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叔胺及季铵盐第章环境风险评估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58529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脂肪叔胺及季铵盐第章环境风险评估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脂肪叔胺及季铵盐第章环境风险评估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脂肪叔胺及季铵盐第章环境风险评估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脂肪叔胺及季铵盐第章环境风险评估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脂肪叔胺及季铵盐第章环境风险评估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脂肪叔胺及季铵盐第章环境风险评估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脂肪叔胺及季铵盐第章环境风险评估环评报告.doc(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东长盈油脂科技有限公司12000吨/年脂肪叔胺及6000吨/年季铵盐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第10章 环境风险分析10.1 概述所谓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灾难事故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的事件,它具有危害性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同时风险发生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发生,对环境会产生较大影响。环境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10.2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范围包

2、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生产设施风险识别范围:主要生产装置、储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工程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等;物质风险识别范围:主要原辅材料、燃料、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风险类型: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10.2.1 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建设项目使用的原料、生产的产品,有较多危险物质,具有易燃的性和毒性,并且生产过程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火灾、爆炸、物料泄漏致使中毒是主要危险因素。(1)工艺控制系统危险因素分析建设项目使用了先进的DCS自动化控制,提高了控制精度,从根本上提高了建设项目的安全化程度。但其可靠性是建立在控

3、制系统的设备要始终保持完好这一基础上的。从工艺参数的测量及信号转换、信号处理及反馈,到执行组件的调节,各个硬件、软件均必须始终保持完好状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可能引起工艺指标的失控,若连锁系统失灵,可导致超温、超压和易燃物质泄漏,从而引发火灾、爆炸或人员中毒。(2)储存系统危险因素分析若罐体自身设计强度不够,或安装存在缺陷,或由于腐蚀等原因导致罐体破裂、泵泄漏及泵体裂纹、密封件损坏、阀门和法兰损坏使易燃液体大量泄漏,遇点火源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若无液位显示或高液位报警装置,可导致储罐满溢,泄漏的易燃液体遇点火源可发生火灾、爆炸事故。(3)运输装卸系统危险因素分析产品储存、运输过程中,运

4、输车辆存在故障或驾驶人员违章驾驶,车辆撞击人员或设备,有造成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坏的危险。物料从罐内向外抽料过程中,若操作不慎致罐内余压过低甚至形成负压,则有可能吸入空气,在罐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静电火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在装卸过程因操作不慎或违章操作而泄漏物料,遇违章动火、静电火花等有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装卸车、泵送等作业过程中,若未采用液下卸车,或流速过快等原因,易产生静电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在装卸过程因操作不慎或违章操作而泄漏物料,遇点火源有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管路裂缝或破裂可造成物料泄漏,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管材质量缺陷和焊接质量差;地基沉降、地层滑动及地面支架失稳,造成管路扭曲断裂;

5、内部、外部腐蚀穿孔;快速开泵和停泵会造成对管路的冲击,有可能使管路破裂;外力碰撞可导致管道破裂。泵泄漏及泵体裂纹、密封件损坏或与管道的连接法兰损坏都可导致物料泄漏。阀门和法兰泄漏线阀门和法兰破损有可能导致物料的泄漏,其主要原因有:法兰、法兰紧固件及阀门用料缺陷或制造工艺不符合要求;垫片、填料老化;操作不当等原因。储罐未设防雷接地,有可能遭雷击而发生火灾。储罐未设防火堤,否则发生泄漏时容易引起火灾和火灾蔓延。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6441-198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的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通过对物质、工艺技术、工艺控制、设备

6、设施等方面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建成后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容器爆炸、机械伤害、触电、起重伤害、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灼烫、淹溺等。建设项目生产工序中可能发生事故的有主车间、罐区和管道等,上述各工序生产设施风险因素详见表10.2-1。表10.2-1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 分布情况危险部位火灾爆炸起重伤害灼烫中毒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容器爆炸车辆伤害淹溺生产车间生产装置仓库原料仓库罐区二甲胺脂肪醇叔胺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单元变配电室导热油炉空压站循环/消防水建设项目对环境风险物质的筛选和工艺流程确定生产设施风险单元及风险类型见表10.2-2。表

