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热力有限责任公司资源综合利用集中供热2215;12MW发电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4572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135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热力有限责任公司资源综合利用集中供热2215;12MW发电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某热力有限责任公司资源综合利用集中供热2215;12MW发电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某热力有限责任公司资源综合利用集中供热2215;12MW发电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某热力有限责任公司资源综合利用集中供热2215;12MW发电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某热力有限责任公司资源综合利用集中供热2215;12MW发电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热力有限责任公司资源综合利用集中供热2215;12MW发电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热力有限责任公司资源综合利用集中供热2215;12MW发电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1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市XX热力有限责任公司XX资源综合利用集中供热212MW发电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X市XX有限公司二一年十二月六日前言前 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建设项目(工程)安全实施“三同时”的规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做好机械、轻工、纺织、烟草、电力和贸易等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受X市XX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X市XX有限公司对其212MW机组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安全验收评价,根据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2007)的相关规定,评价报告内容包括:概述、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安全验收评价结论共六部

2、分。本评价报告在对该建设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安全检查表评价法,对各单元进行了符合性评价,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危险性评价,提出了改进措施及建议。这些措施可作为建设单位对该项目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同时也作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该项目实施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本项目的评价过程中得到了X市XX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X市XX有限公司2007年12月6日目录目 录第1章 概述11.1 评价依据11.2 评价目的71.3 评价范围81.4 评价程序81.5 建设单位简介91.6 建设项目概况101.7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1

3、81.8 建设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19第2章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与分析222.1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依据222.2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及特性分析252.3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302.4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存在场所或部位382.5 重大危险源辩识39第3章 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413.1评价单元划分413.2 评价方法选择49第4章 定性、定量评价504.1可行性研究报告符合性评价单元504.2选址和总平面布置单元514.3建(构)筑物单元594.4供煤单元664.5燃油单元684.6锅炉单元714.7汽轮机单元794.8电气单元844.9热控单元954.10化学单元1024.11特种设备及强

4、制检测设备设施单元1094.12作业环境单元1154.13安全管理单元120第5章 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1255.1 现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及建议1255.2 安全不合格项目整改情况127第6章 安全验收评价结论128附件:1工程项目核准文件2. 建设项目选址批复文件3电厂并网批复文件4特种作业操作证6特种设备检验报告7. 安全管理人员资质证书8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9 防雷、防静电检测检验报告10从业人员工伤社会保险缴费证明11不合格项目整改情况反馈表12安全评价项目委托书1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第1章 概 述第1章 概述1.1 评价依据1.1.1 国家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国家

5、主席令2002年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国家主席令2001年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国家主席令1994年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国家主席令1998年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国家主席令1995年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国家主席令2003年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国家主席令1997年第88号1.1.2 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373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344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449号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国务院令第9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279号尘肺病防治条例 国发

6、1987105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国发2004 2号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2006年7月6日关于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国务院安委办,2006年7月9日关于切实加强电力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电监会特急 发改能源2005 169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通知(安监管办字2001 39号)关于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安监总厅字2005 43号)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委办字2005 48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

7、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 56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国家经贸委令第13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3 1346号)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 第2号)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第4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第5号)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劳动部令第3号)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 (劳动部令第10号)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 (国家发

8、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9号)关于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的意见 (国家安监总局等七部委安监培训2006 228号)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安监总局安监总协调字2005 125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493号)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 (电监市场200642号)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原劳动部1996140号)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检验大纲 (锅监委1995001号)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劳部发1996 276号)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 (国质检锅2003 207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质技术监局锅发1999 154号)电站压力式

9、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 (能源安保(1991)709号)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规定(试行) (能源安保(1990)1110)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劳动部发1995 56号文)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年6月1日起施行)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 (总局令字2006 92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建标2006 102号)1.1.3 国家标准及规范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0)石油库设计规范 (GB50074-2002)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9-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

10、B50011-200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T50057-94)(2000版)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 (GB50260-1996)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爆炸和火灾危害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219-199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48-2001)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51-92)(2000版)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93-93)(1999年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6067-8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11、 (GB50217-94)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GB 50029-2003)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管壳式压力容器 (GB151-199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1998)钢制压力容器 (GB150-1998)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GB50040-1996)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5083-1999)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程 (GB50222-1995)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4387-94)电梯验收安装规范 (GB10060-199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50-2006)电厂

