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学校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学校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XXX学校 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XXX学校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目录第1章前言3第2章概述42.1编写目的42.2项目背景42.2.1国内教育行业信息化普遍存在的问题42.3需求分析52.3.1用户管理52.3.2数据管理72.3.3信息管理72.3.4信息服务92.3.5网上办公102.3.6网上教学112.3.7电子商务122.3.8安全管理12第3章总体设计思路133.1设计原则133.2任务与目标143.3总体设计153.4总体框架结构163.4.1逻辑结构设计173.4.2物理架构设计193.4.3技术实现213.5应用环境设计233.5.1软件环境23第4章门户网站244.1概述244
2、.1.1对外门户网站244.1.2对内门户网站254.2设计原则264.3外部门户设计264.3.1栏目设计264.4内部门户设计304.4.1目标304.4.2要求314.4.3基于门户的开发314.4.4企业门户的组成33第5章统一通信平台365.1OCS概述365.1.1集成沟通工具375.1.2沟通集成在应用中385.1.3即时通讯385.2功能描述385.2.1本项目拟实现功能385.2.2核心功能描述395.3建设说明44第6章项目报价45第1章 前言21 世纪将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 21 世纪的教育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为此,世界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
3、育的影响和作用,重新调整教育目标,制定教育改革方案,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并特别强调教育信息化,例如在“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就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改革。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教育信息化,强化各项管理,提升综合实力,是各高校的一项紧迫任务。今后学生选择高校,不光是听口碑,看师资,更直接的是通过Internet,接触各所高校的教学科研基本情况。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字化校园还是学校的一张Internet名片,一个永远放映的宣传片。一流的高校必将拥有一流的数字化校园并通过此窗口向世界展示自身的实力和形象。第2章 概
4、述2.1 编写目的本方案的编写目的在于为客户搭建一个完善的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同时也能为客户在进行校园信息化整体建设提供设计思路,帮助客户有计划、有步骤的将传统业务的模式、流程、内容等进行电子化迁移,从而在基础架构设计上达到统一性、高效性、可扩展性,纵向上达到基础架构和业务系统统一管理信息化,横向方面达到各个部门之间实现数据共享、系统互联互动的目的。2.2 项目背景客户项目背景的描述性文字,由于针对客户项目情况了解不多,暂略。2.2.1 国内教育行业信息化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教育行业的信息化普遍存在着以下的问题:u 没有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部署,信息资源分散,部门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重复
5、建设现象普遍存在;u 缺乏公共基础数据平台,信息标准不统一,共享程度低;u 公共资源服务项目少,数字图书、学科资源平台建设滞后(利用率低);u 未建立起学校网上辅助教学平台,面向在校生的网络课程匮乏,没有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的优势开展教师答疑、课程讨论等教学辅导活动;u 安全意识薄弱,大多数校园网络几乎是处于一种不设防的状态。综观国内各高校信息化建设历程,从1995年实施“211工程”以来,全国重点高校以及许多地方高校都进行了大规模的网络基础建设,据计算机世界报所属的CCW Research(计算机世界资讯)统计,截至2002年,全国1396所全日制普通高校中,有75%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校园网硬
