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教学设计盛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后一课教学设计盛艳.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凤台四中专业性有效教学设计方案学 科七年级语文课 题7、最后一课时 间2013年3月5日主讲教师盛 艳教学课时2课时课 型常态课教学目标目标: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细节等描写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思想的写作方法并体会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通过对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和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的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注重朗读指导,加深学生的感受。重点:通过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以及小弗郎士的后悔悲愤心情,深刻体会他们爱国主义精神。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把握人物思想感情及发展变化;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和某些不易为学生理解的情节。有效导入 导入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
2、习主题。导入方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内容:热爱祖国就应该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真学好祖国语言正是热爱祖国的一种具体表现。不要把热爱祖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脚踏实地积极主动地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法国小说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让我们看看小弗郎士和他的老师在国土沦亡之时,是怎么来上这最后一课的。(板书课题) 有效精讲精讲目标:1.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感知主要人物形象。揣摩语言理解其内涵及对比赏析。精讲方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精讲内容:第一课时一、学情诊断1.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2.文体介绍。二、自主探究1.扫清字词障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踱( )督学( )郝叟( )( )摊( )懊悔( ) chng f( )( )钥匙( )( )磨损( )祈祷( )( ) 2.整体把握课文(1)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故事情节:序幕:上学路上 开端:上课前 发展:课上 高潮结局:下课)三、合作探究1、作者为何以最后一课为题? -这是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2.一堂普通的课,现在却因加了“最后”两个字而变得特殊起来。同学们,“最后”这两个字最能让你们想到什么?(悲伤、沉重、依恋、惜别等)3课文中最能渲染悲伤、沉重、依恋、惜别等这种气氛的描写在哪里?找出来,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情感。(精读22自然段)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以我的见闻和感受
4、为线索。)第二课时一、自主探究1.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用书上的话回答)(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2.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上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3. 小弗郎士是个什么样的孩子?4.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先生为什么把语言比作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表现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课文内容,直接进行渗透) 一个民族的语言是这个民族的象征,代表着民族的尊严,是联系本民族人民思想感情的纽带。牢记住祖国的语言就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就会激发爱国热情,团结起来,为收复国土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所以作者把语言比作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是先生强烈爱国心的表现。我借机启发学生:汉
5、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应该怎么珍惜呢?5.今天听讲小弗郎士的感受如何?为什么?精读他的心理描写: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问:为什么呢?是不是老师今天讲的是最简单的部分呢?全班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小弗朗士认真听课的原因!二、合作探究探究环境在本文中的作用。1.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军事侵略)2.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烘托“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3.对鸽子的叫声描写的作用是什么?4.教室和韩麦尔先生的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有效精练精练目标:感知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揣摩语言理解其内涵。 精练方式: 讨论
6、式精练内容:精读24-29自然段,回答一下问题。 1.从小说情节看,选文属于什么部分?2.“忽然教堂的众生敲了十二下。”钟响了,意为什么?3.“号声”暗示了什么?4.找出一处对人物的侧面描写。5听到钟声、号声,为什么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有效小结与作业设计小结:同学们,我国的经济在腾飞,我们的民族在强大,为了国际的交流,我们必须学习英语但是我们既要学好英语更要学好汉语我在这里变化一下韩麦尔先生的话: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我们必须牢牢把它记在心里,永远要学好它只要牢牢记住我们的语言,就像拿着一把通向世界大门的钥匙世界是你们的,未来是你们的,我们期待着! 作业: 1.选词填空:(1)
7、韩麦尔先生呢, (A走;B进;C踱)来 (A踱;B走;C出)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2.他亲手 (A种;B种植;C栽)的紫藤,如今也 (A绕着;B围绕;C围着)窗口一直 (A攀上;B爬到;C上到)屋顶了。2.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谈谈你的感受,把它写下来。教学后记七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到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授课时要提炼出几个关键的问题,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思考,理解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效果自然就好了。这是一篇经典之作,学生在语言文字上应该没有什么障碍。只要了解小说背景并有效地唤起学生的相关体验,理解他写了什么,要表达什么还是比较容易的。关键就在于怎样让学生进入人物的情感世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