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文两篇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内容短文两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2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3指导朗读,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过程与方法1、 重在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2、 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3、 品味文章的画面美和和语言美,提高学生初步见上文学作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2、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事的从容的心态。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2、积累文言词语,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已经到了八年级,但文言文基础较薄弱,阅读能力偏低,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不高,因此在教学时,必须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并积累重点词语,在理解感知的基础上悬着恰当的角度对诗歌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典型案例,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教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学法指导备注第一课时答谢中书书一、回忆旧知,导人新
3、课1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了古今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请同学们搜索自己的记忆库,背诵一些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文。(望岳、沁园春雪、与朱元思书、湖心亭看雪等)今天我们又将一起欣赏一篇六朝山水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2学生自己书写标题,解题,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日“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二、反复诵读,师生探讨背诵的方法1指名读,弄懂字音,大致把握骈文的朗读节奏。2教师有感情地背诵全文。3教师提问:根据你们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如若要求大家很快将短文背下来,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的回答大多是自己的经验之谈,可能概括性不强,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回答加
4、以提升明确。师:学无定法,关键是适合自己。今天咱们不妨用这些办法来学习这篇小品,看看最适合你的方法是什么?(这一环节为全堂课的学习定下主调,以诵读作为学习的主旋律,将文言文的背诵作为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克服畏惧文言背诵的心理,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与规律。)三、利用翻译记忆法,初背全文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2教师明确重点字词。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夕阳欲颓:坠落四时俱备:都能与其奇者:参与;杰出3请一个小组接龙翻译短文。4学生尝试背诵短文。(若不能背可以读文)四、品读短文,感受文字魅力,再背短文1理清短文结构层次,尝试背诵短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
5、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殿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这样,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人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序井然。2合作学习,赏读语言,美读全文。分小组承接任务,小组合作共同描绘美景,赏析重点词语。集体交流各小组讨论成果,创造意境,描摹美景。各自在音乐中尝试美诵全文。五、小组竞赛,美诵短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小组接龙训练背诵短文,推
6、出一名组员参加比赛。2小组间开展竞赛,有感情地背诵全文。3在评点中自然总结出文中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第二课时记承天寺夜游一、检查预习成果,疏通文意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借助页下注释,读准字音。2反馈预习情况。教师提示一些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句。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想遂:于是,便至: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盖:原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3请学生翻译全文,要求其余学生能做出中肯评价。4全班齐读短文,要求字音准确,句读恰当。也培二、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1请同学说说对苏轼的了
7、解。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谪居湖北黄州之时。2教师补充对苏轼的看法。三、难句解疑,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1文中哪一个词可以让我们看出苏轼此时的处境?如何理解“闲人”一词的含义?苏轼心情如何?大致明确“闲人”的含义。“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这里的“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2从文中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有失意的落寞,有自我排遣的达
8、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3学生齐读四句话,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四、品味写景的妙处1“一切景语皆情语”,有这样一种赏景的心情,看看作者眼中的景致又是如何。请大家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有表情地诵读。2提问: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3学生背诵此句。(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赏析文中景物描写,学习作者写景状物的高超技巧。)五、反复诵读,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绘的美景中哪一个词最能体现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呢?读写景句子。2心静如水,多好的评价啊。设若教师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续一句诗文,大家来看看哪一句最合适。3指导朗读,
9、学生尝试有感情地背诵全文。六、联系现实,体会作者情感1徜徉于两篇美文中,我们也由衷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大家也经常有机会接近大自然,为什么我们的眼中却不曾发现这样的美景?常人有什么杂念呢?或者说心里忙什么呢?2、教师小结:现在让我用三句话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第一句,雕刻大师罗丹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第二句,苏轼告诉我们: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第三句,苏轼告诉我们,要“胸中廓然无一物”。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全
10、班有感情地背诵全文。(以回忆诗词导入可以巩固所学,也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入境。)(把书写标题及解题的权利教给学生,教师从旁补充,意在强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意识。)教师总结:翻译记忆法(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记忆);情境再现法(将内容想象为丰富的画面方便记忆);举纲张目法(抓住文章脉络记诵,就能条理清晰地记住全文内容);关键词句记忆法(抓住句中一些关键的字词带动全句的记忆)。学生圈点短文中的重点字词,结合注释翻译全文。(这一环节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理解文章所创造的意境。)(考虑到本文篇幅不长且难于理解的字词不多,因此本文对于文言基础知识的落实以交流预习成果
11、的形式展开,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诵读,体会作者情感,同时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的兴趣及能力。)提示学生揣摩下列句子,边读边品,分析句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学生想象画,思考。(学生先独自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探究。)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学法指导备注作业设计1、诵读两篇短文。2这两篇短文意韵隽永,富有诗情画意,就其中一篇写一段读后感。3搜集一些写景名句、名篇准备全班交流。板书设计答谢中书书感慨山川之美古来共读仰视:高峰如云;俯视:清澈见底层次分明平看:两岸石壁;青竹翠林视听兼融绘景晓:雾将歇,袁鸟乱啼动静结合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达多样感慨期与谢公比肩自豪 记承天寺夜游绘庭中景色月色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抒闲人情怀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