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审题指导.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7028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6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作文审题指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材料作文审题指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材料作文审题指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材料作文审题指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材料作文审题指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作文审题指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作文审题指导.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材料作文审题指导,以材料为话题,材料就是话题的命题方式,很可能成为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之一。材料话题作文只给材料,强调联想、想象、启发和感悟。没有了“以*为话题”,明显加大了审题难度,一经出现,就打了同学们一个措手不及。例如06山东卷,给的材料是一首诗歌,作文题对诗歌没有作任何阐释,所以偏题离题的作文较多,其中多数同学忽略了作文要求:要与诗歌整体寓意有关。对于没有任何阐释、提示文字的材料话题作文,我们就要注重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概括出主要内容,把握关键词语,明确整体寓意。如果理解不好材料,作文的立意就保证不了。,1、全国卷1作文题目:与“抗震救灾”有关,作文要求:阅读文字:2008年5月1

2、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胡锦涛、温家宝等党政军领导人迅速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援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迅速进入灾区。港台救援队和国际救援队飞抵灾区。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汇聚灾区。救援物资从水陆空源源不断运进灾区。一位中学教师趴在讲台上用生命保护了下面的四个学生。一位失去15个亲人的县民政局长连续指挥救灾五天只睡了七个小时。幸存者的生还奇迹在不断突破,100小时、150小时、196小时中央电视台24小时播报。19日14时28分举国哀悼。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捐款、献血、义演、关注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3、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以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等待实际的老鹰又再回来的,其他老鹰也跟过来了。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做含意的范

4、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全国卷2作文题:海龟和老鹰材料作文,3、北京卷:作文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在课堂上,老师拿了一个玻璃杯,里面放了一个大石头,差不多和杯子一样大,老师问大家:杯子满了吗?一个学生回答:没满,还可以放沙子。待学生放完沙子,老师又问:满了吗?全班同学回答满了,有一个男孩却回答没有满,还可以放水。老师笑了,接着把沙子和石头倒出来,杯子是空的。这回老师是往杯子里放沙子和水,然后问大家,杯子满了吗?如果要放石头进去,该怎么放?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来,先把石头放进去。,4、湖北省作文题目:举手投足之间 作文

5、要求: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吧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进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人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请根据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5、福建作文题目:以三人买饮料为情景,作文要求:三个人进商店,分别买饮料,一个买甜的,一个买苦中带甜的,一个买

6、淡的。根据此情景写一篇作作文,题目自拟。,6、湖南作文题目:韩愈的意境和哲理,作文要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根据韩愈诗早春中你读出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题目自拟,字数800左右。,7、辽宁省作文:关于青少年价值观取向不明,作文要求:近期对青少年进行一项调查,对于闯红灯、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一些不文明现象如何看待,部分青少年认为难以评价、回答。对此现象,有人认为部分青少年对待事物认识模糊,没有正确认识;有人认为青少年思维多元化;还有人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健康阳光。褒贬不一。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材

7、料作文的种类:一、叙述类材料的审题二、议论类材料的审题三、具有比喻义材料的审题四、具有象征义材料的审题,【冲刺宝典】,材料作文的写作要领主要有:一、努力抓住“关键词”由果溯因(一)要一个词、一个词地在心中默读考题,强迫自己定下心来,把命题中的每一个字看清楚。(二)找出“关键词”后,先用铅笔把它们圈出来,这样可以有一个“物质依托”,防止在“心里盘算”时丢三拉四;审题结束后,再用橡皮把铅笔圈过的痕迹擦去。二、尽可能多地找出材料的含义,准确确定中心论点 材料作文的材料绝大多数是多义的,单义的材料十分少见。找出材料的多种含义后,应注意通过比较鉴别,选出你认为最直接、最佳的一条来,作为将写的议论文的中心

