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储量核实报告.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4572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7.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煤矿储量核实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某煤矿储量核实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某煤矿储量核实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某煤矿储量核实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某煤矿储量核实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煤矿储量核实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煤矿储量核实报告.doc(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云南省 XX县X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XX县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二八年五月52云南省 XX县X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报告申报单位:XX县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 勘查资质单位:云南省煤田地质局局 长:总工程师: 报告编制单位:云南省煤田地质局昆明工程勘察公司总 经 理: 总工程师: 项目负责: 编制人员: 审 核 人: 提交时间:二八年五月摘 要XX县XXX煤矿2005年5月30日由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核发的5300000520110号采矿许可证将于2008年5月到期。XX县XXX煤矿为办理采矿权延续手续,根据国家和云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有关规定。XX县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单位进

2、行资源储量核实工作。通过对矿区内生产矿井调查及地面地质工作,结合云南省XX县XXX煤矿小矿地质简测说明书,编制云南省XX县X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区位于XX县城245方向,直线距离约30km处,属XX县太平乡管辖。煤矿至XX县城48km,距四川宜宾市82 km,距昭通市246 km。从XX码头由水路沿金沙江东下可至重庆等地。至内昆铁路的小儿坪车站18 km,交通较方便。矿区构造为一单斜构造。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中等的裂隙充水矿床;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地质环境条件中等;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煤层无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不易自燃。矿区内可采煤层为C1和C5煤层,C1煤层厚0.871.15m

3、,平均厚1.02m;C5煤层厚0.801.25m,平均厚0.92m。C1煤层为中高灰分、低中硫分、中高热值的瘦焦煤;区内C5煤层为中高灰分、特低硫分、中高热值的贫瘦煤。 截止2008年3月底,矿界内保有资源280万吨,其中122b类:29万吨;333类:230万吨;334类:21万吨。矿权外(1300m以上)C5煤层333类保有资源储量3万吨。目 录1 前 言11.1概 况11.2以住地质工作概况81.3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91.4 本次工作情况102矿区地质及煤层特征112.1地质概况112.2含煤地层192.3煤层特征202.4煤质222.5煤层顶底板及夹矸242.6煤层共(伴)生

4、矿产243煤的加工技术性能24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244.1 水文地质244.2工程地质304.3环境地质344.4煤炭安全生产综合评价354.5开采技术条件小结365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375.1生产勘探方法、工程布置原则375.2生产勘探工程质量评述375.3测量工作质量评述385.4采样及化验工作质量评述385.5探采对比386资源储量估算416.1 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416.2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416.3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选择依据426.4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436.5 采空区的圈定446.6 块段划分446.7 资源储量类型确定条件446.8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446.9

5、 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456.10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说明的问题466.11资源储量变化情况评述467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478 结 语498.1取得的主要成果498.2开采技术条件评价及矿山开采需防治的主要问题508.3存在问题和建议50附 图 目 录顺序号 图号 图 名 比例尺1 1 XX县XXX煤矿地形地质及矿区范围图 1:50002 1 XX县XXX煤矿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 1:50003 2 XX县XXX煤矿地层综合柱状图 1:20004 3 XX县XXX煤矿15线地质剖面图 1:50005 4 XX县XXX煤矿C1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 1:20006 4 XX县XXX煤矿C5煤层采

6、掘工程平面图 1:20007 5 XX县XXX煤矿C1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立面图 1:50008 5 XX县XXX煤矿C5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立面图 1:50009 6 XX县XXX煤矿1100m平硐素描图 1:100010 6 XX县XXX煤矿960m平硐素描图 1:100011 6 XX县XXX煤矿2号探硐素描图 1:100012 6 XX县XXX煤矿3号探硐素描图 1:100013 6 XX县XXX煤矿4号探硐素描图 1:100014 6 XX县XXX煤矿5号探硐素描图 1:100015 6 XX县XXX煤矿6号探硐素描图 1:100016 6 XX县XXX煤矿830m平

