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主要病害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83882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树主要病害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李树主要病害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李树主要病害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李树主要病害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李树主要病害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树主要病害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树主要病害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西地方标准李树主要病害防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及起草单位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文件“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 2021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市监函2021 2199号),广西 地方标准李树主要病害防控技术规程(编号:2021-2089)已获立项。本标准由广西壮 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负责起草。二、目的意义李果是广西农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主打产业之一。目前广西李果品种有三华李、 珍珠李、布朗李、牛心李等诸多品种,种植面积超过40万亩,主要分布于广西的贺州八 步区、河池天峨、南丹县、凤山

2、、环江、桂林灌阳、全州、来宾金秀以及百色等地。李树 病害种类繁多,危害严重,特别是天峨的珍珠李。由于农民长期采用桃砧嫁接李树苗木, 砧木抗性差,采穗园携带病原菌,苗木繁育不规范,种性退化,抗病虫害能力下降,近年 来叶枯病、枝枯病、细菌性穿孔病、褐腐病等大面积发生蔓延,尤其在挂果以后,叶枯病、 枝枯病等病害为害严重,发病轻的果园导致结果减少,产量和品质降低,经济效益下降, 发病重的果园,整株枯死,果农失去信心,放弃管理或直接砍树,严重影响李树产业的健 康发展。目前李树病害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但是由于防治药剂和防治时期把握不 准,农药滥用现象严重,病原菌抗药性问题日益突显。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

3、保护研究所于2016-2019年,完成了广西科技厅的重点研发计划 项目“珍珠李病虫害防控技术示范与应用”,系统研究了龙滩珍珠李病害种类,主要的病 害有叶枯病、枝枯病、细菌性穿孔病,褐腐病、锈病等,发表病害防控相关论文2篇。2020 年主持广西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珍珠李高效栽培及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发示 范”,为李树病害防控技术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己制定的李树相关技术标准,目前只有李树栽培相关技术规程,尚未见关于李树病害 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出台。本标准将根据李树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采取以农业防治和化学 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本标准的制定将规范李树栽培管理,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为合理 科学使用化

4、学农药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用量,实现减药增效,保 障李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三、国内外标准对比情况据查阅,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关于李树主要病害防控技术的相关规程。四、与现行法律法规强制性关系本标准的内容与现行的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无冲突。五、标准编制过程(一)组成编制小组,制订工作计划项目下达后,承担单位成立了编制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人员分工(见表 Do表1主要等制人员与责任分工姓名9l皿从事专业工作单位责任分工李其利男研究员植物病理学广西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全面统筹各项工作郭堂勋男副研究员植物保护学广西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科研数据收集、验证黄穗萍女助理研究员植物病

5、理学广西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科研数据收集、验证唐利华女副研究员植物病理学广西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相关资料莫贱友男研究员植物保护学广西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相关资料收集范明忠男中级农艺师果树栽培学天峨县科学技术局资料收集张宗斌男中级农艺师果树栽培学天峨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资料收集黄辉晔男助理研究员植物昆虫学广西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科研数据收集、验证(二)资料收集整理编制小组确定后,随即开展资料收集整理工作。资料收集包括国内、区内已颁布的相 关标准、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技术性资料。同时收集整理本编制团队成员近年来的试验研 究成果、经验及推广应用技术资料。收集资料力求全面性,整理资料力求科学性,应用资

6、料力求实效性。(三)确定编写原则在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确定编写原则。本规程的编写原则是:严格遵循国家有关 方针、政策、法规,严格执行强制性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与配套使用的系列标准及相关 标准相衔接,做到协调统一。技术上具有先进性、适用性,充分体现地方特点;实施上具 有易操作性和适用性。(四)制定项目进度计划表表2项目进度计划表时间主要完成内容2021 年 11-12 月完成工作组讨论稿。2022 年 1-3 月形成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发函给相关科研单位和企业征求意见。2022 年 6-7 月收集汇总专家意见,修改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2022 年 8-9 月形成送审稿和编制说明。2022年

