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学派治疗法.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8078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7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德勒学派治疗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阿德勒学派治疗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阿德勒学派治疗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阿德勒学派治疗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阿德勒学派治疗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德勒学派治疗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德勒学派治疗法.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阿德勒学派治疗法,治疗历程,(一)治疗目标 阿德勒学派的治疗目标包括基本目标和教育目标。基本目标是:提高自我觉察能力,修正其基本假设,基本观念和人生目标。,莫隆克(Mosak,1995.p.67)将历程中的教育目标列出如下:培养社会兴趣。协助当事人克服挫折感与自卑感 修正其观点与目标-即改变当事人的生活方式。修改错误的动机。协助当事人感受自己与别人是平等的。协助当事人成为社会上有贡献的人。,(二)治疗者的功能与角色治疗者的一项主要功能是,对当事人的各项运作功能做全面性评估。(三)当事人在治疗中的体验阿德勒咨询的重点是当事人的生活方式,掌握了生活方式,则矫正的工作便有了蓝图。自用逻辑(priva

2、telogic),指对于自己、别人及生活的各种概念想法,以及这些概念想法乃构成其生活的方式。,因此,在治疗中,当事人将学习如何去挑战其自用逻辑的结构。(四)治疗关系 阿德勒学派认为良好的治疗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建立在合作、互信、尊重、与目标一致的基础上。当事人不应被视为被动的接受者,而应主动地投入治疗关系中,并从合作中学会对自己的行动负责。,治疗技术与程序的应用,阿德勒学派的咨询含有四项主题,这正与咨询历程的阶段相呼应(Dreikurrs,1967)。这些阶段并非阶梯式地一成不变,而可以想成是编织壁毯,也就是说可以这边先编一点,然后那边再编一点。这些阶段是:1.建立适当的治疗关系。2.探索当

3、事人的心理动力(分析与评估)。3.鼓励对方了解自己(洞察)。4.协助当事人做新的决定(引导与再教育)。,阶段一:建立治疗关系咨询师会藉着倾听、反应、尊重、相信对方能够改变及表达真诚等方式,建立起咨访关系,同时协助当事人去察觉自己的资产与长处,而非一味地探讨他的问题与缺点。,阶段二:探索内心动力 在第二个阶段里,当事人有两项目标须达成,一是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二是了解此种生活方式对自己生活中各项功能的影响。评估能有系统地描述当事人家庭中的原有成员、他们彼此间关系及其生长的环境状况。评估的目的,就在于找出其错误的想法与解释。通过四种方式来评估:,1、家庭星座 2、幼年回忆 其中包括过去事件所伴随的

4、感觉与想法。这些事件必须是当事人能清晰的回想的。3、梦境 梦投射了当事人的想法和心情,因此可以用来探索内心动力。4、优先偏好恪弗雨首先提出人们的四种偏好:优越、控制、,安逸及讨人喜欢。5、整合与摘要 将所有信息加以整合归纳,并作出解释。6、鼓励历程 评鉴当事人的生活方式后,接着是鼓励对方检查其错误知觉,向自己挑战,并把自己的优点与才华详细做记录。,阶段三:鼓励洞察 阿德勒学派虽然注重支持,但也强调面质,咨询师会鼓励当事人发展出洞察力,以察觉错误的目标与自我挫败的行为。,阶段四:引导与协助 此阶段常用的技术包括直接法(immediacy)、欲擒故纵法(paradoxical)、仿佛法(actin

5、g as if)、泼冷水法(spitting in the clients soup)、把持自己(catching oneself)、触钮法(push button technique)、避开问题小孩(avoiding the tar baby)、设定任务与承诺(task setting and commitment)、中止与总结(terminating and sumarizing the session)等。其他合适的技术还包括忠告、家庭作业、幽默、沉默。,适用领域及对象 因为个体心理学是基于成长模式而非医疗模式,所以可以应用在各种不同的领域,包括:儿童辅导中心、亲子咨询、婚姻咨询、家庭咨

6、询、团体咨询、儿童与青少年个别咨询、文化冲突、矫正与复健咨询,以及心理卫生机构。,1.教育4R理论:responsibility,respect,resourcefulness,responsiveness.2.父母教育上的应用 目的在于通过增进彼此的了解与接纳,而改善亲子间的关系。,婚姻咨询上的应用 狄克梅尔二氏(1982)曾指出婚姻咨询的四个步骤,此与上述的四个阶段吻合:1 询问夫妻对咨询的期望,并讨论如何达成其目标。2 评估两者的生活方式,以指出他们的行为假设、基本的错误知觉、优点及生活目标。此一评估与个别咨询的评估一样。3 咨询员将上述的评估回馈给夫妻知晓,使他们对于自己的内心动力及婚