7、硐素描图 1:1000附表目录表1:XXX煤矿煤层成果表表2:XXX煤矿煤质成果表表3:XXX煤矿资源储量估算表附 件地质勘查资格证书采矿许可证储量核实报告编制委托书昭通市国土资源局(昭市国土资矿2004237号)关于对XX县XXX煤矿储量认定的意见矿山历年开采产量及经济指标云南省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证书煤尘爆炸性、煤自燃倾向性检测报告承诺书1 前 言1.1概 况1.1.1 目的任务XX县XXX煤矿2005年5月30日由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核发的5300000520110号采矿许可证将于2008年5月到期(采矿许可证情况采矿权人:XX县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名称:XX县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8、XXX煤矿;生产规模:6.00万吨/年;矿区面积:6.6283km2;有效期限:自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发证机关:云南省国土资源厅)。XX县XXX煤矿为办理采矿权延续手续,根据国家和云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有关规定。2008年4月18日XX县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单位在5300000520110号采矿许可证核定的范围内进行资源储量核实工作(见委托书)。我单位受XX县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组织技术人员进入煤矿区进行实地踏勘、收集煤矿现有的勘探资料、图件,进行矿区地质调查工作。结合云南省XX县XXX煤矿小矿地质简测说明书,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726号“

9、关于印发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的通知”和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云国土资储200710号文“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的通知”要求,编制云南省XX县X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为矿山采矿权延续提供地质依据。1.1.2 位置交通XXX煤矿位于XX县城245方向,直线距离约30 km处,属XX县太平乡管辖。地理坐标极值:东径10406171040827;北纬283025283223。煤矿至XX县城48km,距四川宜宾市82 km,距昭通市246 km。从XX码头由水路沿金沙江东下可至重庆等地。至内昆铁路的小儿坪车站18 km,其交通运输较为方便(见图1交通位置示意图

10、)。1.1.3 工作区及周边矿业权设置情况XXX煤矿矿区范围由8个拐点坐标界定(见表1),矿区北东、南西走向长3450m,北西、南东平均宽1920m,为一不规则的多边形,面积6.6283 Km2。表1 XXX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及开采标高点号直角坐标地理坐标XY经度(东经)纬度(北纬)矿13156092.0035415590.001040815283101矿23155000.0035414280.001040727283025矿33155000.0035413500.001040659283025矿43156446.0035412375.001040617283111矿53157650.003

11、5414159.001040722283151矿63158620.0035415019.001040754283223矿73157590.0035415921.001040827283149矿83156544.0035415177.001040800283115开采标高:1300800m,矿区面积:6.6283km2经查询XXX煤矿矿区地表分布有XX县冷水建材厂、XX县誉龙石料有限公司太平岩脚石灰石厂及太平冷水石灰石厂三个矿权外,在矿区北、东、南部为荣县鸿鹤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登记的云南省XX县太平富荣煤矿地质普查探矿权。XXX煤矿与荣县鸿鹤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登记的探矿权,矿界清楚,无矿权纠纷。XX

12、X煤矿矿区地表其它矿权拐点坐标见表2。XXX煤矿区与相邻矿权位置关系见图2。表2 XXX煤矿矿区地表其它矿权范围拐点坐标矿名点号XY点号XY冷水建材厂矿13157079.9035414544.90矿33157327.4035414732.40矿23157329.9035414537.40矿43157177.4035414742.40开采标高:1110900m,矿区面积:0.0397km2太平岩脚石灰石厂矿13155474.9035414224.90矿33155674.9035414474.90矿23155674.9035414224.90矿43155474.9035414474.90开采标高:

13、1020960m,矿区面积:0.0500km2太平冷水石灰石厂矿13156956.0035414588.00矿33157292.0035414971.00矿23157042.0035414538.00矿43157206.0035415021.00开采标高:995860m,矿区面积:0.0497km21.1.4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XXX煤矿地处云贵高原北缘,四川盆地南麓,属高侵蚀切割,强风化剥蚀区地形地貌,其山高坡陡,沟谷深切。最高点位于矿区北部的山顶,海拨标高1453m;最低点位于矿区东部的冷水溪,标高为750m,最大高差703m,地形总体向南东倾斜,地形坡度2545,有利于地表水的排泄。矿区

14、属金沙江水系。矿区内的冷水溪,腕延缓缓东泄,其北西向小支流、冲沟发育。水质清澈而终年不干涸。日常流量0.25m3/min,洪峰汛期达5m3/min。本次工作2008年4月19日实测流量为0.72m3/min,是区内唯一的地表水体。矿区属亚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其温差垂直变化显著,立体温度反差明显,阴雨多日照少。高温暑月平均气温26.4C,最寒冷月平均气温8.1C。年平均气温14.1C。雨量集中分布在510月,年降水量1212.9mm。其春天多冰雹,夏秋多梅雨,冬天多雾罩。矿区山高谷深,自然气候条件恶劣,其界定矿区范围内居民点稀少,多分布于溪、河堤坝两岸或坡谷平台处。居民以汉族为主,以种植玉米

15、、豆类和少量水稻、瓜果、蔬菜为主,其生产方式落后。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待开发,工业基础较为薄弱。 XX地处马边大关地震带北部(见图3 云南省区域M6级地震表3 主 要 地 震 记 录 表 序号发生时间震中位置震 级地 震 震 害12004.8.10鲁甸5.6当地受灾严重。死亡人数达3人,受伤594人,受灾大批房屋倒塌,部分水利设施和校舍损坏。22002.2.20叙永兴文间2.732002.2.9四川珙县3.642002.2.8云南永善3.052002.4.29四川珙县4.062002.4.22四川雷波3.172002.4.29四川珙县4.082002.6.20永善4.192002.8.20四川兴文

16、3.3102002.9.30云南巧家3.2112003.3.8四川珙县3.3122004.3.1四川雷波4.0132004.10.11昭通3.5142005.9.5昭通4.8东经:10343,北纬:2715152005.8.27盐津3.1东经:10407,北纬:2803162005.8.5会泽、巧家5.3东经:10309,北纬:2633。据昆明台网测定,截至2005年8月8日23:00,共记录到28次地震,其中1.0-1.9级地震3次, 2.0-2.9级地震20次,,3.0-3.9级地震3次,4.0-4.9级地震1次,5.0-5.9级地震1次。截止2005年8月8日11:00分,共17人轻伤,

17、无人死亡。地震造成当地3700间民房倒塌和地面开裂,1500头牲畜死亡,灾区公路桥梁不同程度受损,共有10个乡镇受到地震波及。172006.7.22盐津5.12006年7月22日9:10分、8月25日13:51分和29日9:14分,盐津县相继发生两次5.1级和一次4.7级地震,造成全县10个乡镇(豆沙为首)86个村民委员会的60200户、271000人受灾,22人死亡、145人受伤。分布图),历史上XX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邻近地区的地震,区内有震感。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XX县有较强震感,部份民房倒塌。据史料记载,XX及邻近地区主要地震记录见表3 “主要

18、地震记录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该区处于抗震设防烈度7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规定,XX地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的0.10g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1.2以住地质工作概况1973年5月,四川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六分队,曾经做过区域地质测量工作,提交了区域地质测量报告(1:20万 筠连幅)。1984年8-11月,云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对XX县太平乡进行煤矿地质普查,普查区范围9.5 Km2,填制1:10000地形地质图,提交了云南省XX县太平冷水溪煤矿区初步普查地

