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范文--员工在职培训制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90041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度范文--员工在职培训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制度范文--员工在职培训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制度范文--员工在职培训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制度范文--员工在职培训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制度范文--员工在职培训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度范文--员工在职培训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范文--员工在职培训制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制度范文一员工在职培训制度员工在职培训制度第一条目的为提高本公司从业人员素质,充实其知识与技能,以增进工作质量及绩效,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适用范围凡本公司所属从业人员的在职教育训练及其有关作业事项均依本细则办法。第三条工作职责划分(一)教育训练部1、全公司共同性训练课程的举办。2、全公司年度、月份训练课程的拟定、呈报。3、训练制度的制定及修改。4、全公司在职教育训练实施成果及改善对策呈报。5、共同性训练教材的编撰与修改。6、训练计划的审议。7、训练实施情况的督导、追踪、考核。8、外聘讲师担任公司全体在职教育训练的举办,每季一次为原则。9、全公司派外训练人员的审核与办理。10、派外受训人员所携书

2、籍、资料与书面报告的管理。11、其他有关人才发展方案的研拟与执行。12、各项训练计划费用预算的拟定。(二)各部门(单位)1、全年度训练计划汇总呈报。2、专业训练规范制定及修改,讲师或助教人选的推荐。3、内部专业训练课程的举办及成果汇报。4、专业训练教材的编撰与修改。5、受训员完训后的督导与追踪,以确保训练成果。第四条训练规范的制定(一)教育训练部应召集各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从业人员在职教育训练规范”,提供训练实施的依据,其内容包括:1、各部门的工作职务分类。2、各职务的训练课程及时数。3、各训练课程的教材大纲。(二)各部门组织机能变动或引进新技术使(制程)生产条件等变化时,教育训练部即应配合实际

3、需要修改训练规范。第五条训练计划的拟订(一)各部门依训练规范及配合实际需要,拟订“在职训练计划表”,送教育训练部审核,作为训练实施之依据。(二)教育训练部应就各部所提出的训练计划汇编“年度训练计划汇总表”,呈报人事部核签。(三)各项训练课程主办单位应于定期内,填写“在职训练实施计划表”,提报呈核后,通知有关部门及人员。(四)临时性之训练课程,亦需填写“在职训练实施计划表”,呈核后实施。第六条训练之实施(一)训练主办部门应依“在职训练实施计划表”按期实施并负责该项训练之全盘事宜,如训练场地安排、教材分发、教具借调,通知讲师及受训单位等。(二)如有补充教材、讲师应于开课前一周将讲义原稿送教育训练部

4、统一印刷,以便上课时发给学员。(三)各项训练结束时,应举行测验,由主办部门或讲师负责监考,测验题目分三四种,由讲师于开课前送交主办部门。(四)各项在职训练实施时,参加受训学员应签到,教育训练部应确实了解上课、出席状况。(五)受训人员应准时出席,因故不能参加者应办理请假手续。(六)教训训练部应定期召开检查会以评估各项训练课程实施成果,并记录,送交各有关单位参考予以改进。(七)各项训练之测验缺席者,事后一律补考,补考不列席者,一律以零分计算。(八)训练测验成绩成果报告,列入考核及升迁之参考。第七条训练成果之呈报(一)每项(期)训练办理结束后一周内,讲师应将学员的成绩评定出来,登录于“在职训练测验成

5、绩表”,连同试卷送人事部门,以建立个人完善的训练资料。(二)主办单位应于每项(期)训练办理结束后一周内填报“在职训练结报表”及“讲师钟点费用申请表”,连同“成绩表”及“学员意见调查表“,送教育训练部门,凭以支付各项费用及归档。(三)如需支付教材编撰费用时,主办部门应填写“在职训练教材编撰费用申请表”,送相关部门核签后凭此予以支付。(四)各部对所属人员应设定“从业人员在职训练资历表”(五)每三个月,各部门应填写“在职训练实施结果报告”呈人事与教育训练单位,以了解该部门最近在职训练实施状况。第八条训练之评估(一)每项(期)训练办理结束时,主办部门应视实际需要分发“在职训练学员意见调查表“,供学员填

6、写后与测验卷一并收回,并汇总学员意见,送讲师转人事部会签,作为以后再举办类似训练参考。(二)教育训练部应对各部评估训练的成效,定期分发“训练成效调查表“,供各单位主管填写后汇总意见,并配合生产及销售绩效之推动比较资料分析评估训练之成效,做成书面报告,并呈核签后,分送各部及有关人员作为再举办训练的参考。第九条派外训练(一)因工作或升等任职新工作前的需要,各部门得推荐有关人员送教育训练部审议后,呈总经理核准后派外受训,并依人事管理规章办理出差手续。(二)派外受训人员返回后,应将受训之书籍、教材及资格证件等有关资料送教育训练部归档保管,其受训成绩亦应登录于受训资历表。(三)派外受训人员应将受训所习知

