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DNA的复制教学设计杨媚.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6570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3DNA的复制教学设计杨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3.3DNA的复制教学设计杨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3.3DNA的复制教学设计杨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3.3DNA的复制教学设计杨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3.3DNA的复制教学设计杨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3DNA的复制教学设计杨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DNA的复制教学设计杨媚.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DNA的复制教学设计英德市第一中学高二分校生物科组 杨秋媚 一、 总体设计指导思想科学的本质是探究,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探究。因此,通过探究活动调动学生课堂主动参与是我设计本节课的基本指导思想。本节课突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将科学研究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试验验证得出结论)作为本节课的教学主线,以求向学生介绍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工作的能力和方法。二、 教材分析1、 内容地位本节课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3章第3节。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是遗传学的基本理论。“DNA的复制”一课时,在联系DNA结

2、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具体内容有:复制的概念、时间、场所、条件、过程、特点、意义。学好这一课时,对于学生深刻认识遗传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2、 前后联系DNA的复制与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以及基因突变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3、 重点难点DNA复制过程完成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对DNA复制过程的研究,蕴含着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教育;DNA复制的过程具有微观、动态、连续、抽象的特点。因此,DNA复制的过程既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三、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有了DNA双螺旋结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课时将要

3、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的本质,属于肉眼看不到的抽象知识。高中学生的认知体系基本形成,认知结构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完善。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认知活动的自觉性,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了相应的发展。由于本课时内容具有较深的抽象性,学生们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外,还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四、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1、 记住DNA复制的概念2、 简述DNA复制的过程,并分析、归纳出D

4、NA复制过程的特点。3、 知道DNA复制在遗传上的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介绍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试验,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培养科学的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五、 教法、学法设计(一) 教法设计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时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结合直观、比较、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从知识的发生过程入手,教师把教材中的科学活动过程充分展开,着重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试验验证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的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铺设

5、符合知识规律的思维轨道,强化素质教育。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二) 学法设计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简单的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本课时通过设疑导学,指导学生自主探索DNA复制的过程,发现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点拨导议,启发学生思考、分析科学家的试验,概括、总结出正确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总结的基本学习方法;通过展示小组提出的假设,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六、 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1) 用flash制作的DNA复制过程的三维动画(2

6、) 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七、 教学过程:程 序教 学 活 动设 计意 图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讲述故事引入新课讲述“孪生兄弟犯罪”新闻故事。聆听故事,激发思维。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其思维。问题导学1科学家对DNA分子的复制作出了哪些推测?2怎样证明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3如何区分亲代与子代DNA?4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特点、条件、场所、时间)是怎样的?根据问题导学内容,进行有目的的自习。对本节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复习旧知展示课件并提问:1、 DNA化学组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2、 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和性质是什么?总结学生的回答之后,引出DNA复制的课题。思考回答:1

7、、 DNA化学组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的碱基组成。碱基有四种,它们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2、 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DNA分子结构具有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学生已有的DNA双螺旋结构的知识是学习DNA复制的基础,同时利用DNA结构与功能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过程。引导回忆发现问题关于DNA复制,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有关的知识?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设问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发现新问题。思考回答1、 DN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2、 由于DNA主要存在与细胞核内,

8、因此,DNA复制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发现问题关于DNA怎样复制?需要哪些条件?复制的结果怎样?有什么特点?等等是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解疑心理,教师此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提出紧扣主题的具有挑战性、探索性的问题,使学生主动去探索。介绍实验科学验证把大肠杆菌培养在含有重同位素(N15)的培养基中,在细菌的生长过程中,N15进入含氮碱基,经过多次细胞分裂,细菌细胞的DNA充分地被N15标记上。然后把这些细胞移入正常的轻同位素(N14)的培养基中,经过一次细胞分裂,抽取细菌样本,从中提取DNA,通过热变性,使DNA双链分开,然后离心。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

9、,学生们分析实验,得出子代DNA的双链中,一条来自亲代(N15),一条是新合成的(N14)的结论,总结出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本程序使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得到了培养,知道了科学实验的技巧和方法。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组织学生观看DNA复制的动画课件,引导学生概括总结DNA复制的概念、过程、特点、意义。学生总结DNA复制的概念、过程、特点、意义。利用课件的优越性,反复播放DNA复制的动画,使学生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知识过渡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课堂小结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知识要点巩固基础知识课堂测评基础知识测评学生练习检验知识目标达标情况八、 课后小结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概括、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基本学习方法。DNA复制时 间场 所条 件原 则结 果特 点九、 板书设计第3节 DNA的复制概念:时间:有丝分裂的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场所:主要在细胞核条件:模板、酶、原料、能量等。过程:1、 解旋2、 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配对3、 形成两个新的DNA分子特点:1、边解旋、边复制2、半保留复制。意义:传递遗传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