7、姻状况获得洞察。4 咨询员面质他们对于婚姻关系所持的错误信念,这就步入再教育历程,目的在于引导双方能学到一些技巧以执行新的协议。在婚姻咨询中,目的在于促进沟通与合作,,4家庭咨询阿德勒学派在家庭咨询中所使用的技术会随着治疗目标而变,不过仍有一些常见的目标可作为指引(Sherman&Dinkmeyer,1987):治疗技术在于促进成员间互动关系往积极与建设性的方向移动。使家庭成员学习接受自己的责任。咨询员与家庭成员们一起评估治疗目标及达成的途径。因咨询员须协助成员们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故带有教育性。治疗的目的在于以一种更有效及更令人满意的结构去重整成员们的角色及彼此的关系。,在团体辅导上的应用

8、早在一九二一年,阿德勒就以团体辅导的方式来推动维也纳儿童辅导中心的业务(Dreikurs,1969)。同为合作伙伴的德莱克斯则加以推广,并以此法在他私人的诊所中应用达四十年,起初这一方面是基于他个人的特质,一方面则是为了节省时间,但很快就发现团体辅导的其他优点。德莱克斯指出:因为人们的问题与冲突均带有社会性,所以在团体中不仅能突显人们的内心冲突与适应不良的性质,而且能提供矫治的影响力,摘要阿德勒的理念超越他身处的时代,而当代大多数的治疗取向也都至少吸收他的一些观念,其个体心理学假定人类行为是受到社会因素的激励;人们应为自己的感觉、想法、与行为负责;每个人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而不是无助受害者;以

9、及人们会受到目标与意图的牵引,展望未来会比回忆更有用。阿德勒学派的基本目标在于协助当事人认清对生活的错误信念,并因此能更充分地融入社会。当事人不被视为精神病人,而只是受到挫折罢了。治疗历程协助他察觉自己的行为型态,并在信念与想法上做些基本的改变,如此将能改变他们的感受与行为。阿德勒学派强调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认为治疗是一种合作性的探险,借助启发与面质,使当事人能将顿悟转化为实际的行动。,阿德勒学派的贡献1.其许多观点经常应用于咨询中2.阿德勒个人的贡献3.对其他治疗取向的影响.阿德勒学派的限制与批评1.阿德勒学派的限制2.阿德勒某些观点的限制3多元文化观的限制,传记 阿尔弗莱德阿德勒(A

10、lfred Adler)于 1870年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郊区。他的父亲是一名犹太商人,主要做谷物生意。由于父亲经营有方,他的家境颇为富裕,一家人热爱艺术,尤其是音乐。阿德勒极为看重一个人儿时的经历,认为在他四五岁时形成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并对此后一生影响甚巨。这一思想多半出自他个人的早年生涯。童年的阿德勒身体很弱,因患有软骨病而导致背有点驼,这和他相貌英俊、身材挺拔的哥哥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小阿德勒感到自惭形秽。但阿德勒并没有让身体上的缺陷压倒自己,相反,这刺激了他的上进心。他喜欢交游,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在孩子们的游戏中也总是试图超过他的哥哥。他的父亲鼓励他说:“阿德勒,你必须不相信任何事。”

11、就是告诉他,不能让眼前的困境束缚住自己,不能相信当下的困难就是人的一生,而要勇于突破,大胆地去创造自己的生活,这种坚强的信条造就了阿德勒一生的功名。5岁时的一次遭遇几乎改变了他的一生。那年,他患上了致命的肺炎,医生认为他快死了,家人也不抱什么希望。但几天后,他竟奇迹般地康复了。这场病使他萌生了要当一名医生的愿望,他要用这个生活目标去克服童年的苦恼和对死亡的恐惧。所以,尽管他很喜欢音乐,也对许多艺术门类有很深的造诣,他还是选择了心理医生的职业,他许多个体心理学的观点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时的这一遭遇。阿德勒5岁时上小学,9岁时进入弗洛伊德14年前上过的中学。刚上中学的时候,由于他数学不好而被老师视为差

12、等生,老师因此看不起他,并建议他的父亲让他去当一名制鞋工人。当然,父亲拒绝这样做,但这事也刺激了好强的阿德勒,促使他努力学习,在数学上有了很大进步。偶然的一个机会,他解决了一道连老师也感到头疼的数学题,成了班上的优等生,更增强了他的自信心。阿德勒后来经常提到这件事,在不无自豪的同时,也启示人们:人的潜力是没有局限的,更不是天生注定的,只要肯去挖掘,每个人都有成功和飞跃的机会,这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中学毕业后,阿德勒如愿以偿,进入维也纳医学院,系统学习了有关心理学、哲学的知识,并受到良好的医学训练。1895年,阿德勒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先在维也纳医学院实习了一段时间。189

