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中胜磷化替代燃煤锅炉暨磷深加工技改建设地点禄丰勤丰镇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9228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145 大小:3.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禄丰中胜磷化替代燃煤锅炉暨磷深加工技改建设地点禄丰勤丰镇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禄丰中胜磷化替代燃煤锅炉暨磷深加工技改建设地点禄丰勤丰镇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禄丰中胜磷化替代燃煤锅炉暨磷深加工技改建设地点禄丰勤丰镇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禄丰中胜磷化替代燃煤锅炉暨磷深加工技改建设地点禄丰勤丰镇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禄丰中胜磷化替代燃煤锅炉暨磷深加工技改建设地点禄丰勤丰镇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禄丰中胜磷化替代燃煤锅炉暨磷深加工技改建设地点禄丰勤丰镇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禄丰中胜磷化替代燃煤锅炉暨磷深加工技改建设地点禄丰勤丰镇环评报告.doc(1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替代燃煤锅炉暨磷深加工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禄丰县中胜磷化有限公司替代燃煤锅炉暨磷深加工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禄丰县中胜磷化有限公司评价单位: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9月目 录前言11.1任务由来11.2项目基本情况21.3环境影响评价过程21.4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21.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1总 则41.1评价目的和评价原则41.2编制依据51.3评价采用标准71.4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101.5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和评价因子的筛选131.6评价重点131.7污染控制目标及环境保护目标141.8评价时段和工作程序152 项目概况172.1原有项目172.2 技改项

2、目概况273工程分析343.1主要原辅材料343.2公用工程353.3生产工艺分析373.4物料平衡、热量平衡393.5水平衡403.6磷平衡423.7项目污染物的核算433.8项目采取的环保治理措施评价463.9项目污染物产生、治理及排放情况汇总503.10“三本账”核算513.8非正常工况排放523.9污染物总量控制523.10厂址环境可行性分析533.11本项目产业政策和工业园区规划符合性分析544建设项目周围概况564.1自然环境564.2社会环境594.3环境质量现状605施工期环境影响回顾性分析与评价755.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755.2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755.3施工期

3、固体废弃物的环境影响分析765.4施工期声环境的影响分析765.5施工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776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786.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786.2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66.2运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76.3运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86.4运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896.5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907环境风险分析927.1评价的目的与评价对象927.2评价方法与程序927.3评价级别的确定937.4风险性物质识别947.5重大危险源判定1017.5评价等级的确定1017.6评价范围、敏感目标及人口分布1017.7评价内容1027.8环境风险源项分析102

4、7.9事故状态下排放污染物分析1037.10事故环境影响预测1047.12环境风险应急反应方案1117.13环境风险评价结论1128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1138.1产业政策分析1138.2清洁生产分析1138.3清洁生产评价结论与对策措施1169污染防治措施及措施可行性分析1189.1可研提出的措施1189.2本次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1189.3措施的可行性分析12010环境经济损益简要分析12110.1建设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12110.2 环境经济损益估算12110.3环境经济影响分析12211公众参与12311.1公众参与的目的和作用12311.2公众参与调查方法和组织情况12311.3调

5、查内容12311.4调查范围12311.5个人调查基本情况12411.6调查结果分析12411.7信息公示12611.8二次公示12611.9结论与建议12711.10调查结论12712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12812.1环境管理12812.2环境监测计划13012.3环境管理制度13112.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1311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建议13313.1工程分析结论13313.2环境质量现状结论13313.3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13313.4厂址环境可行性结论13413.5产业政策和规划符合性结论13513.6风险评价结论13513.7清洁生产13513.8经济损益分析13513.

