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教案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见了亲人教案doc.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4 再见了,亲人一、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唯一、雪中送炭”等词的意思。2. 过程与方法:通过激趣、朗读、合作交流,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3. 情感态度价值感: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他们之间的情谊比山高比海深。二、学习重难点: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齐读课题,说说课文中谁称谁为“亲人”?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为什么称他们为亲人呢?带着问题听老师范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说说初步感知的情况。(二)
2、检查预习1介绍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2读本课的生字词: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自读、指名读、齐读、两人赛读)3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暂时:zn 友谊:y 血泊:p “捣”和“谣”的字形4解释不懂的词 打糕:朝鲜人民喜欢吃的一种食物,用糯米做成,与我国的年糕相似。 噩耗:指亲人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捣米谣:朝鲜人民捣米时唱的一种歌谣。 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三)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1默读课文,给文章分段。2提问:为什么朝鲜人民和志愿军互称“亲人”?说说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3提
3、出不懂的问题。第二课时一、 承前启后,引出文本。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再见了,亲人,齐读课题。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哪些朝鲜亲人的哪些故事?板书:送打糕 昏倒在地;救伤员 失去孙子; 救老王 妈妈牺牲; 挖野菜 双腿伤残。 2教师小结, 激情引领 :同学们,白发苍苍的大娘为了给战士们送打糕累得昏倒路旁,更为了救志愿军伤员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亲人她至爱的小孙孙;小金花与妈妈一起去救老王,老王得救了,妈妈却与敌人同归于尽,永远地离开了她;为了能让战士们吃上野菜,大嫂毅然来到硝烟弥漫的前沿阵地,以致被炸残了双腿,在风华正茂的年纪永远地架起了双拐这就是朝鲜人民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所做的,正因为这一
4、切,我们亲切地称他们为亲人,这真是,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啊。(板书:胜似亲人)二、精读感悟,渗透写法。1、过渡: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心阅读,细细品味那让志愿军难以忘怀的一幕幕真情。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2、课件出示学习要求: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从哪里看出大娘像亲人一样对待志愿军战士?用画出相关的句子,反复朗读,抓住句子的重点词句体会感情。3、学生读课文,划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结合句子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巡视,参与交流。4、指名学生汇报,出示相应的句子。句子一: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1) 这句话出现了一连串的动词,请圈
5、出动词,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那就请你带着这种感受来读读,生读。你抓住了重点词语,读出了感受,不错,全班来读读。(2) 文中有个词“雪中送炭”。联系上下文理解。点拨:“雪中送炭”这个词从字面上是什么意思?(下雪时送炭给别人取暖。)为什么说大娘是雪中送炭呢?点拨: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你给予了帮助,这叫雪中送炭;当你需要帮助时,别人伸出援助之手,这也叫雪中送炭。引读:吃着大娘他们冒着生命危险送来打糕,战士们心里充满了什么情感?(感激)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激之情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引读:枪林弹雨、硝烟弥漫,大娘无所畏惧的送来打糕,这是勇敢的大娘,坚强的大娘,战士们吃着打糕,心里除了感激,心里还充满了什么
6、情感?(敬佩)让我们再带着敬佩之情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句子二: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控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乐。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1) 这句话,哪些词语触动了你的心里?(丢下、背进、唯一)请你读读句子,你已学会了抓住重点词语来朗读了。大娘为什么会失去唯一的亲人?(救伤员)大娘还有其他亲人吗?(没有)你从哪里知道的?(唯一)唯一是什么意思?(独一无二,只有一个)抽生:你是爷爷奶奶唯一的孙子吗?他们对你怎样?(无微不至),是啊,大娘全心全意的爱着自己的小孙孙,但却为了救伤员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小孙孙,这时,你