19、质报告,省地矿局一大队1985年1月12日以地审(1984)28号文审核,认为基本能满足小型矿井建设需要,批准太平煤矿区C1煤层储量213万吨,其中C级62万吨,D级151万吨,已上矿产储量表。而冷水溪煤矿区估算远景储量240万吨未被批准。XXX煤矿位于冷水溪煤矿区。2002年7月,云南省一九八煤田地质勘探队对XXX煤矿区作过小矿地质简测工作,并提交了云南省XX县XXX煤矿小矿地质简测说明书,昭通市国土资源局以昭市国土资矿2004237号,认定C+D级储量309万吨,其中C级53万吨,D级256万吨。2006年6月,XX县XXX煤矿委托云南省一九八煤田地质勘探队对XXX煤矿区作了生产地质勘查工

20、作,并提交了云南省XX县XXX煤矿生产地质报告。原主要资源储量批准文件(昭市国土资2004237号“关于对XX县XXX煤矿储量认定的意见”)意见:XX县XXX煤矿小矿地质简测说明书计算方法、计算范围、参数的选定及储量级别以及块段划分等趋于合理。原则同意该矿计算结果:C+D级储量为309万吨,其中C级为53万吨;D级为256万吨。1.3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1.3.1 矿山设计XXX煤矿始建于1998年3月,2000年投产,开采C5煤层,年产量3000余吨。2001年6月取得采矿许可证。通过省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与验收,在2005年取得了各种法定证照。2005年5月换发的采矿许可证核定生产

21、规模为6万吨/年。据XX县XXX煤矿,2002年7月编制的云南省XX县XXX煤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平均日产原煤100吨,年工作日为300天。XXX煤矿面积约6.63km2,由8个拐点坐标圈定,开采深度1300800m,设计开采C1、C5煤层。矿井采用平硐开拓方式,运输大巷和总回风巷布置在岩层组,其余巷道沿煤层布置。采用煤层走向壁式采煤法,机械通风,矿灯照明。主井用于担负煤、夹矸、设备等运输,并用作通风口,风井用于回风,人行道及铺设管线等。1.3.2 开采及资源利用情况一、采矿范围内资源储量区内资源储量为云南省XX县XXX煤矿小矿地质简测说明书提交的资源储量,C+D

22、级309万吨,其中C级53万吨,D级256万吨。二、采空区情况1998年3月,开始建设XXX煤矿,2000年投产,主要在矿区西北部1100m水平以上开采C5煤层,开采方法为井下平硐开采,现已基本采空。2005年5月新建技改主井960m平硐,开采矿区西北部960m水平以上的C5煤层。2004年12月,还整改了830m水平主井,开采矿区东南部830m水平以上C1煤层。采空区分布详见资源储量估算图。三、累计原煤产量及回采率据本次工作调查,XXX煤矿2000年2008年3月累计原煤产量为23.5万吨。采矿回采率约81%。四、产品及利用情况XXX煤矿主要产品为原煤(块煤、粉煤),产品主要作一般工业用煤。

23、1.4 本次工作情况本次工作主要采用收集过去已有的地质资料和矿井资料为主的方式进行资源储量核实。本次共收集相关的云南省XX县XXX煤矿小矿地质简测说明书、关于对XX县XXX煤矿储量认定的意见(昭市国土资矿2004237号)、采矿许可证、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瓦斯等级鉴定证书及煤层、煤质资料等十余份,还收集了云南省XX县XXX煤矿区生产地质报告及与矿区相关的区域地质资料、自然地理、经济地理等资料。并于2008年4月18日组织相关人员到矿区进行实地调查,并对主要井巷进行编录。本次工作以云南省XX县XXX煤矿小矿地质简测说明书为主要依据,并对上述资料综合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资源储量的核实估算

24、,于2008年5月完成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本次储量核实工作完成如下工作量:地形图修测10.0km2;地质、水文地质测绘;收集利用硐探5个累计长度2546m;矿山井巷实测及编录1958m。通过本次工作,估算出矿区范围内查明资源储量312万吨(122b类:58万吨,333类:233万吨,334?类:21万吨),其中,333类有3万吨为矿权外(最高开采标高1300m以上)的资源储量。122b类有29万吨为采空消耗资源储量。截止2008年3月底,矿界内保有资源280万吨,其中122b类:29万吨;333类:230万吨;334?类:21万吨。矿权外(1300m以上)C5煤层333类保有资源储量3万吨。初步