7、10.2-2 厂区风险单元及风险类型一览表危险单元编号危险单位风险类型1生产车间泄露、火灾、中毒、爆炸2储罐泄漏、火灾、爆炸3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单元火灾10.2.2 物质风险识别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附录A.1表1“物质危险性标准”,物质的危险性判定标准见表10.2-3。表10.2-3 物质危险性标准项目序号LD50(大鼠经口)/(mg/kg)LD50(大鼠经皮)/(mg/kg)LC50(小鼠吸入,4h)/(mg/L)有毒物质1510.0125LD502510LD50500.1LD500.5325LD5020050LD504000.5LD502易燃物质1

8、可燃气体:在常压下以气态存在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其沸点(常压下)是20或20以下的物质2易燃液体:闪点低于21,沸点高于20的物质3可燃液体:闪点低于55,压力下保持液态,在实际操作条件下(如高温高压)可以引起重大事故的物质爆炸性物质在火焰影响下可以爆炸,或者对冲击、摩擦比硝基苯更为敏感的物质本项目涉及到危险物包括有二甲胺、氯甲烷、氯化苄、乙醇、天然气和氢气等。物料危险有害特性见表10.2-410.2-9。10 - 4山东长盈油脂科技有限公司12000吨/年脂肪叔胺及6000吨/年季铵盐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表10.2-4 二甲胺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一览表品名二甲胺别名/英文名dime

9、thylamine理化性质分子式(CH3)2NH分子量45.08熔点()-92.2沸点()6.9相对密度(水=1)0.68蒸汽压(kPa)202.65(10)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浓时有氨味,稀时有烂鱼味,有刺激性恶臭味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稳定性和危险性较稳定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316 mg/kg(小鼠经口);0.698 g/kg(大鼠经口);LC50: 8354 mg/m3,6小时(大鼠吸入)表10.2-5 氯甲烷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一览表品名

10、氯甲烷别名/英文名chloromethane理化性质分子式CH3Cl分子量50.49熔点()-97.7沸点()-23.7相对密度(空气=1)1.70相对密度(水=1)0.92爆炸上限%(V/V)19.0爆炸下限%(V/V)7.0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有醚样的微甜气味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醇、乙醚稳定性和危险性稳定易燃,有毒,具有刺激性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毒理学资料LC50:53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10.2-6 氯化苄的理化性质及其毒理特性一览表品名氯化苄别名/英文名Benzyl chloride理化性质分子式C7H7Cl分子量126.58熔点()-39.2

11、沸点()179.4相对密度(空气=1)4.36相对密度(水=1)1.10闪点()67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不愉快的刺激性气味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稳定性和危险性稳定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铜、铝、镁、锌等接触放出热量及氯化氢气体毒理学资料LC50:53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表10.2-7 乙醇的理化性质及其毒理特性一览表品名乙醇别名/英文名Ethyl alcohol理化性质分子式C2H6O分子量46.07熔点()-114.1沸点()78.3相对密度(空气=1)1.59相对密度(水=1)0.79闪点()12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

12、香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稳定性和危险性稳定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 7060mg/kg(兔经口);7430mg/kg(兔经皮)LC50: 37620mg/m3,10小时(大鼠吸入)表10.2-8 天然气的理化性质及其毒理特性一览表品名天然气别名/英文名NG理化性质分子式/分子量/熔点()/沸点()-161.5相对密度(空气=1)0.55相对密度(水=1)0.415

13、闪点()/爆炸上限%(V/V)15爆炸下限%(V/V)5.3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稳定性和危险性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明火着火、爆炸危险。与五氟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溴、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毒理学资料/表10.2-9 氢气的理化性质及应急措施品名氢气别名-英文名称hydrogen理化性质分子式H2分子量2熔点-259.1沸点-252.87相对密度(水=1)0.07(-252)(空气=1)0.07外观气味无色无味气体爆炸极限%74.14.1危险性极易燃烧,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或高温热源会引起燃烧或爆炸。其比重比空

14、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10.2.3 生产过程风险性分析根据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建设项目生产工艺不在其规定的15个危险化学工艺之列。同时,根据工程实际运行情况,脂肪叔胺和季铵盐涉及的生产工艺流程较短、生产设备种类较少,不涉及长距离物料输送管道、不涉及高压合成反应过程。同时,由于建设项目生产规模较小,各主要原辅材量的吨产品消耗量都较小。因此,本次评估认为,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较低。10.2.4 建设项目风险类型根据对建设项目涉及危险品的理化性质、生产工艺特点以及同类项目的类比调查,项目