12、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GB7596-2000)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 (GB4053.1-93)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 (GB4053.2-93)固定式工业防护栏安全技术条件 (GB4053.3-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9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固定的空气压缩机安全规则和操作规范 (GB10892-2005)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 (GB8196-87)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GB16179-1996)安全标志 (GB2894-1996)安全色 (GB2893-2001)气瓶颜色标志 (GB7144-1999)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

13、 (GB6829-1995)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定 (GBJ65-1983)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粉尘爆炸安全规程 (GB15577-1995)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50191-199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2-2002)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81-2006)储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 50351-2006)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分 (GB18306-2001)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 (

14、GB14784-19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范 (GB14285-2006)72.5kV及以上气体绝缘金属开关设备 (GB7674-1997)1.1.4电力行业标准、规范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 (DL5053-1996)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规程 (DL/T5094-1999)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DL5027-1993)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DL775-2001)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657-1998)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DL408-1991)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

15、安全监察规程 (DL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DL647-2004)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细则 (DL/T639-1997)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DL/T5054-1996)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 (DL/T5068-200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DL/T5069-1996)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 (DL/T5035-2004)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5352-2006)火电厂汽轮机防进水和防进冷蒸汽导则 (DL/T834-2003)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规定 (DL/T5175-2003

16、)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技术条件 (DL/T924-2005)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 (DL/T5153-2002)火力发电厂辅助机器基础隔振设计规程 (DL/T5188-2004)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及电缆设计技术规定(DL/T5182-2004)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5044-2004)220kV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 (DL/T5218-2005)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657-1998)电站配管 (DL/T850-2004)锅炉启动调试导则 (DL/T852-2004)燃煤电厂电除尘器运行维护导则 (DL/T

17、461-2004)火力发电厂煤和制粉系统防爆设计技术规程 (DL/T5203-2005)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 (DL/T5121-2000)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 (DLGJ56-1995)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 (DL/T5032-2005)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 第1部分:运煤系统 (DL/T5187.1-2004)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 第2部分:煤尘防治(DL/T5187.2-2004)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 第3部分:运煤自动化(DL/T5187.3-2004)火力发电厂油气管道设计规程 (DL/T5204-2005)电力系统微波通信工程

18、设计技术规程 (DL5025-2005)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验收标准 (DLGJ154-2000)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DL438-2000)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 (DL/T5072-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620-1997)火力发电厂辅助、附属及生活福利建筑物建筑面积标准(DL/T5052-1996)火力发电厂生活、消防给水和排水设计技术规定 (DLGJ24-91)火力发电厂排水水质分析方法 (DL/T938-2005)电厂标识系统设计导则 (DL/T950-2005)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75-2003)交流电气装

19、置的接地 (DL/T 621-1997)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DL5022-1993)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DL/T5227-2005)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运行检修导则 (DL/T774-2001)除灰渣系统运行导则 (DL/T893-2004)发电厂、变电所电缆选择与敷设设计规程 (SDJ26-89)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L 400-199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596-1996)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技术条件 (DL/T996-2006)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规范 (DL/T5339-2006)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

20、术导则 (DL/T439-2006)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DL/T995-2006)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 (DL/T475-2006)化学监督导则 (DL/T246-2006)火力发电厂钢制平台扶梯设计技术规定 (DLGJ 158-2001)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规程 (DL/T441-2004)安全评价通则 (AQ8001-200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编制导则 (AQ/T 9002-2006)安全验收评价导则 (AQ8003-2007)1.1.5参考标准、规范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国电发2000589号)高压开关设备反事故技术

21、措施 (发输电1999 72号)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范 (SDJ8-1998)加强电力系统污闪技术措施(试行) (调网1997 91号附件)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装卸作业规程 (JT3145-1991)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JT3130-1988)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国电电源2002 49号)电力生产企业安全设施规范手册 (国家电力公司2001年12月)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监督管理规定 (电综1998 126号)X市XX热电厂企业标准 1.1.6 建设项目资料X市XX热力有限责任公司XX资源综合利用集中供热(212MW)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X市XX投资咨询事务所有限责任公