7、10月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组织标准审定会。2022 年 11/2 月修改送审稿,形成报批稿,提交材料。(五)编写编写过程中主要注重:与已有或相近标准衔接;为国内、区内和市现行技术; 释义准确,操作性强;格式和形式规范。(六)集体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初稿编制完成后,编制小组依据编制原则和注重点认真讨论修改完善,最后形成征求 意见稿。六、标准关键技术指标依据和来源(一)按照GB/TLL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和 规定编写标准内容。与本标准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有GB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GB/T8321 (所 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LY/T2826

8、李栽培技术规程、LY/T2035杏李生产技 术规程等,这些标准是本标准将要引用或作为重要参考的标准,不存在任何冲突。(二)编制的内容、关键技术指标主要源于广西科技厅的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珍珠李病虫 害防控技术示范与应用和珍珠李高效栽培及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发示范的研 究结果、田间调查观察结果、相关的文献资料、田间科学技术人员的新经验和同行专家的意见等。()规程中关键指标参数的依据及来源1、珍珠李主要病害为害特性以及流行规律调查研究系统研究了龙滩珍珠李病害种类,主要的病害有叶枯病、枝枯病、锈病、褐腐病和细 菌性穿孔病等。叶枯病主要开始发生于5月底6月初,6月中下旬大面积爆发,导致叶片枯死、落叶。

9、李树枝枯病主要为害嫩梢、枝条和树干。发病初期侵染部位出现黑褐色小点,偶尔可 见流胶现象,多见于伤口处。温度湿度适宜时,扩展为长条形溃疡病斑,严重时可使整个 枝条或整株枯死。切开枝条、树干横切面,木质部变红褐色或黑褐色。锈病主要为害叶片,一般发生于果实采收后,8月下旬9月上旬,发生为害后,叶片 布满红褐色小点,严重时红色小点成片,整株叶片枯死脱落。褐腐病主要为害果实,一般发生于果实近成熟期,7月下旬8月上旬,发生为害后, 果实软腐,果实表面产生大量灰色霉层,上面产生大量分生抱子,随着风雨传播到附近果 实,造成再侵染,严重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细菌性穿孔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发病时初为水渍状小斑点,

10、扩大后成为圆形、多角 形或不规则形的紫褐色至黑褐色斑点,直径约24mm,病斑周围呈水渍状并有黄绿晕环, 以后病斑干枯,边缘发生一圈裂纹,容易脱落形成穿孔,或仅有一小部分与叶片相连。图1龙滩珍珠李病害种类注:A-E分别为龙滩珍珠李叶枯病、枝枯病、锈病、褐腐病和细菌性穿孔病的田间症状2、珍珠李叶枯病、枝枯病病病原鉴定从广西天峨县、广西南丹县、贵州独山县和贵州平塘县等地采集了 34个叶枯病样品, 获得了 46个菌株,经单基因ITS鉴定优势菌株为胶抱炭疽菌,占比73.22%,其次是拟茎 点霉,占比16.63%,另外还鉴定到了镰刀菌、链格狗和葡萄座腔菌,分离率分别为3.98%、3.67%和2.59%o胶

11、抱炭疽菌和拟茎点霉在各采集地均有分布。图2珍珠李叶枯病病原鉴定珍珠李枝枯病主要为害枝干,引起韧皮部和木质部变红至褐色最后呈黑色,部分枝条 枯死,有的甚至整株枯死,对珍珠李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目前从天峨县八腊乡、 纳直乡和向阳镇等地采集了 20个枝枯病样品,获得了 21个菌株,经多基因分子鉴定可分 为 4 个种,分别为 Botryosphaeria dothidea,占比 66.67%, Neofusicoccum parvumf 占比 19.05%, Neofusicoccuin algeriense1 占比 9.52%r 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 占

12、比 4.76%图3珍珠李枝枯病病原鉴定3、防治珍珠李叶枯病的药剂筛选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 12种药剂对珍珠李叶枯病主要病原胶抱炭疽菌(Colletotncluun gloeosporioides)的抑制作用,并进行田间施药防病试验,调查各药剂的 实际防效。结果表明,氟硅噗咪鲜胺、咪鲜胺和苯醛甲环噗酸菌酯对病原菌的室内 毒力较高,EC5O均低于0.03 gmL (见表3); 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5%氨基寡糖素 水剂、325 g/L苯醛甲环理醛菌酯悬浮剂、10%苯醛甲环噗水分散粒剂和250 g/L毗唾 酸菌酯乳油的田间防病效果较好,均在75%以上(见表4)。表3不同药剂对胶抱炭疽菌(COH

