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生入学家长会-(实用).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84975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新生入学家长会-(实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一年级新生入学家长会-(实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一年级新生入学家长会-(实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一年级新生入学家长会-(实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一年级新生入学家长会-(实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新生入学家长会-(实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新生入学家长会-(实用).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放飞梦想,好习惯伴成长,立新湖外国语学校,一(1)班新生家长会,家长会议程,家长会召开的意义,1,班级情况介绍,2,学校作息和课程时间安排,3,开学准备,4,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5,家长会召开的意义,一年级的小学生入学,是孩子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学习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为了能让孩子们尽快地适应校园的新生活,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以便老师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家长能够更好教育自己的子女做人与成才。,家长会召开的意义,班级情况介绍,全班:44 人男生:23 人女生:21 人,班级人数,任课老师,数学:姚育梅(班主任):语文:赖碧珍:英语:杨莹莹:,学

2、校作息时间,学校作息时间,备注:这是走读生的上放学时间,但乘坐校车的以校车时间为准,请家长准时接送小孩。如果孩子请假不来,一定要打电话给跟车老师以及班主任请假。,开学准备,开学准备,一、做好引导者的准备。二、做好学习用品的准备。三、做好习惯培养的准备。,一、做好引导者的准备,一、做好引导者的准备,1、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让孩子快快乐乐上小学。进入小学的头一个月是孩子最不适应、最不稳定的一个月,也是最容易形成差异的一个阶段。作为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情绪、兴趣、身体的变化,耐心倾听孩子的声音(听他们讲学习、活动、老师、伙伴、校园,从而知道对什么最感兴趣,和谁最好)通过倾听来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从而

3、有的放矢进行引导。这时的引导对他们的一生有极大的影响。对待孩子初入学时出现的问题,要积极从正面引导,避免恐吓、打骂、惩罚的方法。从细节做起,关注孩子细节越多,孩子进步就越大。,一、做好引导者的准备,2、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言传身教”是中国家庭的优秀传统,我们知道:在学校,学生是老师的镜子,教师要为学生师表;在生活中,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家长要为孩子师表。让我们就从细节做起:接送孩子时不大声喧哗,不发牢骚;在家里,不当着孩子的面评价老师的好坏;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等。一个高素质的家长一定会影响和培养出一个高素质的孩子。您的一言一行,您的每一个细节,会赢得孩子们的钦佩和敬爱的

4、。,一、做好引导者的准备,3、关注孩子各项品德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1)、培养孩子爱校尊师的观念。“亲其师信其道”,很多孩子喜欢学习都是和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开始的。聪明的家长总是会正面引导孩子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班级。即使遇到一些不满意的问题,与家人谈话时也一定会避开孩子,主动及时和老师进行有效沟通,达成共识,消除教育中不利的因素。这样的处理方式受益的一定是孩子。,一、做好引导者的准备,(2)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而与他人的交往能力又是特别重要的,时常提醒孩子尊重他人,宽容地对待别人,主动帮助他人等积极的生活态度。如果遇到与同学之间发生矛

5、盾,及时和班主任老师沟通,不要直接与其他孩子或家长发生不必要的纠纷。相信老师会公平巧妙地化解矛盾,教育孩子的。,一、做好引导者的准备,(3)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在家里指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育孩子按照班级的安排做好值日。还要养成每日自己的书包自己整理的好习惯。(4)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穿衣、洗漱、吃饭等生活中的事一定让孩子独立完成,并根据孩子的情况规定时间,训练孩子做事有条理不磨蹭的好习惯。(5)保护孩子好学好问的特点。多花些时间和耐心解答孩子的各种问题。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引导孩子积极参加班级、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一、做好引导者的准备,4、关注老师的要求,帮助

6、孩子进入角色。多与任课老师沟通,了解老师不同时期对孩子的不同要求,积极配合。在指导过程中,如有疑惑,多与老师交流,寻找到最佳的方法。这样,受益的是您的孩子。,二、做好学习用品的准备,1、书包:使用软面书包,大小适中,简单大方。,二、做好学习用品的准备,不建议买以下这款拖拉式书包,书包太大座位放不下,孩子就会把书包放在地上,很容易弄脏,也不利于保护书本文具。,二、做好学习用品的准备,2、文件袋:建议每人买3、4个文件袋,语文,数学方面的课本资料,各放一个袋子,其他杂物放一个袋子。可以在袋子上贴上写有科目和孩子姓名的贴纸,便于分类和管理。,二、做好学习用品的准备,贴 纸,二、做好学习用品的准备,给