6、9公众参与总结13513.10环保防治补充措施13613.11污染物总量控制13713.12环境影响评价总结论137替代燃煤锅炉暨磷深加工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前言1.1任务由来云南省磷资源非常丰富,已探明储量87.66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44.15,居全国第一,大多数可露天开采,交通运输方便,价格低,特别是滇池地区磷矿石储量达5.6亿吨。目前世界磷化工产品生产量以年均3%的速度增长,磷酸盐的种类也迅速增多,涉及工业级、食品级、饲料级、医药级等。云南虽然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磷化工产业却长期停留在向省外经济发达地区的下游企业出售磷矿石或黄磷等初级产品的阶段,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精细磷化工

7、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使云南省的资源优势难以转化成经济优势。另一方面,由于磷系化工产业的蓬勃发展,黄磷、磷酸作为磷系化工产品加工制造所需的主要原料,市场需求一直供不应求。90年代后特别是近年来,政府采取磷电结合的产业政策,极大的刺激和鼓励了电炉法制磷工业的发展,西南地区多台90000KVA以上规模的制磷电炉相继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的制磷工业装置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黄磷的生产能力跃居世界前列。制磷工业的发展,为热法磷酸的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磷化工的深加工产品,将是今后磷化工生产发展的方向。禄丰县中胜磷化有限公司位于禄丰县勤丰镇羊街村委会,东经1021756,北纬250531,行政区划属禄丰

8、县勤丰镇羊街村委会管辖,于2005年投产,厂区内原设两台共10吨/小时燃煤锅炉,燃煤蒸汽锅炉消耗大量的煤炭,煤是宝贵的资源和重要的能源。而化工生产又离不开蒸汽,因此建设单位拟通过技改后建35kt/a多聚磷酸、磷酸生产装置(包括热能回收系统)、2kt/a泥磷生产装置各一套。今后热法磷酸装置投运后,完全能够满足本项目运行后全厂的蒸汽供热用量。除可以满足本装置生产所需蒸汽外,其余蒸汽还可供厂区其它装置生产的需要,项目的建设可以降低黄磷厂锅炉房的供热负荷,降低燃煤消耗对提升装置技术内涵,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节能降耗,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的建设符合合理配置和有效

9、利用资源的要求,可为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同时可以增加当地就业,有利于提高当地消费水平,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项目取得禄丰县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备案,备案编码125323312610026。由于市场原因,项目未及时启动,公司向禄丰县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申请了备案延续,禄丰县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同意备案时间延续至2016年12月(见附件)。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云南省产业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法律和规定,本项目属于技改项目,必须针对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禄丰县中胜磷化有限公司特委托湖南润美

10、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2项目基本情况禄丰县中胜磷化有限公司投资3200万元,拟通过技改后建35kt/a多聚磷酸、磷酸生产装置(包括热能回收系统)、2kt/a泥磷生产装置各一套。项目在厂区内进行建设,不新征土地。项目主要以黄磷原料,采用先进技术生产磷酸。项目于2013年开始建设,目前已建成,还未投入运行。1.3环境影响评价过程环评单位接受委托后,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于2013年6月18日和19日对建设项目厂址及周边区域环境进行了第一次现场调查,并收集了相关资料。于2014年3月12日和13日进行了第二次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在委托环评单位后,建设单位于2013年9月1627

11、日在羊街村民委员会张贴公告的方式,对项目建设情况、建设单位、环评单位、公众反馈意见的联系方式。并于2014年3月10日28日在羊街村民委员会进行了第二次信息公示,为公众提供查询、查阅及咨询、解疑服务。公示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项目建设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工程建设采取的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征求公众意见形式;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项目所在禄丰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于2015年10月8日取得了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印发了云南省环保局关于审查意见的函(云环函2015334号)项目所在地符合禄丰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勤丰片区“化工循环产业园

12、区”的定位要求,项目符合规划至此环评单位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编制了禄丰县中胜磷化有限公司替代燃煤锅炉暨深加工技改项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以供建设单位上报楚雄州环保局组织专家进行审查。1.4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建设项目厂址位于禄丰县勤丰镇羊街村,从现场调查的情况来看,厂址东面和南面均为工厂企业,厂址西面为334县道。距离项目最近的村庄为项目东北面620m的羊街村。项目区由于长期的人群活动,生态环境质量一般。最近的地表水为厂界西侧500m的沙龙河。项目在原有厂区内建设,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将对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