13、6年的4月到9月,他应征服役,在奥地利军队的一所医院工作。1897年到1898年,他又回到母校深造。在这期间,他和来自俄国的留学生罗莎结婚。罗莎出生于莫斯科的犹太人家庭,是个能说会道、擅长交际、也很能干的女人。但她突出的个性和热烈的有点社会主义意味的激情与阿德勒矜持而保守的贵族气质不太一致,以至他们的婚姻最初常有摩擦。阿德勒在回忆录中说,男女平等这件事,说比做容易得多。但后来两人还是恩爱非常,白头偕老。这大概与医学博士特有的耐心、细腻的引导有关吧!1899年,阿德勒在维也纳有名的布雷特公园附近开设了自己的诊所。他的病人主要是艺术领域里的人,如画家、音乐家等。从实践中他发现,这些富有创造性的艺术

14、家们,往往是在克服了儿时生理上的缺陷和意外事故不幸造成的基础上才发展出不凡的才干。在工作之余,他广交朋友,常到咖啡馆去和各种各样的人聊天,饮酒作乐,他的不拘小节和开朗的性格,使他和三教九流都能成为朋友。当然,阿德勒绝不是在此虚度时光,他在观察社会上各阶层的人们,了解他们的童年和主要的经历,再进行比较和分析。这是心理学家不同于常人之处,也为他日后创造个体心理学准备了丰富的资料。1900年前后,阿德勒的研究兴趣集中在精神病理学方面。他也熟读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一书,认为这本书有助于了解人性。1902年,他写了一篇分析(梦的解析)的文章,发表在维也纳一家有名的杂志上。该文立即引起弗洛伊德的注意,他

15、很欣赏这位年轻的医学博士对精神分析学的看法和理解的深度。弗洛伊德不久就给阿德勒发了一封亲笔信,邀请他加入由他本人主持的“星期三精神分析协会”。阿德勒的加入使弗洛伊德很高兴,因为他的思想和见解大大深化了精神分析学的研究,阿德勒也随之声誉鹊起。1910年,阿德勒成为著名的维也纳心理分析协会继弗洛伊德之后的第二任主席,并担任心理分析学刊的编辑。这些经历使阿德勒成为精神分析学派仅次于弗洛伊德的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也为他日后创立自己的学说打下了基础。尽管阿德勒加入了精神分析学会,但他对弗洛伊德的许多观点并不是没有保留,而是有着自己的看法,他尤其不赞成弗洛伊德对性的看法和他分析梦的方法。1907年,阿德勒发

16、表引起很大争议的文章(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标志着他与弗洛伊德的分歧已经明显化了。阿德勒在这篇文章中首次引入了“自卑情结”的概念。他认为,由于身体的缺陷或其它原因引起的自卑,一方面可能毁掉一个人,使人自暴自弃或发生精神病,但另一方面,自卑也能激发人的雄心,使人发奋图强,以超于常人的努力和汗水补偿生理上的缺陷,从而成为不平凡的人物。比如古代希腊的戴蒙斯赛因斯从小患有口吃的毛病,但经过多年苦练,他不但克服了口吃,还成为闻名于世的演说家。美国的罗斯福总统患有小儿麻痹症,他的自强不息,从逆境中走向成功的故事更是广为人知。也有这样的时候,生理上一部分的不足在另一部分得到补偿,比如尼采身体不好,他

17、就弃剑就笔,写出激动人心的权力哲学。类似的例子在历史上极现实社会中不胜枚举。这篇文章使阿德勒名声大噪,文中的观点被日后有名的超越自卑一书所吸收和扩展。到1910年前后,阿德勒的思想日益成熟。他先后发表了关于“自卑感”和作为自卑补偿的“钦羡男性”的文章,认为不论男性或女性,都有一种追求强盛有力的愿望,以补偿自己不够男性化的缺憾。,接着,阿德勒进一步完善了“自卑情结”的概念。他认为,不论有没有身体上的缺陷,儿童的自卑感总是普遍都有的一种现象,因为孩子幼小,身体尚未发育,必须依靠成年人的帮助。如果这种自卑感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下去,就会构成“自卑情结”。阿德勒认为,自卑感并不是什么坏的情感,或是变态的

18、征兆,相反,他是每个人在追求更加优越的地位和完善的人生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心理反应。关键在于如何对待这种自卑,是象孩子那样利用自卑做借口逃避现实。事事依赖他人,还是勇敢地克服和超越自卑,走向成功的人生。到现在,阿德勒不但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它的主要观点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主义大相径庭,而且,他有了一小批热烈的追随者。对阿德勒的变化,弗洛伊德一开始还能容忍,但不久两人就闹翻了。1911年,弗洛伊德与阿德勒的分歧公开化了。弗洛伊德致信心理分析学刊的发行人,要他把学刊封底阿德勒的名字除去,否则就把他自己的名字去掉。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已经是水火不相容了,阿德勒干脆带领9名同伴退出心理分析学会,正式与弗洛