7、孩子的每本书写好姓名贴,班级,贴在封面,方便辨认是谁的书本,以免丢失,尤其是语数英三科作业。,3、铅笔盒:建议使用大小适中的笔袋,尽量简洁、实用,不宜太花俏。因为图案新奇,功能繁多的双层或者三层文具盒很吸引眼球,不仅比笔袋重多了,增加了书包负担,而且增加孩子在使用文具盒翻找物品的时间,容易分散注意力,所以,我们不建议使用。如果能在笔袋上,想办法写上或贴上孩子的名字,即使丢失了,也能很快找到。,二、做好学习用品的准备,二、做好学习用品的准备,不建议用,提倡使用笔袋,4、铅 笔:每天在笔袋里应该准备6支左右削好的铅笔,不要使用自动铅笔,请在铅笔末端用贴纸写上孩子姓名。(铅笔回家再削好,卷笔刀最好不

8、带回来。),二、做好学习用品的准备,5、橡皮:两块普通的绘图橡皮,一定要擦得干净,质量保证。(绘图橡皮为佳)可以写上孩子姓名。,二、做好学习用品的准备,6、尺子:直尺:15CM20CM均可,塑料的,刻度清晰,能放进铅笔袋,尽量是一边能画直线,一边能画曲线的。,二、做好学习用品的准备,7、书 套。(写清学校、班级、姓名)注:1、以上的所有用具都要写上或贴上孩子的名字,以免丢失找不到或是无人认领。2、所有学习用品要安全、简单,太花哨或功能太多的文具会影响孩子上课专心听讲。,二、做好学习用品的准备,三、做好习惯培养的准备,三、做好习惯培养的准备,孩子需要你的扶助,三、做好习惯培养的准备,两个误区:(

9、1)靠学校老师。(2)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出现的问题:(1)不了解孩子学习状况。(2)孩子和家长缺乏交流。(3)容易养成不良习惯。对待孩子的学习,家长要持之以恒。教育孩子贵在坚持,尤其是小学阶段正是各方面习惯、能力养成的时候。,三、做好习惯培养的准备,1、生活习惯。(1)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2)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3)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4)培养孩子服务性劳动的能力。(5)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6)树立孩子的安全意识。,三、做好习惯培养的准备,2、学习习惯。(1)写的习惯 要注意您孩子的写字姿势(坐姿:坐要端、身要直、脚要平。握笔:一尺、一拳、一寸。)教孩子正确使用橡皮擦

10、,一手把本子按住,一只手来回轻轻擦,避免将本子擦破,而且必须将痕迹擦干净!书写时,尽量不要边写边擦。,小学生正确握笔姿势,三、做好习惯培养的准备,(2)听的习惯 对孩子来说,怎样把话听明白,说清楚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孩子交谈时要注意自己的说话与听话的方式,给孩子树个好榜样。尤其要求孩子听别人说话时,眼睛注视对方,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三、做好习惯培养的准备,(3)读的习惯 平时老师布置了读书的作业,一定要您的孩子大声地读出来,作为家长您应该认真地听。孩子一遍读不好时,鼓励孩子多读,或者适当指导孩子读,帮助孩子树立敢读、敢说的自信心。帮助孩子养成每天都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为了及时了解

11、孩子每天的学习情况,请您按照老师要求,给孩子的读、背作业签字。,三、做好习惯培养的准备,(4)说的习惯 家长在接送孩子的路上与孩子聊聊学校里的情况,一来听听孩子在校的表现,二来锻炼孩子的说话能力,要随时提醒孩子说完整的话,为以后写话奠定了基础。,三、做好习惯培养的准备,(5)背的习惯 提倡孩子每天背诵,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内容可以是书本要求背诵的课文,也可以是优美词句段或国学、诗歌等内容。抽时间检查孩子背诵的效果。,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需要家长配合的班级工作,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请假。2、经常激励孩子在学校好好表现。3、孩子能做的让孩子自己动手。4、要保管好自己的物品(贴好标签)。,需要家长

12、配合的班级工作,5、提醒孩子带齐课本和文具到校。6、每天务必检查孩子作业,并认真签名,让孩子意识到你在关心他学习。7、准备好一个小水瓶(放书包左右侧)、纸巾8、每天穿整洁校服上学,扣子扣好,衣服统一塞进裤子里面。9、每天认真关注学校信息,通知,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各项工作,多与科任老师电话联系。,四、关于孩子座位安排,座位安排根据孩子的身高、性格和特殊情况安排两三周调整一次,每个人都有机会坐前后左右。希望家长不要总是为座位说事,老师安排座位肯定有道理的,绝不会出现偏心,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大部分是根据孩子性格安排的,为的是不影响课堂纪律。,五、成立班级家委会,家长委员会成立调查:您的工作单位以及职务是什么?您愿意为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孩子服务吗?您能为我们做什么?,家校密切配合,是最好的教育。,再次感谢!为了您的孩子,感谢您由衷的支持、配合与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