13、eIotriChumgIoeOSPoriOideS)的室内毒力(菌丝生长速率法)药剂毒力回归方程相关 系数 (r)EC50 (gmL)EC90 (gmL)25%氨硅喋味鲜胺可溶 液剂y=7.6743+1.6054x0.95350.02160.1357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y=6.9704+1.1536x0.86530.01960.2528325gL苯醛甲环喋酸菌 酯悬浮剂y=5.6741+0.3742x0.99510.015842.01710%苯醛甲环哇水分散 粒剂y=5.5208+0.5180x0.99130.098729.425812%氟嗖菌酰胺苯醛甲 环嘎悬浮剂y=5.26880.632

14、1x0.98660.375540.0146250gL 口比噗酸菌酯乳油y=5.3184+0.3762x0.99100.0969246.93342.4%氟喋菌酰胺毗唾 醒菌酯悬浮剂y=5.3653+0.2742x0.96410.04652195.50332%春雷霉素水剂y=4.5163+0.6033x0.96626.3353843.2475250gL喀菌酯悬浮剂y=4.7210+0.1828x0.994633.58873.439310842.8%后菌酯氟毗菌酰 胺悬浮剂y=4.6800+0.1900x0.975148.2762.675310820%啤噗锌悬浮剂y=4.0787+0.4457x0.

15、9426116.72188.7610 IO45%氨基寡糖素水剂y=3.9631+0.4548x0.8947190.42121.2513105表4不同药剂对广西龙滩珍珠李叶枯病的1+1间防效药剂试验地1试验地2平均病指平均防效()平均病指平均防效()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3.33+0.25)g(77.94 1.4 l)a(2.390.27)fg(77.43+ 2.50)a5%氨基寡糖素水剂(3.430.26)g(77.30 1.99)ab(2.240.16)g(78.81 1.86)a325gL苯醛甲环理酸菌酯悬(3.460.31)g(77.06 2.20)ab(2.480.28)efg(76

16、.51 3.0 l)a浮剂10%苯醛甲环嚏水分散粒剂(3.500.27)g(76.81 2.03)ab(2.410.15)fg(77.24 1.69)a250gL 口比噗够菌酯乳油(3.74O.I8)fg(75.21+ 1.57)b(2.52 0.25 )efg(76.l33.22)ab42.4%氟唾菌酰胺.毗嗖酸菌酯悬浮剂12%氟嗤菌酰胺茉酸甲环嘎(4.220.36)ef(72.05 2.25)c(2.800.37)efg(73.59+3.29)bc(4.500.23)de(70.152.51)c(2.890.40)def(72.75+ 3.27)c悬浮剂42.8%后菌酯班毗菌酰胺悬(4.5

17、20.29)de(70.01+2.86)c(3.07+0.41 )de(70.934.12)c浮剂250gL畸菌酯悬浮剂(5.060.21)cd(66.52 1.52)d(3.440.33)cd(67.49 2.55)d2%春雷霉素水剂(5.33 0.23 )c(64.66 1.96)d(3.830.23)c(63.75 2.62)e25%氟硅嚏咪鲜胺可溶液剂 清水对照(6.690.28)b(15.110.62)a(55.73 1.88)e(4.540.16)b(10.590.52)a(57.102.29)f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KO.05) (四)参考材料1、参考标准LY/T 2826 李栽培技术规程LY/T 2035杏李生产技术规程2、参考文献唐利华,莫贱友,张宗斌,范明忠,郭堂勋,黄穗萍,李其利.防治珍珠李叶枯病的药剂筛选J.中 国植保导刊,2020,40(05):7578.七、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本文件研制过程中无重大分歧意见。八、自我承诺承诺本文件内容和各项指标不低于国家强制性标准。也没有存在内容或某项指标低于 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情况。李树主要病害防控技术规程编制小组2022年10月2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