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昌县乌坡镇南应岭矿区花岗石饰面石材矿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刻盘.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3520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125 大小:7.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屯昌县乌坡镇南应岭矿区花岗石饰面石材矿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刻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屯昌县乌坡镇南应岭矿区花岗石饰面石材矿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刻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屯昌县乌坡镇南应岭矿区花岗石饰面石材矿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刻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屯昌县乌坡镇南应岭矿区花岗石饰面石材矿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刻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屯昌县乌坡镇南应岭矿区花岗石饰面石材矿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刻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屯昌县乌坡镇南应岭矿区花岗石饰面石材矿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刻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屯昌县乌坡镇南应岭矿区花岗石饰面石材矿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刻盘.doc(1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屯昌县乌坡镇南应岭矿区花岗石饰面石材矿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建设单位:海南鼎源实业有限公司评价单位:河北鑫旺工程建设服务有限公司2016年12月 屯昌县乌坡镇南应岭矿区花岗石饰面石材矿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目录前言11、项目概况41.1 项目位置及周边环境现状41.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41.3矿产资源概况51.4主要建设方案91.5开采工艺及流程112、法规、标准和环境敏感目标142.1编制依据142.2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162.3环境保护对象与保护目标172.4评价标准173、工程分析203.1工程分析203.2污染源排放情况汇总233.3项目污染源监测及达标分析243.4污染

2、物排放总量284、项目政策与规划相符性分析304.1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304.2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符合性304.3与屯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符性分析314.4与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相符性分析314.5与海南省省级生态保护红线符合性分析325、环境质量现状评估335.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估335.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估345.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估355.4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56、固体废物现状评估387、生态现状评估397.1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397.2生态影响分析417.3水土流失现状及影响评价457.4矿山地质环境与恢复治理工程488、环境风险分

3、析538.1环境风险识别538.2环境风险分析538.3风险防范措施539.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559.1污染防治措施现状调查559.2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性分析569.3改进措施579.4环境保护投资5710. 环境管理和监控计划5910.1 环境管理5910.2 环境监测6010.3企业环境信息公开6110.4环保设施“三同时”验收一览表6111.结论与建议6311.1项目概况6311.2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结论6311.3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结论6311.4环保措施可行性结论6411.5环境风险可接受水平6511.6综合结论6511.7建议653 前言1. 项目历史沿革本项目位于海南省屯昌县

4、乌坡镇南应岭,建设单位海南鼎源实业有限公司于2011年7月委托海南省地质综合勘查设计院编制了矿区的开发利用方案和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2012年6月海南环境科技经济发展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原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于2013年5月以琼土环资函2013858号对屯昌县乌坡镇南应岭矿区建筑用花岗岩区块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矿区设计开采建筑用花岗岩12万m3/a,服务年限为10年,产品为建筑用碎石,并于2013年6月取得了采矿许可证。由于矿区岩体的整体性良好,适宜作为饰面花岗岩石材和工艺花岗岩石材进行开发。鉴于此,建设单位申请办理开采主要矿种变更,原海南

5、省国土环境资源厅于2013年11月26日以琼土环资矿字201331号文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关于同意办理采石场开采主要矿种变更登记的批复对海南鼎源实业有限公司乌坡镇南应岭建筑用花岗岩采矿权的变更登记事项提出相应要求,待变更登记完成后,原占用的建筑用石场指标可置换使用。因此,建筑单位委托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屯昌县乌坡镇南应岭矿区花岗石饰面石材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委托海南地质综合勘察设计院编制了屯昌县乌坡镇南应岭矿区花岗石饰面石材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并于2014年6月取得了采矿许可证。矿种为饰面用花岗岩,生产规模为11万m3/a,服务年限为10年。2.项目建设和投产情况根

