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阿尚梅.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5747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阿尚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阿尚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阿尚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阿尚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阿尚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阿尚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阿尚梅.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简介阿尚梅,女,汉族,1978年11月出生,现任托克逊县第一小学教师。1997年6月毕业于吐鲁番地区师范,实验专业。2007年1月取得函授本科学历。1998年9月至今一直在托克逊县第一小学工作,担任数学教师。工作以来,坚持以教育为本,热爱教育事业,立足于本职工作。始终以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通过努力取得一些进步,于2011年4月在托克逊县教育局举办的数学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012年9月在吐鲁番教育学会举办的数学说课大赛中获得二等奖。附件有余数的除法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49-51页例1、例2执教教师:托克逊县第一小学 阿尚梅一、 教材分析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一课

2、的教学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除法和学会了表内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结合,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体会余数产生的原因及其实际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巩固表内除法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除法计算中,有余数的除法是大量的,整除的情况是比较少的。学好有余数的除法还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对除法已经有了认识,在此基础上在同一问题的情境下,不同的学生会发现不同的问题,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结合

3、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合作交流。三、 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余数的产生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理解并掌握除法竖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初步学会试商。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操作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除法竖式的学习过程,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理解有余

4、数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理解除法竖式中“商和除数的的乘积”,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四、 教学准备:多媒体演示,糖果、白纸,学生每人准备一把尺子。五、 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1、师:今天为了和大家共同完成这节课,特地给大家带来一些香甜的水果。如果大家表现的好,我就把它送给大家。课件逐一出示以下问题。2、62 124 217 568(二) 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学习例1。(1)课件出示画面,请学生说一说数学信息。(2)问:把12颗糖分给4个人,怎么分比较合适?为什么?(3)用什么方法解答?怎样列式?(学生口述,师板书算式)124=3(颗)师:谁来说说这些数字在这个算式里是什么

5、名称?这是们以前就学过的除法横式的写法,今天这是我我们要来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4)教师指导写除法竖式。a.除法竖式的写法与加、减法的竖式不一样。先写除号。被除数写在里面。除数写在外面,商写在被除数的上方,与个位对齐。表示把总数进行平均分,把12平均分成4份,那么分得的结果就写在横线的上面,这条横线和加减法竖式的横线一样也相当于等号的意思。b.指导怎么进行竖式计算。(课件演示) c.学生练习写除法竖式,指名板演。(5)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结合具体情境,感知表内除法竖式的意义,及除法竖式各个部分的意义和名称 )(6)即时练习2个,写除

6、法竖式。2、学习例2。 (1)课件出示画面,请学生说一说数学信息。 (2)问:这18颗糖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最多分几颗? (3)动手操作:四人一组合作交流分糖。教师参与。 (4)小组汇报,展示分的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5)学生说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横式。横式中的得数该怎样写?教师指导:先写商4,接着用6个小圆点表示还剩,最后写余数“2”,读作:商4余2。184=4(颗)2(颗)引导学生观察:这个横式跟刚刚的“124=3(颗)”有什么不同?你发现了什么?(6)小结: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做余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

7、数”除法(出示课题)(7)学生尝试写竖式除法。a.学生独立写,指名板演,教师巡视。b.学生先进行评价,教师加以讲解。c.引导学生说出除法竖式中每一个数表示的意思。d. 设问:如果没有动手分一分,直接用竖式计算时,怎样想商呢?请各小组讨论,并组织交流。在讨论交流的基础,强调指出:计算4除18时,要想几和4相乘的积最接近18又小于18。4和4相乘是16最接近18又小于18,可以商4.(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交流,由没剩余引出有剩余,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三)观察比较,理解概念。1引导学生观察:例1和例2这两题竖式最大的不同点在哪? 2. 归纳总结:正好全部分完的除法叫

8、整除,如果平均分完之后还有剩余的除法叫有余数的除法。(四) 学以致用、巩固新知1.做一做 133 476怎么样想商是几?2、即时练习课件出示,学生口答A、有1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 )个,还剩( )个。(提问:你是怎么想的?)B、有28个面包,每6个装成一袋,可以装( )袋,还剩( )个。(五)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六、 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124=3(颗) 184=4(颗)。2(颗)七、设计理念和思路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的过程,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的地位,要让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本节课我让学

9、生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到了余数的由来;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理解竖式的含义。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了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我将教材略作变动,练习题和例2合在一起。在学生自主分糖果的过程中,必然会得到两种结果:一是正好摆完没有多余,一是摆了若干堆后有多余。通过两种结果的对比,学生理解了余数的产生是生活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感悟了余数产生的意义。接着采取讲授法讲解有余数除法横式的写法和读法。有余数除法竖式的意义也是较难理解的知识之一。我先教学了表内除法的竖式的写法,并组织学生交流除法竖式中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这为有余数的除法竖式打下了基础,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的教学我采取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自己尝试写竖式,在明确写法的基础上,再出示做一做的练习巩固新知,在练习中着重提问学生如何想商几?最后总结得出试商的一般方法:想除数乘什么最接近被除数,同时又小于被除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