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5739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设计伊春市伊春区第八中学华 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中,体现用身边常见器材进行物理实验的思想。这节知识跟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好章节,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是初二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探究学习方法,让学生知道解决物理问题常采用这种方法,即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实验、检验,得出结论。教材分析“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内容是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这也是我们学生开始学习声现象的第一节内容。所以,这节课是非常重要的。“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

2、声现象”的基础,学生只有先掌握好这节内容,才能够学好后面的内容。学好“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知识,是学好“声现象”的基础。教材比较注意科学的编排内容,把物理知识融入到生活中,通过示例图片,身边的例子把“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物理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对物理有一种亲切感,觉得物理就在他们身边,教材中还把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中“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兴趣。学情分析学生对声现象非常熟悉,但极少的同学知道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及声速的大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3、不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教学重点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真空罩、闹钟、鼓、豆子、锣,尺子,自动笔等。教法与学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

4、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学生唱歌,谁唱的最好听?他是怎么唱出来的?你又是怎么听到这么美妙的声音的讨论听到的是什么声音在引入阶段调动学生学习声音的积极性,能够更快的融入本节课中。进行新课一、声音的产生听几组声音,这些都是什么声音?这些发声体有什么共同特征。总结: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我们能不能看出它在振动?演示音叉实验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 发声也就停止。练习:引导学生描述声现象中都是由什么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短暂的,如何这些声音记录下来?留声机是用声音记录历史的开始。二、声音的传播我们能听到声音,声是如何从发声体传播到远处的呢?声音可以通

5、过空气传入人耳中,那么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呢?实验演示: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如果没有固体、液体、气体,声音还能传播吗?怎样设计实验证明。演示实验:真空罩中的闹钟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这里我们把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三、声速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340m/s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回声;声音的反射。比原声晚到达人耳0.1S以上。尝试发出一些声音,观察进行实验理解 记录拿出以准备好的教学用具进行实验分析,讨论,回答观察实验,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再次动手进行实验比

6、较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关系通过学生观察不同物体的发声,观察他们的共同特点,从而总结出物体发声的特点。调动学生热情,从生活走向物理由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器材,从他们亲手进行的实验中得出结论,是其印象更加深刻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师生互动,即调动了课堂气氛,又学习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通过回声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加深他们对声速的理解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强化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促进情感的提升。课后延伸思维拓展声音在传播过种会出现许多有趣现象:现象1:有一根很长的自来水管

7、,一个人在管子的一端喊一声,另一人用耳朵贴在另一端,此时,他应该能听到几次声音?现象2:在雷雨交加的夏天,一声响雷后,往往是雷声轰轰不断。这又是什么现象呢? 分组讨论,分析几种可能的情况,得出正确结论通过练习,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的更加深刻,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对生活中遇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布置作业练习册的相关内容板书设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二、声音的传播三、声速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播放几种不同的声音,引起学生探究声学知识的欲望,同时揭示研究主题。然后,通过声带振动发声、音叉振动发声的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验声音产生的原因。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

8、产生的,所以在设计“声音的产生原因”活动中,并不是按照“建立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交流讨论”的常规探究步骤,而是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自主选择仪器去体验不同物体发声时确实在振动,并能够初步运用科学语言和表达技能说明实验现象。课堂中,重视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既拉进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消除科学的神秘感.同时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觉的利用身边简单器材在课下进行小发明,小创作。 但是在课堂上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不能灵活运用科学探究的环节;学生参与讨论的过程中个别学生参与程度不足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应该及时地改正自己的缺点,努力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适宜的情境,激起学生思想的火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