25、查明了矿山资源储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本次工作共计投入资金10万元。2矿区地质及煤层特征2.1地质概况2.1.1区域地层及构造一、区域地层区域内出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下统铜矿溪组、栖霞组、茅口组,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及乐平组;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铜街子组、嘉陵江组,中统雷口坡组,上三叠统至下侏罗统香溪群;侏罗系中统自流井组、下沙溪庙组、上沙溪庙组、遂宁组,上统蓬莱镇组;白垩系嘉定群;第四系。现将区区域地层由老到新叙述如下:1、二叠系下统铜矿溪组(P1t):页岩平砂岩、煤线。厚013m。栖霞组(P1q):灰岩。厚67290m。茅口组(P1m):灰岩。厚186411m。2、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

26、2):玄武岩。厚0390m。乐平组(P2l):页岩夹砂岩、煤层。对应矿区宣威组(P2x)。厚46338m。3、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细砂岩,粉砂岩夹页岩。厚253713m。铜街子组(T1t):灰岩、页岩互层。厚16241m。嘉陵江组(T1j):灰岩。厚105365m。4、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灰岩、页岩。厚24.5301m。5、上三叠统至下侏罗统香溪群(T3J1x):砂岩、页岩夹煤层。对应矿区内的须家河组(T3x)。厚330.8780m。6、侏罗系中统自流井组(J2z):泥岩夹钙质粉砂岩。厚202232m。下沙溪庙组(J2s1):泥岩夹砂岩,叶肢介层。厚129285m。上沙溪庙

27、组(J2s2):砂岩泥岩互层。厚380915m。遂宁组(J2sn):泥岩。厚204536m。7、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泥岩夹砂岩。厚165393m。8、白垩系嘉定群(Kj):砾岩夹泥岩。厚200587.5m。9、第四系(Q):为残积、坡积、洪积层及粘土。厚013m。二、区域构造矿区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一级)东北部。滇东台褶带(二级)北部,滇东北台褶束(三级)北部(见图4 云南省构造分区图),五角堡背斜南东翼的南端(见图5 XXX煤矿构造纲要图)。2.1.2矿区地层及构造一、矿区地层矿区内出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及宣威组;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铜街子组、嘉陵江组,中统雷口

28、坡组,上统须家河组;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第四系。现将矿区内地层由老到新叙述如下:1、二叠系上统(P2)(1)、峨嵋山玄武岩组(P2)为深灰色致密块状或似层状玄武岩,夹杏仁状、角粒状玄武岩,具气孔状构造。上部柱状节理发育。顶部一般有一层数米厚的灰禄色或棕红色玄武质凝灰岩。厚约390 m,产状1401556165。(2)、宣威组(P2x)为矿区的含煤地层之一,根据含煤性及岩性特征可分为上、下两段。、宣威组下段(P2x1)为黄禄色、褐黄色、灰色菱铁质泥岩、泥岩及粘土质泥岩夹粉砂岩、细砂岩和菱铁矿薄层,含菱铁矿结核,并夹薄煤层、煤线及炭质泥岩。本段厚78.38 m,产状1551576372。与下伏地层

29、呈假整合接触。、宣威组上段(P2x2)岩性以灰色、深灰色泥岩为主,夹菱铁质泥岩、粉砂岩及少量细砂岩,含菱铁矿薄层。本段含煤层及煤线多达16层,可采煤层为C5煤层,其余煤层不可采。本段地层厚度37.80m,产状14061。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2、三叠系(T)三叠系地层上中下统在矿区均发育齐全,由老到新分述如下:三叠系下统(T1)(1)、飞仙关组(T1f)下部以紫红色中厚层状粉砂岩为主,夹紫红色薄层状泥岩及少量细砂岩;中部为紫红色中厚层状细砂岩,夹泥质粉砂岩。细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含长石、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颗粒呈次棱角状,分选性中等,具微细交错层理及对称浪成波痕;上部为紫红色中层状泥质粉砂岩、