6、据现场勘查,本项目于2013年6月进行了设备安装工作,于2013年12月场区设备安装完成后一直开采至今。矿区可采面积0.0391km2,目前矿山生产规模为11万m3/a,开采深度由+237至+180m标高。3.现状环境影响评估工作过程根据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海南省清理整治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工作方案(2016年6月3日)的函和具体的工作方案中的清理整治措施,对2015年1月1日前已经建成投产或者使用,未经环评审批或竣工环保验收的建设项目按不同的情形进行处理。对于符合产业政策和城镇、区域发展总体规划,污染防治等环保措施完善且能满足相关环保标准要求,环境风险可控的,由市县环保部门责令项目限

7、期开展现状环境影响评价,并按相关规定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信息公开后,报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保部门备案,纳入环保日常监管。屯昌县乌坡镇南应岭矿区花岗石饰面石材矿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2015年前已经建成投产,办理环评审批手续,但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动,需对项目进行现状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工作。因此,建设单位海南鼎源实业有限公司委托河北鑫旺工程建设服务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现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环评单位工作人员按照现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对项目用地周边环境进行了详实的踏勘和考察,充分利用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基础及现场环境监测,摸清项目周边环境质量现状,对项目的工程分析进

8、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结合项目所在区域规划要求及其环境的具体情况,最后编制完成本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4.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非金属矿采选项目,属于生态影响为主建设项目。项目的评价关注重点有以下几点:根据开发方案,项目在开采过程中对场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环境(包括水土保持)的影响。基建、开采和退役期生态保护及植被恢复措施,临时表土堆场及弃渣场的选取。矿区已经进行开采,本评价应对项目进行详细的环保排查,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5.项目主要结论经过综合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该项目建设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3)该项目建

9、设符合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4)该项目建设符合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区规划;(5)该项目区域属于生态不敏感区域,只要在作业期和服务期满后严格落实生态恢复与治理措施,生态环境将逐步得恢复。经过实地调查,本项目评价区内无生态特殊及重要敏感区,矿区建设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敏感区,项目所在区域以社会生产功能为主,属于生态不敏感区域。另外,项目周边村庄居民区等敏感点距离矿区较远,项目各项污染物按照环保要求经过处理达标排放。通过对排查问题进行整改,认真全面地落实本评价的各项结论性建议,本项目从环保角度来说是可行的。1、项目概况1.1 项目位置及周边环境现状1.1.1项目位置位于屯昌县乌

10、坡镇北东方向约6km处的山坡上,地属屯昌县乌坡镇管辖。矿区有简易公路至乌坡镇及南吕镇相通,往北东经南吕镇至屯昌县城有18km,交通较为方便,详见图1-1。1.1.2项目周边环境现状矿区周边植被以人工林为主,东侧为橡胶林,东侧240m为通往南吕镇的乡村公路;西南侧600m为吴宅村,东南侧600m为合力水库;北侧、西侧、南侧均分布橡胶林和槟榔林。(详见图1-2项目与外环境关系图)。1.1.3项目用地情况本矿山于2013年12月场区设备安装完成后一直开采至今,矿区范围内的植被基本已全部剥离,矿区范围内用地主要为出露的花岗岩矿体。项目主要用地情况见表1-1。表1-1 项目用地情况一览表序号用地单元占地

11、类型占地面积(m2)1采区临时占地391002排土场临时占地180003办公生活区临时占地6001.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屯昌县乌坡镇南应岭矿区花岗石饰面石材矿项目(2)项目性质:土砂石开采,新建(3)开采地点:项目位于屯昌县乌坡镇北东方向约6km处,矿区面积0.0391km。(4)建设单位:海南鼎源实业有限公司(5)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本矿山露天采场圈定的矿石量为94.39万m,平均剥采比0.12。设计生产规模11万m/a,采剥总量生产规模12.32万m/a,矿山服务年限10年。(6)项目职工人数及工作天数:项目职工人数为20人。矿山年工作天数为280天,实行一班工作制度,每班工