8、论点。,二审题训练1.读蚂蚁的哲学一文,在、段A、B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该段所表现的蚂蚁哲学。,蚂蚁的哲学多年来我一直给年轻人传授一个简单但非常有效的观念蚂蚁哲学。我认为大家应该学蚂蚁,因为他们有令人惊讶的四部哲学。第一部:蚂蚁从不放弃。如果他们奔向某个地方,而你想设法阻止它们,他们就会寻找另一条路线。他们或往上爬,或从地下钻,或者绕行,直到他们寻找到另一条路线。第二部:A。蚂蚁在夏天就为冬天作打算。夏天他们在享受舒适阳光的同时,还考虑到冬天冰雪覆盖和严寒难耐,那时将无法觅食。因此在夏天它们就为自己顺利过冬准备食物。,第三部:B。蚂蚁在整个夏天要为自己准备多少食物呢?是竭尽全力准备尽可能多的

9、食物。在这个问题上,他们表现得几近贪婪,即使遇到比自己大多少倍的食物,它们也要努力拖回巢穴,让食物多了再多。所以再漫长的冬天,它们也能安然无恙。第四部:心存希望。蚂蚁在冬天想着夏天。整个冬天,蚂蚁都在提醒自己:“冬天不会持续太久,我们很快就能到外面去。”因此,蚂蚁总能在气温变暖的第一天就出来活动。这就是伟大的蚂蚁哲学的全部。,2.答案及答题情况解析A 深谋远虑(生于忧患、居安思危、目光长远、未雨绸缪;早作打算等等,意思对即可)B 作充分的准备(意思对即可),仔细分析两段的表述特点,抓取关键词,把握内容强调的重点,由果索因,明确整体寓意,它们各自表现的哲学思想就不会混淆。段,蚂蚁在夏天就为冬天作

10、打算,考虑到冬天冰雪覆盖和严寒难耐,无法觅食。准备食物。原因在于能够早作打算,深谋远虑,有忧患意识。段,蚂蚁在整个夏天要为自己准备尽可能多的食物。再漫长的冬天,它们也能安然无恙。原因在于它们能作充分的准备。、段比较而言,强调的内容不同,前者重在准备之前的“打算”和“考虑”,后者重在准备之时的充分(强调食物的量与安全过冬的关系)。,请根据你对第三段或第四段的感悟,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范文欣赏:,你准备好了吗 山东省郯城第二中学 高三(22)班 筱白 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作家张洁我的四季 朋友,你准备好了吗?先别急着回答,我知道,你还没听懂我的话。早

11、晨,你快迟到了,刷牙、洗脸、梳头、穿衣,安排的十分妥当,下楼梯紧张而自信,三步并作两步走,干净利索地下得楼来这时候你是不是认为自己准备好了?结果是车钥匙忘在了楼上。树上有一只苹果,因为太高,踮起脚都够不着,只好费力搬来木梯这时候你是不是认为自己准备好了?结果是在你伸手欲摘的一瞬,苹果突然脱枝而落,掉在地上,摔成了一团果泥。,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事情,令人生疼的不是没有努力,而是十分努力,却没有结果,与美好的果实失之交臂。所以我要说的是“努力做了”不等于“准备好了”。人马不动,粮草先行。这是行军打仗者熟稔的道理,可总有吃败仗的。为什么呢?都准备了,看来还是有一方准备得不够充分。英格兰国王查理三世,

12、与亨利伯爵已经厮杀了三十年。1485年的冬天,双方最后一次较量波斯沃斯战役打响了。但由于国王的战马缺了一根马蹄钉,在战场上掉了一块马蹄铁,打了一个趔趄,把国王掀翻在地。他的士兵以为他阵亡了,纷纷转身撤退。敌人包围上来,将查理俘获了。厮杀了三十年的关键一战,不能说查理不做最大的努力。可是千虑一疏,准备时出了漏子,因为一根马蹄钉,失了一匹战马,输了一场战争,逝了一位国王,灭了一个帝国。,事情就是这样,如果准备不足,眼看到手,也会失去。相反,如果准备的充分,见欲不能,不意间自然可得。其实下楼之前带钥匙,拿一个接苹果的篮子,补上一根马蹄钉,都不是需要付出多大努力就可做到的事情,我们缺少的不是努力,而是