15、事故风险类型确定为二甲胺、天然气泄漏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不考虑自然灾害引起的风险。物料在运输及储存过程中保管不善及操作不当,都将会引起火灾甚至爆炸事故。在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危险介质的设备密封不严或维修保养不及时,设备存在隐患,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发生,对周围人员及财产将造成伤害。10.2.4.1事故中的伴生/次生危险性分析(1)火灾爆炸事故中的伴生/次生危险性分析建设项目生产装置在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可能的次生危险性主要包括救火过程产生的消防污水,如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进入雨水系统,造成附近的水体污染。同时火灾爆炸后破坏地表覆盖物,会有部分液体物料、受污染消防水进入土壤,甚至污染

16、地下水。火灾、爆炸时产生的挥发气体影响环境质量,对职工及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2)泄漏事故中的伴生/次生危险性分析建设项目中涉及物料二甲胺和天然气易燃,一旦发生物料泄漏进入空气中,可能会引起火灾爆炸,危害设备和人员安全,产生的废气会严重影响周围大气环境。10.2.4.2事故连锁效应和事故重叠引发继发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在化工企业中火灾和爆炸事故存在引起继发事故和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建设项目的这种危险性表现在生产装置系统:(1)生产装置系统建设项目生产装置存在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质,且工作环境一般都为高温高压,如果泄漏造成火灾爆炸,其热辐射可能会引起临近设备表面达到燃烧温度,可能会发生事

17、故连锁反应和继发事故。(2)贮运系统罐区二甲胺、天然气属易燃物质,如果泄漏会造成火灾,如果防范措施不当或措施不利,可能会进入排水系统或大气环境,造成事故连锁效应和继发事故。10.2.5 环境风险评估等级、评估范围及评估内容参照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该项目生产运行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危险化学品为生产涉及的原料和产品为二甲胺、氢气、氯甲烷、乙醇、天然气、脂肪醇、叔胺、氯化苄和季铵盐等。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的物质为二甲胺、氯甲烷、氢气、乙醇、天然气。本项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见表10.2-10。10 - 50表10.2-1

18、0 重大危险源辨识表场所物质名称储存量或在线量(t)GB18218-2009临界量(t)单项系数单独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综合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罐区二甲胺43104.3是(qi/Qi)=6.671构成重大危险源氯甲烷22.08102.208氯化苄445000.088乙醇18.965000.038天然气管道天然气0.0015500.00003否钢瓶库棚氢气0.013550.0027否生产车间二甲胺0.23100.023否乙醇0.65000.0012氯化苄0.45000.0008氢气0.001650.00032氯甲烷0.08100.008经计算,该项目q1/Q1q2/Q2qn/Qn=6.671,故该项

19、目存在重大危险源。根据评估等级划分依据和对各种污染源事故危险性的判定,确定本次风险评估的范围为以厂区为中心,半径5km的范围。结合上述危险源辨识的结果,本次环境风险评估等级确定为一级。风险评估内容主要包括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估、风险管理、事故应急监测六部分。10.3 风险源项分析造成风险事故的隐患取决于工艺技术、设备质量和操作管理水平等方面。一般引起风险事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同一事故可能既有操作、管理方面的原因,又有工艺、设备方面的因素,各种因素错综复杂,相互关联,潜移默化地起着作用。事故发生往往因安全管理方面的缺陷处置不当,未能及时纠正,于是在异常状态下,生产设备和工艺

20、方面潜伏的一些事故隐患纷纷暴露出来,最终酿成灾难性事故。最大可信事故是指在所有预测的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该项目虽具有多个事故风险源,但环境风险来自主要危险源的事故性泄漏,尤其是重大危险源。项目最大可信事故的确定是依据事故源大小和物质特性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确定。根据事故源识别和事故因素分析表明,产品物料泄漏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事故原因主要是生产装置和储存设备出口部位断裂、阀门破损以及容器破裂等。10.3.1最大可信事故确定10.3.1.1国内同类行业同类物料泄漏重大事故(1)二甲胺泄漏事故2014年9月22日凌晨,咸通高速咸宁东有一辆运输二甲胺罐车发生泄漏

