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我们都是公民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1136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1我们都是公民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5.1我们都是公民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5.1我们都是公民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5.1我们都是公民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5.1我们都是公民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1我们都是公民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我们都是公民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5.1 我们都是公民 教学设计一、目标要求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掌握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身份的含义,了解自己所具有的中国公民身份,并懂得运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去分析一些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情境问题和简单材料。使学生明白公民身份的基本内涵,即公民是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和保护的个人,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使学生体会树立公民意识的重要性,懂得作为新一代公民,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的公民素质。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实践中,具有自觉提升自己公民意识的动力和行为。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自主学习和引导性教学,唤起和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感悟公民与

2、祖国的血肉联系,从感情上热爱自己的国家;从理性上理解:作为公民,个人与国家所具有的法律关系;初步养成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理念和态度。重视公民意识的自我形成和公民素质的自我提高,深化国家观念,提高个人的公民道德水平和民主意识,养成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良好习惯,增强法律观念,养成学法、守法、护法的好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难点:公民身份的确认与公民身份的内涵。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国际交往中,人们通常会问:你是哪个国家的人?这实际是在问:你是哪国公民?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公民。那什么是公民?什么又是中国公民?公民与国籍有什么关系?公

3、民身份又有哪些内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讨论:怎样才算拥有一国公民资格?(二)公民身份的确认 来源:学*科*网Z*X*X*K1.公民。 (1)定义: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个人具有某国国籍就是该国公民。 公民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2)中国公民: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张某是湖北宜昌人,出国留学后被美国一所大学聘用,现已取得美国国籍,并长期在美国定居。张某是(美国公民)。注意:每个社会成员,除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外,没有任何限制条件,即不管男女老幼、是否享有政治权

4、利,都是中国公民。2.国籍。(1)定义: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来源:学#科#网Z#X#X#K(2)我国法律对国籍的有关规定。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法律规定”,同时,我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思考:我们一出生就具有公民资格吗?为什么? 练习:课本P2,“情境研讨”。小组交流:上述对公民身份的看法哪些是准确的?哪些是不准确的?说说你的依据。来 讨论:正确理解公民、人民、国民的涵义。(三)公民身份的内涵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新闻回放”,设计情境问题:(1)你能说说当时受阻于国外机场时的情景和感受吗?(2)你是怎样想到向祖国求助的?(3)回到祖国你有什么感受?(4)这

5、件事给你什么教益?(5)以后有机会你还会选择出国旅游吗?(6)你对其他准备出国旅游的同胞们有什么建议?小结:我们是中国公民,祖国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强大后盾,所以我们要有“国家观念”。公民身份的内涵:公民是国家的成员。受国家法律保护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公民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3.公民要自觉履行义务(P6)。(四)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一要树立国家观念;二要培养坚定的公民意识和良好的公民道德;三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思考问题:1.为什么要树立国家观念?2.为什么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3.为什

6、么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树立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做个合格公民。课本P7 “个案研讨” : 以“一个中学生的故事”为话题,说一段话。要做一个合格公民,不仅要树立国家观念、民主观念、道德观念、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观念,还要将这些观念外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这个中学生以行动关心当地存在的社会问题,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提出建议,就是好榜样。思考问题: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公民责任需要担负?(学生讨论)活动创意方案 “我做合格小公民”。以小组为单位,以“树立公民意识,争做合格小公民”为主题,起草一份行动方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9:阅读与感悟 “康西瓦,永远的忠诚”。(五)结

7、束语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是我们的公民责任,遵守国家法律是我们的公民责任,遵守社会公德也是我们的公民责任!四、本课知识要点(一)公民身份的确认1.公民的定义; 2.公民与国籍;3.我国法律对国籍的有关规定;4.我国法律不承认双重国籍。(二)公民身份的内涵1.公民身份表示着个人与国家的法律关系;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3.公民具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义务;4.公民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5.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义务;6.公民必须履行法定义务。(三)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1.要树立国家观念;2.要培养坚定的公民意识和良好的公民道德;3.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五、补

8、充练习材料一:北京学生梁帆,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邀请,去荷兰参加会议。一进会场,只见宾馆门前的旗杆上,几十面色彩缤纷的各国国旗迎风招展,但没有看到我国的五星红旗。他震惊了,立即找到会议的组织人员说:“一定要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因为我在这儿!”梁帆的庄严申明受到了重视,五星红旗终于飘扬在宾馆门前的旗杆上。梁帆也受到了外国人的敬重,被誉为“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材料二:河北大冶市年仅12岁的小学生黄某和同班4名同学私自到距学校200米的鱼塘内游泳。黄某因体力不支,在水中挣扎。已上岸的4名同学看到后,其中一名哭着要喊救人,另一名同学却制止说:“如果现在喊人,老师就会知道我们私自游泳。”结果黄某沉入水底,弱水身亡。事后,4名同学还将黄某的衣服藏在距鱼塘300米远的一块南瓜地里,随后一同返校,直到黄某的家人报案,警方才从水中打捞出黄某的尸体。阅读上述材料,思考:(1)为什么梁帆被称誉为“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2)材料二中这几个同学的意识中缺少了什么?(3)你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该怎样树立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