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风骨声律与兴象北大教授试用版课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讲风骨声律与兴象北大教授试用版课件ppt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声律、风骨与兴象,盛唐之音的前奏,北京大学中文系 杜晓勤,走向盛唐,声律和辞章是唐诗形式的表征,风骨与兴寄则是唐诗内容的要素,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初唐时期,二者同时发展,且互相影响、彼此促进。到中宗、睿宗时期,汉魏古调与齐梁新声逐渐融和,还出现了一种外形鲜明而内蕴深沉的艺术境界“兴象”。在初唐中后期,诗歌艺术的发展主要有三条线索:元兢、沈宋等人近体诗律定型之路张说、张九龄风骨兴寄之作示范性王湾、苏味道等人的兴象玲珑之作,初唐诗律探索与定型,唐代近体诗歌格律的成立与定型,是初唐诗人不断探索和完善的结果,大致经历了上官仪的“偶对”说、元兢的“换头术”和沈宋的推广期等三个重要环节:一、上官仪“偶
2、对”说的诗学意义 二、元兢“换头术”的实质性突破 三、沈宋对“诗律”的确定和推广,上官仪“偶对”说的诗学意义,在初唐新体诗律化进程中,上官体的出现固然重要,但上官仪诗律学理论的意义更为重大:首先,上官仪对沈约以来的声病说加以总结、发展,凝定为“八病”说。前人都认为“四声八病”系沈约首倡,然自清代学者纪晓岚以来,大多认为沈约只明确提到“四病”,并未论及“八病”(纪昀沈氏四声考卷下),台湾当代学者王梦鸥也认为齐梁人顶多言及“四病”,“八病”之说系陈隋时人踵事增华而成,而在初唐中后期,又以上官仪笔札华梁中的“八病”说影响最为深远,故元兢诗髓脑及日僧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每每称引。其次,上官仪的“六对”、
3、“八对”之说,对近体诗律的形成有积极的意义。永明体以音律属对为特征,“病犯”说主要是要诗人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以消极的调声方法求得新体诗律的和谐。而上官仪的偶对之说则由消极纠偏走向积极合律了。“六对”、“八对”不仅词义相对,声调也多清浊异声、缓急不同,如果在五言新体诗中恰当运用这些“对”,不但能使一句之中音韵尽殊,一联之中也会平仄相对,声律和谐。所以,上官仪“六对”、“八对”理论的提出,对推广、普及新体诗声律,提高当时新体诗声律水平作用明显。,元兢诗律理论之突破(一),据文镜秘府论南卷集论所载元兢古今诗人秀句序,知元兢于龙朔元年(661)为周王府参军(此时上官仪之子上官庭芝亦为周王府属),曾与
4、文学刘禕之、典签范履冰等青年学士编选古今诗人秀句,其中藉以评价古今诗人得失的诗学标准,就是上官体“绮错婉媚”的审美观。同时或稍后,元兢在其诗学著作诗髓脑中也祖述上官仪之说,并加以发展。与上官仪诗律理论相比,元兢诗律学对新体诗律化进程之影响更为直接和深远。首先,元兢在上官仪“六对”、“八对”基础上,提出“八种切对”之说,标志着人们对五言新体诗“二二一”音步有了明确的认识。郭绍虞先生认为,永明体之所谓“四病”、“八病”都只重“某一字与某一字的相对”,并非音步的相叶(从永明体到律体,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编,第331页)。元兢之前包括上官仪论对偶者也多是单音节词的相对,而元兢则衍为双音节词了。如上官仪
5、笔札华梁中“正名对”例词皆是“天、地”,“日”、“月”,“好”、“恶”,“去”、“来”等单音节词;而元兢诗髓脑中“正对”目下则衍为“尧年、舜日”、“圣君、贤臣”等。上官仪偶对说中只有“双声”、“叠韵”两对系双音节词,余皆为单音节词;而元兢所论除“奇对”中“马颊河、熊耳山”为三音节词、“正名对”中“凤、鸾”为单音节词,余皆为双音节词。而且诸对在当时新体诗中使用位置也多在一二、三四这两个音步,所以只要注意偶对的运用,自然就会形成一联之中出句与对句音步的两两相对。这为新体诗通篇“粘缀”方式的发现奠定了基础。,元兢诗律理论之突破(二),其次,元兢在永明以来一直沿用的消极病犯理论之外,第一次提出了联间相