7、识整理成册,列为讲习教材,并举办讲习会,担任讲师传授有关人员。(四)旅费报销单据呈核时,应送教育训练部审核其派外受训之资料是否缴回,并于报销单据上签注,如未经营审核,会计部门不应予付款。(五)本条款适用于参加公司外的训练,对因升迁、储备需要,于任职前可集中委托外协部办理训练,但每年以二次为限。第十条附则(一)教材讲义编撰费及钟点费标准:表13-6项次内容编纂费单价(元/1000字)1录自公司现有教材(直接采用)02录自公司现有教材(再修订之部分)2003节录自坊间书籍。1504节录自坊间书籍(另加补充之部分)2005外文翻译2006自力著作2507上班时间讲师钟点费每小时100元8下班时间讲师

8、钟点费每小时200元(二)各项训练之举办,应尽量以不影响工作为原则,如逾下班时间一个半小时以上,或上下午均排有训练时,应由主办单位负责申报提供学员膳食,学员不得另报支加班费。(三)从业人员之受训成绩及资历可提供人事部门作为年度考核、晋升之参考。(四)本办法呈总经理核准后颁布实施,修改时亦同。员工在职训练管理有关书表表13-7(一)年度训练计划汇总表部门班次人数时间费用(元)备注教育训练部主管经办一式一联:呈核后教育训练部留存表13-8(二)在职训练测验成绩表部门:训练课程:测验日期:编姓名分签到编姓名分签到号数号数1262273284295306317328339341035113612371

9、338143915401641174218431944204521462247234824492550会计部人事部教育训练部单位一式一联注:请正楷签到表13-9(三)在职训练结报表部门:部单位年月日课程名称课程编号项目举办日期训练时数参加人数计划实际训练费用项目预算金额实际金额异常说明讲师费教材费其他合计训练检查及呈核学员意见讲师意见经办:表13-10(四)在职训练费用申请表课程名称:申请年月日单位姓名人员代号讲授科目时数钟点费总计(元)盖(签)章口教材名称字数(千字)教材费教会育单计训位部练I部IIII一式三联:1、单位2、教育训练部3、会计部表五)从业人员在职训练资历表部门:姓名:代号:项

10、次训练时职位训练课程名称课程编号训练0期时数累积时数成绩评核记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0一式一联:自存表13-12(六)在职训练实施结果表部门项班人时费备注目次数间用预定实际预定实际预定实际预定实际预定际预定实际单位:教育训练部:会计部:(七)在职训练学员意见调查表训练课程名称:主办部门:说明:L本表请受训学员详实填写,并请于结训时交予主办部门。2.请将选答项目号码勾在括弧栏内。3.请你给予率直的反应及批评,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对训练计划将来有所改进。(1)课程内容如何?1、口优2、口好3、口尚可4、口劣(2)教学方法如何?1、口优2、口好3、口尚可4、口

11、劣(3)讲习时间是否适当?1、口太长2、口适合3、口不足(4)参加此次讲习感到有哪些受益?1、口获得适用的新知识。2、口可以用在工作上的一些有效的研究技巧及技术。3、口将帮助我改变我的工作态度。4、口帮助我印证了某些观念。5、口给我一个很好的机会,客观地观察我自己以及我的工作。(5)训练设备安排感到如何?1、口优2、口好3、口尚可4、口劣(6)将来如有类似的班次,你还愿意参加吗?1口是2、口否3、口不确定(7)其他建议事项:(八)训练成效调查表一、说明:近三个月来,本部已举办过如下在职训练:二、请各单位主管就所属学员参加训练以后,已经注意到的有些什么改变,于调查表所示各项目之适当栏打“,并请于月日前交教育训练部。表13-13绩效基准很好略好无改变略坏很坏不知道1生产的数量(工作量的提高)2生产的质量(工作的质量)3工作安全4环境维护5员工的态度及士气6员工出勤情况78910填表部门:填表人:表13-14(九)团体训练申请表训练名称时间起迄共(小时)讲师、训练执行人训练地点受训部门训练方式训练的内容及课程概述:预定参加者:训练前受训者停留的水准:训练的目标:训练所需经费预估:IIIIIIIII表13-16(十一)个人训练/教学记录表个人训练记录入刖训练课程时间(年、月)共计(小时)地点入后个人教学记录入F后训练课程时间(年、月)共计(小时)地点姓名工会部门职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