13、细心和重视。细心会发现问题,重视能解决问题。在三国的舞台上,人物攒攒,为什么司马懿是唯一能和孔明抗衡的军事统帅?因为他具备细心发现问题,重视到不放过一丝战机的素质。上方谷受挫,他力排众议,坚垒不出,以待时机。孔明送来巾帼缟素之服,充满侮辱性的书信。他立刻识破其意,不恼反笑,难得的是他的心细不乱,“令重待来使”,在众将火冒三丈,恨不能立斩来使,领兵出征之时,他早已认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一探虚实的好机会,并不着痕迹的缓和了与来使之间的敌我矛盾,巧妙的从使者口中得知孔明饮食起居情况,作出“食少而事烦,岂能长久”的判断。司马懿谋略之缜密,思虑之深远,择机之迅速,出招之果断,令孔明不禁泣而叹曰:“彼深知

14、我也!”自觉神思不宁。不久,殒命五丈原。也许在这件事上,诸葛孔明太过小觑司马懿。可是司马懿的细致缜密和见机不放,膨胀了司马氏的军政势力,为以晋易魏铺平了道路。为此,司马懿也是历经浮沉,每一次伏沉之后,他都苦心为下一次起浮准备着,准备好了,才能东山再起。朋友,生活可见,历史可见,生活中的你,准备好了吗?,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那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锁、铁棒和钥匙都具有象征意义。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

15、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训练1 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关键句子: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因,“钥匙”是开锁的工具,它熟悉事物的机理,最了解锁的“心”,所以能够灵活机动,只轻轻一转就“轻而易举”地打开了锁。对于一般的事物、问题而言,这里的“心”是指事物的关键之处、问题的症结所在;对于人的思想、情感而言,“心”是指思想的实质和情感的隐秘之处。“铁棒”天生不是开锁的料,只会砸“锁”、撬“锁”这样一来,锁就变形了,“心”就受到伤害了。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没有抓住事物的关键或问题的症结,不讲科学、不讲技巧的粗暴蛮干的工作手段或工作方法。如何立意呢?解决问题要看实质,抓关键;顺应规律,就会得到解决问题

16、的好办法,否则只能是蛮干。可以从思想和情感的角度切入:只有把握他人内心情感的脉络,才能打开对方封闭的心灵之窗。可以作思辩性的联想:不能全盘否定“铁棒”,它也想开锁,只是采用的方式不正确,可见解决问题应追求合理的途径;“钥匙”是开锁的工具,但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如果开错了锁,同样打不开生活中老师用各种方法做思想工作,但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好“钥匙”(或者说好方法)往往只有一种。,歌德的叙事谣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了马蹄铁,又用它在铁匠铺那儿换了三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18颗

17、樱桃。出了城,师徒继续赶路,二人经过了茫茫荒野。耶稣猜到彼得一定会很渴,就让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的掉出一粒,彼得一见,赶忙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的弯了18次腰。于是耶稣就笑着对彼得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那就不会没完没了地弯那么多次了。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上受操劳。,训练2:,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那就不会没完没了地弯那么多次了。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上受操劳。,关 键 句:,大 事 与 小 事,结果:,彼得也就狼狈的弯了18次腰,彼 得 懒 得 弯 腰,假装没听见,结果:,原因:,懒 惰,根据材料中的关键句和人物性格特点、形状来确定。,彼得的角度:懒得弯腰主动放弃捡马蹄铁卖钱

18、换樱桃的“机遇”(因),导致后来没完没了地弯了那么多次腰(果)。,机 遇,从耶稣的角度来看:,他高瞻远瞩不简单粗暴地强制彼得捡起马蹄铁,而是让彼得去承受懒惰带来的不良后果,用事实教育了彼得。,教 育 方 法,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三千年的时间,只好忍痛放弃了这个计划。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要三千年的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训练3,二、蜗牛好高骛远,立志大而不顾结果,两次宏伟的计划都因不切实际而流产。,结 果,一