6、连的调声术“换头”(又称“拈二”)。永明“声病”说多只关心五言诗一句、一联的音律和美,陈隋以来人们开始注意联间声律谐畅。据郭绍虞先生考证,齐梁人所谓“鹤膝”系指一句之中首尾皆清、中一字浊的病犯现象,陈隋人则认为“鹤膝”病是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涉及到两联之间的声律谐和。上官仪则更将“鹤膝”病推弘至全篇:“从首至末,皆须以次避之,若第三句不得与第五句相犯,第五句不得与第七句相犯。犯法准前也。”(文镜秘府论西卷)在前人和时人诗律探索和实践基础上,元兢首次明确提出了使新体诗通篇粘缀和谐的调声三术:“换头”、“相承”、“护腰”。其中意义最大的则是“换头”术。文镜秘府论天卷调声引元兢诗髓脑遗文曰:
7、换头者,若兢于蓬州野望诗曰:飘摇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此篇第一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又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平:如此轮转,自初以终篇,名为双换头,是最善也。若不可得如此,则如篇首第二字是平,下句第二字是用上去入;次句第二字又用上去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平:如此轮转终篇,唯换第二字,其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用平不妨,此亦名为换头,然不及双换。又不得句头第一字是上去入,次句头用去上入,则声不调也。可不慎欤!,元兢诗律理论之突破(三),元兢的“换头”术,实际
8、上就是后来律体之所以形成的粘对之“律”。如托名王昌龄所著诗格云:“诗上句第二字重中轻,不与下句第二字同声为一管。上去入一声一管。上句平声,下句上去入;上句上去入,下句平声。以次平声,以次又上去入;以次上去入,又以次平声。如此轮回用之,直至于尾。两头管上去入相近,是诗律也。”(文镜秘府论天卷调声)此“诗律”即近体诗不可更移之“律”,与元兢“换头”术名异而实同。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后来近体诗“粘对”法则中的“粘”,即为元兢“换头”术的别称“拈二”中“拈”的移用(何伟棠永明体到近体,第109页)。从理论渊源上看,元兢的诗律学是从上官仪诗学理论中蜕变而出,然从理论实质看,已经跨入到律体声律论的大门,在新体
9、诗向近体诗嬗变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元兢虽然在高宗朝前期就已提出了“换头”术,却并未为时人所重视和推广,对当时新体诗的声律也未马上产生影响。直到近三十年后,上官昭容重振祖风,“换头”术才得以和“上官体”一起大行于时,导致武周朝后期“粘式律”数量的激增,同时也促使五言律体最后定型。,沈宋对“诗律”的确定和推广,沈佺期、宋之问成名于武则天圣历(698700)年间,都参加了大型类书三教珠英的编撰,他们成为诗坛宗师,则是在中宗神龙、景龙(705710)中。沈宋二人不仅将元兢的“换头术”肯定下来,付诸实践,奉之为“律”,而且通过自己在诗坛上的号召力,影响朝野,使当时文士纷纷仿效,遵
10、守此“律”,乃至于在中宗神龙、景龙中蔚然成风,形成了一个有别于“永明体”、“庾信体”、“上官体”的一种新诗体“沈宋体”或“律体”。当时人苏颋在授沈佺期太子詹事等制中称赞沈氏:“早升多士之行,独擅词人之律。”(全唐文卷二五二)杜甫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郎奉寄此诗中云沈氏“诗律群公问”。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亦云:“唐兴,学官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李商隐漫成章云:“沈宋裁辞矜变律”、“当时自谓宗师妙”。新唐书宋之问传云:“及之问、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都明确指出律诗正是在人们对“沈宋体”的