30、粉砂质泥岩与紫灰色细砂岩略呈等厚互层。顶部夹灰岩透镜体或团块。本组厚253.22m,产状1481606077。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2)、铜街子组(T1t)下部为紫红色薄至中层状钙质细砂岩夹紫红色中厚层状泥岩及数层灰色细晶灰岩、鲕状灰岩。微细层理发育,并显斜层理;中部为紫红、灰绿色细砂岩及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上部为灰色厚层状细晶灰岩、泥灰岩。含植物化石碎片。本组厚64.76 m,产状14572。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3)、嘉陵江组(T1j)下部为浅灰色、灰色灰岩夹少量灰色薄层状泥质灰岩;底部为浅灰色泥质条带灰岩,风化后显薄层理;中部为浅灰至黄灰色中层状泥质白云岩、夹绿黄色角砾状白

31、云岩;上部为灰色、灰黄色白云岩及泥质白云岩夹薄层状含泥质灰岩。本组厚105.00 m,产状13860。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底部为紫灰色角砾岩、粉砂岩;下部为灰至深灰色灰岩、白云岩、夹泥质白云岩、粉砂岩和钙质泥岩;中部为深灰色厚层状灰岩、夹角砾状灰岩;上部为褐灰至深灰色泥质条带灰岩、细晶泥晶灰岩、夹白云质灰岩。本组厚203.63 m,产状1521555051。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为矿区的含煤地层之一,其煤层厚度较大,煤质较好。从岩性及含煤性考虑,可划分为三段。、须家河组下段(T3x1)为暗灰色、灰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夹泥质粉砂岩、中

32、细粒砂岩、薄煤层及少量粗粒砂岩,底部为细至粗粒砂岩。粉砂质泥岩中显水平层理。本段含煤层最多七层,一般含煤层三层,其中C1煤层(俗称黄炭)为本段主要可采煤层,厚度较大,亦较稳定,其余煤层不可采。本段厚149.46 m,产状1401486378,局部地层倒转,产状31458。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须家河组中段(T3x2)为黄灰色、灰色细至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夹深灰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少量泥岩,显水平层理、板状斜层理及楔状斜层理。含薄煤层三层,均不可采。本段厚314.82 m,产状1521537278,局部地层倒转,产状30645。、须家河组上段(T3x3)上部为灰色、深灰色泥岩、粉砂岩与细砂岩、

33、中粒砂岩互层;下部为褐黄色、黄灰色细至粗粒砂岩夹粉砂质泥岩,砂岩中具大型板状斜层理、楔状、槽状斜层理、水平层理、断续波状层理。上部含薄煤层三层,均不可采。本段厚305.30 m,产状1541566771。产植物化石。3、侏罗系(J)自流井组(J1z):本组已超出工作区范围而作详细观测。该组主要由紫红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与黄灰色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呈不等厚互层。据区域资料,本组厚202232m,产状15270。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4、第四系(Q)为残积、坡积、洪积层及粘土。厚013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二、矿区构造矿区位于五角堡背斜南东翼的南端,属一单斜构造,全矿区地层产状一般为:倾向1

34、38145,倾角6078。矿区内断层不发育,仅在巷道中局部出现小断裂。在董家坪南部局部地段地层出现倒转,地层倾向304315,倾角4558,从830m水平生产系统来看,煤层未发生倒转,故局部地层倒转影响范围较小。三、矿区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区内岩浆活动主要是晚二叠世早期岩浆活动,形成了区内的玄武岩。对区内煤层变质作用无影响。2.2含煤地层三叠系上统宣威组(P2x):为矿区的含煤地层之一,根据含煤性及岩性特征可分为上、下两段。宣威组下段(P2x1):为黄禄色、褐黄色、灰色菱铁质泥岩、泥岩及粘土质泥岩夹粉砂岩、细砂岩和菱铁矿薄层,含菱铁矿结核,并夹薄煤层、煤线及炭质泥岩。本段厚78.38 m。与下伏