13、影响。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产过程产生的P2O5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地表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产、生活废水非正常排放对地表水质量的影响。声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车辆运输、生产机械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防止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建设单位采取了给设备安装除尘、除雾设置、厂区内雨污分流,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生产废水,噪声采取安置于室内、安装减震垫片、设置隔声罩等措施降低噪声影响,固废采取综合利用的方式进行处置。1.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合理,符合当地相关规划,总图布置可行。采用的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可靠,满足清洁生产要求,项目采取的环保措施技术经济可行,各类污染

14、物经治理后可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项目的环境风险程度较低,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可行,项目无重大环境制约因素。通过公众调查和环评公示,附近公众均同意该项目建设。本项目的建设,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本项目在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从环保角度,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1总 则1.1评价目的和评价原则1.1.1评价目的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在收集分析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建设内容和生产工艺,对项目进行工程分析,核实主要污染物排放参数。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结合项目周围自然、社会环境现状和功能要求,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做出预测评价。根据预测评价结果做出项目环

15、境可行性结论,并提出缓解不利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为设计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通过现场调查、监测及类比调研资料分析,在掌握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预测该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控制或减少不利影响的措施与建议。(2)按照国家环保法及有关规定,从保护环境的目的出发,实事求是地论述该项目环保措施的可行性。确定废气处理及分析废气排放对大气产生的影响,确定废水处理方式及排放去向。(3)强调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以科学的发展观论证项目可能产生的正面、负面影响,为循环经济服务。(4)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确定项目建设是否可行。1.1.2评价原则

16、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和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特点,评价力求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并遵从以下原则:1、 依法评价原则: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分析建设项目与环境保护政策、资源能源利用政策、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等有关政策及相关规划的相符性,并关注国家或地方在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划及相关主体功能区划等方面的新动向。2、 早期介入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尽早介入工程前期工作中,重点关注选址(或选线)、工艺路线(或施工方案)的环境可行性。3、 完整性原则: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点,对工程内容、影响时段、影响因子和作用因子进行分析、评价,突出环境影响评价重点。4、

17、广泛参与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广泛吸收相关学科和行业的专家、有关单位和个人及当地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意见。1.2编制依据1.2.1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1.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实施2013修正)。(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

18、法(2002.11.1实施2014修正)。(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4.1)。(10)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1.1)。(11)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发(1998-1)253号。(1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15.6)。(1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2.7。(15)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2004.10.1)。(16)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1)。(17)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5)。(1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12.1实施2013修正

19、)。(19)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0)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2)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23)关于进一步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办2006109号)。(24)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务院2008.8)。(2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63号)。1.2.2云南省环境保护法规、规定(1)云南省人大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1992.11

20、);(2)云环发2013151号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目录(2013年本)的通知;(3)云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4)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12)。(5)云南省人民政府七彩云南保护行动(2007.1)。1.2.3有关产业政策(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1号令(2)云南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6年本)。1.2.4评价技术导则(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

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19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8)生态环境状况评价规范HJ/T192-2006。1.2.5相关文件(1)禄丰县中胜磷化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进行环评工作的委托书;(2)替代燃煤锅炉暨磷深加工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云南省禄丰县环保局出具的评价执行标准的函。(4)禄丰靖淞磷化厂筹建禄丰县中胜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7000吨黄磷异地搬迁技改项目环

22、境影响报告书。(5)年产7000吨黄磷异地搬迁技改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6)禄丰县环境监测站提供的相关环境质量现状的监测报告。(7)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1.3评价采用标准1.3.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项目厂址周围及关心点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标准限值见表1-1。表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单位: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标准状态)单位标准来源总悬浮颗粒物(TSP)年平均200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24小时平均3001小时平均900*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m)年平均70

