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8806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8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气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空气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空气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空气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陈庄中学 杨颖祖一、 设计意图9年级学生对空气并不陌生,在小学的自然课上就已经了解了空气的有关知识,但不够准确。在还没有接触到压强方面知识的情况下,学生理解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本节课将教学重点和难点定位在探究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上。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方法,初步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教学设计也是为突破这一难点展开。二、教案课 题空 气 的 成 分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等组成,并知道其主要用途;通过实验,知道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空气中氧

2、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知道气体体积的测定的一般方法。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重 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难 点初步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仪器药品集气瓶、烧杯、玻璃管、橡皮软管、弹簧夹、燃烧匙、橡皮塞、酒精灯、水槽 、火柴。红磷、蜡烛。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小实验:将烧杯倒扣入水中活动:展示一个烧杯,并将其倒扣入水中。设置问题情景:烧杯里有什么物质?水为什么不能充满

3、整个的烧杯?思考回答:烧杯是空的回答:因为烧杯里有空气。让学生意识到空气的存在,初步认识到空气会产生压力,同时引入新课。回顾:空气的成分组织讨论:你们知道空气中含有哪些物质吗?这些物质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分别是多少?提问:在这些气体中哪种气体与我们生命活动联系最紧密?如何证明它的存在?根据以前学过的有关知识和生活经验,讨论、交流。回答:氧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知道空气主要成分。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能力。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做铺垫。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提出问题,选择什么物质才能比较准确的测出空气中氧气含量?引发进一步探究。2、介绍可燃物红磷(

4、展示红磷样品)。3、介绍实验装置。1、 演示实验,并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利用等待集 气瓶冷却的时间,组织学生预测、讨论得出结论。熟悉药品、装置。预测、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现象,完成探究报告。在观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得出结论。产生认知冲突,进一步激发探究欲望。提供资料,启发学生对实验结果作出合理的猜想。初步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知道气体体积的测定方法。介绍:介绍化学史知识介绍拉瓦锡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倾听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做激励性的评价,增强其对事物认识的好奇心、求知欲。组织学生交流对空气中各种气体主要用途的认识,看图归纳。交流、看图查漏补缺组织学生小结。提出进一步

5、探究的问题:1、空气中的各成分是怎样被发现的呢? 2、地球上没有空气会怎样?谈这节课的收获:从知识的获得、认识气体的途径和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等方面谈。梳理知识,归纳方法,进行自我评价。把探究从课堂引向课外,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板书设计】2.1 空气的成分一、证明空气的存在二、空气的成分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及杂质(0. 03%)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用蜡烛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演示红磷燃烧的实验3、介绍化学史知四、空气的用途【课堂练习】1、 法国化学家_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_和_组成,其中_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6、的结论。2、以下物质可用于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是 ( )。A蜡烛 B硫磺 C木炭 D红磷3、下列用途是利用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的性质的是( )。切割金属 动植物呼吸 医疗 潜水 火力发电A B C D4、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在包装食品时可以采用真空包装或充入保护气的方法。对于一些易碎的食品,常常充入氮气防腐,原因是 。 5、用氦气代替氮气与氧气混合,可得到“人造空气”。人造空气用于代替空气供深海潜水员呼吸。因为用空气供潜水员呼吸时,在压强较大的深海里,会有较多的氮气溶解在潜水员的血液里,当潜水员从深海上升,血液里的氮气将成为气泡释放出来,大量气泡会阻塞微血管,引起病变。用人造空气可以避免这种问题。人造空气可以用氦气代替氮气的原因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