12、作8小时。(7)项目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879万元人民币,所需资金由企业自筹。(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矿点探获资源储量核定以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2。表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单 位指 标数 量备 注一地质部分1设计范围内矿石量万m3116.27122b+3332本次设计利用的储量万m3116.27122b+3333开采境界内的储量万m394.39122b+3334设计资源利用率%81.2二采矿部分1年采剥总量万m3/a12.32其中矿石11万m3/a2花岗岩荒料产量万m3/a2.423剥离量万m3/a1.324剥采比m3/ m30.125矿山开采方式露天开采6开拓方式公路开拓7采矿方

13、法圆盘式锯石机分离8采矿回采率%989采矿损失率%210废石混入率%211台阶高度米1212台阶坡面角度7013最终边坡角度5514最小工作平台米2515矿山工作制度d/a28016矿山服务年限a101.3矿产资源概况1.3.1矿区总体概况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矿区首次设置矿权开采的矿种是普通建筑花岗岩,开采后发现岩(矿)体的5 矿区开采现状(191229.3,110073.8)矿区开采现状(191232.7,110073.5)矿区周边植被现状(191222.7,110071.5)生活区现状(191225.4,1100713.6) 项目东侧乡村公路现状(191226.7,1100713.8)矿区

14、南侧合力水库(19128.8,1100724.3)图1-3 项目环境现状图屯昌县乌坡镇南应岭矿区花岗石饰面石材矿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整体性良好,节理裂隙构造和色线色斑不甚发育,花色品种精美。根据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饰面用矿产资源矿业权出让工作的通知(琼土环资矿字201126号)和关于做好采石场开采主要矿种变更登记的通知(琼土环资矿字201213号)的要求,补充了海南省屯昌县乌坡镇南应岭矿区花岗石饰面石材矿勘查报告,将普通建筑花岗岩转变为饰面花岗岩石材进行开发。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经评审核定(122b+333)保有的矿石资源储量116.2737万m,其中饰面石材荒料25.850

15、2万m、建筑石料矿石量90.6935万m。矿床规模为小型。3、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根据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矿区资源赋存、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以及矿权设置等方面的情况,严格按照矿产资源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本次设计V1矿体一次进行开发利用,范围与总体规划的矿体一致。1.3.2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1)地层区内并未见有地层出露。(2)区域构造区内未见的断裂构造,只是发育一些规模较小的节理裂隙。(3)区域岩浆岩区内岩浆岩大面积出露,主要有早白垩世花岗斑岩(K1D)、早白垩世中粒角闪黑云花岗闪长岩(K1T)、中三叠世中细粒(含斑)黑云母钾长(二长)花岗岩(T2N)、中三叠世中粒斑状(角闪)黑云

16、二长花岗岩(T2Q)、中三叠世粗中粒(巨)斑状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T2l)。(4)矿体的分布、规模、形态V1号矿体:矿体分布于矿区海拔标高在180235m之间,矿体形态较规则,平面上呈多边形状,东西最宽处112m,最小76m;南北长最大350m,最小处150m。地表平面面积38695m2。以海拔标高180米作为矿体底板计算,矿体厚度最大值55.5m,最小处约12m,整个矿体的平均厚度34.8m,整体上呈现出北部厚度大、南部薄的特点。(5)矿石质量1)矿石的岩石学特征矿石呈灰灰白色,新鲜、致密坚硬,中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粒径多在25mm,少量0.82mm,矿物成份斜长石(45-55%)、钾

17、长石(10-20%)、石英(18-24%)、黑云母(5-10%)、角闪石(3-8%)。副矿物常见磁铁矿、钛铁矿、锆石、榍石、磷灰石、独居石等。2)矿石的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成分为:SiO262.07-68.33%、Al2O314.15-16.65%、Fe2O31.28-1.47%、FeO2.06-4.22%、MnO0.06-0.11%、MgO0.70-2.82%、CaO2.48-5.12%、Na2O3.17-3.41%、K2O2.06-4.20%、P2O50.15-0.21%、TiO20.49-0.76%、CO20.01-0.16%、H2O+0.90-1.10%。3)矿石的物理机械性能根据样品的

