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两篇.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5680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晏子使楚两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晏子使楚两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晏子使楚两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晏子使楚两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晏子使楚两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晏子使楚两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晏子使楚两篇.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晏子使楚两篇设计思想:由于两篇故事人物相同、情节相似,为便于分析课文,把两篇故事看成一篇文章的两个自然段进行教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看注释、查字典、深入思考的习惯和自学能力。重视朗读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朗读把握文意的方法。采用复述故事和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中,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采取趣味性原则来设计思考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思考题注意分层次性、有梯度,从而激活学生思维,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晏子春秋中的部分篇章,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学目标重点:初步掌握一词多义;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晏子这一人物形象。难点

2、:学习文章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刻画人物的写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难读字音,流利通读文章。2、疏通文言字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晏子故事两篇叙述了晏婴出使楚国的故事。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各国不仅在军事上角逐,在外交上也常常展开激烈斗争,以显示各自的实力。晏子出使楚国不辱使命的故事,正是这段历史的反映。文章表现了晏子能言善辞的才能和机智勇敢,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晏子故事两篇。(二)学习课文播放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画出疑难字词。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应掌握的字、词的幻灯片。a.利用工具书及书下注释,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傧者更道闾张袂成阴比肩接踵缚赐熙b.借助工具书

3、,排除文字障碍。以,因为; 坐,犯罪;短,身材矮小; 盗,偷窃;延,迎接,引进; 赐,赏赐;道,通“导”,引导; 诣,到去辱之,羞辱他; 曷,同“何”;踵,脚后跟; 固,本来;宜,适宜; 席,座具;徒,只是; 其,它;然,这样; 熙,同“嬉”,开玩笑;取病,自取其辱; 焉,相当于“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翻译文章,读懂文章内容。2、学会复述文章故事。教学过程1、在疏通文句的基础上,翻译下列句子。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圣人非所与熙也,

4、寡人反取病焉。 2、明确句意: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齐国的国都临淄有几千户人家,大家举起袖子来就阴了天,擦下来的汗就如下雨,他们肩并肩,脚跟脚而存在,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齐国根据所出使的国家的情况派遣使者,有才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开明的国家,无能的人被派遣出使无能的国家。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为什么会这样呢?水土不一样啊。然,这样。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现在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东西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他喜欢偷东西吗?得无,莫非。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5、。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找倒霉了。3、集体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复述课文故事。4、小结第一篇:写晏子出使楚国的两件事,第一件写楚人欲辱晏子,晏子经过斗争终于从大门进入楚国;第二件写楚王因晏子身材矮小欲贬其缺点,晏子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回击楚王。第二篇:写晏子使楚前,楚王设计辱齐;晏子设喻破计,维护了齐国尊严。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简要分析晏子这一人物形象。2、感受晏子说理艺术。教学过程1、精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思考问题幻灯片。思考题一:晏子面对楚人的侮辱,进行有力回击,他取胜的原因是什么?思考题二:简

6、要分析晏子这一人物形象。学生思考、讨论。明确思考题一:首先,从他自身来看,他头脑灵活,机智过人,善于辞令。其次,他善于使用打比方的方法。如文中的“使狗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把楚国与狗国等同。又如在第二则故事中他又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回击楚王。再次,他所采用的夸张手法,也让楚王生畏。如在讲到齐国人时,以“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形象的夸张,让我们感受到齐国人比比皆是,更有力地反驳了“齐无人耶?”的质问。第四,晏子采用以退为进的方法

7、。面对楚王提出“然则何为使子?”的质问,晏子降低自己的身份,以“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作答,又是一次以楚王的尴尬而结束。总之,课文中正是由于在晏子的外交辞令中采用打比方、夸张等手法和以退为进的方法,致使楚王无言以对,使晏子这一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理解晏子语言的逻辑力量。(要读出人物的语气、性格)明确思考题二:晏子是齐国的大使,从外貌来看,其貌不扬,不够潇洒,从文中“楚人以晏短”,可以看出他身材矮小,因而成为楚人耻笑的把柄,但晏子却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弥补这一不足之处,面对楚王的百般刁难,他非常镇定,不慌不忙地回答

8、楚王所提出的问题。他并没有在其追问下退缩,而是反戈一击,采用打比方、夸张等手法,致使楚王无言以对。从晏子对楚王的三驳与楚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中,我们不难领略到晏子这位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能言善辞的才能和机智勇敢,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他不愧是一代政治家和外交家的杰出代表。(6)深入探究思考题三:贯穿两篇故事的思想主线是什么?思考题四:从晏子故事两篇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思考、讨论明确思考题三:两篇故事贯穿了一条思想主线:文章通过晏子出使楚国不辱使命、用辞令战胜楚国君臣蓄谋的记叙,表现晏子忠于齐国的品格与机巧善辩的才能。晏子作为一名使者,是作者着力塑造的理想人物。他出使楚国两遭戏