6、件环境,有30%的学校提出了数字校园建设目标。从2000年开始,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如清华、北大、复旦、南京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开始有步骤地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其中清华大学起步最早,成效也最为显著,其多项应用成果都在其它高校得到推广。据2003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资料,全国已有300多所高校实现了校内网络教学和办公自动化,另外,从2005年第三届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工作研讨会上各类学校介绍的情况来看,全国多数高校已经从网络基础基本建设走向有规划、有目标的系统集成应用的道路。2.3 需求分析数字校园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全面解决方案,它不仅是提供计算机与网络的硬件基础平台,更重要的是根据学
7、校的自身特点提供全面的软件系统,并利用这些软件系统实现管理的现代化。2.3.1 用户管理2.3.1.1 电子身份数字校园是现实校园在数字空间的反映,因此对于数字校园中的每一个成员,他在数字空间也相应地需要有一个固定的身份,即电子身份。但是,在现有的校园数字化建设中,各个系统是独立建立起来的,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用户管理体系,各系统之间互不相通,造成了用户在不同的系统中拥有不相干的身份,给用户的使用和系统的用户管理都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此,对于数字校园来说,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套统一的电子身份管理系统,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个与其真实身份相对应的电子身份,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的电子身份访问数字校园中
8、有权访问的任何系统。2.3.1.2 身份认证所谓身份认证(authentication),就是判断一个用户是否真是他所声称的身份的处理过程。最常用的简单身份认证方式是系统通过核对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口令,看其是否与系统中存储的该用户的用户名和口令一致,来判断用户身份是否正确。复杂一些的身份认证方式采用一些复杂的加密算法 与 协 议 , 需 要 用户出示更多的信息(如私钥)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如Kerberos 身份认证系统。身份认证一般与授权控制(authorization)是相互联系的,授权控制是指一旦用户的身份通过认证以后,确定哪些资源该用户可以访问、可以进行何种方式的访问操作等问题。在数字校
9、园中,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供各应用系统使用,但授权控制可以由各应用系统自己管理。2.3.1.3 用户注册用户注册是根据学校成员的真实身份来赋予其相应的电子身份的处理过程。我校现状是由于应用系统的相互独立以及管理手段仍然采用传统方式,用户注册分别在不同的部门,并且使用不同的管理系统,如教师注册在人事处、学生注册在教务处、网络用户注册在网络中心等。在数字校园中,应该有一个统一的用户注册系统提供服务,保证用户信息的准确性与一致性。如果相应机构能够调整,有一个注册中心为各部门服务,则更能保证用户数据的统一。2.3.1.4 校园一卡通所谓校园一卡通,就是利用 IC 卡(不等同于银行卡)作为电子身
10、份的载体,使教师、学生在校园中能够使用 IC 卡完成一系列与其身份相关的活动,如注册、借还书、上机、就餐等。校园一卡通以校园网络作为基础,网上应用系统作为依托,是实现校园信息化的牵头环节,是提高学校办学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采用校园一卡通的解决方案,可以全面实现校园的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管理。目前可实现的直接与校园一卡通相关的应用有:u 用户注册系统;u 图书馆管理系统;u 食堂管理系统;u 机房自动化管理系统;u 宿舍办公室门禁系统;u 电子钱包;u 校园电话系统;u 等。2.3.2 数据管理2.3.2.1 数据存储数字校园的数据量非常庞大,数据的存储方式对于数据的有效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
11、来说,有集中存储、分散存储和分布存储等不同的数据存储策略,不同的存储策略有不同的优势和缺陷。根据学校数据分布的实际情况,建议采用以集中存储为主的分布存储策略,即将绝大多数数据集中存放在数据中心,将一些有特殊需求的数据分布存储在相关部门(如财务数据、学生成绩等安全要求等级高的数据),各部门数据服务器采用统一托管的形式存放在学校数据中心,但整个系统的数据采用统一的视图,实施统一的管理。2.3.2.2 数据备份数据是学校的宝贵财富,特别是在管理高度依赖于信息化设施的今天,数据支撑着学校的正常运行。因此,保证数据的安全,使数据不因意外的灾难而损毁就显得特别重要。因此,做好数据备份,并且是在校园中不同区