18、物理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矿石的干燥压缩强度最大值140MPa,最小值134MPa,平均值为137MPa;干燥弯曲强度最大值14.6MPa,最小值14.4MPa,平均值14.5MPa;饱和弯曲强度最大值13.8MPa,最小值13.7MPa,平均值13.75MPa;矿石密度值为2.77g/cm3,饱和吸水率值为0.17%。4)矿石的天然放射性强度矿石的放射性强度一般在2271.66fA/kg左右,最低2171.66fA/kg,最高2571.66fA/kg,低于国家规定的花岗石饰面石材放射性强度标准6371.66fA/kg。5)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工业加工性能样:样品规格为0.60.60.6cm3,矿

19、石的锯、切、磨、抛光性能均良好,精板材面呈浅灰色、灰色,花纹和谐稳定,杂质少,光洁美观,光泽度达90度以上。经过有关专家鉴定,矿石符合国家中等档次饰面石材标准要求,试验结果可行,可作为设计依据。6)矿石类型与品级矿区花岗石饰面石材矿石的岩石学名称为中粒角闪黑云花岗闪长岩,呈灰色,矿物成分分布比较均匀,色斑、色线较少,具有致密坚硬,颜色纯正,花纹和谐稳定、端庄典雅,耐酸碱以及抗腐蚀性强等优点,适合做各种用途的饰面石材。调查结果表明,矿区饰面石材的荒料率为22%,符合国家中档饰面石材荒料率不小于20%的要求。(6)矿体围岩地质填图和工程揭露显示,矿体的顶、底板以及周边围岩均为灰色中粒角闪黑云花岗闪

20、长岩(即矿体产出的母岩),矿体与围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一致,矿体与底板、周边围岩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但顶板围岩由于后期风化作用较强,矿体与围岩之间出现波浪状界线。(7)矿体覆盖层及风化层覆盖层组分较为简单,上部为灰黑色的腐植土,厚度一般小于50cm;下部为花岗岩风化土,黄色、深黄色等,稍粘手,主要由长石、石英晶屑及粘土质组成,接近基岩的花岗岩风化土可分辨出原岩的结构构造。覆盖层结构较松散,易于剥离。结合地质调查、陡坎、浅井、钻探等多方面资料综合研究,结果表明,V1号矿体的覆盖层厚度最大值为4.8m,最小值为2.4 m,多数地段覆盖层厚度介于2.6-4.5m之间。整个矿体覆盖层厚度平均为3

21、.6 m。1.3.3水文工程地质条件1、地表水矿区属丘陵地貌,矿区内水系不发育,未见冲沟发育。矿区内植被较发育,局部荆棘较多,坡残积层较薄且变化较大,地表可见基岩裸露。本次勘查圈定的V1矿体,矿体分布于矿区海拔标高在180235米之间,均被坡残积层覆盖。矿区最低开采标高为180m,属正地形开采,大气降水可通过地形自然排放,所以,矿区地形地貌有利于露天开采。2、含水层8屯昌县乌坡镇南应岭矿区花岗石饰面石材矿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勘查区未见地层出露,均被侵入岩所覆盖,岩性主要为早白垩世中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V1矿体),所以矿区地下水类型为块状岩类基岩裂隙水,其特征如下:据本次调查,矿区内地表未见

22、泉水点出露,岩体较完整,裂隙较为发育;本次勘查施工了2个钻孔,据钻探揭露,钻孔岩芯较完整,岩质坚硬,裂隙较为发育,钻孔终孔深度分别为30.0m及50.00m,未见地下水出露。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枯季迳流模数一般小于3L/Skm2,为弱含水层,水量贫乏。综上所述,由于矿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所以地下水对矿山开采无影响。3、隔水层矿体及其顶底板以富水性较弱的岩层为主,矿体顶板与矿体本身水力相通,无明显隔水层。在矿体底板的新鲜基岩地段,岩体相对较为完整,裂隙发育程度较低,透水性相对较弱,可视为相对隔水层。4、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脉动态变化特征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的补给,从地形较高处向低