7、感觉这是一位怎样的大娘。(顾全大局、忍痛割爱)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敬意读读这句吧。生读。(2) 大娘为了志愿军失去了唯一的亲人,这表明了大娘待志愿军(指板书: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生读)5、八年来,大娘为志愿军战士只做了这几件事情吗?想象一下,还做过什么?师引读:所以文中一句话概括了说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地温暖!生读句三: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得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生读)这是一句反问句,如果去掉问号又是怎样的呢?谁来读读?比较这两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句四: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引读:是啊,战士们要回国了,再也不能相见,大娘为我们牺牲了那么多,我们怎么能忘怀呢?文中
8、的志愿军怎样给大娘告别的呢?怎样劝告大娘呢?他们乞求到:(生读: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他们哀求到:(生读: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假如你是志愿军战士,把心里想说的话告诉大娘吧。(生有感情读第一自然段。)6、小结写法:学到这,回顾第一自然段,文章先劝说,再叙述大娘冒着炮火送打糕,救伤员失去了小孙孙等这些事例,而从中有抒发了大娘对志愿军的真情实感。文章运用了既叙述又抒情的方法。(板书“叙事、抒情)三、迁移方法,合作研读。1、过渡:请你用刚才的方法,抓住重点词体会句子,学习第二、第三自然段。同桌合作。(生学习,师巡视)出示课件:默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1、画出让你体会到中朝人民情谊深厚的
9、句子。2、与第一段相比,在表达方式上有哪些相同之处。2、学生反馈。谈谈你的体会。第二段:(1)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2)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啊!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呢?(当小金花得知妈妈牺牲了,她是怎样表现得?(从这些词语你感受到了什么?(她是个刚强的孩子)可为什么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她怎么落泪呢?你又从中体会到什么? 第三段:(1)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引读:到前沿阵地上挖野菜,会有哪些
10、危险呢?既然有危险,大嫂为什么还要去挖?这说明了什么呢?(体会大嫂的良苦用心,用情至深。)(2)引读:为了给战士们挖野菜,大嫂付出了双腿残疾代价,在志愿军心中,大嫂 “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所以在离别时,志愿军深情的说生读: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地代价,难道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四、回顾整体,领悟写法。1、学到这,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前面三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指板书:劝说叙事抒情、看板书小结:第二、三段,叙述了什么事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五、学习最后三个自然段。、过渡:八年的血雨腥风一起渡过,八年的峥嵘岁月共同走来,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结成的深厚情谊怎能不感天动地,怎么不刻骨铭心呢
11、?今天他们就要分别了,是那样得难舍难分,那样得依依不舍了。火车启动了,千言万语涌上了心头,都并着一声呼唤: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出示课件)火车徐徐开出,那隆隆的声音牵动这志愿军的心。可是志愿军离开自己的祖国长达八年,一定也想回国,可他们却希望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出示课件)战士们依恋朝鲜的山,朝鲜的水,更依恋朝鲜的亲人们!然而无情的火车向前驶去,此时此刻,泪水模糊了双眼,要想再说几句惜别的话,相距已远,只能在心头一遍又一遍的呼喊着: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出示课件)师:是啊,分别的时刻令人肝肠
12、寸断啊,他们是多么的舍不得啊,他们真是“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六、结合收集的资料拓展,再次领悟中朝人民之间的情谊。那么为什么朝鲜人民愿意为志愿军付出一切呢?文中有大量的篇幅在描写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所做得事情,其实文中也有一些句子,词语在描写志愿军为朝鲜人民所做得事情。请快速的读文中的前三个自然段,找找文中这样的句子。(找出后读,并体会。)那就让我们结合一些图片来看看。(出示课件)如: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战斗英雄邱少云;舍身堵抢眼的战斗英雄黄继光、还有毛岸英。)看到了吗?为了保卫他们的家园,志愿军战士抛头颅,洒热血,甚至把自己的尸骨都埋在了异国他乡,这难道: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啊!师小结:学完这课,
13、你对“亲人”一词,有哪些理解?(给予我们爱的,为我们付出一切的人,都是亲人。)七、运用写法,拓展作业。最后请同学结合收集到的资料,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布捉信息,仿照课文段式,以大娘、小金花或者大嫂的身份写一段送别的话。(出示课件)小练笔:请结合收集到的资料,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布捉信息,仿照课文段式,以大娘、小金花或者大嫂的身份写一段送别的话。 孩子,我们舍不得你们、还记得、叔叔,请再多留就一会儿、那一回、兄弟,让我再送你们一程吧、伙我不会忘记、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再见了,亲人一课节选自著名作家魏巍的纪实文学依依惜别的深情。文章以道别语“再见了,亲人”做为题目,可见全文是以写离情别意为主,表达了中朝两国