12、域的分布式数据备份,是保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稳妥之路。2.3.3 信息管理在校园数字化建设中,大量信息数字化后被存入计算机系统,如何管理好这些信息,使之发挥最大作用,是数字校园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2.3.3.1 信息分类信息分类是做好信息管理的前提,杂乱无章的信息只有很少的利用价值,信息只有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才能很好的提供给用户使用。信息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从数字校园对于信息的使用角度来说,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如下几种:根据信息来源分类:有教学资源、办公信息、管理信息、图书资源、档案信息、科研信息等;根据组织形式分类:有文本信息(如办公通知、规章制度、信息通报等)、多媒体信息(包括视频、音频
13、、图形、图像信息)、数据库信息(如教务、科研、人事、财务、设备等信息);根据使用范围分类:有全局信息(全校共享信息,如电话号码、图书资源、教学课件等)、局部信息(如各院系的内部资料)、私有信息等。这三种方法在信息系统中都需要使用,在实现业务部门的信息系统时根据信息来源分类,在信息发布时需要考虑信息的存储类型和信息的使用范围分类。2.3.3.2 信息标准信息标准是做好信息管理的基础,信息只有遵循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组织,才能构成一个可流通、可共享的信息库。在前阶段的校园数字化建设中,虽然制定了一些信息标准(如教务系统的统一编码),但是还远远不够,数字校园所要求的统一数字空间需要各个层次的信息标准来
14、规范整个学校的数字化建设工作。信息标准是数字校园中不同层次的系统尤其是应用系统能够互相访问的基础,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同时信息标准的水平也反应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和高度。2.3.3.3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数字校园最重要的应用支撑系统之一,它直接管理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将现实校园的信息数字化后按照一定的规范存储到数字空间,并根据相关的业务逻辑组织起来支持用户的管理活动,使用户实现管理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是学校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校园网络应该提供的主要管理信息系统有: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在本科生教务系统中提供了教学计划、课程、注册、收费、选课、排课、学籍、成绩、毕业资
15、格审查、系级查询等 10个子系统;在研究生教务管理中提供了培养方案、课程、注册、收费、选课、排课、学籍、成绩、毕业资格审查、系级查询、学位管理等 11个子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建立科技处学院(部门)科研教师的数据沟通渠道,教师申请项目、填报表等项工作在网上进行,学(院)部门领导在网上审查,科技处与主管校长在网上审批,使科研管理在网上进行。设备资产管理系统设备资产管理系统为实验室管理提供网络管理服务,使得校、院各级实验室管理人员能够利用网络共同进行实验室数据的管理,达到简化实验室管理程序,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适应学校发展水平的目标。可以充分发挥各实验室的功能以及各实验室的大型、贵重仪器设
16、备的作用,方便全校师生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提高大学主要实验室的利用率。系统能够为 WWW 用户提供各实验室的基本信息,并对大型仪器设备等信息提供查询功能。此外,一些重要的管理数据统计结果及获奖成果以主页的方式发布,供各级管理部门查阅。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且能够及时提供可靠数据,为校领导的科学化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人事信息的交换功能,建立以教师个人为核心的人员信息系统,来自教师的信息如论文、兼职、教学、学位、科研项目等由教师个人维护,基层单位审查,建立个人信息库,作为职能部门的管理的参考信息
17、。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将各项基金管理工作统一到计算机的应用管理平台之上,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可以实现科研项目的立项申请、经费查询、通用基金管理(代交税金、退休基金、个人公积金)、预算管理、财务分析等。外事管理系统外事管理系统建立教师与外事办公室的沟通渠道,利用现代化办公环境,简化办事程序。2.3.4 信息服务信息服务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将信息按照用户的逻辑提取出来,以方便的接口提供给用户。2.3.4.1 信息发布信息发布是数字校园的基本功能:管理信息系统将信息收集、整理起来,主要是提供给特定的用户用于管理活动;而信息一旦收集整理起来,就可以提供给更多需要的用户使用。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按用