11、推崇、仿效中,最后定型和普及的。另外,武周、中宗朝,沈佺期曾三任考功员外郎,主持选举,这种地位是当时“学者宗之”,后进诗人纷纷推尊、争相学习“沈宋体”的重要原因。,沈佺期、宋之问生平和人品,沈、宋二人在高宗武后时期都是活跃于宫廷“文艺沙龙”得宠的宫廷诗人。高宗武后时编纂三教珠英,二人都曾参与,武周朝宫廷唱和,二人更是其中最活跃人物。旧唐书宋之问传载:“则天幸龙门,令从官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则天以锦袍赐之。及之问诗成,则天称其词愈高,夺虬袍以赏之。”新唐书沈佺期传云:“(佺期)既侍宴,帝诏学士等舞回波,佺期为弄辞悦帝,还赐牙、绯。”可见二人在宫廷的恩宠。但是他们的人品都未足为人称道。特别是他
12、们谄事武后的“面首”张易之兄弟,深为士林所不齿。而宋之问的品德尤为后人所诟病。新唐书沈佺期传云:当张易之得宠时,“之问与阎朝隐、沈佺期、刘允济倾心媚附,易之所赋诸篇,尽之问、朝隐所为,至为易之奉溺器。”神龙元年,张柬之等策动宫廷政变后,宋之问被贬蛮荒,后逃回洛阳,藏于友人张仲之家。此时武三思用事,张仲之与驸马都尉王同晈谋杀武三思。宋之问便让其兄子昙与冉祖雍告发其事,以赎己罪,卖友求荣,更为人所鄙视。,沈佺期(约656714),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人,上元二年与宋之问、刘希夷、杨炯等同榜举进士(徐松登科记考)。圣历、久视间曾为中书舍人,约在久视元年(700)冬授考功员外郎,次年曾知贡举
13、,以“受贿”事下狱,后出狱复职,迁给事中。他和宋之问等均谄事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中宗神龙元年(705),张氏兄弟被诛,沈佺期被流放驩州。两年后遇赦,却不得归朝,量移台州。一年后返回长安,官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太子少詹事,大约卒于开元初。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一说汾州(今山西汾阳附近)人。约生于高宗显庆前后,他与沈佺期为同年进士,在武后朝为宫廷侍臣,曾官左奉宸内供奉,很受恩宠,也因张易之案被贬为泷州参军,不久逃回洛阳,官至修文馆学士,又曾任考功员外郎。知贡举,因受贿而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后,以其曾附张易之,武之思,配徙钦州,先天年间赐死贬所。,沈、宋诗歌创作成就(
14、一),沈、宋二人的诗歌创作大致以贬谪为界,贬谪之前,他们作为宫廷诗人,诗歌内容大多以奉和应制为主。如宋之问的夏日仙萼亭应制、扈从登封途中应制,沈佺期的立春日内出綵花应制、仙萼亭初成应制等,都是他们这类作品的代表作。这类作品在声律、属对方面很讲究,但大都无真实的感情可言,在内容上也无可取之处。他们的出色之作,是在遭受贬谪蛮荒的命运之后。由于生活境遇的变迁,他们后期诗作中有了较为真挚的感情,风格也变得清新自然。沈佺期诗中有两首写游子思妇题材的诗,能在遣词用字上摆脱齐梁,以气势贯注于诗中,技巧上很见特色。一是杂诗其三:闻道黄龙戌,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
15、,一为取龙城。一是古意呈乔补阙知之: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这两首律诗题材类似,都是写闺中少妇对远戍边疆丈夫的思念情怀,反映唐帝国创建初期频繁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不安,其中第二首中间两联出句与对句不仅句子、词语构成天衣无缝的工对,而且诗意前后错综呼应,“音书断”照应“忆辽阳”、“秋夜长”映照“催木叶”。被后人奉为“体格丰神,良称独步”(胡应麟诗薮内编)的唐代七律奠基之作。沈佺期的主要贡献在律诗,尤其是七律。他现存七律十六首,虽然大部分系应制之作,但对仗整饬,音调谐和,在七律的形成和发