19、、蜗牛从此一蹶不振,死于草中。,一、立志不切实际;,二、不肯脚踏实地,不肯从干好平凡的小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原 因,试 试 看:,阅读下列各类不同的材料,确立立论角度,训练4 叙述类材料的审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有位叫蒙克夫基德的登山家,在未带氧气瓶的情况下,多次跨过6500米的死亡线,最终登上了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他的这一壮举1993年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在颁发吉尼斯纪录证书的记者招待会上,他这样描述无氧登山的奥秘:“无氧登山的最大障碍是欲望,因为在山顶上,任何一个小小的杂念都会使人感觉到需要更多的氧。所以,我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我学会了清除欲望和杂念。”上则材料

20、给你怎样的启示,又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题目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写成诗歌。,训练5 议论类材料的审题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有报道说,在一图书超市里,一个小女孩,正捧着一本漫话歪说西游记津津有味地读着,她说:“那种很正经的名著文字太多,书太厚了,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读。而这种书有图画,有笑话,要有意思得多。”女孩身边的母亲却发出质疑:“古典名著能这样改吗?孩子读这种书会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陆贵山在接受采访时说:“经典是两个很神圣的字眼。经典名著是我们的文化财富,是不容玷污和损毁的。”【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主旨,

21、也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训练6 具有比喻义材料的审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同样是喝水,有的人用金杯玉盏喝,有的人用瓷杯泥碗喝,有的人用双手捧着喝。第一种人感觉到富贵,第二种人感觉到贫贱,只有第三种人痛快地说:“真解渴呀!”人渴了,要喝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子,真正的享受是你喝上了甘甜的水,而不是举起了华丽的杯子。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训练7 具有象征义材料的

22、审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一则童话讲到了两只兔子小白兔和小黑兔,小白兔的生活观念很简单很实际:守住萝卜,天长地久。基于此,她每天都忙忙碌碌,播种、收获、储存,她单纯而快乐。小黑兔却并不如此,它的精力不是放在种植萝卜上,而是每天早出晚归,去品尝林间各种各样的美味的野草,累了就在花丛间美美的睡上一觉。冬天来了,小白兔看着家里储存的满满一仓萝卜,便无比欣慰自己的日子虽然平淡,但却在冬天守住了萝卜。小黑兔无法找到食物,只能吃一些难吃的枯叶草根充饥。而小黑兔却并不懊丧,照样乐呵呵:虽然我放弃了萝卜,但是我尝到了小白兔一辈子也无法尝到的美味食物。白兔与黑兔,对应着生活中的两类人,“守住萝卜”和“

23、放弃萝卜”代表着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对此问题,你是如何认识的?我们在生活中该“守住萝卜”还是该“放弃萝卜”呢?还有没有其他的选择呢?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范 文 示 例,4、清除心灵之垢 蒙克夫基德是位登山家,在未带氧气瓶的情况下,几次跨过死亡线,成功登顶珠峰。他的壮举被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在记者招待会上,他说他成功的秘决就是学会了清除欲望和杂念。欲望和杂念是人心灵的污垢,它可以让人心灵变得污秽,使人心灵变得沉重,从而对人生充满悲怨。有位作家要画圣子和犹大这两个人。圣子的心充满了爱,因此他的眼睛里充满了纯静的光彩,不含一丝杂质。画家千方百计才

24、找到这样一个婴孩。这个婴孩浑身闪烁爱的光彩,犹如一块纯玉,不染一丝秽气。画家画完圣子后,给了这位圣子的模特儿婴孩一大笔金钱。圣子完成后,直到若干年后,画家才找到,一个犹大的模特儿:他的眼里闪烁着丑恶、污秽、猥亵种种可怕的眼神。画家提出要求时,那个人哭了,因为他就是当年圣子的模特儿。原来他拥有那笔金钱后开始挥霍浪费,金钱挥霍完后出于对金钱的欲望,他开始偷、抢,堕落到今天这个模样。因为心灵充满欲望和杂念,他由一个纯洁的圣子,堕落成充满丑恶的犹大。所以心灵不能藏污纳垢,要留一片净土。陶渊明心灵无一丝杂念,无一丝污垢,才可能在南山下悠悠采菊,才可能戴月荷锄归,才可能“策扶老以流畅,时矫首而暇观”,才可