23、24小时平均1501小时平均450*二氧化氮(NO2)年平均4024小时平均801小时平均200二氧化硫(SO2)年平均6024小时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注:由于无相应的小时浓度标准,TSP和PM10小时浓度采用日均浓度标准的3倍值(0.90mg/m3、0.45mg/m3)作为参考。(2)水环境a.地表水环境:项目评价区涉及的地表水体为西面的沙龙河(本河段当地称甸尾箐或石旧河)。沙龙河属于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右岸支流普渡河上游螳螂川的一级支流,根据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项目所在河段螳螂川为类水体,沙龙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4、中IV类标准,标准限值详见表1-2。表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除pH外,均为mg/L 项目pHBOD5COD氨氮总磷ZnCuAsCdPb氟化物硫化物IV类标准696301.50.32.01.00.10.0050.051.500.5b.项目区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GB14848-1993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详见表1-5。,标准限值见表1-3。表1-3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除pH外,均为mg/L 项目pH总硬度硫酸盐As氨氮总大肠菌群(个/L)类6.58.54502500.050.23.0(3)声环境项目位于禄丰工业园区勤丰片区,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

25、标准中的3类标准,声环境保护目标处声环境质量执行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见表1-4。表1-4 声环境质量标准类别等效声级LeqdB(A)2类标准60503类标准6555(4)本项目特征污染物氟化物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无该项指标,故参照国家环保局编写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与方法中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土壤背景值中云南省氟背景值(495mg/kg)进行评价。1.3.2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表1-5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1979) 单位mg/m3污染物一次最高容许浓度日平均最高允许浓度单位P2O50.150.05注

26、:由于无相应的一次最高容许浓度,砷化物一次最高容许浓度采用日均浓度标准的3倍值作为参考。其他污染源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标准限值列于表18。表18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主要污染物标准限值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2)废水排放标准本项目生产过程生产废水处理后全部循环使用,无生产废水外排;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上清液排入厂区修建的蓄水池储存回用于生产,不外排周边地表水体。项目废水做到零排放,不设废水排放标准。(3)噪声标准项目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标准

27、限值详见表1-6。项目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限值见表1-7。表1-6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类别昼间dB(A)夜间dB(A)3类标准限值6555表1-7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 昼间夜间7055(4)、固体废物控制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及2013年第36号公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 2001)等3项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修改单。1.3.3卫生标准项目卫

28、生标准执行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的相关要求。1.4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1.4.1大气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有关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原则,通过对建设项目气态污染源的分析,本技改项目新增的有组织排放的废气主要为磷酸工段排放的废气和泥磷回收排放的废气,其等标排放量计算公式见下:Pi(Ci/C0i)100%式中:Pi 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 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0i 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C0i 一 选用GB3095中1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

29、值;对于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可取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三倍值;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TJ36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一次浓度限值,详细等级划分依据见表1-11。表1-11 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或者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采用导则中推荐的估算模式,估算数值计算各污染物参数见表1-12。表1-12 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等标负荷点源磷酸工段泥磷制酸参数名称单位P2O5P2O5烟气流量m3/h140001200污染物排放速率kg/h0.20020.099烟囱几何高度m3515烟囱出口

30、内径m0.80.3评价标准mg/m30.150.15烟囱出口处的烟气温度2525烟囱出口处的环境温度2525城市/乡村选项乡村乡村Pmax%0.585.93Dmaxm259190等级三级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上的相关要求,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3级,其评价范围为:排放源为中心点,半径为2.5km的圆。(以厂址附近地形风偏西南风为本次环评的主导风向)。项目评价范围见图1-1。1.4.2地表水环境项目涉及的地表水体为地表水体为沙龙河,为类水体,本项目无生产废水外排,职工生活污水清洗部分经沉淀池沉淀后用于厂区绿化,厕所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作为厂址周围农作物的有机肥使