16、展过程中功不可没。,沈、宋诗歌创作成就(二),宋之问一生宦海浮沉,几起几落,数度离开京都,流转地方。阅历既富,感受也深,从而创作了不少具有真情实感、艺术成就较高的作品。特别是他在睿宗即位后再次贬往钦州最后几年的诗篇,更是脍炙人口。史称“之问再被窜谪,经途江、岭,所有篇咏,传布远近”(旧唐书宋之问传)。如度大庾岭: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令有归日,不敢恨长沙。此诗抒发的是作者去国远谪的忧伤与怀土思归的向往,含思凄婉,哀感动人,却又欲露还藏,笔意深曲。虽然他的被贬是咎由自取,但我们读这首诗,还是不能不为其真情所打动。其次,此诗的风格自然流畅,中间两
17、联对仗工整却无雕琢之嫌,整个诗的结构为叙事抒情写景抒情,颇为严谨,声律上也完全是严整的五律。再如度大庾岭北驿: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以情布景,又以景衬情,情景交融,也是一首情真意切的感人之作。此外他的度汉江一诗,刻划诗人久谪归乡的内心感受,十分细腻,值得一读:岭外音书断,终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杜甫述怀云“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写战乱中旅人心理,与此诗有近似之处。沈佺期以七律胜,宋之问则“尤善五言诗,当时无能出其右者”(旧唐书宋之问传),但就整体成就而言,宋显优于沈。上官婉儿曾在昆
18、明池应制赋诗会上评沈之落句“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才”为“盖词气已竭”,而宋诗结句“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为“犹陡健豪举”(全唐诗话卷一),认为宋在沈上,不为无见。胡应麟亦云:“沈、宋本自并驱,然沈视宋稍偏枯,宋视沈较缜密。沈制作亦不如宋之繁富。”(诗薮内编),张说及其文化建设之功,陈子昂以后,在诗歌理论和创作中提倡发展风骨、兴寄观念的,是初盛唐之际的“二张”张说和张九龄。,张说(667731),字道济,一字说之,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官至中书令,封燕国公。当时苏颋被封许国公,二人均善为文,朝廷大述作多出二人之手,因被称为“燕许大手笔”。张说一生功业卓著。他历仕武后、中宗、睿宗、玄宗四朝,“三
19、登左右丞相,三作中书令”(张九龄张说墓志铭),又三次总戎临边,屡获战绩,可谓内秉钧衡,外膺疆寄,为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张说“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大唐新语卷一),是开元前期“当朝师表,一代文宗”(唐大诏令集卷四十四),在文化学术上尤多建树,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张说作为初、盛唐之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凭借着与唐玄宗的特殊亲密关系,对玄宗的文学好尚及其文化政策的制定,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景云三年(712),张说提出“重道尊儒”、“博采文士”等主张(上东宫请讲学启),即为玄宗全面采纳。玄宗后来诏改丽正殿书院为集贤殿书院,拜张说等十八人为学士。张说在知集贤殿书院期间,遵照玄宗旨意,主持编撰了唐六
20、典、大唐开元礼、大唐乐、唐文府、初学记等著名典籍,对唐代文教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新唐书张说传云:“开元文物彬彬,说力居多。”二、张说十分注重奖掖文学新人。旧唐书韦述传:“说重词学之士,述与张九龄、徐景先、袁晖、赵冬曦、孙逖、王翰常游其门。”据陈祖言张说年谱考证,张说奖掖过的文学之士还有贺知章、徐坚、徐安贞、韦述兄弟六人、赵冬曦兄弟六人、齐翰、王丘、徐浩、裴漼、尹知章、吕向、王湾、常敬宗、崔沔、康子元、敬会真等;又有当时以文学受知于张说,日后并非以文学著称者,如房琯、李泌、刘晏等。一些年长的文人如杨炯、崔融等,亦与说交好。这是一份数量多么可观的开元前期文学家名单!而这些人日后又提携了一批盛
