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的基本特性.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895158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器的基本特性.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传感器基本特性,主要内容 传感器静态特性传感器动态特性,2,传感器基本特性,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传感器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传感器测量的参数X一般有两种形式快变信号(动态信号)X随时间变化时X-Y的特性慢变信号(稳态信号)X不随时间变化时X-Y的特性,y,动态特性,静态特性,3,传感器静态特性,当输入量(X)为静态(常量)或变化缓慢的信号时(如温度、压力),讨论传感器输入输出关系称静态特性。静态特性可以用函数式表示为,4,传感器静态特性可以用多项式表示:,其中:x 输入量,Y 输出量;a0 x=0 时的输出值 a1 理想灵敏度 a2,a3.an 非线性项系数,5,传感器静态特性,静态特性指标:

2、线性度、迟滞、重复性、灵敏度、稳定性、零漂、温漂。,6,线性度,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曲线偏离直线的程度。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通常用相对误差表示:,传感器实际特性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线性度,传感器满量程输出,7,线性度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8,直线拟合线性化,出发点:获得最小的非线性误差,拟合方法:理论拟合;过零旋转拟合;端点连线拟合;端点连线平移拟合;最小二乘拟合;,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9,理论拟合,拟合直线为传感器的理论特性,与实际测试值无关。方法十分简单,但一般说 较大,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10,过零旋转拟合,曲线过零的传感器。拟合时,使,上一

3、页,下一页,返 回,11,端点连线拟合,把输出曲线两端点的连线作为拟合直线,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12,端点连线平移拟合,在端点连线拟合基础上使直线平移,移动距离为原先的一半,y,L1,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13,最小二乘拟合,原理:,14,即使是同类传感器,拟合直线不同,其线性度也是不同的。选取拟合直线的方法很多,用最小二乘法求取的拟合直线的拟合精度最高。,结论!,15,迟滞,传感器在正、反行程期间输入、输出曲线不 重合的现象称迟滞。,输入量增大,输入量减小,16,迟滞误差一般由满量程输出的百分数表示:,例:一电子秤 增加砝码 10g 50g 100g 200g 电桥输出 0.5 mv-

4、2mv-4mv-10mv 减砝码输出 1 mv-5mv-8mv-10mv,为正、反 行程输出值间的最大差值,17,重复性,传感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多次测量时,输出特性不一致的程度。,18,属于随机误差,可用标准偏差表示:,max 最大标准差;(23)置信度;,重复性误差用最大重复偏差表示:,19,灵敏度,在稳定条件下输出微小增量与输入微小增量的比值 对线性传感器灵敏度是直线的斜率:S=y/x 对非线性传感器灵敏度为一变量:S=dy/dx,20,稳定性,在规定工作条件范围和规定时间内,传感器性能保持不变的能力 例:,闪烁探测器8小时长期稳定性测量散点图,21,稳定性表示一般用重复性的数值和观测时

5、间的长短表示例如,某传感器输出电压值每小时变化1.5mV,则稳定度可表示为1.5mV/h。,22,零点漂移,传感器在输入为零时的输出量,(长时间工作稳定性、零点漂移),零漂,式中Y0最大零点偏差;YFS 满量程输出。,23,温度漂移,传感器在外界温度变化时输出量的变化,温漂,式中max 输出最大偏差;T 温度变化范围;YFS 满量程输出。,24,其它特性指标,分辨率 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的最小输入增量;阈值输入小到某种程度输出不再变化的X值;门槛灵敏度 指输入零点附近的分辨能力。,25,26,传感器动态特性,当输入量随时间变化时,如:加速度、振动等 这时被测量是时间的函数,或是频率的函数。用时域法

6、表示成:,用频域法表示为:,27,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输出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一个动态特性好的传感器,其输出将再现输入量的变化规律,即具有相同的时间函数。实际上除了具有理想的比例特性外,输出信号将不会与输入信号具有相同的时间函数,这种输出与输入间的差异就是所谓的动态误差。,28,例:动态测温,设环境温度为T0,水槽中水的温度为T,而且 T T0,传感器突然插入被测介质中;,用热电偶测温,理想情况测试曲线T是阶跃变化的;,实际热电偶输出值是缓慢变化,存在一个过渡过程,29,造成热电偶输出波形失真和产生动态误差的原因,是因为温度传感器有热惯性(由传感器的比热容和质量大小决定)和传热热阻,

7、使得在动态测温时传感器输出总是滞后于被测介质的温度变化。这种热惯性是热电偶固有的,这种热惯性决定了热电偶测量快速温度变化时会产生动态误差。影响动态特性的“固有因素”任何传感器都有,只不过它们的表现形式和作用程度不同而已。,30,动态特性除了与传感器的固有因素有关之外,还与传感器输入量的变化形式有关。也就是说,我们在研究传感器动态特性时,通常是根据不同输入变化规律来考察传感器的响应的。,输入信号从某一稳定状态到另一稳定状态时输出信号也跟着变化。输出信号到达新的稳定状态以前的响应特性叫做瞬态响应,当t趋于无穷大时传感器的输出状态叫稳态响应。,31,传感器的输入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各种各样的,下面在