19、伊德分道扬镳了。与弗洛伊德决裂之后,阿德勒组织了“自由心理分析学会”。1912年,他正式称自己的思想体系为“个体心理学”。这一年,阿德勒42岁,他带领自己的追随者,全力投入到对人类个体的心理研究之中,开创了心理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流派,对人类个体的研究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说,阿德勒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深入到个人心理的最深处,以科学的态度探究人的成功与失败的动机和原因的学者,他取得的成就丰富了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奥秘的认识。到1920年前后,阿德勒已经声名远扬了,他不但在维也纳有众多的拥护者和追随者,更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有许多人慕名而来,到维也纳拜师求教,阿德勒也应邀到欧洲各国讲学。19

20、26年,他到美国讲学,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次年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1932年,他受聘担任长岛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授。就在这一年,他出版了超越自卑一书,更使他声誉鹊起。到30年代,阿德勒已经功成名就,个体心理学的影响逐渐扩大。他的声望如日中天。1934年,阿德勒决定在美国定居。1935年,他创办国际个体心理学学刊。1937年,阿德勒应聘到欧洲讲学,由于他声望卓著,聘者太多,但他不辞劳苦,有时一天在两个城市奔波演讲。终于,过度的劳累使阿德勒心脏病突发,逝世于苏格兰的阿伯丁大学,享年67岁。阿德勒的一生,可以说是不断地超越自卑,走向成功的一生 他患有先天性软骨病,儿时身体弱,并不特别受宠。

21、5岁时还得过大病,受到死亡的威胁。但他坚强地活了过来,而且活得乐观而自信。等到上学后,又因数学差受到老师的歧视,被当作差等生看待,阿德勒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刻苦的努力改变了别人对他的看法而成了优等生。就在他的心理学研究崭露头角的时候,他遭到弗洛伊德的压制和排斥,但他不惧权威,勇敢地走上自己渴望的道路。他自己的事业开始不久,就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不得不中断研究,到军中服役,救死扶伤。战争终于结束了,他的思想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但他昔日的追随者和伙伴却因观点不合弃他而去,几乎动摇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阿德勒没有贪恋小圈子的声誉,把研究的热情倾注到普通的百姓们平凡的生活中去,反而给他带来更大的成功。由

22、于阿德勒对人类个体心理的出色研究和取得的卓著成就,使个体心理学在他身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它的影响也日益扩大。还在1949年,著名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就预言说,我们可以预见,个体心理学在20世纪将迅速发展,因为唯有它的帮助,心理学才能符合它所研究和服务的人类本性。,个体心理学在多个有关人文科学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以心理治疗和教育领域最为突出。在阿德勒看来,各种心理疾病或障碍都是“生活的失败”,是由于错误的生活风格导致的。而错误的生活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个人专注于夸大了的个人优越感并缺乏足够的“社会兴趣”。如果一个人缺乏对社会的兴趣和与他人的合作精神,而自己的生活目标又遇到困难不能达到,人的

23、心理就不平衡。不正常了。阿德勒的治疗方式就是通过分析病者的生活风格,帮助病者提高社会兴趣,面对现实,做出新的生活选择。这一点是个体心理学相当独特的特征,也是它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因为它通过提高人的社会兴趣,改变了人在生活中的价值观念,从而重新树立了生活目标,填补了信仰的空白。从这一点自看,个体心理学有一种类似宗教的作用,而这恰恰是其他各派心理学忽视的东西。个体心理学一书的作者考西尼说:我发现个体心理学填补了我的空虚,并优于其他理论体系,它通过它的“社会兴趣”概念给了我一种生活哲学。的确,如果耐心地品味阿德勒的名作超越自卑,你会被作者对生活的无限热情和他对人类健康、理性、乐观的执著精神而深深地感

24、动。尤其在一个物欲横流、精神贫乏的年代里,阿德勒的心理学犹如浸入沙漠的一缕甘泉,让人重新体味到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绝不仅仅是金钱、物质和泛滥的私欲,它还有更广阔,也更令人神往的精神园地。目前,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所喜爱、所传播。在美洲,有“阿德勒心理学协会”,定期出版业务通讯和个体心理学季刊。在北美和欧洲,有30多个训练机构和100多个专业阿德勒组织。德国也有庞大的个体心理学协会,出版个体心理学杂志。国际上也有个体心理学联合会,定期开会,讨论交流个体心理学的最新进展。阿德勒认为自己的个体心理学是所有目的在于增进人类福利的伟大运动的继承者。可以说,阿德勒为自己确定的这个生活目标是实现了,世界上已经有无数读者从阿德勒的名作超越自卑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意义,成功地跨越了自卑感的局限。今天,仍然会有更多的人从这本书中体味个体心理学特有的魅力,省察自己的生活风格,寻求适合自我的超越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