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伍桂知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89614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伍桂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医院感染-伍桂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医院感染-伍桂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医院感染-伍桂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医院感染-伍桂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伍桂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伍桂知识.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院感染,遂宁市中医院消化科 伍桂,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随着现代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在医疗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医院感染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它不仅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延长了住院时间,加重了医院的工作量,而且也阻碍了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也有的因为患者住院后发生了医院感染引起了医疗纠纷不断。医院感染作为一种相对特殊状态的感染和疾病发生形式,是伴随着医院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的。近年来,由于滥用抗生素,细菌变异,耐药菌株的明显增多,以及社会老龄化及慢性疾病病人的增加,加之

2、化疗、放疗、侵入性诊断措施的广泛应用,使医院感染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对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促进医学发展,降低医疗费用,缩短平均住院日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医院感染(hospital infection,HI;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HAI):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来源,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医院感染的分类(1)

3、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可直接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等,或通过病原携带者污染医院环境而间接引起病人发生感染。外源性感染可呈暴发性。这类感染可以通过加强消毒、灭菌、隔离措施和宣传教育工作得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医院感染的分类(2)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贮菌库”(皮肤、口咽、泌尿生殖道、肠道的正常菌群或外来的已定植菌。当医院病人免疫功能下降、体内微生态环境失衡或发生细菌易位时即可发生感染。医院感染多为内源性感染,这类感染呈散发性。目前,多数内源性感染尚无有效预防控制措施。,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1.宿主方面的因素1)年龄因素:主要是老年人和婴幼

4、儿。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器官功能老化,机体免疫力下降;婴幼儿主要是6个月以上、3岁以下的,从母体来的免疫能力消失,各种器官和免疫功能发育不全,易发生医院感染。2)基础疾病:可造成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包括恶性肿瘤、血液病、糖尿病、肝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病等。3)意识状态:昏迷或半昏迷易发生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或长期卧床引起坠积性肺炎;昏迷病人的鼻饲也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2.现代诊疗技术和侵入性检查治疗方面的因素包括器官移植、介入治疗、血液净化、动静脉插管、留置导尿、气管插管和切开、人工机械辅助通气等因素。这些因素破坏了皮肤和粘膜的屏障,损害了宿主的防御系统,带

5、入了细菌或为细菌侵入创造了条件。,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3.直接损害免疫系统功能的因素包括放、化疗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放、化疗不仅作用于肿瘤组织也损害了正常组织,直接损害了机体的防御功能和免疫系统的功能,表现在血象的降低和免疫功能指标的下降,这些表现不仅出现在放、化疗期间,还出现在其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皮质激素本身就是一种免疫抑制剂,掩盖了潜在的感染,也抑制了免疫系统功能,易发生医院感染。4.其他因素包括外科手术、各种引流、抗菌素的滥用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原则各部位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腹部和消化系统手术部位皮肤和软组织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骨、关节生殖道口腔其它部位

6、:,医院感染,诊断原则医院感染的诊断,无异于一般的临床诊断,但它具有一些特定的判定原则和标准1.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1)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在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6)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诊断原则2.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1)皮肤

7、粘膜开放性的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4)病人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一般都包括临床诊断和病原学诊断。常见的有呼吸系统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等 呼吸系统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发热38超过2天,有鼻咽炎、鼻窦炎和扁桃体炎腺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并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病原学诊断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

8、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发热。2)出现肺部罗音。3)白细胞计数和(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4)X线显示肺部炎性浸润性病变,并排除非感染性原因如肺栓塞、心力衰竭、肺水肿、肺癌等所致的下呼吸道X线胸片的改变。,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2.患者稳定期的慢性气道疾患(慢性支气管炎伴或不伴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出现急性恶化、咳嗽及痰量明显增加,痰液性状变脓性,或者X线胸片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并排除非感染原因(同上述第4条)。,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1.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到相同病原体。2.痰定量培养分离到病原菌计数1