18、户的需要,提取出来,展示出去,这就是信息发布的任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将建立一个覆盖全校的、综合性的、开放的、分布的、多媒体的信息服务的总平台,为全校提供一个统一的、提供更多服务内容的、可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要的信息服务门户。该系统集成学校各种信息资源,将各种信息服务(包括办公、教学、科研、人事、财务、设备、后勤等)整合起来,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发布和服务。校内的各类用户只需通过一个统一的界面登录,系统即可按该用户身份和授权,定制出他可以访问的信息范围。系统为用户提供多种查询逻辑与灵活的查询条件设置方法,以满足学校用户对各个系统数据的查询需要。2.3.4.2 决策支持决策支持是信息服务的
19、高级形式。在信息积累的基础上,建立数据仓库,逐步建立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依据信息系统中积累的大量数据,对学校上层管理人员提出的决策主题,进行数据挖掘,发现关联信息,为学校重大问题提供决策依据。如:教学评估、招生评估、毕业评估、学科评估等等。2.3.5 网上办公2.3.5.1 办公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系统为学校领导以及各职能部门提供了基于校园网的协同办公环境,使学校办公逐步向电子化、无纸化方向迈进。办公自动化系统应提供以下功能:u 日常办公u 办公邮件u 信息发布u 公文运转u 会议管理u 讨论园地2.3.5.2 网络办公环境由于校园网络连接了办公室、计算机实验室、学生宿舍和教师家庭,同样一件工作在
20、不同的场所办理成为可能。但是在处理工作过程中文件的保存、个人信息的保存、处理工作所需要的应用程序的安装目前都是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另外,用户一般都有自己喜欢的工作环境,如桌面布置、经常访问的 Web 站点、电子邮件地址簿、书签等,以便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流动的环境下,现有的系统并不能对同一个用户提供一致的工作环境。网络办公环境就是为用户在网络上提供一个自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用户可以布置自己喜爱的环境,如设置好经常访问的系统和站点、安装好日常使用的应用程序、存放好自己的文档和其它私有信息(如邮件)、保存好自己的工作场所,并且用户一旦通过身份认证进入这个空间,不论他在网络的哪个部分进入,都可以
21、获得相同的环境。这种工作环境随用户的移动而自动迁移,将给用户提供极大的方便。2.3.6 网上教学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型教育手段,它是为适应 21 世纪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创造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式学习的环境。2.3.6.1 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的资源是开展网络教学的基础,它包括教师的电子讲义、课件、录像、试题库、以及各种数字化的教学素材。网络化的教学资源与传统的教学资源相比有很大的优势,教学资源的一份拷贝放在网络上,就可以供所有授权的用户同时学习,这将极大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解决开放式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另外,学生可以方便地获取大量的教学资源,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2、和创造性很有好处。2.3.6.2 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它为校园网上的同步远程教学提供实时双向交互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为校园异步远程教学提供自主学习的网络教学环境。它将成为和课堂教学互补的不可或缺的第二教学环境。网络教学平台将建设成一个支持包括网上备课、课件制作、教学素材建设、网络授课、网上交流、网上自学、网络考试等多种服务的综合教学平台,全面支持教学各个环节。2.3.6.3 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是下一代因特网上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因特网上信息分散、不便使用的现状。通俗地说,数字图书馆是没有时空限制的、便于