31、用。因此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本项目地表水环境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设置等级,只做一般性评述。1.4.3地下水环境项目利用原4t锅炉厂房进行建设,主要为黄磷制磷酸的设备安装,地表开挖较少,项目产生的废水为软水制备产生的反冲洗水,和地坪冲洗水,主要污染物为NaCl、CaCl2、MgCl2及SS等,不含其他特殊污染物。且项目厂区内地面已进行水泥硬化,厂房周边已有原来的排污沟,废水可以沿排污沟进入污水处理站,排污沟已进行防渗、防腐处理,不会产生下渗。因此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本项目地下水环境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设置等级,只做一般性评述。1.4.4声环境HJ2.4-2009环境影响评

32、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5.2中评价等级划分的依据为: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2008规定的3类、4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不含3dB(A))以上,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时,按三级评价。项目位于禄丰工业园区勤丰片区内,声环境功能区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3类区,且项目建设前后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为厂界外200m范围内。1.4.5固体废弃物项目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泥磷渣。泥磷渣中由于含有P元素和P2O5,因此泥磷渣压块后回炉,回收P。项目固废产生

33、量较少,且得到妥善处理,因此本项目固体废物影响评价只作一般性评述。1.4.6生态环境本项目属于工业项目,非生态污染型项目,加上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工业园区内,在原有厂区内进行建设,项目的建设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影响比较小,因此本次环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只做一般性的分析。1.4.7环境风险评价判定的标准包括:物质危险性级别判定标准、重大危险源判定标准。按照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中表1、表2及表3的要求,评价工作级别表见表1-13。表1-13 评价工作级别表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险源二二二二环境敏感地

34、区一一一一表1-14 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名称临界量t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黄磷50否磷酸否P2O5否项目所设涉及的化学物品不属于重大危险源。技改项目涉及的黄磷属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项目,考虑到其属于剧毒自燃物,因此将该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项目所处地区不属于环境敏感地区,评价范围为厂址周围3km范围内。1.5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和评价因子的筛选1.5.1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本项目的主要环境问题采用矩阵法进行筛选,见表1-15。表1-15 主要环境问题识别矩阵污染因子废气排放废水排放固体废物噪声时段环境因素施工期运行期施工期运行期施工期运行期施工期运行期自然

35、环境大气质量-地表水质-声-植被-土壤-自然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区域经济-农业经济-人群健康-注:中度影响,轻度影响,影响很小或无影响。从识别矩阵中可以看出,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废气排放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其他比较小的影响有生活污水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固废堆放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及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等。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在运行期。1.5.2评价因子的筛选根据上述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本次评价的评价因子分别为:空气环境评价因子:P2O5。水环境评价因子:pH、CODcr、BOD5、SS、氨氮、TP、石油类、粪大肠菌群。固体废弃物评价因子:泥磷渣、生活

36、垃圾。生态环境评价因子:土地利用、植被破坏、农作物。声环境评价因子:LeqA。1.6评价重点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和初步污染特征的分析结果,结合当地环境特点,确定本次环评的重点为:工程分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施工期主要为设备安装产生的扬尘、噪声影响较小,本项目重点主要为运营期产生的污染物对周边的影响。1.7污染控制目标及环境保护目标1.7.1污染控制目标基于本项目污染物产生情况以及环境影响问题,并根据评价区域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确定本项目污染控制的目标。从总体上说,本项目污染控制目标是:a) 做到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b) 确保项目实施后污染物排

37、放浓度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双达标”目标;c) 采取有效的事故安全防范及应急措施,使本项目的环境风险降低至最小。污染控制目标具体如下:(1)废气污染控制目标按照有关法规要求,保护项目所在地及周围敏感点达到所在地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同时确保废气中污染物达标排放。(2)废水污染控制目标作好本项目的废水治理及排水方案论证,提出合理可行的方案作为设计依据,使项目实施后实现“清污分流”;并遵照“一水多用,节约用水”的原则,确保本项目生产废水循环利用,不外排。(3)噪声污染控制目标采取有效的减噪措施,确保厂界及周围声环境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的要求。施工期间的噪

