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后一课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启东市初中“15/20/10”集体备课导学案第 二单元第7 课最后一课 第 1 课时 总第 个教案 主备人:王倩倩 学习目标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4利用小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重点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难点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教具学具小黑板预习作业1、 学生利用工具书和书下的注释掌握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查资料,了解本文作者及其作品,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3、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思考小说以什么为线索,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4、对小弗郎士
2、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在书上划出相关的句子并说其作用。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过程思考与调整活动内容师生行为预习交流一、 老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在这篇文章城,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提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爱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二、预习交流:1、请同生上黑板写上易读错易写错的字的拼音,并指出哪些生字最容易出错。2、请同学说说你学到了哪些重点的词语。3、了解作者及其作品。阿尔丰斯都德(1840年5月13日1897年12月17日),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3、1840年5月13日,都德生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省的尼姆。他的父亲是个商人,母亲对于文学有特殊的爱好,酷爱读书,不善于料理生活。都德自幼聪颖过人。他很小的时候就练习写诗,而且注意观察生活。在里昂中学读书时,他经常到书店博览群书,涉猎广泛,扩大了知识视野。1855年,父亲破产,家道中落,他被迫辍学自谋生路。他15岁就到阿雷小学校任自习辅导员。两年之后,由于哥哥的帮助,到了巴黎,在贫困的境遇中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活。1860年,都德任莫尼公爵的秘书。这使他 都德有机会观察巴黎社会各种各样的人,使他能多次到富于诗情画意的普鲁旺斯旅行,从家乡流传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中汲取创作营养。25岁时,他发表了短篇小说集磨
4、坊文札,描写了法国南方的自然风光和生活习俗。两年后出版了一部带有半自传体性的长篇小说小东西,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冷漠的人际关系,一举成名。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他以这次战争为背景,写了一组具有深刻爱国主义内容和卓越艺术技巧的短篇小说,结为月曜日的故事。其中,最后一课、柏林之围因艺术的典型化和构思的新颖别致,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名篇。都德一生写了13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一些剧本和诗作。他善于用简洁的笔触描绘复杂的政治事件,其柔和幽默的风格、嘲讽现实的眼光和亲切动人的艺术力量为不少读者所喜爱。“他的创作,真实与诗情,欢笑与泪痕,怒焰与悲苦,交流并泻,构成他区别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独特
5、风格。” 阿尔封斯都德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个很有特色的小说家,是“五人聚餐会”的成员之一(其他四位是福楼拜、屠格涅夫、左拉、爱蒙特龚古尔)。4、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建立一个容克地主的德意志帝国,企图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一八七年七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摰诙酃纳訑。九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
6、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师导入课文后,进行预习评讲(组长统计各组员预习完成情况)点名2个学生上黑板纠正后师统计正确率生回答生回答师补充生回答师补充展示探究一、根据预习,理清小说以什么为线索,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明确: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头小院子里)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上学路
7、上第二阶段(平常日子他那副大眼镜)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第三阶段(我看见这些情形忘记不了)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课上第四阶段(忽然教学听钟声结束)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二、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个阶段找出小弗郎士心理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1)分析第一阶段。幼稚、怕提问 *“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怕提问。 *“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明确: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幼稚。 *“又出了什么事啦?”设置悬
8、念, *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发展埋下了伏笔。 (2)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 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 平时上课 最后一课 明确:A、气氛 “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平时上课) “一切都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氛。” (最后一课)B、学生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平时上课) “上课前,学生们已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最后一课)C、教师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我”迟到,
9、会遭到先生的责骂。 “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的穿戴。(平时上课)今天迟到,先生却很温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 (最后一课)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严厉的先生正温和地等着他来上课,穿着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服饰;最令小弗郎士吃惊的是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 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 明确: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4)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
10、大”指什么? 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学生小组交流生回答,教师补充学生小组交流生回答,教师补充检测反馈1、最后一课作者是_国作家_,代表作有_、_等。2、本文体裁是( ),主人公是( )( )。以_为线索。3、全文分四个阶段:( )、( )、( )、( )4、分析下面的句子的作用。(1)又出了什么事啦? 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设置悬念,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发展埋下了伏笔。)(2)“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是什么描写?(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
11、大。 是心理描写。)生独立完成师评讲纠正统计正确率课堂评价小结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课后作业完成当上第一课时。教后反思启东市初中“15/20/10”集体备课导学案第二单元 第 7 课 最后一课 第 2 课时 总第 个教案 主备人: 王倩倩 审核人: 学习目标1、 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2、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3、 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对汉
12、语的热爱。学习重点1、 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难点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具学具预习作业1、 读课文,思考作者对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想想有什么作用。2、 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想想其作用。3、 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过程思考与调整活动内容师生行为预习交流(“15分钟温故、自学、群学”环节)一、 复习导入新课。1、最后一课作者是_国作家_,代表作有_、_等。2、本文体裁是( ),主人公是( )( )。以_为线索。3、全文分四个阶段:( )、( )、
13、( )、( )上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心理活动了解了小弗郎士。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韩麦尔先生。二、预习交流:(1) 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A、外貌描写: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B、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C、动作描写:如: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
14、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写出了人物强烈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告别讲台的沉痛悲哀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D、语言描写:如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钢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语言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师导入课文后,进行预习评讲生回答生回答师补充展示探究(“20分钟展示交流、质疑、训练、点拨提高”环节)1、理解下面的句子的含义: *我们必须把它牢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的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
15、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除了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指导朗读: 深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2、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分析其作用。A、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的句子:“那么暖和,那么晴朗!”“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明确: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现实
16、形成了鲜明的对比。B、“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明确:布告牌上贴着虽然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去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C、课前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明确: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D“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作用: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E、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的作用: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4、 讨论: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上课一开始,他用“柔和又能严肃”的语调说话。“柔和”
17、表明他对祖国、同胞、学生的满腔深情;“严肃”说明亡国的悲痛。当课上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备学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用带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作自我批评,痛心地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浓厚的爱国热情。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学生专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沉思,体味着深沉的亡国之痛。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他感情的变化,从中体现出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学生回答师生点评教师总结学生讨论学生回答师生点评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师生点评教师总
18、结检测反馈(“10分钟当堂检测、反馈、矫正”环节)1、 说说下列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1)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2)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钢匙。(3)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4)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2、体会下列环境描写的作用:(1)那么暖和,那么晴朗!”“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
19、。”(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有什么作用?(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课堂评价小结学了本文,我们明白了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烘托是一种通过环境描写、气氛渲染,多侧面表现主要人物、中心事物的写作手法。课后作业下课以后,小弗郎士在回家路上又见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请仍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进行创造性续写。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