23、洼处迳流,在地形低洼处或冲沟流出地表。矿区内未见泉水点及冲沟发育,所以地下水的流量受大气降雨影响较大,其动态随季节而变化。综上所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型。1.4主要建设方案1.4.1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表1-4 本次项目组成主要内容情况一览表工程内容项目组成主要建设内容主体工程采矿区设计利用储量:94.39万m3开采方式:采用无爆破方法开采,使用圆盘式锯石机分离矿石,分离后的石料(荒料)用起重机进行装载,由汽车外运往石料加工厂进行加工。生产规模为11万m3/a,服务年限10年,露采境界标高+237+180m剥离表土产生量及去向:剥离表土产生量11万m3,存放于西南侧排土场。辅助工程开采场地为不

24、规则多边形,该矿区可采范围面积为0.0391km办公生活区位于矿区东侧,由一栋2层办公楼、一栋2层的宿舍楼和一栋1层的维修车间组成。位于矿区的西南面,距离采场300m,占地面积约500m2。运输开采出来的荒料经起重机装入自卸汽车,然后外运往板材加工厂。公用工程供水系统矿区开采工作中的生产用水需求量小,主要来自东侧的合力水库;生活用水水源来自打井供应。供电系统项目区已有供电线路通至矿区,为矿山办公、生活场所及采场提供380/220V电压。排水系统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于周边林地灌溉全部利用,不外排。环保工程废气(扬尘)开采采用湿式作业;排土场、运输道路洒水车洒水降尘废水矿区外围设置截水沟;生活污水

25、化粪池处理后用于林地浇灌。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固体废物堆土场位于采场的西南侧,距离采场50m,排土场面积为18000m。生态环境矿山闭坑后,应在原区域开展生态恢复性措施。1.4.2开采范围与开采对象该矿山划定的采矿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5。 表1-5 划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拐点编号西安80XYJ12124808.8437407002.44J22124924.4337407010.84J32125042.3537407055.48J42125127.3237407075.32J52125132.1437407179.63J62124981.9537407177.27J72124782.0437407

26、062.991.4.3开采方式为了满足安全生产的原则,遵循国家关于露天矿山开采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程,结合矿山实际情况,本矿采用自上而下分级台阶采矿法。矿山采用无爆破方法开采,使用圆盘式锯石机分离矿石,分离的石料(荒料)用汽车运往石料加工厂进行加工。1.4.4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根据本矿山的采矿许可证,产品为饰面花岗岩石材矿,生产规模为11万m/a。1.4.5开拓运输方案(1)开拓方式及运输方案矿山采用汽车-公路运输方式进行开拓,自上而下分台阶进行开采作业。矿山采用汽车运输方案。从采场生产出来的石料(荒料)用起重机进行装载,由汽车外运销售至板材加工厂;剥离的表土用汽车运往设在矿区西南部的+2

27、30m排土场堆放,最大运距0.3km。矿山使用的原材料和矿产品也由汽车运输。区内的公路路面宽8m,纵向坡度9%,转弯半径15m,公路结构采用泥结石路面。(2)露天采场采场面积为3.5万m2,共分5个台阶开采,台阶高度12m,安全平台、清扫平台宽均为5m。(3)排土场排土场位于矿区的西南侧,排土场占地面积为18000m2,建设单位现已将矿区范围的表土全部剥离,剥离的表土售卖了一部分,目前剩余9万m3表土堆放至排土场,总的高度为5m,采用分层压脚式堆土,表土和松散岩层在排土场中分区域堆放,待矿山开采完毕后,作为土地恢复治理原料分别回填采坑。(4)办公生活区矿区办公生活区位于矿区东南侧,乡镇公路旁边

