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理论概述》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86012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碱理论概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酸碱理论概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酸碱理论概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酸碱理论概述》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酸碱理论概述》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酸碱理论概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碱理论概述》PPT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三章 酸碱反应与酸碱滴定,酸碱质子理论溶液pH计算,本章重点,2,1887年瑞典化学家阿仑尼乌斯()的酸 碱电离理论;1905年美国科学家弗兰克林()提出的酸碱溶剂理论;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J.N.Brnsted)与英国化学家劳莱()提出的酸碱质子理论;1923年美国化学家路易斯()提出的广义酸碱理论,即酸碱的电子理论;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化学家佩尔松(R.G.Pearson)提出的软硬酸碱理论。,第一节 酸碱理论概述,3,一、酸碱电离理论,1887年瑞典化学家阿仑尼乌斯()提出酸碱电离理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正、负离子。酸在水溶液中凡是能够电离出H+的物质叫做酸;碱在

2、水溶液中凡是能够电离出OH-的物质叫做碱中和反应:酸碱反应 盐:酸碱反应的产物,要点:,如:H2SO42H+SO42-,HNO3H+NO3-所以硫酸与硝酸都是酸;又如:NaOHNa+OH-,Ca(OH)2 Ca2+2OH-所以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碱。,4,局限性:、只适用于水溶液不适用于非水溶液、不能解释有的物质(NH3)不含OH,却 具有碱性;有的物质(AlCl3)不含H+却 具有酸性。,意义:首次对酸碱赋予了科学的定义,5,二、酸碱的溶剂理论,1905年美国科学家弗兰克林()提出了酸碱溶剂理论;,酸:凡是能够电离产生溶剂正离子物质的为酸;碱:凡是能够电离产生溶剂负离子的为碱。酸碱反应:正

3、离子与负离子结合生成溶剂分子的过 程。,要点:,在水溶液中,酸:凡是能够产生H+的为酸,HCl 碱:凡是能够产生OH-的为碱。NaOH,例如:水溶液,水为溶剂,,6,又如:液态氨,NH3为溶剂,氨自身电离为:2NH3 NH4+NH2-在液氨中,凡能离解出NH4+的物质为酸。NH4Cl 凡能离解出NH2-的物质为碱。NaNH2 酸碱反应为:NH4+NH2-2NH3。,7,意义:酸碱溶剂理论扩展了酸碱电离理论,扩大了酸 碱的范畴,可以在非水溶液中使用。,局限性:只适用于溶剂能离解成正、负离子的系统 不适用于不能离解的溶剂及无溶剂体系,8,三、酸碱质子理论,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J.N.Br

4、nsted)与英国化学家劳莱()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1、酸:凡是能够给出质子(H+)的物质(包括 分子和离子)都是酸;例:HAc H+Ac-酸 碱 NH4+H+NH3 酸 碱,2、碱:凡是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都为碱。例:NH3+H+NH4+Ac-+H+HAc 碱 酸,(一)、酸碱质子理论,9,3、两性物质:即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H2O+H+H3O+碱 H2O H+OH-酸,10,4、酸碱的共轭性,彼此只差一个质子,而相互转化的一对酸碱称为共轭酸碱对。,NH3 NH4+HAc Ac-共轭酸碱对,11,结 论,(1)、质子理论的酸碱概念较电离理论的概念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可以是阳离子、阴离

5、子,也可以是中性分子;,(2)、质子理论的酸碱含义具有相对性,在某个共轭酸碱对中可能是酸而在另一个共轭酸碱对中可能是碱。如同一HPO42-,在共轭酸碱对H2PO4-HPO42-体系中为碱,而在HPO42-PO43-体系中则为酸。因此,同一物质在不同环境中常会发生酸碱的改变。,(3)、共轭酸碱对只差一个质子。,12,(二)、酸碱反应,例如:HAc在水溶液中的离解 半反应 1 HAc=H+Ac-+)半反应 2 H2O H+=H3O+HAc H2O=H3O+Ac-酸1 碱2 酸2 碱1,H3O+称为水合质子,通常写成H+。HAc在水中的离解平衡式可以简化为:HAc=H+Ac-,同样,碱在水溶液中接受

6、质子,也必须有溶剂水分子参加。如:氨的离解:,半反应1 NH3 H+=NH4+)半反应2 H2O=H+OH-NH3 H2O=OH-NH4+碱1 酸2 碱2 酸1,传统称之为“盐的水解”的反应,也是酸碱反应。如:NH4Cl、NaAc的水解反应:,NH4+H2O=H3O+NH3 Ac-H2O=OH-HAc,14,显然在酸碱质子理论中没有盐这一术语,但习惯上还可能要用到“盐”这个词。,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酸碱间质子的传递,是两个共轭酸碱对共同作用的结果。,15,(三)、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例:作为溶剂的水分子是两性的,既能给出质子起酸的作用,又能接受质子起碱的作用。,在水分子之间,也可以发生质子的传递

7、作用:H2O H2O=H3O+OH-,这种仅在溶剂分子之间发生的质子传递作用,称为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反应的平衡常数称为溶剂的质子自递常数,也称水的离子积,(25)时,16,(四)酸碱的强度,1、定性:酸碱的强弱取决于物质给出质子或接 受质子的能力的强弱。如果酸越易给出质子,酸性越强,它的共轭碱接受质子的能力越弱,碱性弱。,2、定量,衡量酸(碱)强弱的尺度 酸(碱)的解离常数,酸在水中给出质子的能力用质子转移平衡常数的大小来表示.,越大,酸越强,17,越大,碱越强,碱的接受质子能力则由其加合质子反应平衡常数的大小来衡量.,如:,这三种酸的强弱顺序为:,18,根据质子酸碱的共轭特点,若一种酸的酸