35、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宣威组上段(P2x2):岩性以灰色、深灰色泥岩为主,夹菱铁质泥岩、粉砂岩及少量细砂岩,含菱铁矿薄层。本段含煤层及煤线多达16层,可采煤层为C5煤层,其余煤层不可采。C5煤层倾向南东,倾角一般为6366。煤厚0.801.25m,平均厚0.92m,一般不含夹矸。本段地层厚度37.80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为矿区的含煤地层之一,其煤层厚度较大,煤质较好。从岩性及含煤性考虑,本组可划分为三段。须家河组下段(T3x1):为暗灰色、灰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夹泥质粉砂岩、中细粒砂岩、薄煤层及少量粗粒砂岩,底部为细至粗粒砂岩。粉砂质泥岩中显水平层理。本段含煤层

36、最多七层,一般含煤层三层,其中C1煤层(俗称黄炭)为本段主要可采煤层,厚度较大,亦较稳定,其余煤层不可采。C1煤层倾向南东,倾角一般为6067。煤厚0.871.15m,平均厚1.02m,一般含一层夹矸,夹矸厚0.120.20m,岩性为泥岩,炭质泥岩。本段厚149.46 m,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须家河组中段(T3x2):为黄灰色、灰色细至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夹深灰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少量泥岩,显水平层理、板状斜层理及楔状斜层理。含薄煤层三层,均不可采。本段厚314.82 m。须家河组上段(T3x3):上部为灰色、深灰色泥岩、粉砂岩与细砂岩、中粒砂岩互层;下部为褐黄色、黄灰色细至粗粒砂岩夹粉砂质

37、泥岩,砂岩中具大型板状斜层理、楔状、槽状斜层理、水平层理、断续波状层理。上部含薄煤层三层,均不可采。本段厚305.30 m,产植物化石。2.3煤层特征2.3.1含煤性区内含煤地层从上到下有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和二叠系上统宣威组。须家河组从岩性及含煤性考虑,本组可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含煤段。含煤层及煤线13层,煤层总厚1.366.42 m,一般厚3.90 m。其中可采煤层1层,编号为C1,全区可采。其余煤层厚度较小,不可采。宣威组据其含煤特征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地层一般厚37.80 m,其煤层及煤线多达16层,煤层总厚度一般3.02 m,含煤系数8,含煤性较好,可采煤层赋存于该段,即C5煤层,全区

38、可采。其余煤层厚度较小,不可采;下段含煤性差,仅局部可见一层薄煤。2.3.2煤层对比一、对比方法采用岩性标志,辅之以层间距及煤层本身所具有的厚度、特征等进行对比。二、煤层对比矿区范围内整个宣威组(P2x)地层中煤层厚度在0.10以上者共有十二层,其中唯一可采煤层为C5,C5煤层全区较稳定,特征明显,易于识别。其它煤层主要依据层间距和煤层先后顺序来判别。C5煤层对比依据:C5煤层本身就是标志层,煤层厚度较大,煤厚0.801.25 m,平均厚0.92 m,全区较稳定,此煤层几乎不含夹矸。C5煤层底板岩性为深灰色粘土岩,厚0.52 m左右,较稳定,为一层较好的煤层对比标志。须家河组含煤层及煤线13层

