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教学设计北京第13中学分校霍京梅.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8807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气教学设计北京第13中学分校霍京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空气教学设计北京第13中学分校霍京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空气教学设计北京第13中学分校霍京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空气教学设计北京第13中学分校霍京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空气教学设计北京第13中学分校霍京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空气教学设计北京第13中学分校霍京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教学设计北京第13中学分校霍京梅.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空气教学设计 北京第13中学分校 霍京梅一、指导思想与主要问题说明通过分析学生在物理学科所做的关于大气压的家庭趣味实验,使学生先回顾初二物理“大气压强”的有关原理。这部分知识在初二物理课上只是一带而过,学生大多已经淡忘,但对于初三学生面对看不见的气态流体的有关科学研究很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理科综合素质,消除学科间的隔阂,大胆地把物理中分子热力学的部分知识以动画的形式形象地展示出来,把影响气压变化的几大因素在理解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一些基本方法,面对自己曾经做过的大气压家庭实验,顺教师层层递进式的提问,逐步自主设计出“验证空气中氧气所占体积分数”的化学实验,并不断改进实验,最终总结出药品选择原理

2、和操作注意事项。 二、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需要用到“气压原理”设计完成探究空气的组成实验,这是初中学生第一次研究看不见摸不着的气态流体,对于气压原理较为透彻的理解是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关键,也是将来继续研究有关课目的方法依据。我个人认为从科学家的成功实验入手,重走科学家之路未尝不可,但是若学生较为形象地理解的影响气压变化的原理,在初二物理趣味家庭实验的基础上逐步自主完成实验设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有利于学科间的融合。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物理虽讲过大气压强,但对于影响气压变化的原理只是停留在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层面上,不讲原理,更不和微观结合。学生容易理解不透的或者干

3、脆淡忘,这对于完成设计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很不利。若辅之以分子热力学的浅显动画将会有很好的效果。技术准备:多媒体设备、动画软件及PPT课件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内容框架设计课题1、 空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尽量从微观角度理解“气压”这个概念,并了解影响气压的几个因素。2.能力培养利用气压原理能设计测定气体成分的实验,顺其自然地完成理化学科间的融合,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设计、操作,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捕鱼的乐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带领学生认真分析气压原理,使学生初步感觉到科学的方法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无穷魅力。(2) 从培养学生对物理原理的认真

4、理解,对科学方法的严谨归纳,逐步过渡到自觉学科融合,自觉地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设计空气成分的验证实验难点:较为透彻理解影响气压变化的几大因素教学准备:准备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有关器材,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伴着如水滴般清新悦耳的上课铃声,我们仿佛置身于这美丽的风景中,抬头仰望天空一只矫健的雄鹰在翱翔,他为什么能在天空翱翔?【演示】投影PPT展示本节课标题根据已有物理或生物学知识,能说出是空气在承载它滑翔。设疑,激发设计实验的兴趣兴趣【内容新授】一、空气的组成【引导】空气又叫大气,在初二物理课上同学们学习过大气压的有关知识【展示P

5、PT】初二物理课阐述的产生大气压强的原因【展示】学生曾经未完成物理作业所做的有关大气压强的趣味家庭实验。【提问】液体为什么会倒吸入瓶内?【展示】分子热力学的有关动画【提问】请归纳影响气体压强大小的几个因素【投影并板书】影响气体压强的三大因素【提问】刚才看到的学生家庭实验中蜡烛为什么会熄灭?【提问】倒吸的液体是否正好填补了缺失氧气的那部分空间? 【提问】利用此实验能否较为精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果不行,可以如何改进?(药品原理设计)教师给出若干药品资料【引导】学生家庭实验的装置对于这一套反应原理来说使用不方便,仪器如何改进?(仪器设计原理)【演示】随着学生设计操作步骤,教师逐步完成实验,引

6、导学生归纳操作步骤。(操作原理)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回顾必要的基础知识学生认真观察,物理课情景再现于脑海学生尝试从物理所学气压原理分析现象学生认真观看,分析对比。学生尝试控制变量归纳总结学生记笔记思考学生逐字分析其中内涵,提炼精华学生回顾一单元有关蜡烛燃烧的表达式,得出氧气被消耗完的结论。学生讨论后回答学生根据蜡烛燃烧产物讨论后回答学生根据“只消耗氧气,且只生成固体”的原则选择反应原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作答学生设计操作步骤,认真观察现象并记录得出结论。初二物理课对于大气压的介绍很少,只是针对某些生活现象知道是大气压的作用即可,学生印象不深,但这些是本节课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理论基础。降低认知台

7、阶,是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培养分析能力,知不足而后更有求知欲。从微观角度理解气压原理,直观容易理解。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为下一步利用原理自主设计实验打下理论基础。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温故而知新将抽象的看不见的气体流体用看得见的液体展现出来,从抽象到形象。培养学生利用已经具有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改进仪器的能力,展现孩子创造力。培养学生设计能力、观察和归纳能力。【小结】本节课主要需掌握以下两个重要知识:1.尽量从微观角度理解“气压”这个概念,并了解影响气压的几个因素。 2.利用气压原理能设计测定气体成分的实验。学生归纳反思掌握知识脉络【课堂检测】见下【布置作业】完成学探诊有关习题教学反

8、思 鉴于初二物理对于气压的学习较为浅薄,对于初三经常用其设计实验解决看不见的气态流体有关问题显然不够,通过展示高三物理总复习有关分子热力学的有关动画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归纳规律,物理学基础打扎实学生就能够脚踏实地完成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节课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较为顺利,且在下一节课有关此实验的误差分析,学生表现得比往届学生要明白清楚得多!看来综合理科素质培养很有必要!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第一节 空气准备知识: 影响气压变化的因素(见PPT)探究目标: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一、药品原理(略)二、装置原理(略)三、操作原理(略)五、教学流程设计理解并落实气压原理药品原理分析学生家庭物理实验 操作原理装置原理 教师总结完成实验设计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 影响气压变化的三大因素是什么?2.若实验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可能什么原因?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