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李润红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5681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家李润红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史家李润红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史家李润红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史家李润红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史家李润红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史家李润红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家李润红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市中小学“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教学基本信息课名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音乐学段中年级年级三年级授课日期20160701教材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音乐三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0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李润红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18210602544实施者李润红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18210602544指导者马燕梅东城区教育研修中心13810180893赵亚杰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13522366866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通过京剧唱段的学习,力求探索出快速帮助学生从唱歌状态转换到唱戏状态的方法,并

2、在传统“口传心授”的京剧唱段学唱方式上,借助唱歌课的常用手段,丰富音乐课上学习京剧唱段的学习方式。从而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对京剧学习的兴趣,并产生进一步的学习的动力,使其将来成为京剧艺术的爱好者。 (二)理论依据 以北京市唱歌教学内容设计的思路为理论依据。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2.作品分析(1)剧情分析本唱段为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为该剧中的第二场。由女主角李铁梅演唱。剧中表现了她对父亲及“表叔”们从事的抗日斗争事业的崇敬与向往。在她父亲遭受叛徒出卖被日寇杀害之后,小铁梅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在人民群众的掩护下完成了这次传送密电码的重要任务,成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3、。(2)行当分析 本唱段中的人物角色在京剧行当中属旦角。根据其表演的侧重和年龄的不同又划分为青衣、(端庄稳重的大家闺秀)花旦、(花季少女,俏丽活泼的小姑娘)老旦(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和武旦(会武功的女将军、侠女),在本唱段中李铁梅属于花旦行当。 (3)唱腔分析: 本唱段的唱腔清脆明亮、俏丽灵活。尾句中拖腔的运用,表达了女主人公李铁梅对于亲人们从事的革命工作,充满了无限崇敬与向往。过门 京胡的调门在演奏西皮流水板式时,有别于二黄的2 5弦,而为3 6弦。因此通常西皮的唱段过门中,常落在65321这几个音上。 例: 拖腔本唱段最后一个字为“拖腔”,一字多音,最后一个音为甩腔。使其旋律跌宕起伏、韵律饱

4、满。表现了李铁梅对“亲人们”的无限崇敬。 (4)板式分析板式特点本唱段使用的是西皮流水板式,多在板后起唱,结合音乐要素可理解为弱起演唱。在唱段第一句中弱起出现了4处 速度特点流水板是介于原板与快板之间,它的速度属于中速或中速稍快。(3)念白分析本唱段为现代京剧,不涉及尖团字,念白部分为普通话发音,属于京白。3.音响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范唱及伴奏为#F调,超出了学生的音域范围。因此做降调处理,将伴奏转为E调,以适应唱段的学唱。(二)学生情况分析 1. 与京剧相关(1)剧情方面:在课堂中了解到,有个别学生听家中长辈说起过与剧情相关的故事情节。 (2)基础认知方面:学生在以往的综合实践课中了解过京剧的四

5、种表现形式唱念做打,知道行当的分类生旦净丑,但对于旦行的细致分类尚未了解。2. 与音乐相关(1)发声方面:学生习惯于唱歌的发声状态,但对于唱戏的发声位置还不清楚。(2)识读乐谱方面:具备识读简谱、为歌曲打拍子的能力。(3)演唱方面:在平时的音乐课中已适应听唱法教学,对于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有更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做到有表情的歌唱。(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线段图示法运用波浪线、抛物线等旋律线条帮助学生记忆旋律走势。 局部视谱法识读乐句中的部分谱子。(四)技术准备1.用Gold Wave软件截取音响。2.用nuendo4做降调处理。3.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前

6、期状况、问题 对 策从唱歌转变成唱戏发声位置不易掌握1.模仿小猫儿叫,找寻发声位置。2面庞积极提眉亮眼拖腔部分的音准不易掌握线段图示法辅助学唱拖腔中的“心”字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唱段的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唱戏与唱歌的不同,有了进一步学习唱段的愿望;在尝试了唱、念、做等多种京剧表演形式的实践活动后,产生对京剧学习的兴趣爱好。(二)过程与方法1. 谈话法初步了解唱段故事梗概。2. 模仿法学小猫叫体会唱腔特点。3. 口传心授法唱会重点乐句。4. 局部视谱法部分乐句识读乐谱。5. 手势法辅助解决个别咬字、音准、韵味。6. 启发法剧情进一步讲解,体会人物思想感情。7. 实践法唱、念、

