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花鸟画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5557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花鸟画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花鸟画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花鸟画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花鸟画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花鸟画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花鸟画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花鸟画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题目:中国古代花鸟画教学设计 提交者:胡晓珍(清新县第三中学)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花鸟画的题材范畴,题画诗,题画诗与绘画的相互关系;知道中国绘画南、北宗特征和差异;理解画家如何托物言志。2、过程与方法:欣赏不同时期的三件花鸟画作品和解读三件作品上的题画诗;通过诗的画意与画的诗意的主观认识掌握中国传统花鸟画如何将花鸟拟人化的基本特征;用比较的方式加深南宗与北宗绘画在视觉感受、意境营造上的不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亲身体验绘画与诗歌的密切关系;感受中国古代文人的独特的情感表现方式。二、学情分析高中的学生思想素质达到一定高度,自学能力较强,因此我增加了讨论、问答的份量。通过教师的精心

2、设问,适当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性探究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学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三、教具准备课前自备PPT课件四、教学重点、难点:1、南宗文人写意画与北宗宫廷写实画的差异。2、诗与画的关系。3、传统花鸟画的精神内涵五、教学说明:1、本节课是高中美术欣赏课程(老教材)中国部分必学的一个内容,中国古代绘画在课本上分为三个部分:人物、山水、花鸟。三者都非常重要。在整个古代中国画的教学计划中,我把中国画的一些基础知识贯穿于这三个部分中:在欣赏人物画时强调线条的作用与价值和以形传神;在山水画的学习过程中强调艺术家如何主观的师造化从而传达内在品质;花鸟画则强调题画

3、诗的作用和艺术家如何托物言志,从而探索中国画的隐藏含意。2、由于是高中欣赏课,它有别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技能课,更偏重基础艺术史及简单绘画理论的学习。通常来说教师讲授是欣赏课主要教学方式。这样偏重理论容易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枯燥和乏味,所以我在设计时考虑以诗与画的关系为主线贯穿整堂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诗与画的相互魅力,感受中国古代文人的独特的情感表现方式。3、艺术教育的作用是完善学生的知识构架和完整人格,而非培养艺术家。所以我在整个高二艺术欣赏教学中更多地关注作品反映出的人文内涵,包括历史、地理、政治、文学、科技等其他相关内容,充分展现欣赏艺术作品时所需知识的宽度和与其它学科之

4、间的关系。在这节课中主要通过展现北宋翰林画院的画师考试制度及模拟考试过程来反映宋徽宗作为艺术家对于艺术发展的贡献;通过画面、题画诗的分层解读和综合解读,让学生根据有限的资料揣摩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从而了解艺术作品的画外之意。六、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什么是花鸟画中国古代花鸟范畴。展示一些静物题材,动物题材的作品。根据展示的作品选择符合条件的作品。题材非常广泛,不仅花鸟,还包括走兽、鱼龙、草虫。宫廷画院与画院选拔的考试制度介绍古代宫廷画院艺术家选举制度画院考试。宋徽宗领衔的翰林书画院对中国艺术的贡献,简单介绍北宋后期翰林画院艺术家选举制度。听讲。了解北宋艺术高潮

5、和宋徽宗的历史价值。学生讨论并各抒己见。模仿宋徽宗根据古诗句出题,要求能正确表达诗中内涵且有创意。展示三组诗句并解释第一句。对后两句进行充分想象和画面构思。对于诗歌的画面想象力。学生活动小结。公布当年入选画作的作画思路。初步了解诗与画的密切关系。想法及点评。欣赏作品芙蓉锦鸡图介绍宋徽宗个人的艺术造诣。展现书法和绘画。看图,听讲。了解徽宗的瘦金体和花鸟画。介绍芙蓉锦鸡图和画中的题画诗。放大右上角的题画诗并解释诗句。感受画中的锦鸡的真正含义。中国绘画不是就事论事,通常会有画外音。介绍古代绘画中的特殊署名“花押”。放大右下角“天下一人”。猜测含义。古代中国文人个性化的署名。过渡至文人画介绍古代绘画南

