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三峡教案.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61859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6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6三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6三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6三峡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6三峡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6三峡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三峡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峡教案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3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4、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教学重点1背诵全文。2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导入新课)学习任务:读下面图片,谈感想。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曾说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确,我们祖国的江山秀美壮丽,使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心动不已。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位于十大风景之首的三峡风光吧。自古以来,三峡以其

2、壮丽的风光激发了众多文人的灵感,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有关三峡的诗文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三峡,看看他笔下的三峡是怎样的一番景色。二、自主学习,基础自清学习任务:结合“预习提示”,梳理基础知识。1生字词。2作家作品。3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要求学生:(1)据范读标出自己误读或不会读的字音。(2)据范读划出朗读节奏。2学生自由朗读一遍(互相听一听)。展示字词(正音正字)(不举手,谁会了就大声读出来)阙(qu)叠嶂(zhng)曦月(x)襄陵(xing)沿溯(s) 素湍(tun) 绝(yn) 飞漱(sh)长啸(xio) 属

3、引(zh) 哀转(zhun)3齐读:读出文章的韵律美,还要注意语句的节奏。三、合作交流,探究质疑1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圈点翻译文章(小组不会的字、词、句挑出来,师生共同解答)。2大声读出你的译文,体会三峡的美。3.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再读课文,感受三峡之美(齐读),用“三峡的_美,你看_”的句式说一说三峡美在哪里。明确:(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五、课堂小结这样美的三峡,作者仅用150余字就描绘得如此出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不能不令人称奇。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二、合作交流,探究质疑品析美

4、景1作者描绘三峡的美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山、水)2找出描写山和水的语句,分别做好标记,大声朗读出来。3在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找出关键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示例:“两岸连山不见曦月。”关键词:连、无阙、重、叠、隐、蔽。特点:山高岭连,遮天蔽日。齐背此段,注意这些字要重读。4再来看水,找同学将描绘水的语句朗读出来,其他同学思考:(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水的?(季节顺序;由旺到枯)(2)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找出关键词。夏:襄、阻绝、朝发暮到、乘奔御风特点:水势浩大,流速迅猛险春冬:素、绿、清、影、清荣峻茂 特点:水退潭清,风景秀丽趣秋:寒、肃、凄、哀特点:水枯气寒,猿鸣凄凉悲(3)同样

5、是写水,作者所用的词一样吗?你能说一说吗?夏层层铺展险春冬动静结合趣春冬水涸之季,下滩之水雪浪飞溅,此为“素湍”;水清流缓可谓“绿潭”。“素”“绿”色彩不同,“湍”与“潭”一动一静。岩崖、云朵、蓝天于碧水中可见,令人有无限遐想。更以“清荣峻茂”四字状物,水清、树荣、草茂互相辉映,大自然充满生机。“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此“清荣峻茂”的三峡美景自然会使人产生“良多趣味”,而三峡的春冬之景毕竟只是在热爱祖国山川的人眼里才益发显得“清荣峻茂”。读到此处,使人油然而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感情。秋侧面描写悲“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并不点出“秋”字,而是以一个“霜晨”,又以“寒”“肃”二字渲染,三峡秋景遂变成清寒

6、之景,带给人的也是凄凉之情。作者不再写山、写水,而写猿鸣,以此来烘托萧瑟的秋景,写出人们身处此时此地的伤感。5三峡文句品析(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明确:“七百里”可见山长,“连山”“无阙”可见山多。写出了山的连绵不断、高低起伏。(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明确:刻画了山的雄奇险峻。仰视群山,层峦叠嶂,耸入云天。(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明确:从侧面进一步渲染了山峰的险峻,江面狭窄,苍天一线,真可谓“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明确:“襄陵”“阻绝”是写夏水的凶险,水涨路绝;“

7、朝发”“暮到”“千二百里”写夏水的迅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比较的方法表现了夏水的迅疾。我们似乎看到了汹涌向前、奔腾咆哮的江流,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坐在小小木船上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惊心动魄的快感,让人顿生万丈豪情。(5)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明确: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春冬江景,水退潭清,山水秀美。低有急流深潭,潭有倒影;高有绝怪柏,精心点染。你看,雪白的是急流,碧绿的是深潭,回旋的是粼粼的清波,晃动的是倒映的物影。“清”“荣”“峻”“茂”一字一景,字字珠玑,简洁精当。我们似乎听到了那哗哗的水声,似乎感觉到了

8、飘洒到脸颊上的飞沫。这幅画面可谓动静相生、俯仰生姿、色彩相间。如描写春冬景象,以“素”“绿”绘色,以“湍”“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明确: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异,显得变化多端,摇曳生姿。而作者的情感则蕴含其中,一个“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为秋景所触发的感情。“林寒涧肃”足够凄清,“高猿长啸”足够凄异,“哀转久绝”足够凄凉。(7)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明确:那一声悠长的渔歌给秋景笼罩上了悲寂、凄凉的气

9、氛。6通过分析,我们已经体会到作者笔下三峡的美。下面,我想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文中的内容,为游客写一篇介绍三峡风光的导游词。三、课堂小结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令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壮阔的三峡工程,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我相信,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如何变化,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四、展示提升,拓展延伸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屹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是三峡大坝工程。反馈检测,当堂达标一、解释文章中括号前面的字,在横线上注音40分自( 在 )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 完全 )无阙( 缺 )处。重岩叠嶂( 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隐天蔽日。自( 如果 )非亭午( 中午 )夜分,不见曦( 太阳 )月。至于( 到 )夏水襄( 上 )陵,沿( 顺流而下 )溯( 逆流而上 )阻绝( 断 )。或( 有 )王命急宣( 宣布 传播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白帝,到江陵 )间千二百里,虽( 即使 )乘奔( 快马 )御风,不以( 如 )疾也。【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