23、使用的、超大规模的知识中心。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为基础,以数字化的各种信息为底层,以分布式海量资源库群为支撑,以智能检索技术为手段,以电子商务为管理方式,以宽带高速网络为传输信道,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它涉及数字信息资源的生产、加工、存储、检索、传递、保护、利用、归档、剔除等全过程。2.3.6.4 虚拟实验室网络虚拟实验就是在 Web 中创建出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环境,其中每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物体代表一种实验对象。通过鼠标的点击以及拖曳操作,用户可以进行虚拟、仿真实验。网络虚拟实验室实现的基础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仪器技术的结合。虚拟仪器技术与认知模拟方法的结合
24、也赋予虚拟实验室的智能化特征,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自由地、无顾虑地随时进入虚拟实验室操作仪器,进行各种实验。不但为实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及远程教育提供了条件和技术支持,还可以随时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新、更好的仪器。通过网络虚拟实验室,能够通过计算机在网络中模拟一些实验现象。它不仅仅能够提高远程教育的教学效果,更加重要的是对一些缺乏实验条件的学生,通过网络同样能够“身临其境”的观察实验现象,甚至和异地的学生合作进行实验。2.3.7 电子商务随着远程教育的开展和校内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进展,网上招生、在线注册、网上社区服务、网上支付等具有校园特色的电子商务将蓬勃发展。学生入学、注册、毕业手续中的支
25、付行为都将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系统完成。建立一个学校校园范围内的电子商务平台,对内是学校的财务管理系统的延伸,为校内的各个应用系统提供与财务系统的接口,以提供校内各种网上支付的业务,如交纳网费、校内消费等;对外提供银行与校内的资金结算,如学生通过网上支付将银行中个人帐号中的资金转入学校,用于交纳学费、报名费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对于数字校园中和支付相关的各个应用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如网上收选课费对于推进学分制中按学分收费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使复杂的收费变得简单。2.3.8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数字校园建设中不可缺的前提。在数字校园中,所有的数据、应用都在网上,保证它们的安全,是安全管
26、理的职责。安全管理必须保证数据的保密性,防止对数据的非授权访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使数据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不被破坏、不丢失、或不被未经授权的恶意或偶然的修改;保证数据和应用的可用性,能够按照用户的需求提供有效服务,并且系统在发生灾难时能够快速完全地恢复。第3章 总体设计思路本方案的总体设计思路体现了“统一平台”、“数据集中”、“面向服务”、“业务模块化”等理念,同时在方案后期的实施过程中,将严格按照 “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统一管理、重点突出”的思路进行开发和部署一个完整的数字校园系统,应该包含对教学、管理、资源、信息四个方面的全面支持,将校园网、广播网、有线电视网、电话网四网合一,通过数字化的
27、网络环境,数字化的教学资源,数字化的教学与学习环境,数字化的管理手段和工作环境,实现数字化学习、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科研和数字化管理,创建数字化的生活空间,创建虚拟社区空间,为学生、教师、管理者提供数字化学习与生活体验。要实现上述的目标,就目前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技术上都还需要有一个很长的时间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本方案建议仅从校园信息化建设与规划方面展开论述,有关其他三网融合的问题不在阐述之列。3.1 设计原则在系统总体框架的设计方面,考虑到该系统覆盖业务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我们认为该系统必须满足如下条件:u 先进性先进性不仅表现在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体系结构,更重要的
