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导学案马赛学生版.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7106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沧海导学案马赛学生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观沧海导学案马赛学生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观沧海导学案马赛学生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沧海导学案马赛学生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樊城区 牛首一中 学校 七 年级 语 文 学科导学案班级: 姓名: 日期: 2014-10-30 主备人:马 赛 备课组长: 刘 红 蹲点领导(签字): 课题: 观沧海 课型: 精品赏读课 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独学、合作;展示、检测)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歌。 2、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欣赏富有哲理的诗句3、品味诗歌的意境。 重点:1、朗读并背诵这首古代诗歌。2、感悟古代诗歌的内容。 难点:品味诗歌的意境。激情激趣导入目标独立思考个体探究分享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启发探究随堂笔记 导学引航目的、方法、时间独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预设12分钟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

2、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预设15分钟重点摘记成果记录规律总结导入:通过复习秋天的怀念来引导学生说出秋季的特点,在一千多年前,有一位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站在苍茫大海边的山上咏出了另一番秋景别情。 预设3分钟熟读寻信息内容:正确朗读课文学法:1、自己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主要作品及作品背景。 2、听读课文,注意字音,把握节奏,说出感情基调。 3、熟读课文,把握内容,观沧海可以分为几层?每层各写什么?全诗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 ,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 ;再写

3、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 , 这一层全是写 景。 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 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 ,是从两个“ ”字看出来的。 全诗围绕“ ”字来写景。 对学(检查落实独学任务)检测:1、互读:对子互读课文。2、互查:对子用红笔互批独学3、4、5、6题。3、暴露易错点。 群学(突破重难点)合作研讨:1、小组长带领组员选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观点作为小组研究的课题, 经过一起研究、讨论,得出结论,并以 小组为单位 ,展示自己的研究课题和所发现的问题。2、带领组员能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表达对你的演绎点。预展: 针对展示方案,分组思考展示方式及预展。朗读课文方案

4、一: 对子互读小组赛读PK朗读方案二:配乐朗读。诵读课文,寻找信息,感悟情感建议一:季节我来寻建议二:景色我来说建议三:情感我来悟关于汉乐府诗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配乐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品读寻情感内容:诵读课文,寻找美点学法:细读, 回答下面的问题4、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你最喜欢哪几句,请说出依据。这首诗写了 我喜欢 因为 5、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 6、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思想内容: ;表现手法: 。 赏读

5、寻意境内容:悟读课文,触碰情感学法:7、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大海的景象。 8、分析本诗的意境。 当堂测评 分层达标 时间:15分钟落实基础读观沧海,完成文后问题。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这首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 ,是 时期著名的 家, 家、诗人。他的诗以 见称。2、给下面加点词释义: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3、 提示默写。(1)诗人登临碣石的目的是: (

6、2)实写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3)虚写所想之景的句子是: 。(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一句。)(4)前三行诗中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写的是动景,“ ”写的是静景。(5)一代雄才曹操的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例如观沧海气势恢宏、包容天地万象,“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6)观沧海中写大海无风,水波动荡的句子是_;写大风大浪的句子是_。(7)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_。4、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C.太阳、月亮、星

7、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5、对这首诗理解做个最佳抉择( )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C.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D.先全景式地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岛上风光,最后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拟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壮阔的情怀。6、本文以观字统领全篇,先写实景,再写虚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7、后两行诗中“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8、在这些山水景物的描绘中,你感觉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9、请根据积累,写几句你所知道的关于理想抱负的诗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