8、对传感器动态特性进行分析时,采用最典型、最简单、易实现的正弦信号和阶跃信号作为标准输入信号。对于正弦输入信号,传感器的响应称为频率响应或稳态响应;对于阶跃输入信号,则称为传感器的阶跃响应或瞬态响应,32,一阶传感器的单位阶跃响应信号为 y(t)=1-e-(2-10)相应的响应曲线如图 2-7 所示。由图可见,传感器存在惯性,它的输出不能立即复现输入信号,而是从零开始,按指数规律上升,最终达到稳态值。理论上传感器的响应只在t趋于无穷大时才达到稳态值,但实际上当t=4时其输出达到稳态值的98.2%,可以认为已达到稳态。越小,响应曲线越接近于输入阶跃曲线,因此,值是一阶传感器重要的性能参数。,33,

9、34,对于复杂的系统或输入信号,求解输入输出关系(求解微分方程)是很困难的,因此可以采取一些足以反映系统动态特性的函数,将系统的输入输出联系起来。工程中常用的函数有传递函数、频率响应、脉冲响应函数和阶跃响应函数。,35,1)传递函数,当输入量随时间变化时,略去影响小的因素,假设传感器输入、输出在线性范围变化,它们的关系可用高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表示:,式中:Y输出;X输入;ai、bi为常数,36,两边取拉氏变换,将实函数变换到复变函数,时,37,传感器的传递函数:,38,虽然传感器的种类和形式很多,但它们一般可以简化为一阶或二阶系统(高阶可以分解成若干个低阶环节),因此一阶和二阶传感器是最基本

10、的。,39,(2)一阶系统动态响应,一阶系统传递函数,传递函数可简化为:,40,一阶传感器的阶跃响应(瞬态响应),由拉氏反变换得到单位阶跃响应信号为:,41,一阶传感器的阶跃响应,42,传感器存在惯性,它的输出不能立即复现输入信号,而是从零开始,按指数规律上升,最终达到稳态值。理论上传感器的响应只在t趋于无穷大时才达到稳态值,但实际上当t=4时其输出达到稳态值的98.2%,可以认为已达到稳态。越小,响应曲线越接近于输入阶跃曲线,因此,值是一阶传感器重要的性能参数。由曲线看出它与动态测温相似,所以动态测温是典型的一阶系统。,43,一阶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稳态响应),输入正弦信号,拉氏变换后,44,

11、反变换后得出输出的振幅和频率变化特性,输出Y(t)有个两部分,瞬态响应成分、稳态响应成分,瞬态响应随时间t逐渐消失。,45,忽略瞬态响应,稳态响应整理后为:,幅频特性:,相频特性:,46,47,时间常数越小,频率响应特性越好。当 1时,A()1,()0,表明传感器输出与输入为线性关系,且相位差也很小,输出y(t)比较真实地反映输入x(t)的变化规律。因此,减小可改善传感器的频率特性。,48,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振动系统),二阶系统传递函数,49,二阶传感器的阶跃响应,输入阶跃信号时拉氏变换为,输出拉氏变换,50,反变换为:,式中:,51,用 y(t)作图,不同阻尼比值曲线形式不同,52,1.=

12、0,零阻尼等幅振荡,产生自激永远达不到稳定;2.1过阻尼,稳定时间较长。实际使用中常按稍欠阻尼调整,取 0.70.8 为最好。,53,一阶、二阶两条典型的阶跃响应曲线 动态指标,上升时间,时间常数,调节时间,P16 详见图2-16,54,其他动态指标,振荡次数N调节时间内,输出量在稳态值附近上下波动的次数稳态误差ess 无限长时间后,传感器的稳态输出值与目标值之间偏差的相对值。超调量传感器输出超过稳态值的最大值。,55,二阶传感器的频率响应,一个起始静止的二阶系统,输入正弦信号,频率为时输出拉氏变换为:,56,幅频特性,相频特性,57,幅频特性,58,相频特性,59,讨论:当时,幅值A()1,

13、()0;当1,且=(/n=1)时,在/n=1附近有个峰值,会产生共振,相位差900-1800;传感器固有频率n至少应大于被测信号频率的35倍n(35),保证增益避免共振。,60,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包括:线性度、迟滞、重复性、灵敏度、稳定性。2.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参数有:瞬态响应特性,频率响应特性。3.分别讨论一阶传感器、二阶传感器的传递函数、传感器幅频特性、相频特性。,61,传感器的误差,传感器无误差条件:1)输入为零时输出为零;2)对某个确定的输入值,对应关系输出值也是确定的。生物医学传感器三个误差源:1)传感器放入测量位置的过程造成的误差2)传感器的存在引起的误差3)传感器本身特性引起

14、的误差,62,补充1:干扰与噪声,干扰:外部对传感器造成的不良影响噪声:由传感器内部元件对传感器造成不良影响,63,1.干扰,机械干扰:包括振动和冲击解决方法:大重量工作台下吸收振动,为传感器配重量大的基座。2.音响干扰:功率小,较好控制方法:隔音材料or 放入真空容器3.热干扰:热辐射造成传感器内部元件产生相对位移或使元件性能发生变化4.电磁干扰,64,2.噪声,1、电阻热噪声:自由电子不规则热运动办法:降低元件温度、使用低阻值元件2、散粒噪声:由电子或空穴随机发射引起,存在于电子管和半导体、光电管、真空管等3、1/f噪声: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相接触的部位产生,与f成反比。4、噪声系数F=输入信噪比/输出信噪比,65,补充2:安全性和可靠性,安全性:1、包封材料 2、形状尺寸结构3、足够的牢固性 4、电绝缘5、不能给生理活动带来负担,不干扰正常生理功能6、对直入体内长期使用的,不应引起赘生物eg:隆鼻材料7、便于消毒8、漏电流的处理,66,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1、零部件材料30%设计技术40%制造技术10%使用20%可靠度: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需批量试验),67,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