9、0 6cfuml。3.血培养或并发胸腔积液者的胸液分离到病原体。4.痰或下呼吸道采样标本中分离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细菌或其它特殊病原体。5.免疫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的病原学诊断证据。,胸膜腔感染临床诊断 发热、胸痛、胸水外观呈脓性、或带臭味、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0 6cfuml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1.胸水培养分离到病原菌(应强调厌养菌培养)。2.胸水普通培养无菌生长,但涂片见到细菌,胸膜腔感染说明 1.胸水发现病原菌,则不论胸水性状和常规检查结果如何,均可作出病原学诊断。2.邻近部位感染自然扩散而来的胸膜腔感染,如并发于肺炎、支气管胸膜瘘、肝脓肿者不列为医院胸膜腔感染

10、;诊断操作促使扩散者则属医院感染。若肺炎系医院感染,并发脓胸按医院肺炎报告,另加注括号标明脓胸。3.结核性胸膜炎自然演变成结核性脓胸不属于医院感染。4.病人同时有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时仅需报告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临床诊断 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或不伴发热,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尿检白细胞男性 5个高倍视野,女性 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患者应结合尿培养。2.临床医师诊断为泌尿道感染,或抗菌治疗有效而认定的泌尿道感染,泌尿系统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并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1.清洁中段尿或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

11、导尿)培养G球菌浓度 10 4cfuml、G杆菌浓度 10 5cfu ml。2.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细菌数 10 3cfu ml。3.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1x400),在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4.无症状性菌尿症:患者虽然无症状,但在近期(1周)有内镜检查或留置导尿史,尿液培养G 球菌浓度 10 4cfuml、G-杆菌浓度 10 5cfuml,应视为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说明1.非导尿或穿刺尿液标本细菌培养结果为2或2 种以上细菌,需考虑污染可能,建议重送。2.尿液标本应及时接种。室温下放置不超过2小时。否则应予重送。3.影像学、手术、组织

12、病理或其它方法证实的、可定位的泌尿系统(如肾、肾周围组织、输尿管、膀胱、尿道)感染,报告时应分别标明。,消化系统和腹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感染性腹泻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1.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2.急性腹泻,或伴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3.急性腹泻每天3次以上,连续2天,或1天水泻5次以上。,消化系统和腹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感染性腹泻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1.粪便或肛拭子标本培养出肠道病原体。2.常规镜检或电镜直接检出肠道病原体。3.从血液或粪便中检出病原体的抗原或抗体,达到诊断标准。4.从组织培养的细胞病理变化(如毒素测定)判定系肠道病原体

13、所致。,消化系统和腹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感染性腹泻说明1.急性腹泻次数应3次/24小时2.应排除慢性腹泻的急性发作及非感染因素如诊断治疗原因、基础疾病、心理紧张等所致的腹泻,消化系统和腹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胃肠道感染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发热(38)、恶心、呕吐和(或)腹痛、腹泻,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1.从外科手术或内镜取得组织标本或外科引流液培养出病原体 2.上述标本革兰染色或氢氧化钾浮载片可见病原体、多核巨细胞 3.手术或内镜标本显示感染的组织病理学证据,消化系统和腹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临床诊断 近期曾应用或正在应用抗生素,而出现腹泻

14、(3次24h)可伴大便性状改变(水样便、血便、粘液便或见斑块条索状伪膜),排除慢性肠炎急性发作或急性胃肠道感染、及非感染性原因所致者,可具有下列情况之一:1.发热 38 2.腹痛或腹部压痛、反跳痛。3.周围血白细胞升高。,消化系统和腹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1.大便涂片有菌群失调或培养发现有意义的优势菌群。2.如作纤维结肠镜检查见肠壁充血、水肿、出血,或见到2mm-20mm灰黄(白)色斑块伪膜,消化系统和腹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说明1.急性腹泻次数应3次/24小时2.应排除慢性肠炎的急性发作或急性胃肠道感染以及非感染因素如

15、诊断治疗原因、基础疾病、心理紧张等所致的腹泻,消化系统和腹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有输血或血制品史、不洁食物史、肝炎接触史,出现下述症状或体征中的任何两项并有肝功能异常,而无其它原因可解释者:1.发热 2.厌食 3.恶心、呕吐 4.肝区疼痛 5.黄疸,消化系统和腹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病毒性肝炎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血清甲、乙、丙、丁、戊、庚任何一种病毒肝炎活动性标志阳性。说明非感染性病因(如酒精、药物)和胆道疾病引起的肝炎或损害应注意排除,消化系统和腹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腹(盆)腔内组织感染包括胆囊、胆道、肝、脾、胰、腹膜、膈下、盆腔、其它组织或腔隙的急性感染,含持续腹膜透析继发