21、污染事故,发生二甲胺罐车泄漏事故车辆是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富海物流有限公司的一辆槽式半挂牵引车。该车9月21日从江苏省宿迁北工业园新亚科技有限公司灌装30.42吨“二甲胺”拉往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工业园。22日凌晨约4时,车辆行驶蕲嘉高速与咸黄高速入口处,在倒车过程中将车尾与高速护栏相撞,导致放料阀撞裂,二甲胺顺着阀门泄漏。事故发生后咸安区出动了4辆消防车到达现场进行了处置。利用1吨盐酸对所受污染水体进行水喷雾稀释。经过一天的现场处置,受污染的地段、地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2)天然气泄漏事故上海浦东“115”天然气泄漏事故:上海浦东2004年1月15日发生天然气泄漏事故,经调查

22、分析造成燃气泄漏是由于浦建路地区一个换气站的调压器发生机械故障,使得调压器出口压力超高。据天然气输配管理所同志介绍,一般调压器出口的燃气正常指数是2300Pa,而发生事故时调压器出口的燃气指数为3000Pa,已超过了低压燃气的指数。另外,根据国内同类企业生产典型事故的案例调查可知,工程发生的事故大部分是因工艺和操作管理过程有缺陷或不慎造成的,发生的事故危害中泄漏事故及次生危害影响最大。10.3.1.2事故树分析事故树分析方法,也称故障树,是预测事故和分析事故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从结果到原因找出与灾害有关的各种因素之间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的分析法,也是“世界银行”、“亚洲银行”贷款项目执行时推荐的方

23、法。这种方法是把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放在图的最上面,称为顶上事件,按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与灾害事故有关的原因。通过事故树分析可以找出基本事件及其对顶上事件影响的程度作为采取安全措施、预防事故提供科学的依据。本项目顶端事故与基本事件的关联具体见图10.3-1。本次评估的潜在事故的事件树分析具体见图10.3-2。由图10.3-1可知,本项目产品发生燃烧爆炸事故是由两个“中间事件”(设备泄漏、火源)同时发生所造成的。因此,防止产品泄漏是防止发生燃爆事故的关键,另外安全管理,严禁吸烟和动用明火,防止铁器撞击,也是防止燃爆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由图10.3-2可知,本项目原料泄漏风险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24、与泄漏时间及各种应急处理措施的有效性密切相关。同时,储罐、管道等物料泄漏,极可能引发燃爆危害事故或扩散污染事故。顶端事故发生泄漏事故燃烧爆炸事故火 源液体泄漏撞击摩擦雷电静电产生明火槽车破损机泵破损管道破损阀门破损罐体破裂表示逻辑与门表示逻辑或门图10.3-1顶端事故与基本事件关联图未造成事故仪器显示泄漏,立即关闭有关阀门或堵漏未造成事故储罐、管道等仪器故障,操作工发现,关闭有关阀门或堵漏泄漏泄漏污染操作工未发现,或阀门损坏或堵漏失败自然扩散撞击破裂图10.3-2 储罐、管道系统事件树示意图10.3.2 最大可信事故及类型本次评估主要通过考虑液二甲胺、乙醇、氯甲烷、氢气和天然气等理化性质差异、

25、储存及产生量、毒性和危险性的差异,从而确定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及类型。根据对该项目风险因素识别和比较的结果,本次评估认为,该项目重点防范的对象主要包括:(1)生产中有毒物质如二甲胺、乙醇、氯甲烷等泄漏引起的中毒、火灾、爆炸影响;(2)物料储存区氢气钢瓶、二甲胺储罐、乙醇储罐、氯甲烷储罐、天然气输气管线等泄漏引起的中毒、火灾、爆炸影响。各种事故状态下,以二甲胺储罐泄漏及其次生灾害对周边环境的风险影响最大,因此确定将二甲胺储罐泄漏事故作为最大可信事故。10.3.3 事故发生概率本次环境风险评估发生事故主要部位为储罐、管道、阀门等破损造成泄漏、爆炸、火灾事故。参考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

26、稿)具体概率见表10.3-1。表10.3-1 主要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泄漏部位泄漏模式泄漏概率泄漏部位泄漏模式泄漏概率容器泄漏孔径1mm5.0010-4/年往复式泵体泄漏孔径1mm3.7010-3/年泄漏孔径10mm1.0010-5/年整体破裂1.0010-5/年泄漏孔径50mm5.0010-6/年往复式压缩机泄漏孔径1mm2.7010-2/年整体破裂1.0010-6/年整体破裂1.1010-5/年整体破裂(压力容器)6.510-5/年内径50mm的管道泄漏孔径1mm5.710-5(m/年)内径150mm的手动阀门泄漏孔径1mm5.5010-2/年全管径破裂8.810-7(m/年)泄漏孔径50m