22、司)1.2 评价目的安全验收评价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为建设项目安全验收提供科学依据,对未达到安全目标的系统或单元提出安全补偿及补救措施,以利于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1.3 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程、安全验收评价导则等法规、规范的要求。本次评价范围包括本工程中主要生产装置和配套的辅助装置以及专用系统的安全设施、厂址条件和总平面布置、作业环境、机组运行状况以及安全管理等。1.4 评价程序安全验收评价程序包括:前期准备;编制评价计划;进行现场检查;编制评价报告;进行现场复查;完成评价报告;组织评审。详细情况见图11。 14 前

23、期准备编制安全验收评价计划安全验收评价现场检查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安全验收评价报告评审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签定评价合同,进行现场调查,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建设项目的资料(包括初步设计、变更设计、安全预评价报告、各级批复文件)等分析项目建成后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与控制情况,依据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定安全验收评价的重点和要求;依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验收评价方法;测算安全验收评价进度。按照安全验收评价计划对安全生产条件与状况独立进行验收评价现场检查。评价机构对现场检查及评价中发现的隐患或尚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根据安全验收评价计划和验收评价现场检查所获得的资

24、料和数据,对照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督促企业整改,复查整改结果。出具评价报告。建设单位按规定将安全验收评价报告送专家评审组进行技术评审,并由专家评审组提出书面评审意见。评价机构根据专家评审组的评审意见,修改、完善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图11 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程序 1.5 建设单位简介X市XX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是准旗政府转变供暖体制所产生的民营企业,受旗政府委托建设212MW热电厂,独家经营供热业务,负责XX地区的集中供热。XX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是X市XX煤电集团下属的一个子公司,于2003年9月28日注册成立,位于XX镇银泽区,占地面积100亩,注册资本5000万元。公司下设热

25、电厂、砖厂等生产单位,内设生产部、综合部、财务部、计划经营部、外网办等职能部门,共有员工180多人。热电厂有自备煤矿,属坑口电厂,年可消化20万吨煤矸石,同时综合利用热电厂的粉煤灰和炉底渣为原料制砖,年产砖2400万块左右。总之,XX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现已发展成为一个以消化煤矸石、综合利用为特点的发电、供热、制砖联产的综合型企业。1.6 建设项目概况1.6.1建设工程名称新建二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和二台12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1.6.2工程特点1燃烧劣质煤以及煤矸石的循环流化床锅炉;2.主厂房锅炉间采用轻型结构封闭及水处理间采用轻钢彩板结构;3.反渗透加一级复床的水处理系统;4.干法力

26、口湿法的除尘系统;5.自动控制的DCS系统;6.花园式的厂区总平面布置等。1.6.3 地址由于热电站的占地比较大,而且产生部分噪音、废气、废水,一般建在城镇的下风侧。热电站厂址位于紧靠XX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的热水锅炉房旁边,和目前的供热锅炉房合在一处,便于实施管理,也有利于城镇的环境保护。 新建厂址四周西面、东面、南面为开发区规划道路,交通十分便利。 1.6.4 主要原料本工程的主要“原料”为水和燃料。来源分别为:1) 水本期工程水源已由建设单位统一考虑。主要考虑是自来水和地下水,DN300的自来水管自公司北侧引入,供水压力为03MPa,最大供水量为400 m3/h,能够满足生产及生活用水的要求

27、;自来水的水质也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另外,厂区内周边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水量较大,水位一般在距地表2.02.9m左右,水量为80200 m3/h,上述自来水不满足时可打中深井,单井的水位一般在距地表2.02.9m左右,水量为80100 m3/h,其水质可满足本公司一般设备生产冷却水要求,本次工程以此作为生产补充用水。2)燃料 (煤矸石、焦粉沫)鄂尔多斯市地区煤炭资源非常丰富,X市XX煤炭集团公司下属的十多家煤矿,全部都在XX旗境内。公路运输十方便。其中年生产能力在30120万吨的有:官板乌素煤矿、叶来沟煤矿等。所有上述的煤矿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堆积如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28、进行处理。时间久了自燃,极大的浪费能源,又严重的影响了环境。 这些煤矸石,热值在25004000kcalkg之间,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最好的燃料。本工程的燃料,热值在28003500kcalkg之间,含硫量于0.2,即可满足。焦粉沫的热值在35004500kcalkg之间。1.6.5 工程主要设备 本工程主要设备情况见表1-1。表1-1主要设备情况表项目单位本工程锅炉种类循环流化床、燃煤、自然通风冷却、干排渣、自然循环单汽包锅炉蒸发量275汽轮机种类中压、单缸冲动、抽气凝汽两用式汽轮机出力MW212发电机型号QF-15-2容量MW212烟囱结构钢筋混凝土(一座,二炉用一根烟囱)高度m100出口