7、做相结合,表现人物。(三)知识与技能1唱戏的发声位置2. 学唱部分乐句3知道旦行的分类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 1. 体会唱戏的发声位置2. 部分乐句的学唱(二)教学难点部分乐句的表情达意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 介绍剧情环节目标:初步感受所学唱段,了解故事梗概。设计说明: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示范,熟悉学习内容;在师生交流中了解故事背景。活动1.1听教师范唱,学生打拍子活动1.2师生谈话了解唱段剧情故事活动1.3复习四大行当 介绍旦行分类 (二)开声喊嗓 了解旦行环节目标:体会花旦唱腔特点,了解旦行分类。设计说明:学生通过模仿小猫儿叫,适应花旦唱腔的小嗓儿发声位置,同时了解旦行分类。活动

8、2.1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模仿小猫的叫声 。活动2.2教师指导,学生唱出波浪音“yi” 。活动2.3教师指导,学生唱出螺旋音“yi”。 (三)学习唱段 表情达意环节目标:唱会、唱好重点乐句,初步表达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设计说明:通过口传心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学唱。在对剧情的进一步了解后,初步尝试表达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活动3.1学习首句,唱出韵味,表现人物形象。 (1)聆听录音范唱,初步了解剧情。 (2)指导学生用小嗓儿位置,有节奏的念第一句唱词。 (3)唱会首句,掌握音准节奏。 口传心授法与局部识谱法相结合,唱会首句。 教师指导纠正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 “家”字要归韵;“表”字有小弯

9、;“叔”字不要唱太直 “大”与“事”中间加一个“啊”字;“没”字唱出韵味。 (4)借助声调,加入手势,学习念白。 (5)唱好首句,突出京剧韵味。 “没”字教师运用对比法,使学生体会京剧演唱韵味。 指导学生“门”字要归鼻腔,突出铁梅年龄特点。 师生合作完整演唱,教师渗透身段动作。活动3.2学习尾句,品味拖腔,突出人物品质。 (1)唱会尾句,掌握音准节奏。 学生自主识谱,熟悉旋律。 借助图示,指导拖腔音准。 (2)唱好尾句,品味拖腔。 进一步讲解剧情,启发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借助图示,品味拖腔,表情达意。 (四)完整表现 塑造形象环节目标:师生合作完成唱段,多种形式结合塑造人物形象。设计说明:

10、学生学习身段动作,初步尝试唱、念、做结合,表现人物性格、抒发情感。活动4.1观看视频,了解“做”的表演形式。活动4.2教师讲解动作,学生模仿。活动4.3学生唱、念、做结合,与教师接唱表现人物形象。活动4.4学生展示,教师小结。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注重过程性评价,将鼓励性评价贯穿整个课堂。七、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一)模仿小猫叫,解决了唱歌到唱戏状态的转换。 从唱歌到唱戏,找到花旦的发声位置是本课学唱及模仿出京剧韵味至关重要的一点。教师采用模仿小猫叫的方法,并将此方法迁移到唱戏的小嗓儿发声位置,从而巧妙解决了唱歌到唱戏状态的转换。(二)口传心授与局部识谱,改进了音乐课堂学习京剧唱段的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口传心授是学唱京剧的传统方法。本节课继续延用了这种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唱段、体会唱腔特点。同时采用了局部识谱的方法来学习,并借助图示,如波浪线、螺旋线、抛物线来帮助学生唱会唱段,唱好唱段。从而改进了音乐课堂学习京剧唱段的教学方法。(三)唱念做结合,增强了对京剧文化内涵的感受与了解。唱、念、做、打是京剧的四种表演形式。本节课中学生用小嗓儿的发生位置学习唱段,体会了京剧唱腔的韵味;借助声调手势感受了念白的字正腔圆;在学习身段动作的中,体验了“做”在京剧表演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学生通过唱念做结合的实践活动,增强了对京剧文化内涵的感受与了解。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