14、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谊。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图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在掌握生字词,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我设计了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 一、承前启后,引出文本。二、精读感悟,渗透写法。1、从典型事件入手,感知情感。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总目标之一。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 我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忆文章通过“送打糕”、“救伤员”、“救侦察员”、“挖野菜”四件典型事件,来赞扬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让学生在感知材料的过程中,感知情感,从整体上了解
15、课文的情感流向。 2、细析事例,感受情感 本文由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三个故事组成。作者选取了老人、小孩、中年人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主题。由于课文的前三段的结构与表现手法基本相同,在教学中我对第一段做了详细的讲解与指导。设计“志愿军战士与大娘话别时追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等问题,让学生了解志愿军与大娘告别时,追述了三件事:一是大娘已经几夜没合眼,给志愿军洗补衣服;二是在一次阻击战中,冒着炮火给志愿军送打糕,回去时昏倒在路旁;三是在敌机轰炸时,为了救护在家里休养的志愿军伤员,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这样写的目的在于体现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表现了这种感情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接着,让
16、学生自学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二、三自然段,使之具体体会小金花对敌人的仇恨和对志愿军的深情,以及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而致残,付出了多么高的代价,从而受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厚情感。 在教学中,我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利用文本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是培养人云亦云的听众。 3、品味词句,体会情感 教学时,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好好品析,让学生体会情感。课文在追溯那难忘的往事时,出现了好些“血”,“泪”的词语,比如:“雪中送炭”“失去了唯一的亲人”,“跺”,“失去双腿”,充分说明了说明大娘冒死送打糕的原因;朝鲜人民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乃
17、至亲人的生命。又如“同归于尽”体现了小金花的妈妈痛恨敌人、热爱志愿军的感情;“噩耗”反衬小金花的刚强;“倒在血泊里”、“代价”说明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通过琢磨词句,让学生品味、推敲,感受其感情色彩,以阅读引起学生“内心体验”。让他们深深体会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那山高海深的、不是亲人却似亲人的感情。师生一起有感情的朗读,掀起了一段情感的高潮。教师不仅成为了学生阅读的导师、课堂阅读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放下了身份和他们一起朗读体会学习,而不是居高临下控制信息的专制的权威。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
18、自己,把“阅读”、“体验”、“品味”、“感悟”还给了学生。 4、设计引读,抒发情感 学生在领悟情感的同时,必然会激起表达感情、抒发情感的欲望。此时,我设计引读,更好地让学生抒发情感。比如最后的三个自然段,就是这样设计引读的:作者以“亲人”“土地”“火车”为载体,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亲人的依依不舍和对朝鲜热土的省省眷恋表达的淋漓尽致,身处这离别的瞬间,当列车缓缓开动,千言万语汇做一句话此时,学生们深情地呼喊出文章最后三段“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三、总结本课表达方法:多种句式表达情感;虚实结合;直抒胸臆。 四、回看目标,在理解课文和领悟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学生深深体会到:中朝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从而完成第三个目标的学习。 在课堂上,我认为比较成功的是1、我能将自己融入课文,以情感带动学生把心放到文章中,如此,还有什么难点化解不了?2、“阅读体验互动巩固”八字课模成功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可惜的是由于时间不够,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阅读没有在课堂上完成,实乃败笔! 2014年3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