16、性腹膜炎。临床诊断具有下列症状体征中任何两项、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同时有检验、影像学检查的相应异常发现。1.发热 38。2.恶心、呕吐。3.腹痛、腹部压痛或反跳痛或触及块物伴触痛。4.黄疸。,消化系统和腹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腹(盆)腔内组织感染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列两条之一者:1.经手术切除、引流管、穿刺吸引或内镜获取的标本检出病原体。2.血培养阳性,且与局部感染菌相同或与临床相符。说明 1.应排除非生物因子引起的炎症反应及.慢性感染的急性发作。2.原发性脏器穿孔所致的感染不计为医院感染。,消化系统和腹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腹水感染临床诊断腹水原为漏出液,出现下列两项情况者:1.腹水性

17、质为渗出液。2.腹水不易消除,出现腹痛、腹部压痛或反跳痛。腹水常规检查白细胞大于200106,中性粒细胞大于25。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腹水细菌培养阳性,血流系统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血管相关性感染临床诊断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1.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2.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除外理化因素所致)。3.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大于等于38摄氏度,局部有压痛,无其他原因解释,血流系统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血管相关性感染病原学诊断导管尖端培养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说明 1.导管管尖培养其接种方法应取导管尖端5cm,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滚动一

18、次,细菌计数大于等于15cfu平板即为阳性。2.从穿刺部位抽血定量培养细菌计数100cfuml或细菌计数相当于对侧取血培养4-10倍,血流系统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败血症临床诊断发热38或低体温36,可伴有寒战,并合并下列情况之一:1.有入侵门户或迁徙病灶。2.有全身性感染中毒症状而无明确感染灶。3.有皮疹或出血点、肝脾肿大、血液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左移,且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4.收缩压低于12kPa(90mmHg),或较原收缩压下降超过5.3kPa(40mmHg)。,血流系统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败血症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列两条之一者:1.血液培养分离出病原微生物。2.血液中检测到病原体的抗原

19、物质。说明 继发于某部位医院感染的败血症需同时报告原发医院感染,血流系统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输血相关感染患者原无这些疾病(如艾滋病、丙型肝炎等),却在输血后发生(但必须超过平均潜伏期)。菌血症 由于医疗操作污染引起病原体入侵,患者血培养有菌生长,但临床无症状,心血管系统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侵犯心脏瓣膜(包括人工心瓣膜)的心内膜炎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1.心脏瓣膜或赘生物培养出病原体2.两次或多次血液培养阳性3.心脏瓣膜革兰氏染色发现病原菌,手术部位、皮肤和软组织、骨、关节等其他部位医院感染,预防医院感染措施,1)关注高危险因素人群:如老年人、婴幼儿、肿瘤患者、重危病人、接受

20、侵入性诊治的病人、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长期使用激素的病人等,做好预防医院感染的监测。2)医务人员对病人实施任何诊治操作前后务必要洗手,一方面是自我保护,另一方面是预防交叉感染。,3)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无菌物品取用时的无菌操作:1、穿工作服、戴帽子和口罩2、洗手3、不得跨越无菌区4、正确使用持物镊(干燥保存,每46小时更换一次,遇有污染随时更换),正确的换药操作程序,3)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无菌物品取用时的无菌操作5、无菌物品一旦从容器内取出或不小心将其他物品带出切忌放回容器内,否则视为污染。6、物品取出后严密关闭容器,首次打开容器应注明启用时间及签名。无菌容器一经打开24小时内有效。7、物品使用后及时分类处置,浸泡于消毒液中,防止血液等干燥,影响清洗效果。8、操作后必须洗手。,4)严格控制和规范使用抗感染药物。划分三线用药,手术科室采用“围术期”给药。术前3060分钟单次足量给药,手术时间超过药物半衰期者可术中追加一次,同时注重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度。,发生医院感染填报方法,医院感染临床诊断成立就要上报感染科,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临床科室的床位医师一旦确诊医院感染后必需在24h内填写感染登记卡并上报感染科,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