21、唐杰出诗人和古文家,如张九龄之于孟浩然、王维、裴迪、万齐融,贺知章之于李白,孙逖之于李华、萧颖士。因此,张说的延纳后进,对唐代文学的发展,尤其是盛唐诗坛的繁荣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张说的文学批评和文学观念,张说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开元十七年,他曾与学士徐坚点评当时一些文士的创作:“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皆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富家谟之文,如孤峰绝壁,壁立万仞,丛云郁兴,震雷俱发,诚可畏乎!若施于廊庙,则为骇矣。阎朝隐之文,则如丽色靓妆,衣之绮绣,燕歌赵舞,观者忘忧。然类之风雅,则为俳矣。韩休之文,有如太羹玄酒,虽雅有典则,而薄于滋味。许景先之文,有如丰肌腻体,虽秾华可爱,
22、而乏风骨。张九龄之文,有如清缣素练,虽济时适用,而窘于边幅。王翰之文,有如琼杯玉斚。虽灿然可珍,而多有玷缺。”(大唐新语卷八)张说对这十位作家不同的文章风格,做出了相当准确的评价和生动形象的描述。从这段评论和其他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张说的文学观念:第一,崇丽则。认为作品必须合乎一定的规范、法则,可类风雅。要求继承风雅的传统。第二,讲实用。要求作品对于时政有切切实实的意义和作用。第三,重风骨。他所说的风骨,主要是作品思想感情的表现,应该劲健有力、鲜明爽朗,而不能丽藻满篇,柔靡不振。第四,尚气势。他赞扬富家谟的文章“如孤峰绝壁,壁立万仞,丛云郁兴,震雷俱发”,推崇张希元的文章“逸势高标,奇情新拔”
23、,“天然壮丽”(洛州张司马集序),手题王湾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于政事堂,充分体现了他对气魄宏伟、壮阔诗境的倡导。第五,重文采。他认为文章要体物言志,便须在文辞上发挥形容,错综润色。他在上官昭容集序中云:“气有壹郁,非巧辞莫之通;形有万变,非工文莫之写。”他不仅提倡文质并重、辞义相得的文学,而且还对文辞提出具体的美学要求,即要能表现事物的万变之形,达到穷神体妙,要富赡、典雅、丰美。第六,讲滋味。他不赞成内容纯正但淡乎寡味的作品,强调诗文要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陈子昂在初唐后期首先高举“复古”“革新”的旗帜,倡汉魏风骨,斥齐梁余风,言词激烈,振聋发聩,功不可没。但他重质
24、轻文,有所偏颇。相较而言,张说的文学主张更为全面,更合乎当时文学发展的潮流。加上在政治、文坛的崇高威望,使他事实上成为盛唐文学的一位开路人。其历史功绩,实不在子昂之下。,张说的文学创作成就,张说能诗擅文。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卷,计三百五十首。他长期在朝中任职,乐章、挽歌、奉和应制之作很多,仅应制诗就有七十多首,可说是唐代宫廷诗的巨匠。这些诗歌反映了开元盛世的文治武功,既是生动、形象的历史文献,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张说两度使蜀,两次被贬外放,又曾数次统兵边塞,这使他得以走出狭窄、沉闷的宫廷,呼吸大自然的清新气息,体验仕途的沉浮、世态的炎凉,感受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辛,写出了不少内容充实、风格清健的佳作
25、。他出镇幽州、并州时作品,抒发了安边许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如七古巡边河北作:去年六月西河西,今年六月北河北。沙场碛路何为尔,重气轻生知许国。人生在世能几时,壮年征战发如丝。会待安边报明主,作颂封山也未迟。直抒胸臆,慷慨激昂。七律幽州新岁作: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清人方东树评曰:“以梅雪为兴象”,“情词流转极圆美”,“亲切不肤”(昭昧詹言)。张说怀古诗影响更大,五君咏五首、邺都引、过怀王墓、过庾信宅等篇,都是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借古慨今的佳构。胡应麟曾将其五君咏与 陈子昂感遇、李白古风和
