 拱墙衬砌混凝土,应由下向上从两侧向拱顶对称浇注。 10 拱部混凝土衬砌浇注时,应在拱顶预留注浆孔,注浆孔间距应不大于3m,且每模板 台车范围内的预留孔应不少于4 个。 11 拱顶注浆充填,宜在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100

38、%后进行,注入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注浆压力应控制在0.1MPa 以内。混凝土的灌注方法及标准位 置项 目标 准边墙及拱下部从溜槽口到灌注面的落下高度1.5m以下灌注1层的高度4050cm左右流动距离不流动拱顶部灌注方式向上灌注流动距离根据注浆孔间距(3)、防水混凝土施工的具体要求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必须注意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杜绝一切可能造成渗漏的隐患。特别注意保证缝孔处的施工质量。、防水混凝土搅拌防水混凝土配料必须按配合比准确称量,外加剂应均匀掺在拌和水中再加入搅拌机内。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一般控制在2.53.0min,掺外加剂时应根据外加剂技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防水混凝

39、土运输防水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能有漏浆和离析,及坍落度、含气量损失。当产生离析泌水现象时,应在入模前重拌。在高温季节施工时,要注意坍落度的损失,避免产生干燥收缩现象。当运输距离较远或夏季气温较高时,应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防水混凝土浇筑a.浇筑前,应模板内部清理干净,浇筑时,入模自由高度不得超过1.5m,以防离析和造成石子滚落堆积,影响质量。b.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尽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缝。c.浇筑防水混凝土应连续地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d.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运输、浇筑和间歇的允许时间表的规定,当超过时应留

40、置施工缝。混凝土运输、浇筑和间歇的允许时间(min)混凝土强度等级气温不高于25高于25不高于C30210180高于C30180150、防水混凝土的振捣高频振捣器安装完成后,应通过试验确定砼浇筑及振捣工艺,第一次试验按下述方式操作:采用对称浇筑、分层振捣,第二层和第三层窗口均采用溜槽灌入。所有窗口首先采用振捣棒振捣分层摊平,待混凝土浇筑到振动器上方1m高处,开动当前高度下的整排高频振动器,同时振动15秒,然后继续灌注。如脱模后观表面整体平整度及光洁度较好,继续施工作业,如表观质量存在差异,现场进一步改进工艺,确保砼的表观整体平整度及光洁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防水混凝土的养护防水混凝土的养护比

41、普通混凝土更为严格,必须充分重视,因为混凝土早期脱水或养护过程缺水,抗渗性将大幅降低。特别是7d前的养护更为重要,养护期不少于14d。浇水养护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充分湿润,每天浇水34次或更多次数。拆模防水混凝土不宜过早拆模。拆模过早,或养护不良,也会导致开裂,降低防渗能力。拆模时防水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超过设计强度的70%,防水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气温之差不超过15,以防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C、 衬砌防排水 隧道防排水系统是一套专门用以隧道防水、排水的结构,由环向排水盲管、纵向排水盲管、路面下横向排水管、两侧纵向排水管、路缘圆形排水沟组成。衬砌防防排水构造及位置详见隧道衬背防排水构造图、施工缝、沉

42、降缝防水构造图。防水板采用无钉孔铺设工艺施工,防水板施工工艺流程如下:隧道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1、喷射砼基面处理由于喷射砼基面粗糙、凹凸不平,以及锚杆头外露等对铺设防水层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防水层铺设前必须对喷射砼基面进行处理。处理要求如下:(1)基面要求喷射砼平整度要求:D/L1/6(边墙),D/L1/8(拱部),如图喷射混凝土平整度检测示意图 所示,否则要进行基面处理。基面不得有钢筋、锚杆头等尖锐凸出物。否则要进行割除,并在割除部位用砂浆抹成圆曲面,以免防水层被扎破。隧道断面变化或转弯时的阴角应抹成R5cm的圆弧。底板基面要求平整,无大的明显的凹凸起伏。喷射砼强度要求达到设计强度。防水

43、层施工时基面不得有明水,如有明水应采取封堵或引排措施。(2)处理要点有突出钢筋、铁丝时,则应按图基面处理示意图(一)所示施工顺序进行处理。当有钢管突出时,按图基面处理示意图(二)所示施工顺充进行处理。当金属锚杆端部外露较长时,则应从螺帽开始留5mm切断后,再用砂浆进行覆盖处理,按图基面处理示意图(三)要求施工。2、 防水卷材施工防水板超前二次衬砌1020m施工,用自动爬行热焊机进行焊接,铺设采用专用台车进行。(1)洞外拼接首先在洞外作业场按照隧道环向周长剪裁土工布,而后卷起胶带封卷,防水板根据每一环衬砌长度将防水板在洞外作业场焊接好,防水板搭接宽度为10cm ,防水板接头处应擦干净,不得有空隙

44、、气泡和折皱。(2)防水卷材铺设在初期支护施工完毕并达到要求的平整度后,进行防水卷材的铺设,铺设在专用防水卷材吊挂台车上完成。铺设防水板的原则松紧适度,无紧绷现象,确保在二衬砼的挤压下能与初期支护砼紧贴,且无绷裂现象。复合式防水板铺设采用洞外大幅预制,洞内整卷起吊,无钉铺设工艺。从拱顶向两侧铺设,防水板铺设要有一定松驰量。在喷砼表面采用ZIC-16电锤8钻头钻眼,塑料膨胀螺栓固定,锚固点边墙间距0.5-0.7m,拱部间距1.0-1.2m,在锚固点上绑扎铁丝,防水板的背带与铁丝绑紧。焊缝质量检测防水板之间的搭接缝应采用双焊缝、调温、调速热楔式功能的自动爬行式热合机热熔焊接,细部处理或修补采用手持

45、焊枪,焊接严密,不得焊焦焊穿。 相邻防水板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接缝为双焊缝,中间留出空腔(两侧焊缝宽25cm)以便充气检查,见双焊缝焊接示意图 。搭接宽度10cm 防水层破损的检查与修补 防水层施工必须精心,防水层质量检查必须认真。但破损有时是难免的,如正在工作的塑料热合机突然停电不能前进,此时会很快将防水层烧破。检查出防水层上有破坏之处,必须立即做出明显标记,以便毫不遗漏地把破损处修补好。补后一般用真空检查法检验修补质量。具体要求:a.补丁不得过小,离破坏孔边沿不得小于7cm。b.补丁要剪成圆角,不要有正方形、三角形的尖角。c.在防水施工前,如拱顶有大量涌水,应用不透水薄膜或塑料排水管进行排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