28、,长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生产管理和职工生活较为方便。由一栋2层办公楼、一栋2层的宿舍楼和一栋1层的维修车间组成。1.5开采工艺及流程1.5.1开采方法本矿采用自上而下分级台阶采矿法。采用无爆破方法开采,使用圆盘式锯石机分离矿石,从采场生产出来的石料(荒料)用汽车外运销售至石料加工厂。1.5.2开采工艺生产工艺主要流程为:运输吊装整形切割分离分离工序圆盘式锯石机分离工艺与其他分离工艺相比较,具有效率高,荒料规整,可提高板材的成材率的优点,本矿山采用YZK-2000开山机切割分离荒料。切割工序按荒料的规格大小,将开山机的滑动轨安装固定好,分离工作在条状块石上进行,开山机的锯片可切缝深度为0.85-

29、1.5m,双盘锯片间距为2m,分离前荒料的规格一般横断面为1.5m1.5m,长2m。若条状块石与矿体分离后的裂缝较小,应利用分离千斤顶将条状块石推到在预先点好碎石(防止摔破)的平台上。然后根据节理裂隙分布情况,用钻眼打契或锯切分割法,按荒料规格将条状块石分割成荒料。 整形工序用钻眼打契法分割下的荒料毛坯,表面及棱线均不符合荒料规格的要求,必须用手锤打钎法或整形机进行整形,使其符合荒料的要求,成形荒料的规格一般横断面为1.2m1.3m,长1.8-2m。起重装载选用起重叉车,将采下的荒料直接装于汽车上,运往板材加工场加工。1.5.3主要生产设备表1-6矿山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

30、数量备注1开山机YZK-2000台2216t叉车台23挖掘机卡特329台14自卸汽车载重8吨台55推土机T-150台16装载机厦工台27洒水车EQ-140台18越野车北京现代台1生产指挥车2、法规、标准和环境敏感目标2.1编制依据2.1.1法律、法规和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修正);(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

31、3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8月29日);(10)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1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发实施细则(1994年3月26日);(1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1号; (13)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3月18日起施行); (1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

32、53号令); (15)土地复垦条例(2011年2月22); (16)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2012年7月17日修订); (1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18)海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2012年9月25日);(19)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十三五期间建筑用石料保障工作方案的通知(琼府办【2016】134号);(20)关于印发的函(琼环函2016817号);(21)关于做好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琼环评字201644号);2.1.2 规划文件及相关资料(1)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2)屯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

33、06-2020年);(2)海南省主体功能区划(2013年12月);(3)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4)海南省生态环境红线图。2.1.3 有关的技术及批复文件(1)海南省屯昌县乌坡镇南应岭矿区花岗石饰面石材矿勘察报告,海南地质地理咨询有限公司,2013年8月;(2)屯昌县乌坡镇南应岭矿区花岗石饰面石材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2014年2月;(3)屯昌县乌坡镇南应岭矿区花岗石饰面石材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海南地质综合勘察设计院,2014年3月;2.1.4 其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

34、-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8)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国家环保总局等,2006;(9)海南省环保违规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制指导提纲。2.2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2.2.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通过对工程中各工艺污染物排放情况的调查、了解,分析其对大气环境、声环境、水环境、水土保持、生

35、态等环境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建立了主要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矩阵,其结果见表2-1。表2-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项目阶段影响因素环境要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声环境土地利用公共设施工业发展社会经济生活水平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服务期矿石采掘-1-1-1-1-1+1+1+1-1-1废土堆存-1-1-1-1-1-1-1矿石运输-1-1+1+1+1-1-1服务期满复垦+1+1+1+1+1+1+1+1注:表中1轻度影响;2中等影响;3重大影响;负号(-)为不利影响由表2-1可以看出,建设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废水、废气、噪声的污染,以及水土流失等,但这些影响都是轻度的;有利