26、杜甫羌村、出塞相提并论,认为皆系唐代五言古诗的力作,为“六朝之妙诣,两汉之余波”(诗薮内编卷二)其名作邺都引: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墟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邺傍高冢多贵臣,娥眉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此诗作于他开元元年贬相州期间,诗中热烈歌颂曹操的杰出才能和统一大业,借以表达对玄宗文治武功的期望,结尾抒发人事代谢的深沉感慨和哲理思索。情调慷慨悲壮,语言简劲老练。叙曹操行事仅四句,人物却须眉皆动。全篇已脱尽初唐七古的绮艳作风。沈德潜称赞道:“声调渐高,去王、杨、卢、骆体远矣。”(唐诗别裁集
27、卷五),张九龄生平和文化功绩,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曾先后任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开元二十二年迁中书令,为政贤明,正直不阿,是盛唐时期难得的名相,后为李林甫所排挤,开元二十五年贬荆州长史,二十八年病卒于曲江。有曲江集二十卷,存诗二百余首。,张九龄是一位“动为苍生谋”的有胆识、有才华的政治家,是张说之后辅佐玄宗继续实现“开元之治”的贤相。中唐永贞革新派作家吕温在张荆州画像赞序中说:“公于是以生人为身,社稷自任,抗危言而无所避,秉大节而不可夺,小必谏,大必诤。攀帝槛,历天阶,犯雷霆之威,不霁不止。举为时害,动咈上欲,日与谗党抗行于交戟之中。”对张九龄尽
28、忠匡辅、守正不阿的政治生涯作了高度的评价。,张九龄又是张说之后的文坛领袖。从政二十年间,他也培养、提拔和吸引了一大批能诗善文的俊杰。他曾擢王维为右拾遗,卢象为左补阙,对皇甫冉诗文“深所叹异,谓清颖秀拔,有江徐之风”(独孤及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对当时的神童李泌“尤所奖爱,常引至卧内”(新唐书李泌传)。他任荆州刺史时,召孟浩然、裴迪于幕府。此外,王昌龄、钱起、綦毋潜、包融等诗人,。都曾受到他的奖励和关怀。他和文人学士的广泛联系,他所开展的文学活动,都对开元文学的繁荣,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张九龄的文学观,和张说相较,张九龄的诗文理论和创作实践更接近陈子昂。他十分赞同陈子昂提倡“兴寄”“风骨”
29、、反对齐梁文风的主张,认为改革文风的关键是“去华务实”(送张说上赐燕序)。其答陈拾遗赠竹簪诗亦云:“幽素宜相重,雕华岂所任”,明确表达了崇尚朴实、力排浮华的文学观点。他主张诗歌应继承风雅和楚骚的“怨刺”传统,也很重视文词的修饰,提出“修辞以达其道,则质文相半”(故许州长史赵公墓志铭),同张说的观点一致。他还讨论了“风骨”、以形传神、因象见意和妙合自然等问题。如说:“虽未极其天资,有以见其风骨”(鹰鹘图赞序),“意得神传,笔精形似”(宋使君写真图赞并序),等等。另外,他在题山水画障诗中也认为画工应该“以形写神”,用画表达情意,使观者“言象自泯”、“意色自宣”,在欣赏中获得“佳趣”,引发出“缈绵”
30、情思。,张九龄的文学思想虽然比较零散,却仍可清楚地看出他继承陈子昂而又有所扬弃、发展,更重视文学艺术的本来特征。他并不强调复古,提倡复中有变,有所创新。清人王士禛古诗选凡例云:“夺魏晋之风骨,变梁陈之俳优,陈伯玉之力最大,曲江公继之,太白又继之。”揭示了张九龄在盛唐初期文学革新中的历史地位和功绩,是符合实际的。,张九龄墓出土陶砚,张九龄诗歌创作成就(一),张九龄现存诗二百一十八首,本集收为四卷。除一些奉和应制、酬唱应景之作外,还可分为四类:一是歌颂盛唐社会、书法理想抱负的颂诗、言志诗;二是描绘山水风光的写景诗;三是揭露黑暗政治、批判现实的感遇诗;四是抒写相思、离别等生活中的深挚感情的抒情诗。张