38、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标准的要求。(4)固体废物控制目标采取有效的回收措施,使固体废物达到最有效的回收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放量,同时做好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工作,使其符合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5)环境风险污染控制目标采取有效的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力争将事故风险降低至最小,杜绝污染大气环境及损害周围居民的事故性排放废气和废水事故发生。1.7.2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主要控制的污染为废气污染,其次是废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的污染。根据项目厂址周围自然和社会环境情况以及本项目环境污染特征,项目所在评价区域为环境空气

39、质量二类区,按照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保护。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1-15。表1-15 环境保护目标(注:所有方位均以厂址为参照)环境因素环境保护目标以及距厂界距离环境功能及执行环境标准环境空气关心点距离(km)方位户数及人口居住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标准河尾村1.2西南157户、381人羊街村0.62东北200户、600人石旧村1.0北19户、52人四十亩1.2东北95户、320人后冲1.6北30户、111人大庙1.9北42户、132人泽润里1.8北65户、273人郭家小村1.9北50户、248人甸心2.1东48户、153人北甸2.2东南偏东99户、328人新街子2.5西南

40、48户、153人环境噪声厂址厂界往外200m以内的区域工业园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08)的3类区标准地表水沙龙河西面500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类标准生态环境厂址周围100m的农作物和植被环境风险厂址周围3km范围内居民点居住1.8评价时段和工作程序本项目的评价时段分为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主要为运营期。环评工作程序按图1-1进行。第一阶段第三阶段第二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委托1、研究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2、依据相关规定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1、 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2、 确定各单项

41、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制定工作方案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公 众 参 与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调查、监测与评价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2、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评价结论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 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2、 进行初步工程分析3、 开展初步的环境状况调查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有重大变化图1-1 环评工作程序图2 项目概况2.1原有项目2.1.1原有项目概况1、建设地点:禄丰县勤丰镇羊街村委会,厂址坐标为北纬2425,东经10255。2、占地面积:本项目占地面积80亩。3、年操作日及劳动定员:全年作业天数300天,每天3班,每班8小时,全天

42、24小时运行,全年运行时数7200小时。工作人员86人。4、项目用水情况:原有项目生产、生活用水水源来自园区供水管网,淬渣水和冷却塔排污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循环使用,无外排。生产废水经收集输送到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后回用,不外排;生活清洗废水和化粪池冲厕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围农灌;雨水经雨水沟收集排至沙龙河。2.1.2 原有项目建设情况和环评情况禄丰县中胜磷化有限公司建设于2005年,项目主要生产黄磷,产量为7000t/a,为充分利用黄磷尾气,禄丰县中胜磷化有限公司业主成立了禄丰县三源岭化工有限公,在黄磷工段旁新建了甲酸钠生产装置,利用黄磷尾气生产甲酸钠。由于甲酸钠为另外的独立项目,因此甲酸钠

43、厂相关内容不纳入本次环评。本次环评主要针对禄丰县中胜磷化有限公司内项目技改进行评价。原有项目环评和验收情况见下表。表21 原有项目环评和竣工验收情况序号时间编制单位名称审批情况12004年11月楚雄州环境科学研究所禄环复【2004】18号禄丰靖松磷化厂筹建禄丰县中胜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7000吨黄磷异地搬迁技改项目取得批复22005年8月禄丰县环境监测站禄环验【2005】9号年产7000吨黄磷异地搬迁技改项目验收报告通过验收2.1.3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原有项目为年产7000t工业黄磷,执行GB7816-1998工业黄磷一级标准,磷铁年产700t执行GB3210-82标准。工业黄磷产品质量标准见表见表22。表22 工业黄磷产品质量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