28、是在应用层体现先进的多种信息综合查询、图文紧密结合等功能。本系统拟采用目前主流的三层技术架构进行设计和实现,分别是展现层(即UI 用户界面层)、应用层(包括业务逻辑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系统接口模块)、网络平台层,将用户前台操作的对象通过详细梳理的业务逻辑层对应到相应的数据库当中,从而使得该系统在功能性、扩展性以及实用性等方面能够具有较为领先的水平。u 实用性实用性一方面表现为良好的人机界面,另一方面更主要使应用层切合实际,满足业务需求。本系统采用B/S结构,方便内部人员或公众从互联网上对本系统进行访问,这样的系统结构也能提供最大限度的实用性。u 安全性系统采用三层结构,保证业务数据独立处理、独
29、立存储的安全性。从而达到多层次、多权限、安全可靠的设计目标。u 可扩展性系统有良好的扩展性,采用分层体系结构和构件化技术,保证系统今后具有可扩充功能;同时系统定义统一的WebService接口,可以灵活地与其它系统对接,进行信息交流。不仅可提供当前的业务管理需求,通过针对具体管理需求而进行的表单和工作流程的定义,以及系统预定义的,还可满足未来其他业务管理的需求。3.2 总体设计校园网络体系结构 示意图数字校园的体系结构是一个层次结构,是用轮图来表示的效果。在轮图中,着重表示的是功能的层次划分,在这里,内圆是核心、是基础,外圆是在内圆的基础上提供的更进一步的服务。从上图可以看出,数字校园可以分为
30、五个层次:最内圆是“网络基础层”:网络是数字校园的基础设施,没有相应的网络基础设施,数字不能流动,就不可能形成数字的空间;次内圆是“网络基本服务层”:网络基本服务是数字流动的软件基础,包括域名服务、身份认证、目录服务、网络安全、以及公共服务(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Web发布)等;其次是“应用支撑层”:它主要处理业务逻辑,将各类数据按照业务的逻辑规范管理、组织起来,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数字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教学系统等,它们是数字校园的核心支持系统;再往外是“信息服务层”:它主要处理用户逻辑,将规范化的数据按照用户的需要提取出来提供给用户,为用户提供服务,如后勤服务、信息查询、决策支持、电
31、子商务等;最外层是“个性化门户(虚拟大学)”:它是数字校园的总入口,各类用户通过门户进入数字校园,可以获得与其身份相对应的信息与服务。在校园充分数字化后,大学的功能就将突破围墙的限制,成为一个可以覆盖网络可达范围的无疆域的校园,用户进入门户就等于进入了虚拟校园。3.3 总体框架结构基于学校网络硬件基础已经初具规模,未来工作将着放在网络服务体系的建设上,并且将是一个长抓不懈的大事。在今后的2-3年内,建议学校的数字校园建设从以下十个系统入手(如下图所示),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数字校园 总体框架示意图u 校园网网络基础系统完善与整合建设u 公共数据库及查询系统(学校数据中心、IDC)u 基于统一
32、身份认证的门户网站(Portal)u 公共资源服务系统(站群系统、邮件系统、视频会议系统)u 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u 网络教学及教学评估系统u 数字图书、学科资源系统u 集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u 校园一卡通系统u 网络安全体系【说明】本方案在尝试说明数字化校园的总体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将重点对构建统一门户网站和统一通信平台进行详细阐述(上文黑体加粗部分)。3.3.1 逻辑结构设计“面向服务”、“业务模块化”是我们对该系统在逻辑结构上的总体设计思路,从逻辑结构上来看,本系统大致分了三个部分,分别是展现层(即通常意义的UI层,用户界面层)、应用层和基础平台层,详细如下图所示: 逻辑结构总体示意图3.3.
33、1.1 基础平台基础平台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础,主要包括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基础的网络平台;第二部分主要包括该系统的用户信息数据库,包括用户帐户、用户密码以及用户帐户相关的附属信息。3.3.1.2 应用层应用层是整个系统的功能实现以及业务办理的体现,应用层的内容是本系统重点建设的部分,从图4.3.1-1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应用层大致由业务功能模块、数据库功能模块、系统接功能模块组成,下面我们依次对这三个业务功能模块进行说明:图3.3.1-2 应用层设计示意图u 业务逻辑模块设计我们在业务功能模块在初期设计中将考虑了主要的业务功能,分别是门户网站、查询统计、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系统设置、系统管理