31、九龄的山水纪行诗多写于开元十五年到十八年出守洪州和桂州期间。其中一些作品,展现出大江大湖风平浪静、空阔浩渺的气象,如“一水云际飞,数峰湖心出”(彭蠡湖上),“江岫殊空阔,云烟处处浮”(自彭蠡湖初入江),“江水连天色,天涯净野氛”(送窦校书见饯)等。另一些诗则描画洪涛渤潏、狂飙振惊的瑰奇景象:疾风江上起,鼓怒扬烟埃。白昼晦如夕,洪涛声若雷。投林鸟铩羽,入浦鱼曝腮。瓦飞屋且发,帆快樯已摧。不知天地气,何为此喧豗。(江上遇疾风)笔势飞动,句奇语险,令人联想到后来李白所作横江词中的“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过瓦官阁”。但他更多的是用清淡的笔墨描绘出山水景致,能将主观情思融进意象之中,显出一种闲静、恬淡、
32、幽远的韵味。如耒阳溪夜行: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猿声知此夜,不是别家愁。全篇几乎句句写景,笔致疏淡,意境清幽。胡应麟诗薮内篇卷二云:“张子寿首创清澹之派。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澹,而益以风神也。”张九龄山水诗对盛唐山水诗风和诗派的形成具有相当的影响。,张九龄诗歌创作成就(二),张九龄贬荆州长史后的创作,以感遇十二首、杂诗五首以及其他一些咏史咏怀诗为代表。他因守正不阿、直言敢谏而遭谗被贬,从而深刻认识到开元后期政治的渐趋黑暗,忧愤郁结于胸中,发为吟咏。这些作品,直承陈子昂感遇诗而来,抒写了他的操守志趣,充满思君恋
33、阙、伤时愤世之情,时代感和现实感强烈。在艺术表现上,多采用隐晦曲折的比兴手法,风格沉郁,堪称思深力遒之作。如感遇其四云: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凫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诗中以“孤鸿”自喻,“双凫鸟”指政敌李林甫、牛仙客,“池潢”比朝廷,“三珠树”比高位,金丸弹雀喻宦途风波险恶。诗人把这些喻象有机地组合起来,创造出一个完整的象征境界,含蓄委婉地表现了他对政敌的劝戒和欣喜自己全身远害的情绪。感遇中还有一些诗以拟人手法咏物言志: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其一
34、)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其七)前一首赞春兰葳蕤与秋桂皎洁,抒发洁身自好、孤芳自赏的情怀;后一首颂丹橘经冬犹绿、果实累累,却为重山所阻,无法荐之嘉宾。二诗均托物言志,表达自己被奸佞排挤、未能施展才华抱负的悲伤,隐隐流露出对玄宗的抱怨。刘禹锡谓张九龄“自退相守荆门,有拘囚之思,托讽禽鸟,寄词草树,郁然与骚人同风”(读张曲江集),较为准确地阐释了张九龄此类诗作的写法和意旨。张九龄的五律,法度严整,语言清拔,情致深婉,蕴藉自然,自成一家。如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
35、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全篇回环曲折,缠绵悱恻,格调清新淡远,音韵圆转和谐,是盛唐抒情诗中的珍品。,兴象之说,“兴象”是唐诗(尤其是盛唐诗)特有的美学境界,是汉魏与齐梁两个艺术传统辩证统一后所产生的新的艺术质素,也是唐诗在艺术上完全成熟的标志。“兴象”之说,始见于殷璠河岳英灵集,他在序文中批评南朝以来诗作“理则不足,言常有余,都无兴象,但贵轻艳”,在评语中说陶翰诗“既多兴象,复备风骨”,说孟浩然诗“无论兴象,兼复故实”。对于“兴象”的含义,有学者理解为情景交融,也有学者理解为“具有兴发感动力量之形象”,都不十分准确。陈伯海认为,“象”就是物象,“兴”应该是从钟嵘“文已尽而意有
36、余,兴也”(诗品序)而来。二者合为一体,是要求诗歌形象除了外形的鲜明生动,还需具备内在的兴味神韵,要能透过外表事象的描绘,导引和展示出内部蕴含丰富、包孕宏深的艺术境界,也即“兴在象外”。所以,兴象不光要求抒情与写景的高度融合,还要求这种综合不单纯停留在“象内”世界这一平面,而是要能形成“象”与“兴”、“象内”和“象外”的深层组合一个“形象的二重世界”,这就和一般的情景相生或情景交融有了区别。(唐诗学引论,第25、26页)如: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谢脁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二诗题目、体式相同,写法、主题均相近。谢诗是齐梁