36、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环境中的社会经济、交通、工业生产的发展和改善,其中花岗岩矿的开采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显著的。项目通过采取洒水降尘等措施降低了矿山开采时粉尘的排放,禁止矿区夜间进行开采,挖掘,而采矿引起的生态环境等破坏是不可逆的、长期的。因此,对环境影响要素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经分析、归纳、识别,矿区建设所需考虑的环境要素包括:生态环境、水环境、固体废物、水土保持、声环境、环境空气。2.2.2 评价因子筛选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结合区域环境状况筛选评价因子见表2-2。表2-2 评价因子一览表环境要素项目评价因子环境空气现状评价SO2、NO2、TSP、PM10、PM2.5影响分析

37、TSP、PM10地表水影响分析SS、pH、BOD5、CODCr地下水现状评价水温、pH 值、浑浊度(NTU)、高锰酸盐指数声环境现状评价Leq(A)影响分析Leq(A)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废石、生活垃圾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局部地貌、水土流失、植被覆盖率等影响分析2.3环境保护对象与保护目标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以及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特征,为了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环境保护对象与目标。具体详见表2-3。表2-3 评价区环境保护对象编号环境保护对象特征位置影响时段1#吴宅村40户160人矿区外南侧600m开采期2#面前坡村30户120人矿区外南侧760m3#岭头村

38、80户320人矿区外南侧1000m4#合根村30户120人矿区外南侧1100m5#农田/矿区东侧、南侧150m6#合力水库流主要功能灌溉矿区外东南侧600m2.4评价标准2.4.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本项目所在矿区边界外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详见表2-4。表2-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取值时间浓度限值单位标 准一级二级SO2年平均24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205015060150500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NO2年平均24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40802004080200PM10年平均24小时平均4

39、05070150PM2.5年平均24小时平均15353575CO24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410410mg/m3(2)声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周围乡村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项目厂界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详见表2-5。表2-5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类别适用区域昼间夜间1类新红村、良爱村55452类工业区域(矿区、商业、居住混杂区)6050(3)地表水质量标准本项目涉及到的地表水系主要是东南侧的合力水库,主要功能为农业灌溉。执行类水质标准,相应的地面水环境评价标准见表2-6。表2-6 地表水环境质量

40、标准 单位:mg/L(pH除外)序号参数类标准值标准来源1pH6-9GB3838-20022溶解氧53COD204BOD545氨氮1.06石油类0.05(4)地下水质量标准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类标准,具体指标值见表2-7。表2-7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摘录)序 号项 目类 别(类)1pH 无量纲6.58.52高锰酸盐指数 (mg/L)3.03总硬度(以CaCO3计) (mg/L)4504氯化物 (mg/L)2505氨氮 (mg/L)0.26总大肠菌群 (个/L)3.02.4.2污染物排放标准(1)运营期无组织废气执行大气污染

41、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表2-8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摘录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浓度mg/m3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 (2) 矿区边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即昼间60 dB(A),夜间50 dB(A)。 (3) 固体废物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333、工程分析3.1工程分析目前项目生活区及矿山道路已修建好,主要工业设施已经建设完成,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服务期,因此,本评价主要分析项

42、目服务期对环境的影响。矿山在开采、运输过程中,将产生废土石、粉尘等。对矿山及附近的生态环境与人群生活有一定影响,根据矿山赋存条件、矿山开采方式及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过程中将产生以下污染。3.1.1废气污染源矿山在开采、运输过程中均有粉尘产生。若无除尘措施,粉尘会受自然风流扩散的影响,造成采场内、外环境的污染。(1)分离切割产生的粉尘矿石在分离切割时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但根据现场调查,矿区采取湿式作业,开山机和整形机均自带洒水设施,设备工作时对作业面进行喷水,一方面作用为冷却锯片,另一方面粉尘随水流沉淀下来,起尘量降低了95%以上。根据类比计算,项目该工段粉尘无组织排放量为0.05kg/h,每天工作时间约8h,本过程中粉尘排放量约0.4kg/d,0.11t/a,粉尘通过自然扩散沉降。(2)汽车运输产生的粉尘矿区矿石和废土石运输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扬尘。汽车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