6、宗和北宗。由苏轼的诗句引出文人画。听讲,对比。了解宋、元、花鸟画的发展简史。欣赏作品墨葡萄介绍文人写意绘画。展示作品,强调墨葡萄与芙蓉锦鸡图在艺术语言上的差异。观看作品。文人写意绘画更强调画面构图的禅意和笔墨意境。了解徐渭。放大左上角的打油诗,并简单介绍徐渭。了解徐渭当时所处的现实环境和画面的关系。艺术家如何通过艺术作品感叹自己的怀才不遇。欣赏作品孔雀图学生猜测画家作画意图。展示作品孔雀图及其局部画面。猜测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作。让学生对于孔雀怪异的表达方式进行讨论。再次猜测,各抒己见。简单介绍一些作者的其他一些画作和作者的背景资料。在获取新的资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再次猜测。根据新的资料寻找共同点并

7、再次猜测作者的意图。第一次小结。引导怎样欣赏一幅文人绘画作品并了解他的含义。学生小结,了解孔雀的内在含义。寻找现有材料,推断结果的自我学习方式。提醒学生画面中的又一新的关键资料。展示画面局部题画诗,并再次观察画面。根据新的资料进行观察。再次强调诗歌的作用与价值。在此强调诗歌与绘画的密切关系并第二次小结。对于诗中关键字的解读。学生结合画与诗再次认识绘画中孔雀真正的暗示对象。欣赏绘画应该从各个角度去了解绘画,从而才能了解作品的真正含义艺术家通过绘画来发泄痛苦和表达自己的意志。本课小结1北宗与南宗的差异2花鸟画拟人化特点3题画诗的重大作用教师总结。学生总结。对于一节课学习的小结。七、教学反思 首先,

8、向学生介绍花鸟画的题材。因为中国画家喜爱表现自然界的事物,使花鸟画题材十分广泛,可以是花鸟、虫鱼、飞禽走兽,以致于农家蔬菜瓜果无不入画。其次,师生共同欣赏课本和课外的花鸟画名作,让学生体会中国花鸟画笔墨趣味,给学生以初步形象。再次是花鸟画的临摹。因为中国花鸟画历史悠久,历代名家辈出,技法日臻完美,有许多基本技法可供临摹。临摹名作是学习花鸟画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既可以临摹名作的构图、造形,又可以学习用笔、用墨、用色来丰富自己。假如失去了临摹名作这一关,就失去了花鸟画发展的基础,会使花鸟画变得虚无,无所适从。因为笔墨是中国画最大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可示范何为中锋,何为侧锋,示范如何墨分五色以及一

9、些破墨法或者破色法。前人有“墨分五彩”之说,意思是墨有浓淡变化,墨的浓淡取决定于水分的多少,水多墨淡,水少墨浓,并告知学生在以后的实践中慢慢地去体会。第四是教师的创作示范。演示教学是较好的一种教学方式,因为艺术重视相互交流。我们看一些画家现场作画往往会得到许多启发,而且可以吸收他人长处为我所用。而相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能够看到教师示范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如教师是如何调色、调墨,如何构图,如何出枝布叶,如何点染,如何大胆落笔,细心收拾,包括题款盖章等等。当然可以借鉴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花鸟名家创作的碟片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花鸟画创作水平,作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

10、必须是一位优秀的画家,这样更能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崇拜,使学生产生对花鸟画的兴趣,以激励他们在课后默默地学习花鸟画。另外,及时批改学生的习作。因为耳提面命的教学示范、批改作业,又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有的学生作业本来是一盘散沙,支离破碎,一经教师的穿插组合就会气神贯通。记得有一次业余兴趣小组的课堂上,有一位学生绘了几枝篱菊,虽然墨色丰富,用笔也较好,但其枝叶的组合缺少整体感,花与花之间缺少呼应,花也没有主次之分,画面上显得零乱琐碎。后在其枝叶的后面加上几笔淡淡的叶子,把零碎的叶子合成一体,又添了几个小花苞来呼应,顿觉显得整体,最后在花上方大片空白处加了一只黑蝴蝶,便觉得生动起来。因为花为静,蝴蝶为动,动静结合,画面上生机盎然。如此既批改了作业,也增进了师生情谊,可谓是一举两得的教学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