34、、辅助决策、其他扩展(如:后期的数据整合)。针对业务功能模块的扩展性的问题,由于我们在最初的设计阶段就考虑采用“面向服务”和“模块化”的设计思路,所以在后期有新的业务功能需求产生时,也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功能模块的添加。u 数据库模块设计在数据库方面的设计,我们针对本系统设立一个独立的数据库,将系统功能模块所涉及的所有业务数据都集中存储在此数据库中,同时考虑到后期本系统有可能会和其他业务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故在数据库结构设计、数据表结构设计、存储过程结构设计、数据存储格式方面都将统一采用一套完整化、规范化、体系化的规则,方便后期的数据集中和数据集成。u 系统接口模块设计在应用层的系统扩展接口模块方
35、面,我们会为后期的扩展预留接口,方便与其他系统进行交互。在具体实现方式上,常规的系统在做预留接口方面将在类、方法和属性方面提供一套标准。而针对于本系统而言,由于是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只需要提供若干成型的Web Services(Web 服务)即可,着重实现数据的读取、写入和动作执行等功能。3.3.1.3 展现层展现层,即UI(User Interface 用户界面层),该层承载的功能较简单,主要是实现用户与系统功能模块进行交互的访问功能,在展现层的设计特点就是要从界面风格、色彩、内容模块、使用习惯等方面满足工作人员的日常交互需求。而从用户体验方面而言,本系统的用户(包括社会公众、
36、内部用户、系统管理人员)都可以使用IE浏览器或Office客户端进行相关的操作。3.3.2 物理架构设计由于本系统服务对象以及功能的特殊性,在高可用性方面我们做了如下设计,从总的系统框架性结构以及未来应用的扩展性而言,我们建议按照双机热备的设计进行总体架构,后期如果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以及核心数据的安全需求提升,可以方便的进行服务器群集的架设。双机热备特指基于Active/Standby方式的服务器热备。服务器数据包括数据库数据同时往两台或多台服务器写,或者使用一个共享的存储设备(注:本方案中拟采用共享存储设备)。在同一时间内只有一台服务器运行。当其中运行着的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无法启动时,另一台
37、备份服务器会通过双机软件的诊测(一般是通过心跳诊断)将standby机器激活,保证应用在短时间内完全恢复正常使用。物理架构总体示意图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系统建设,无论是从技术准备、资金投入还是维护成本上都是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准备和考虑的,针对目前项目面临的实际情况,在时间周期和技术准备方面都难以保证项目顺利的进行建设部署,而且从我们以往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来看,信息化建设应该按照“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思路进行,故我们建议可以将这样的架构模式作为今后系统建设的目标,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和业务数据量的增加,再一步一步建设完毕。那么,为了应对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客户做将此工作分为两个
38、阶段来进行,详细如下:第一期:先搭建最简单的部署框架,只考虑三台服务器,分别作为门户站点、用户信息数据库、业务数据库的承载对象,用来实现系统规划的第一期预想功能。详细如下图4.3.2-2所示第一期建设物理架构设计示意图第二期:对运行环境中的系统承载服务器做双机热备处理,提高系统的高可用性和业务数据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需要,决定是否统一搭建数据存储备份系统。3.3.3 技术实现在具体的技术实现方面,我们将采用MOSS(Microsoft Office SharePoint Server)作为应用层的主要承载对象。我们可以将其看成一个业务集成平台,它可以将客户IT环境内分散且无联系的
39、业务系统统一有序的连接起来,为客户整个信息化建设提供强力支撑,它是整个系统基础平台的重要组件,为内部人员、社会公众和管理人员提供基本的技术环境。该平台可以不但可以满足当前客户的业务需要,同时可以在必要时与客户内部其他业务系统进行集成,为学校内部协同运作模式提供技术支持保障,有效提高办公效率。由于应用平台是基于MOSS系统进行构建的,所以除了在服务端我们会使用统一的技术加以实现,同时在客户端的高效使用以及方便性等方面,也做了充分的考虑,客户端可以使用Office 2007和IE浏览器,即可实现客户端与服务端的通信和文档交互,而且此种交互是直接的,不需要使用其他第三方软件即可实现,方便客户端的政务
40、用户对在Office办公套件中对文档数据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具体设计思想如下图所示:技术实现示意图3.4 应用环境设计本章节内容主要是从系统的具体应用环境出发,对其设计进行讲解,主要内容分为软件和硬件环境。3.4.1 软件环境名称说明数量备注Windows Server 2003基础操作系统,包括前台服务器和后台服务器、用户帐户信息数据库服务器各一套4中文企业版MOSS 2007门户网站基础1中文企业版SQL Server 2005后台业务数据处理软件1中文企业版Exchange 2007统一通信平台基础,邮件服务器1中文企业版IIS 6.0业务应用表示软件,提供Web Services功能1