25、能怀有“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的愿望。,李白清除了心灵的欲望和杂念,才可能“且放白鹿青崖间,欲行即骑访名山”,才可能在皇帝面前醉酒吟诗,叫力士脱靴,贵妃研墨,才可能对着蓝天吟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而葛郎台没有清除心灵的污垢,他才会被金钱死死束缚住,才会在死的时候也是死死的盯着金子。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因为没能清除心灵的污垢,而一步步走进人生的“地狱”,沦为了令人不齿的阶下囚。清除心灵的污垢,你的心才能玲珑剔透,你也会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5、经典的古装与新装 在我们许多人看来,经典应该是这样的:有黑色或蓝色封皮,很厚,字很多,神圣不可侵犯。所以就有人质疑用漫画阐释经典的做法。

26、在我看来,经典不必要非着一袭古装,表情严肃,清高似乎不可接近,让人敬而远之。经典完全可以换一身俏丽活泼的新装,以一种全新的、热情的、平易的姿态来迎接世人的目光,也以一种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走近经典,了解经典,热爱并普及经典。台湾著名的漫画家陈忠实不是用他的妙笔把易经解释得妙趣横生吗?古朴深奥的易经便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许多曾对易经望而却步的人如今也能自如地领受其中的智慧,享受经典给人带来的精神愉悦。而经典是两个很神圣的字眼。经典名著是我们的文化财富,是不容玷污和损毁的。所以经典在换新装的时候不能整容。经典必须保持高度的本真和天生的高贵,外表可以变,但实质绝不能变。经典之所以

27、为经典,也就在于它的本质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和积极的教育意义。所以,人在为经典订做新装时,必须尊重经典本身。经典换新装,只是为了满足一些不适应它古装的人。而这并不意味着经典要抛却古装。,古装也有它的古朴隽永,古装自有一种深刻、含蓄、原始的美。读古装经典,用心去细细揣摩古人,倾听古人衷肠,领悟古人智慧,在反复咀嚼品味中了然经典对人生的真正意义。所以,古装经典更适合有能力读原著的人。我们在欣赏经典新装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与能力,以便日后我们能在原著中自如地行走。所以,我们可以有两种经典。一种有活泼俏丽的封皮,不太厚,有图画,浅显易懂。一种有黑色或蓝色封皮,很厚,字很多,神圣不可亵渎。两种

28、经典,一种智慧。两种风格,一种高贵。,6、放飞心灵 当你戴上用金银作底色的眼镜,生命本身的意义便悄然隐匿了。题记 当腾格尔的歌声缭绕在耳畔,心灵便像在无垠的草原上放牧。我一直在思考他的歌声为什么会有直达人心的力量。这个来自草原的汉子,当他站在流光溢彩的大舞台上,他的心,想必仍然在草原上一般纯净。他只追求内心激情的释放,大概是觉察不到于万人之前演唱与在放牧时放歌有什么区别的吧。有人说,在明亮的办公室里,干净的书桌前写作,你的思想就只会有办公室的空间那样大,这似乎有些矛盾:窗明几净的环境倒成了一种阻挠。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了庄子对让他作官的邀请断然拒绝的原因。他追求思想的自由,不愿为万物所禁铟,如蓝

29、天翱翔了大鹏,来去无牵挂。站在人群之外,用清澈无尘的双眸看待人生。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又在哪儿?无数哲人皓首穷经,前仆后继地探索这个最简单又最复杂的问题。是在别人面前珠光宝气地炫耀?是在万人之上,一呼而四应的荣光?现代人似乎在这方面让人无法理解。贷款买房、买车,所谓要讲究排场,不能在同层人中掉价儿。离弃了故乡,大大都市中浮沉。人前的显赫成,为心中的满足,夜深时独自醒来却是无边的空虚与无助。也有些人忙得已失去了思考自己的时间,匆匆的脚步在向着“都市生活”迈进。房子是用来栖身的,我们切不可忘了一切的底线。金钱原本是我们的奴役,可以换取自己的享受,而不是要我们成为它的奴隶,日夜奔忙,憔悴

