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89920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1318401024 姚沁来 1318403002王国轩1318403009 温凯玲,目 录,01,定义及共情的两种成分,02,共情的神经网络,03,共情的内分泌机制,04,总结与展望,1.1共情的定义,共情(Empathy)指的是对他人情绪和精神状态的理解及对其行为的推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同身受”。共情赋予我们重要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能力。,1.2共情VS同情,共情(Empathy):个体的情感反映了情感共享(与他人同感受)。隐含着信赖、信任与鼓励。同情(sympathy):个体的情感内在地指向他人(怜悯他人)。是对他人的关心、担忧。,1.3共情

2、的两种成分,Gladstein于1983年提出了两成分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共情包括认知共情和情绪(情感)共情。情感共情:指的是对他人情绪的一种替代性分享。在个体的发展中出现比较早,是个体进行社会性交往的第一个工具。认知共情:个体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并由此推测其未来的行为。发展相比于情绪共情出现较晚。,1.4情绪共情与认知共情的关系,2.共情的神经网络,2.1情感共情的神经网络主要研究范式:疼痛共情研究(想象他人的疼痛,并且自身体验到疼痛的心理过程)实验原理:设置两种条件,一种条件是让被试手指(手指感觉阈限低)接受一定程度的 疼痛刺激,另一种条件是让被试观看他人的手指接受同样的疼痛刺激。运用FMRI

3、等仪器观察被试脑部位的激活情况。实验结果:前脑岛(AI)和前扣带回(ACC)在疼痛共情中具有重要作用。Northoff等学者在 2011年又通过元分析发现,被试观看他人的恐惧、高兴、焦虑等情绪产生共情反应时,被试的前脑岛和前扣带回皮质也激活。这些研究证明,除了疼痛共情,其他形式的共情也激活前脑岛和前扣带回皮质。另外,Pfeifer等人(2008)发现,在观看他人的情绪与自己体验相同的情绪时,镜像神经系统(MNS)都会被激活。,2.2认知共情的核心脑区腹内侧前额叶(vmPFC),2.3 镜像神经系统,镜像神经元是一系列具有感觉运动特性的细胞,最早发现于猴子的前运动在F5区。在人类大脑中也有类似的

4、结构,主要包括额下回,后顶叶皮质和颞上沟等脑区。研究者认为,该系统内储存了特定行为模式的编码,这种特性不单让个体自动的执行基本的动作,同时也让个体在看到别人进行同样的动作时,不用细想就能够心领神会。当个体目击他人受到疼痛刺激或情绪表情时,就像神经系统的参与使得个体可以通过具身模仿来获得对相关情感的切身体验。引发共情反应产生的重要辅助系统。,2.4共情的神经网络系统,共情,情感共情,认知共情,核心情感系统,镜像神经系统,心理理论系统,前脑岛、前扣带回、杏仁核等。,额下回、后顶叶皮质、颞上沟等。,内侧前额叶、颞上沟、颞顶交接处、颞极等,3.共情的内分泌机制,3.1 催产素对共情的促进作用Guast

5、ella,Mitchell 和 Dadds(2008)研究发现,催产素增加男性被试对人类面孔眼睛区域的注视时间,这可能有利于个体对他人情绪的识别。对他人情绪的识别是情感共情的重要成分。Domes,Heinrichs,Michel,Berger 和 Herpertz(2007)研究发现,催产素能够提高男性被试在眼睛读心测验中推断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推断他人情感状态是认知共情的主要成分。,3.2 催产素促进共情的神经机制Perry等人(2010)研究发现,催产素增强男性被试镜像神经元的激活。镜像神经元在情感共情中有重要作用。最近,Riem 等人(2011)采用 fMRI 技术研究催产素调节女性被试

6、大脑神经网络对婴儿哭泣的反应。结果发现,催产素注入减弱大脑右侧杏仁核激活,并增强脑岛和额下回(IFG,镜像神经元脑区)激活。解释:女性感知令人害怕的社会刺激时,催产素减弱杏仁核的活动,避免女性被焦虑或厌恶情绪困扰,从而促进女性对婴儿哭泣的回应能力,同时,催产素可能通过增强情感共情相关脑区(脑岛和额下回)的激活促进女性对婴儿的共情,从而提高女性对婴儿哭泣的回应能力。,4.1总结,1.共情(Empathy)和同情(Sympathy)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共情有信任、鼓励的成分,强调 感同身受,同情更多的是对他人的怜悯、担忧。2.共情按功能可分为情感共情与认知共情,前者强调对他人情感、情绪的理解和共享

7、,在婴 儿时期就已出现。后者是对他人想法的理解和认识,在儿童3岁左右出现。3.前脑岛(AI)和前扣带回(ACC)在情感共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认知共情的核心脑区是腹内 侧前额叶(vmPFC)。4.催产素对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都有促进作用。,4.2未来研究展望,对不同情绪发生共情时激活的脑区有待进一步研究。进一步研究共情和亲身情感体验的区别。疼痛共情与亲身疼痛体验激活的神经网络有重叠也有区别。虽然,研究发现在疼痛 共情和疼痛两种条件下,前脑岛和前扣带回区域激活有重叠。但是,重叠的脑区激活不能证明神经网络的一致。共情与发生共情的个体自身情绪是否有关。通过发掘共情的神经机制而发现孤独症、反社会人格障碍

8、等精神疾病的内在机制从而更好的治疗。,4.3我们的问题,1.共情的发生由过去的经验(镜像神经系统)、主要感情体验以及我们的认知所引发的,那么究竟是何种机制让能理解并感知共情(有条件能感知)的人,没有产生共情,或是没有表现出共情?是在发生共情时被抑制,还是共情表现时被抑制,亦或是其他?2.孤独症患者缺乏的是情感共情能力,还是认知共情能力?还是两者都有缺陷?,参考文献,1岳童,黄希庭.共情的神经网络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87-94+182-183.2潘彦谷,刘衍玲,马建苓,冉光明,雷浩.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J.心理科学进展,2012,12:2011-2021.3崔芳,南云,罗跃嘉.共情的认知神经研究回顾J.心理科学进展,2008,02:250-2544黄翯青,苏彦捷.共情中的认知调节和情绪分享过程及其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13-19.5陈武英,卢家楣,刘连启,林文毅.共情的性别差异J.心理科学进展,2014,09:1423-1434.,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