9、弄。面对楚国君臣两次蓄意刁难、侮辱,若晏子翻脸,既显出使者笨拙无能,缺少风度,又会使两国关系形势紧张。因此,晏子不愠不火,机警设喻,使楚王自讨没趣,处于尴尬境地。晏子的对答措词委婉,柔中有刚,充满智慧大度,十分精妙,充分表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过人的胆识及出众的辩才。明确思考题四:从晏子的角度分析,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一个人的外表并不代表一个人的才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以貌取人,而要以真才实学来评价一个人的才华,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就是这个道理。从楚人这个侧面来分析,我们得到的启示是:无论自己的势力、能力有多大,在待人接物这方面,我们都要注意场合和对象。无论对什么人,在什么地点都要

10、注意运用礼貌性语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广结良友,赢得对方的信任和尊重。2、分角色朗读课文,分析体会晏子与楚王的三次对话,(三)小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称雄争霸。外交上的胜负,成为当时兼并战争的重要辅助手段。晏子出使楚国面对楚王妄自尊大,无缘无故欲辱来使,清醒地认识到,这不是对他本人的侮辱,而是关系到齐国的尊严,因此他在蛮霸的楚王面前不卑不亢,从容镇定,针锋相对地进行有力的反击,且乘胜反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使民善盗”的帽子扣到楚国人的头上,置楚王于理屈词穷的尴尬境地。表现了一位外交使臣不凡的勇气和智慧。晏子折服楚王的话不长,却句句设伏,步步紧逼,终于胜利地折服了对方,显示了一位外交家所

11、特有的应变才能。而愚钝逞强、目中无人的楚王最终只有陷入羁绊,彻底服输。(四)布置作业找出并解释出自这篇文章中的成语。课外阅读晏子春秋中的部分篇章。说明:课外阅读晏子春秋中的部分篇章,可以介绍后面扩展资料中的延伸阅读资料,供学生阅读。认识中华文化丰厚博大的方式有很多,去博物馆看实物,听解说员讲解,直观而清晰;翻开文献,自主去寻觅,迅速而全面,通过文字还能直接触摸那些智慧的灵魂,可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文字的障碍。许多学生害怕文言文,再好的内容,学生走不进去,也是惘然。晏子使楚是学生接触文言文以来,第一篇较长的文本,文中故事颇具戏剧性,双方不太友善的对话中暗藏诸多机巧:楚王听说晏子是善于辞令之人,

12、想借机刁难他,楚国君臣商议,决定通过诬蔑齐人为盗,进而诬蔑“齐人善盗”。这些贬损与侮辱,表面上是刁难晏子,实则矛头直指齐国。面对楚王君臣的挑衅,晏子临阵不乱,机警应变,巧施辩辞,应付裕如。针对楚王诬蔑齐人“善盗”,晏子引用橘化为枳的故事,类比推理出,齐人在齐不盗,入楚却盗,正是楚地水土、地气即社会环境造成,让楚王“反取病焉”。晏子这种应变的机智,不惧大国,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历经再长的岁月,依然闪烁着熠熠光采。我们的学生,处在这个社会越来越开放,国与国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的时代,对国际时事的关注较之建国以来任何时期的同龄人有了更大的热情和兴趣,此时看机智、爱国、颇具外交能力的晏子,一定能引发他们

13、进行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有助于他们确立美好的人生理想。那么,我们就以内容去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再将他们急于知晓内容的积极心理不着痕迹地转到扫清文字障碍的环节上,最终兴味盎然不费气力地攻下这一篇较长的文言文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弄清文意,积累实词2、学习晏子临辱不惧,智胜强敌的精神与智慧教学重难点:1、课文内容的扎实把握。2、全面了解晕子的外交智慧,以激励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安排:1、自主、合作学习及比较阅读,突破重难点。2、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外语学校是培养外交家的摇篮,作为外校人,当然应该关注古、今、中、外的外交家的风采,你最喜欢的外交家是谁,能说一件他的外交成功的案例吗