8、性越强,其共轭碱的碱性则越弱。如:,由三种碱的值的大小可以看出。这三种碱的强弱顺序与其共轭酸的正好相反,其顺序如下:,19,3、Ka、Kb的关系,共轭酸碱对的解离常数之积等于水和离子积。也就是说若知道了酸的解离常数,就可以知道其共轭碱的解离常数,反之亦然。,解:NH4+是 NH3的共轭酸,所以,20,例:磷酸H3PO4,,酸的强度为H3PO4H2PO4-HPO42-。而其各自对应的共轭碱的解离常数分别为:,碱的强度:PO43-HPO42-H2PO4-,21,例2:计算 HCO3-的 Kb。(Ka1=4.210-7)解:HCO3-为两性物质,既可作为酸又可作为碱。HCO-3作为碱时:HCO3-H

9、2O=H2CO3 OH-,结论:酸越强,其相应的共轭碱就越弱 或碱越强,其相应的共轭酸就越弱,22,意义: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酸碱的概念和应用范围,不仅把酸碱局限于水溶液或能够发生自身解离的溶剂中,对非水溶液及无溶剂条件下的酸碱反应也能给出很好的解释。即把水溶液和非水溶液统一起来。,23,四、酸碱的电子理论,一些高价态金属离子的水溶液显示出较强的酸性,如AlCl3、FeCl3和BCl3的水溶液。在电离理论中是以水解的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的。但从反应的实质来看,其酸性是因为金属离子夺取了水中的OH-而产生的。应该属于酸碱反应,但这些金属离子中却没有质子,不能被上面所介绍的任何酸碱理论定义为酸。为此,

10、也是在1923年,美国化学家路易斯(G.N.Lewis)提出了酸碱的电子理论。,24,要点:,酸凡是能够接受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碱凡是能够给出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都为碱。,如:H+为酸,OH-为碱,是因为:,氨为碱,因为NH3可以提供电子对。,25,局限性:因为酸碱电子理论对酸碱的认识过于广泛,反而不易表达和掌握酸碱的特征。除了在 有机合成化学中经常用酸碱电子理论来解 释许多反应现象外,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 用质子酸碱理论来讨论酸碱的反应与分类。,意义:酸碱的电子理论极大地扩展了酸碱的范 围,使酸碱不仅局限于含有质子的物质 或离子。,26,五、软硬酸碱理论,本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化学家佩尔松(R

11、.G.Pearson)提出的软硬酸碱理论。,硬酸:电荷较多,半径较小,外层电子被原子核束缚 得较紧而不易变形的正离子,如 B+,Al3+,Fe3+等。,交界酸:介于二者之间。Fe2+,Cu2+,软酸:电荷较少,半径较大,外层电子被原子核束缚 得较松因而容易变形的正离子,如Cu+,Ag+,Cd2+等。,27,硬碱:其配位原子是一些电负性大、吸引电 子能力强、半径较小、难失去电子、不 易变形的元素。如F-,OH-等;,软硬酸碱规:硬酸与硬碱 结合,软酸与软碱结合,常 可形成稳定的配合物。简称:“硬亲硬,软亲软”。,交界碱:介于二者之间。Br、NO-,软碱:其配位原子是一些电负性较小、吸引 电子能力

12、弱,半径较大,易失去电子,容易变形,如I-,SCN-,CN-等。,28,在以上的酸碱理论中,酸碱电离理论只适用于水溶液;酸碱质子理论即适用于水溶液也适用与非水溶液;酸碱溶剂理论有较大的局限性很少应用;酸碱的电子理论主要应用在配位化学与有机化学中;软硬酸碱理论也只局限于配位化合物的形成中。,29,活度离子在化学反应中起作用的有效浓度。用a表示。,六、活度与活度系数,a活度c浓度,活度系数,电解质溶液的活度与其实际浓度的比值。,意义:活度系数衡量活度与浓度的差异。表示了 离子间力对化学作用能力影响的大小,也 是衡量溶液偏离理想溶液的尺度.,30,讨论:,通常1。,(1)在较稀的弱电解质或极稀的强电

13、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很低,离子间力很小,接近于1,可认为a=c。,(2)在一般的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很高,离子间力较大,就小于1,因此活度就小于浓度。在这种情况下,严格地讲,各种平衡常数的计算就不能用离子的浓度,而应用活度。,(3)中性分子活度系数近似等于1。,31,计算:(强电解质稀溶液),德拜休克尔公式(DebyeHckel),:活度系数;Zi:离子的电荷;I:离子强度;B:常数,25时为0.00328;,32,离子强度,离子强度越大,说明离子间相互作用越为强烈。,33,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I0.01),近似计算:,当离子强度较小时(即溶液浓度很稀时),不需要考虑离子的大小,扩大的德拜休克尔公式:,eg1,计算0.10mol/L HCl 溶液中H+的活度aH+。,解:aH+=H+c(H+)=H+0.10,=1/2(0.10 molL-112+0.10 molL-112)=0.10 molL-1,aH+=0.830.10 molL-1=0.083 molL-1,H+=0.83,eg2,计算0.050 molL-1AlCl3 溶液中Cl-和 Al3+的活度。,=1/2(0.050 molL-132+0.050 molL-1312)=0.30 molL-1,解:,结论:同样离子强度下,高价离子的影响要大得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