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液体压强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6434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2液体压强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9.2液体压强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9.2液体压强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2液体压强复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2液体压强复习(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考复习:9.2液体的压强 贺兰四中 王 琼一、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复述液体内部压强规律;(2)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3)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实例。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2)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学会与同伴的合作交流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1)说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复述液体内部压强规律;(2)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实例。难点:(1)液体压强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

2、算;(2)会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三、中考考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的实验。四、梳理 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液体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gh 五、教学流程(一)基础练习1、液体内部的压强的规律: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gh。其中:P表示压强,单位帕,表示液体的密度,g取9.8牛/千克。在粗略计算中可取10牛/千克。h表示深度,强调是自由液面到所研究点的竖直高度。3、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3、(二)复习内容1、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2)测量: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3)液体压强的规律:a.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b.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c.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d.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4)液体压强公式: 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推导过程:液柱体积V=Sh ;质量m=V=Sh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Shg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S=gh液体压强公

4、式p=gh说明: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ph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5)F=G FG(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一般方法:首先确定压强p=gh;其次确定压力F=pS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用p=F/S 压力:作图法对直柱形容器F=G2、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应用:茶壶、锅炉水

5、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三)课堂练习1三峡大坝的船闸是 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它能让大型轮船在上下游之间顺利往返航行。2下图为水库大坝的设计示意图,你认为哪一张设计图是合理的? (选填“A”、“B”或“C”)理由是 。3某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1分)实验前,要通过调试,保证压强计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 。 (2)(1分)如图所示,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的某一深度处,使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这是为了探究 。 (3)(2分)若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最好应根据 两个图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得到的结论是: 。 (4)(1分)比较5、6

6、图示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是针对中考进行的复习课,由于液体的压强是八年级学过的知识,多数学生已经忘的差不多了,针对这一问题,我将“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在复习课上重新演示一遍,让学生对液体压强的特点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作为2014年宁夏中考必考的内容,液体压强的特点有必要在今后的测验中反复强化。而本节课的在规定的时间将这一知识,通过实验和大量的练习,达到了复习的目的,课堂教学的效果比较好。当然,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整节课内容设计的有点少,虽然达到了精讲精练的目的,但对于中考复习来说,占用了过多的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这一点。2.板书过少,过于依赖课件,练的题虽然很多,但学生真正动手写的很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书写能力。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