39、,其中C1煤层为可采煤层,全区较稳定。C1煤层的对比依据是:底板为一套泥质岩类沉积物夹薄煤层及煤线,这是对比的重要依据;其次是C1煤层的直接(或间接)顶板为一套河流相的砂质沉积物,因而C1煤层的对比是基本可靠的。三、对比可靠程度矿区煤层对比依据较充分,标志较明显可靠,对比结果基本可靠。2.3.3可采煤层矿区内须家河组、宣威组两套含煤地层各有一层可采煤层,分别为C1、C5煤层,其余煤层(线)分布不稳定,且厚度较小,不可采。现将C1、C5两煤层叙述如下:C1煤层:煤层出露于该矿区中部,倾向南东,倾角一般为6067。煤厚0.871.15m,平均厚1.02m,一般含一层夹矸,夹矸厚0.120.20m,

40、岩性为泥岩,炭质泥岩。C1煤层为矿区内须家河组地层较稳定的可采煤层。顶板为一套河流相的砂质沉积物,底板为一套泥质岩类沉积物夹薄煤层及煤线。C5煤层:煤层出露于该矿区北西部,倾向南东,倾角一般为6366。煤厚0.801.25m,平均厚0.92m,一般不含夹矸, C5煤层为矿区内宣威组地层较稳定的可采煤层。顶板为薄层状泥质粉砂岩,底板为深灰色粘土岩。2.4煤质2.4.1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C1煤层:黑色粉状至鳞片状,金刚光泽,条纹黑色,染手而松软。煤岩组分以亮煤为主,镜质组分呈似条带状分布,见丝炭小透镜体。煤岩类型属半亮型。C5煤层:黑色块状,土状光泽,条纹黑色,板状断口,不染手。煤岩组分以暗煤

41、为主,夹镜煤条纹和炭质泥岩小透镜体。煤岩类型属暗淡型。2.4.2煤的化学性质原地质简测说明书,煤质指标不全,仅提交了C5煤层部分煤质指标。本次工作采用云南省XX县XXX煤矿区生产地质报告的煤质指标。各煤层煤质指标见表4及表5。根据云南省XX县太平冷水溪煤矿区初步普查地质报告及云南省XX县XXX煤矿区生产地质报告资料,矿区内C1煤层为中高灰分、低中硫分、中高热值的瘦焦煤。表4 C1煤层主要煤质指标表分析项目单位分析结果质量等级平均水分Mad%0.441.880.77灰分Ad%22.2139.9631.95中高灰挥发分Vdaf%18.9224.5621.72全硫分St.d%0.281.551.07

42、低中硫发热量Qnet.adMJ/kg20.3624.6721.93中高热值表5 C5煤层主要煤质指标表分析项目单位分析结果质量等级平均水分Mad%0.511.120.76灰分Ad%30.8638.7435.29中高灰挥发分Vdaf%9.2314.1112.07全硫分St.d%0.180.370.28特低硫发热量Qnet.adMJ/kg22.5424.0323.23中高热值云南省XX县XXX煤矿小矿地质简测说明书及云南省XX县XXX煤矿区生产地质报告将矿区内C5煤层定为中高灰分、特低硫分、中高热值的无烟煤。将C5煤层定为无烟煤与中国煤炭分类标准不符,本次工作将C5煤层煤类定为贫瘦煤。2.5煤层顶

43、底板及夹矸C1煤层:伪顶为含炭粉砂岩,厚0.050.30m,顶板为粉砂岩及细砂岩厚612m;底板为泥岩、泥质粉砂岩,厚23m。一般含一层夹矸,夹矸厚0.120.20m,岩性为泥岩,炭质泥岩。C5煤层:伪顶为炭质泥岩,厚0.150.50m,顶板为薄层状泥质粉砂岩,厚615m;伪底为深灰色粘土岩,厚0.52m左右,底板为粉砂质泥岩,厚23m。一般不含夹矸。2.6煤层共(伴)生矿产煤层中伴生元素:稀散元素镓(Ga)、锗(Ge ),放射性元素铀(U)未做分析。3煤的加工技术性能该矿从建矿至今,只生产原煤,未对原煤进行深加工。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4.1 水文地质4.1.1概况本区属高原侵蚀切割,强风化剥蚀区地形地貌,其山高坡陡,沟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