37、小诗中情景交融的代表作,但人、物、情、景均平列于画面,基本停留在“象内”世界,明显传达出对爱人的思情。李诗则无一字触及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她在等什么,心中何想,要我们从形象本身的细节和动作,去揣摩、玩味乃至用自身的体验去补充、发挥抒情主人公的情思。这就是兴象的二重结构,是“兴在象外”,是兴象区别于一般情景相生之所在。明代人胡应麟认为“盛唐绝句,兴象玲珑,句意深婉,无工可见,无迹可求。”(诗薮内编卷六)他还把体格声调比为水之与镜,把兴象风神比为月之与花,要求达到水澄镜朗,花月宛然;提出了兴象高远、不可执著的观点。清人方东树也把兴象这个概念的内涵阐释得十分完整,明确反对取象无兴,要
38、求象中有兴,兴在象外。盛唐诗人追求情景交融、兴在象外的诗歌意境,并且在意境的创造中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而这又是和初唐中后期众多诗人的艺术探索和追求分不开的。,初盛唐之际兴象高远之作,前面已述,齐梁以来诗人虽然多有情景交融之作,然较少兴在象外之作,更少兴象高远之作。初唐中后期,“文章四友”中的杜审言、苏味道等人创造出了一些以景见情,兴象高远,句格鸿丽的作品。“文章四友”是指武后朝的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四位诗人,都工于律诗。杜审言(648?708)字必简,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杜甫祖父,诗名甚盛。杜审言恃才傲物、极为夸诞。新唐书杜审言传云:“恃才高,以傲世见疾。苏味道为天官侍郎,
39、审言集判,出谓人曰:味道必死。人惊问其故,答曰:彼见吾判,且羞死。又尝语人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又载“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侯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可见其夸诞本色。”其五言律诗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最为著名: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虽写客居他乡思归之情,但三四两句景色清新明快,令人自愁中振起。胡应麟诗薮评此诗:“气象冠裳,句格鸿丽”,“初唐五言律,独有宦游人第一”。苏味道(648705),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幼与同郡李嶠俱以文辞
40、显,时称“苏李”。味道久居相位,谙练官场故习,圆滑保身,人称“苏模棱”、“模棱宰相”,然一生三次遭贬,卒于眉州刺史任上。其诗以正月十五日夜最为著名: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琐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此诗描摹初唐后期京城长安元宵节万家灯火、满街仕女狂歌酣舞的繁华景象,节日欢乐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瀛奎律髓汇评本纪昀评语:“三四自然有味,确是元夜真景,不可移作他处”,冯舒则谓“真正盛唐”。开元初年,王湾更是以次北固山下一诗拉开了兴象高远的盛唐气象的大幕: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此诗虽然亦写羁旅乡思,却没有一点凄凉的情调。诗中明朗的感情,壮阔的气象,喜悦的情思,以及那海日、江春及早而来,仿佛要驱走“残夜”和“旧年”,一种更为健康、昂扬、乐观、壮大的时代情绪分明浸润于其间,向我们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盛唐的到来,无怪乎盛唐贤相和文坛盟主张说要“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殷璠河岳英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