14、?(或说说你印象最深的外交事例)(生答)(师与生分享时事:最近以106岁高龄去世的宋美龄曾是风靡美国的中国外交家,1943年就是她以娴熟的英文,高雅的气度,善辩机敏的口才、不卑不亢的表现征服了美国,征服了罗斯福,使得罗斯福能派“飞虎队”援助中国人民抗日,对日起到了一定的打击作用。)让我们将眼光再投射到遥远的诸侯纷争、战火频仍的春秋时期。去领略一下齐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晏婴的外交风采(板书课题)。(导语设计是针对外语学校的学生实际,能激起学生确立美好的梦想,与时事勾连能激起学生对世界的关注,极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二、自主学习:请大家看课文。借助注释、工具书自读、自查、自通文意,请你将认为

15、应积累的词圈点起来。不清楚的地方请打上?号。(设计此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是下一环节合作学习的基础。)三、合作学习:1、四人小组讨论各自的疑难,仍不能解决的派代表上台板书出来。每人口译一遍课文,互相订正。2、各小组板书出的不懂的问题全班共同解决。生答或师答。提示:该积累的实词如习、辱、坐、诣、徙,师要有意识地提请学生理解记忆。(这一环节设计充分利用合作学习的优势,最大限度地由学生自主讨论及借助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四、请一生读课文。其他学生就他的断句、读音、语气、语调等进行评议、订正。并趁此时机齐读全文。(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此时的读就是一个质量较高的诵读,这既是对以上学习的检

16、验,同时也可进一步夯实课文的理解把握。)五、请一个同学把这个故事讲出来(给故事取名叫“晏子智斗楚王”),只有一个要求:尽量忠实于原文。学生评价,修订。(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以上学习总检验,之所以设计成讲故事而不是直接说是翻译,是为了弱化学生的畏难心理,让他们在有兴趣的积极心态下翻译全文。)六、再读全文,处理课后练习一、二再落实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充分利用好设计科学的课后练习,系统深入地理解课文。)七、拓展比较:1、其实晏子出使楚国还有两个故事发生了,将这三件事连起来看,我们可以更完整地领略他作为外交家的风采,语文读本第七册261面,师范读,生齐读。请对照注释、看懂原文、再看译文。2、从这两篇看,面

17、对楚国君臣的一再刁难,晏子是如何一一应对的呢?我们来列个表看看。师给出对比项,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完成。明确:楚王晏子刁难目的应对技巧设小门迎接戏弄其矮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楚不入笑齐无人指晏子不配为使齐人多巧移话题使不肖主以退为进诬齐人为盗指责齐人善盗引“化橘为枳”指出比喻、类推楚之水土使民善盗反取其辱不辱使命(这一设计既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在比较中有助于全面理解晏子的外交智慧,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鄂教版编写得较好的读本资源。)八、作为现代人,作为有志于做一名报效国家的外交官,我们确实无比敬佩几千年前的这位外交家,请你对这位古人说一句话:晏子,我要学习你提示:高尚的爱国情操、

18、高操的外交技艺、冷静机智的外交风采等等。(学生在科学的方法及井然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语文知识与能力,最终还是要形成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每一堂语文课都需关注的,最后这个环节的设计就是想针对外语学校学生的实际通过与古人对话落实新课标的这一思想。)【教学后记】:文言文教学也能用时事激趣:有一种积极的学习心态是“我要学”,而初一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多持“要我学”的被动心态,如何将这种消极的心态变为“我要学”的积极心态?老师们都知道需要激趣,用什么方法激趣呢?是老师讲故事,还是营造古文化的气氛?都可以。晏子使楚的教学实践证明,学文言文也能与时事相联,从与时事的勾连中激起学习的欲望与趣味。因此这一

19、课教学步骤的第一环节导入非常重要,在你最喜欢的外交家及印象最深的外交事件或外交人物问题的导引下,进一步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此时引出两千多年前的晏子,学生就有了“我要了解他”的积极心态了。虽然这个环节花了将近6分钟时间,事实证明它是非常值得的。后面的诵读以及字词、文句疏通的学习在这种积极心态下就有了顺利进行的良好前提。合作学习前自主学习的时间一定要充足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这种方式的形式,要让它落到实处,必须先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真正不懂的问题通过讨论合作解决,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一定通过独立思考解决,此时的老师仅需要给学生方法上轻巧的点拨,以及学生学习后予以适当的总结。用好语文读本让知识技能得到有效拓展在自主合作学习以及对课后练习进行探究后,学生对晏子在此次外交事件中的表现有了清楚的了解,对他也充满了敬佩之情,此时教师顺势提出晏子使楚的另外两个故事,在全面了解晏子外交风采的心理指引下,学生们兴致极高地来到了语文读本里,这样的拓展就有效多了,通过比较、归纳,他们就有了与晏子对话的愿望。虽是相隔两千多年,晏子的精神一样滋养现代的孩子们去树立美好的人生理想,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上是同学生们共同学完晏子使楚后的三点感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