27、m7.7010-8/年50mm内径150mm的管道泄漏孔径1mm2.0010-5(m/年)内径150mm的手动阀门泄漏孔径1mm5.5010-2/年全管径破裂2.6010-7(m/年)泄漏孔径50mm4.2010-8/年内径150mm的管道泄漏孔径1mm1.1010-5(m/年)内径150mm的驱动阀门泄漏孔径1mm2.6010-4/年全管径破裂8.8010-7(m/年)泄漏孔径50mm1.9010-6/年本次评估中以二甲胺输送管道全管径破裂确定事故发生概率,二甲胺输送管道为30mm,则泄漏概率取8.8010-7 m/年。10.3.4 事故源项确定10.3.4.1二甲胺泄漏源强确定二甲胺日常以

28、液态形式贮存于贮罐内,不考虑罐体的破裂情况,只考虑生产输送过程中由于管道破裂原因产生的二甲胺泄漏事故。贮罐内压力小于3公斤;常压下二甲胺为气态,但二甲胺在泄漏出瞬间仍为液态,其泄漏速率采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HJ/T169-2004)附录A中推荐的液体泄漏速率计算公式进行估算,公式如下:式中,Q0液体泄漏速度,kg/s;Cd液体泄漏系数;A泄漏口面积,m2;泄漏液体密度,kg /m3;P容器内介质压力,Pa;P0环境压力,Pa;g重力加速度,9.8kg/s;h泄漏口之上液位高度,m。计算各参数见表10.3-2。表10.3-2 二甲胺物料泄露速率计算表物料名称泄露系数Cd泄露口面积(m2)

29、泄露液体密度(t/m3)P(MPa)p0(MPa)h(m)QL(kg/s)二甲胺0.620.0007250.680.30.127.57由上式可得到,储罐事故泄漏引起的液态二甲胺泄漏速率为7.57kg/s,总泄漏量为4.54t(10 分钟)。液体泄漏后会向环境中蒸发,由于二甲胺的沸点为6.9,故会发生闪蒸蒸发,没有质量蒸发存在,泄漏量即为蒸发量,即二甲胺的发生源强为7.57kg/s。10.3.4.2二甲胺火灾、爆炸事故源强确定二甲胺气体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当足够数量的可燃或易燃物料泄漏出来,与空气充分混合并被点燃时,将会产生蒸气云爆炸(VCE)。蒸汽云团爆炸一般

30、采用TNT当量法来计算蒸汽云团爆炸的影响。TNT当量计算公式如下:式中WTNT蒸气云的TNT当量,kg;Wf蒸气云中燃料的总质量,kg;蒸气云爆炸的效率因子,表面参与爆炸的可燃气体的分数,一般取3%或4%;本次项目选取3%;Qf燃料的燃烧热,J/kg;QTNTTNT的爆炸热,一般取4.52106J/kg。爆炸中心与给定超压间的距离可以按下式计算:R=0.3967WTNT1/3exp3.5031-0.7241ln(p/6900)2通过上式可推算出:式中:R距离,m;p目标处的超压值,Pa;爆炸涉及的总能量中只有一小部分真正对爆炸有贡献,这一分数称为效率因子。效率因子是爆炸后果分析中最重要也是最难

31、准确知道的参数,其范围为2%20%,一般取10%。超压的损坏效率见下表10.3-3。表10.3-3 爆炸超压的损害效应超压预期损害PsikPa0.10.69小窗户损坏0.151.035玻璃损坏的典型压力0.302.710%玻璃破裂0.53.45窗户损坏,房屋结构较小的破坏0.74.83对人可逆影响的上限1.06.90房屋部分损坏;金属板扭曲;玻璃碎片划伤2.013.8墙和屋顶部分坍塌2.416.56暴露人员的耳膜破裂2.517.25人员致死的临界量3.020.7钢结构建筑扭曲和基础位移5.034.5木结构断裂1069.0几乎所有建筑坍塌,肺出血20138直接冲击波造成100%死亡下面是常用的一

32、个根据超压冲量准则和概率模型得到的死亡半径公式。 死亡率取50%,可以认为此半径内的人员全部死亡,半径以外无一人死亡,这样可以使问题简化。财产损失半径可按下式计算:通常,死亡半径按超压90kPa计算,重伤半径按44kPa计算,轻伤半径按17kPa计算。财产损失半径按13.8kPa计算。按二甲胺单罐发生爆炸计算,TNT当量为94.473kg,死亡半径为5.68m,重伤半径:17.99m,轻伤半径:32.27m,财产损失半径:6.49m。10.3.4.3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火灾爆炸过程中,二甲胺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参考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火灾伴生/次