30、了容颜,苍老了心灵。当外在的物质形式成为你的桎梏,你的心灵便永远得不到自由。人活着要追求内心的富足与宁静,而不是被任何其它的外物所蒙蔽,找不到活着的意义。别再紧盯着你那件残旧的外套,抬头看看澄碧的蓝天吧,那有你的心在自由驰骋。,7、路 爷爷已经故去。爷爷把他的一辈子都交给了他脚下的黄土和那棵老桐树下的老屋。爷爷一辈子没走出过这片土地,他心甘情愿地交自己溶于这片热土,从出生到离开,始终不离不弃。爷爷曾说,土地在他的心窝上。现在爷爷在他另一个世界的家里,爷爷在土地的心窝上。爷爷一辈子平平淡淡,稳稳当当地守着他的天长地久。父亲是爷爷的孩子。父亲却执意要走另一条路。父亲说,乡间的小路太狭窄,不足以伸展

31、生命的枝叶;乡间的溪流太平缓,不足以震荡生命的波澜;老屋的桐油灯太,昏黄,不足以照亮生命的光彩。父亲固执地在外边闯荡,风里、雨里,却也欣然坦荡,并深味其乐。我站在爷爷的路和父亲的路的交叉口,思考着我该如何走过。其实,两条路之间没有必然的沟壑。我决定,在属于拼搏的日子里,在父亲的路上领受大江大河大山大峰的壮阔;而后,将自己归于平静,平淡、安定的生活。父亲的路宽阔,但也并非平坦无坎坷。走在路上,旁边风景固然很美,却要时时小心脚下的路。眼睛要容风景,更要容颠崖沟壑。心装得下波折,也要装得下大好风光。走在生命的两旁,一路播种,一路开花,一路收获,一路高歌。扛着朝圣的长旗,一路走来,生命真的很精彩。,爷

32、爷的路狭小却也乐趣横生。当我老了的时候,我将用自己的脚踏着爷爷的脚印去找寻一个属于老农的快乐。去在青天,水在溪。鸟声啁啾,蟋蟀自在鸣唱,甚至田间小鼠有时也不乏可爱机灵。采一束嫩枝叶,编成一个草帽,戴到头上,安享生命的芳香与清凉。每一段路,我都会用心去走。并且用我的笔将点滴的精彩与平淡记下。然后当我白发苍苍,再也走不动时,拿出来重温我走不同路时不同的感受。画卷展开,看到年少的自己依序走来。在生命的黄昏里,回顾自己的路,我会对自己拈花而笑吗?,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

33、,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呢?”要求:就这则材料,写一篇评论文章,自拟题目,不超过800字。,【作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则文字所含的思想,对当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34、的文章。,【作文练习2】,05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菊花人生 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清闲与旷达!可是,他真的活得像世人所说的那样:处于桃源之地,与世隔绝,别有洞天?有多少人又能理解他离开了人人都认为是幸福生活的官场情怀?你能体悟出他那处在世俗纷争

35、、虚伪污浊的官场中的苦痛?他明白,一个人无力挽回历史潮流,既然这样,他只有愤然出世。也只有他自己明白,,他走得无奈,走得悲伤,走得落寞,他痛恨自己的志向竟被这浑浊的世俗掩埋。他只有内在心理矛盾,派生出外在的“菊花人生。于是希望自己“入”则清闲、自在,忘记一切,超凡脱俗,回归自然;“出”则兼济贫穷百姓,以文穿透社会,抒写人生情怀。或许正因为他的抑郁和极度挣脱,使得他在与自己的拼搏中,给了世人一种惊世骇俗的超然,一种出乎寻常、回归自然的超越自我的静美。“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出乎”的,便是外在豁达潇洒;“入乎”的,似乎就几近于闲情、雅致。我们常常只看到陶渊明简单的怡然自得、情趣盎然的“外乎”,却不知,他的思想挣扎、心情苦闷而复杂的“内乎”。或许有人说他超然,或许有人说他超傻,这些相对他而言并不重要。在陶渊明的眼中,重要的是菊花是其真爱,是他人生的全部诠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分明地看到超凡脱俗的陶渊明,端一盅菊花茶,悠然地品味着他的菊花“出入”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