29、直径m3.5烟气除尘器种类布袋除尘器效率%9991SO2控制措施种类炉内加石灰石脱硫效率%NOX控制措施种类低氮燃烧技术效果mg/m3450冷却方式直接空冷排水本工程排水采用分流制。雨水直接排入城市管网;生活污水由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用于绿化和道路喷洒;主厂房工业废水回收至回收水池,经处理后用于锅炉补给水;部分废水经处理后排入镇污水管网。 灰渣处理方式种类除灰渣系统采用“灰渣分除”的方式。锅炉渣采用板链式渣机一渣仓一装车外运方式;飞灰集中系统采用正压气力输灰至储灰罐一罐装车外运方式。处理量104t/a12.31.6.6 生产工艺流程 主要工艺流程图见图1-2。1.6.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

30、技术指标见表1-2。取水系统石灰石粉废水回收设施化学处理冷却水汽轮机发电机电网锅炉除尘器热网给煤机综合利用引风机冷却塔矸石渣斗机器除渣破碎煤仓烟囱锅炉补给水水源水水水蒸发循环水排污用户蒸汽凝结水热用户烟气SO2、烟尘其他工业用水渣渣综合利用渣灰灰灰场图1-2 212MW机组工程生产工艺流程简图表1-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值1工程投资万元12626.43年发电量万kW.h 156004厂区围墙内用地面积 m2 342005锅炉热效率 90%6发电标准煤耗率g/kW.h4627电厂自用电率13.5%8全厂人员指标人1809供电单位成本元/KW.h0.098710投资回收期(全部投资

31、)年8.171.6.8 机务系统概况1热力系统1)热平衡根据炉、机配置及供热方案,蒸汽平衡见蒸汽平衡表。蒸汽平衡表项目采暖期t/h(平均)非采暖期t/h(平均)汽源锅炉蒸发量t/h1471133.82MPa蒸汽用途汽轮机进汽144110汽水损失3.03.0合计1471130.49 Mpa蒸汽换热站汽轮机抽汽90.8合计90.80.19 Mpa蒸汽主厂房采暖用汽(抽汽)0.7共计147.7113发电24000 kwh24000 kwh 2)主蒸汽系统主蒸汽采用中温中压系统,主蒸汽管采用母管制。3)主给水系统主给水也采用母管制,采用三台给水泵,二用一备,给水调节由DCS系统集中控制。除氧器采用大气

32、式热力除氧。 4)凝结水系统。汽轮机凝汽器凝结水经凝结水泵加压后,通过汽封加热器和低压加热器进入大气式热力除氧器,加热到104,由给水泵打入主给水系统进入锅炉。 5)给水回热系统本系统只设低压加热器,汽封加热器,由于锅炉给水温度为104,不设高压力口热器。为冷却汽轮机轴封等防止漏汽,另设轴封冷却器。 6)工业水系统 主厂房内的工业水系统,除循环冷却水外,冲灰渣用水也属于工业水之列。本次设计的工业水,将汇集各路循环使用的冷却水进行冲渣使用。7)锅炉补给水系统 锅炉补给水采用由化学水处理的除盐水,直接进入大气式热力除氧器。8)循环水冷却系统 凝汽器采用循环水冷却,由循环水泵(设在主厂房)打入冷凝器

33、,再进入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冷油器、空冷器均采用循环水冷却。 9)减温减压系统及抽汽供热系统根据设计规范及要求,本系统设置二台和汽轮机进汽和抽汽参数相匹配的减温减压器,防止和避免因汽轮机事故停止对生产装置供汽而影响生产。汽轮机抽汽直接由抽汽阀抽出减温后经过管道供出。10)锅炉排污系统选择连续排污膨胀器和定期排污膨胀器各一台,定排在0.00米层室外布置,连续布置在12.500米层除氧器旁边。2燃烧系统根据煤质分析,为保证锅炉及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在选择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基础上,本次系统采用炉前煤斗一电磁震动给煤机一螺旋给煤机的给煤系统。3油点火系统燃烧系统配置有油点火系统装置,油点火泵房内设置有供油泵,回油泵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