33、生中一氧化碳产生量的计算见公式: GCO=2330qC 式中: GCO一氧化碳的产生量,g/kg; C物质中碳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取53.3%; q化学不完全燃烧值,%,取8%。据此计算,二甲胺不完全燃烧时,一氧化碳产生量为99.35g/kg。根据前节二甲胺泄漏速率计算结果,储罐泄漏时二甲胺气体的泄漏速率为7.57kg/s,则CO的产生速率为0.752kg/s。10.4 环境风险影响分析10.4.1 二甲胺泄漏挥发影响分析本项目二甲胺泄漏挥发影响采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10-2004)中的变天条件下多烟团模式,计算模式如下:式中:c(x,y,0)下风向地面(x,y)坐

34、标处的空气中污染物浓度(mg/m3);x0,y0,z0烟团中心坐标;Q事故期间烟团的排放量;x、y、z为x、y、z方向的扩散参数(m)。常取x =y。对于短时间事故(少于30分钟),可采用下述变天条件下多烟团模式:式中:第i个烟团在时刻(即第w时段)在点(x,y,0)产生的地面浓度;Q烟团排放量(mg),QQt,Q为释放率(mgs-1),t为时段长度(s);x,eff,y,eff,z,eff烟团在w时段沿x、y和z方向的等效扩散参数,m,可由下式估算:式中:xi w和yi w-第w时段结束时第i烟团质心的x和y坐标,由下述两式计算:各个烟团对某个关心点t小时的浓度贡献,按下式计算:式中:n为需

35、要跟踪的烟团数,可由下式确定:式中:f为小于1的系数,可根据计算要求确定。根据该模式估算,在典型气象条件下二甲胺的轴线浓度预测结果见表10.4-1至表10.4-3。表10.4-1 D稳定度各风速条件下不同时刻下风向二甲胺的轴线落地浓度(单位:mg/m3)距离(m)风速0.5m/s风速1.5m/s风速2.5m/s5min15min30min45min60min5min15min30min45min60min5min15min30min45min60min048.6297000.00010000000000010035.022000.00020000000000020013.443100.3991

36、0.00010000000.399100003005.53630.122913.4692000.12290.015500013.46920.00010004002.38853.866736.5709003.86673.429600036.57090.27830005001.02265.741235.299005.741216.373500035.2993.93420006000.41944.020221.7445004.020227.905800021.74459.91920007000.16111.887710.5376001.887727.310500010.537612.32070008

37、000.05720.8254.757000.82521.93970.002004.75711.56240009000.01850.36982.1499000.369815.90440.0268002.14999.689900010000.00550.17491.0025000.174910.72920.1393001.00257.782500011000.00150.08530.4837000.08536.92670.3911000.48376.211900012000.00030.04380.2428000.04384.32620.7589000.24284.951400013000.000

38、10.02360.1268000.02362.6531.1505000.12683.9460.000100140000.01320.0688000.01321.61531.47210.000200.06883.13080.000400150000.00770.0386000.00770.98421.66980.000900.03862.45960.001900160000.00460.0224000.00460.60321.73330.003700.02241.90620.006400170000.00290.0134000.00290.37321.68130.010900.01341.455

39、50.016100180000.00180.0082000.00180.23361.54650.025400.00821.09580.032700190000.00120.0052000.00120.14821.36360.049200.00520.81510.056500200000.00080.0033000.00080.09521.16210.082100.00330.60040.085900210000.00050.0022000.00050.06210.96380.12180.00010.00220.43920.118300220000.00040.0015000.00040.041

40、0.78230.16420.00030.00150.31970.150400230000.00030.001000.00030.02740.62410.20460.00080.0010.23210.179400240000.00020.0007000.00020.01860.49140.23890.0020.00070.16840.203300250000.00010.0005000.00010.01280.3830.26430.00410.00050.12220.220700260000.00010.0003000.00010.00890.29630.27940.00740.00030.08890.23130.00010270000.00010.0003000.00010.00620.2280.28420.01230.00030.06480.23540.00030280000.00010.0002000.00010.00440.17480.27980.01870.00020.04740.23350.000602900000.00010000.00320.13370.26790.02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