41、免费.NET Framework 2.0应用及开发套件,业务流程实现功能接口层1免费第4章 门户网站4.1 概述门户是一种应用框架,是一种网络服务,是XXX学校面向企业员工,下属企业和集团客户的统一服务窗口,能够把相关的资源与服务整合到一起,提供个性化、标准化的单点登陆方式,做到资源和服务的无缝链接。一般来说,访问XXX学校统一信息门户的用户主要是XXX学校员工用户等。所以统一信息门户建设是XXX学校完整的应用软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信息门户包括外部门户和内部门户两大部分。外部门户是企业在互联网上对外展示公众形象、宣传自我、发布企业信息、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及信息反馈的重要窗口,也是社会各界了
42、解企业、关注企业的常用方法,是现代企业营销的基础平台。主要以发布信息为主,包括:公众信息发布、公众交流、门户管理、公众事务办理等。内部企业门户(又称企业办公门户)是面向集团全体员工的唯一信息呈现平台(含集团总部和下属企业),也是所有业务系统和应用软件的统一入口,系统根据不同用户的权限将其导入到各自的办公环境,实现网上办公。主要包括:企业内部信息门户、个人工作台、员工自助平台、统一认证中心(统一用户、统一权限、统一审计、单点登陆)等。内网企业门户,是提高企业员工荣誉感、归属感,凝聚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是企业日常办公的基础平台,是集团领导实时撑控企业现状、了解企业信息、辅助决策、提高执行力的有效手
43、段。内网门户是原内网门户EIP的需求升级。在技术实现上,两个门户均采用统一框架设计,分内外两个站群分别部署,有利于提供技术层面的统一性,但由于受众不同,设计重点不同,展现形式不同,内外门户采用了不同的组件和模板,同时,两个站群的系统管理存在差异,数据传递方式存在不同,内网数据可直接写入外网,外网数据通过XML文件传递回内网。4.1.1 对外门户网站对外门户网站主要包含了与政府、企业、市场、公众和同业伙伴等紧密相关的、不涉及企业商业机密和技术机密,有利于企业形象宣传的网站。对外门户网站的特点是:(1)经授权的各部门均能够实现可公开信息的对外发布,主要从形象展示、企业文化、客户服务的角度组织对外信
44、息。(2)供应商、合作伙伴等能够通过网站共享一些业务信息,可以有限制地从业务系统抽取数据,供外部查询。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数据应该是从业务系统导出并独立存储于外网网站专用的数据库中。(3)由于由于企业的不同用户、服务对象,他们不能进入企业内部门户网站,可以在外部门户网站上为他们开辟一个空间,使其成为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4)可以逐步扩展为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网上招投标采购系统,整合上下游的供应链资源等。4.1.2 对内门户网站企业内部门户作为对内部员工的、以进行内部信息发布、支撑网上办公和业务应用为核心的门户网站,则具有与对外门户网站不同的一些特点:(1)具有更强大的内容管理能力,它拥有针对
45、公众网络门户网站的所有特点,因为这类网站更加专业,是专门面向内部员工所定制的系统。(2)标准的架构;通过企业内部门户来统一企业内外相关数据/信息的产生、存储、处理、交换和使用各环节的一套应用系统。(3)企业内部门户并不囊括企业信息系统的全部,而是一个架构,也就是说,并非建立企业信息门户就不建立企业信息系统。(4)一种为企业内外信息共享提供相关的、方便易用的手段和工具,可以整合各业务系统的资源,建立关键信息指标(KPI)。(5)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方便业务上网,推进信息化。(6)统一用户管理,包括认证和授权,保证灵活设置的安全性。具体地说,其中包含了统一用户管理系统,统一权限认证,以及单点
46、登陆(Single Sign On)这样三块,通过统一用户管理来在各个系统中同步建立用户,通过统一权限认证来对用户进行鉴权,通过单点登录来实现只需要一次输入密码就可以畅游各个业务系统。(7)信息系统统一的、高质量的用户表现,总体风格应符合企业的文化。(8)企业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能够从单一的渠道访问其所需的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个性化信息。(9)为员工提供一个可由本人设置的工作平台,这一部分就是对于员工的个性化信息定制和个性化页面定制的空间。4.2 设计原则该系统是既面向教职员工也面向全体学生的信息系统,因此,在界面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对所有人的适应性。在采用B/S架构,按浏览器风格设计界面的同时,我们还要强调以下几点:项目用户需求保障措施简洁性页面上不能出现过多花哨内容和信息,以保证页面的严肃、真实和权威性页面采用仿网站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