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安检-侧滑检验.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1637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动车安检-侧滑检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机动车安检-侧滑检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机动车安检-侧滑检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机动车安检-侧滑检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机动车安检-侧滑检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动车安检-侧滑检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动车安检-侧滑检验.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汽车转向轮横向侧滑量检验2012.07,汽车侧滑检验,汽车侧滑检验台制造标准:JT/T 507-2004 汽车侧滑检验台计量标准:JJG 908-2009 滑板式汽车侧滑检验台检定规程,CH-100D汽车双板联动侧滑检验台有效测量长度1000mm最大承载轴荷10t带应力释放板,制造标准 JT/T 507-2004 汽车侧滑检验台按结构分类(1)双板联动侧滑:地面固定检测线主要用该结构。重复性好,测试精度高。测前转向轮左、右轮侧滑量的平均值。(2)单板侧滑:主要用于修理厂、流动检测线。体积小,方便灵活,但测试重复性及精度不及双板联动。测前转向轮左、右轮侧滑量的叠加值。(3)双板分动侧滑:测试重复

2、性差,很少用,JT/T507-2004未列入。分别测前转向轮左、右轮侧滑量。按测试板有效长度分类常见1000mm,500mm。JT/T507-2004推荐使用1000mm。GB21861-2008 建议进车方向带应力释放板。,汽车侧滑检验,1-框架 2-左滑板外侧导向杆 3-左滑板限位螺栓 4-滑板导向组件调整螺栓 5-滑板滚珠槽 6-滚珠 7-左滑板台面 8-吊环 9-右滑板出车端放松板 10-出车端小盖板 11-右侧边盖板 12-右滑板台面 13-中间盖板 14-运输固定条 15-前部中间盖板 16-右滑板进车端放松板 17-框架调平螺栓 18-放松板导向杆 双板联动侧滑结构,汽车侧滑检验

3、,5 6 7 8 9 10 11,4321,1213141516,18 17,1-滚珠架回位弹簧 2-滑动板回位机构 3-滚珠 4-防侧翻定位销5-滑动板 6-位移量传感器 7-传感器调整装置 单板侧滑台,汽车侧滑检验,1 2 3,4 5 6 7,侧滑产生原因为了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控稳定性,转向轮(通常为前轮)所在平面以及主销轴线是设计成与汽车纵向或横向前垂面成一定角度。这些角度参数包括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车轮外倾角、前轮前束,合称转向轮(前轮)定位参数。汽车转向轮(前轮)的前束值与外倾角值如果配合不当,那么转向轮在向正前方滚动的同时还要产生相对于地面的横向滑移,即侧滑。侧滑量过大会直接

4、影响到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加大轮胎的异常磨损。,汽车侧滑检验 检验原理(1),侧滑方向滑板向外为正向内移动为负。,图A 前束值过大(正值)图B 前轮外倾角过小(负值),图C:两前轮负(反)前束 图D:前轮外倾角过大(正值),a)汽车前进时,侧滑板向外移动,可能是:前束值过大,或前轮外倾角与该车外倾角基准值相比偏小,b)汽车前进时,侧滑板向内移动,可能是:两前轮前束值偏小或为负值,或前轮外倾角过大,汽车侧滑检验 检验原理(2),1 检验要求 a)检验设备选择选择带应力释放板的双板联动侧滑检验台,JT/T 507-2004汽车侧滑检验台交通行业标准推荐使用滑板有效测试长度为1m。b)被检车辆

5、GB 21861-2008标准要求,对四轮及以上汽车应检验前转向轮侧滑量。GB 21861-2008宣贯实施指南说明,对双转向轴的机动车,原则上不需要检测转向轮横向侧滑量,也可只检测不评价;GB7258-2012 6.11增加了前轴采用双转向轴时转向轮的横向侧滑量不作要求的规定。c)检验指标与项目属性该项目为建议维护项。检验指标是前转向轮侧滑量,它是前左、右转向车轮侧滑量的平均值,单位为m/km。,汽车侧滑检验 1、检验要求,2 检验方法a)检验前仪器及车辆准备1)打开锁止装置,拨动滑板,仪表清零;2)车辆轮胎气压、花纹深度符合标准规定,胎面清洁。b)检验程序1)车辆正直居中驶近侧滑检验台,并

6、使转向轮处于正中位置;2)以不高于5km/h车速平稳通过侧滑检验台;3)读取最大示值。,汽车侧滑检验 2、检验方法(1),c)注意事项1)车辆通过侧滑检验台时,不得转动转向盘。2)不得在侧滑台上制动或停车,对于后轮应尽量保持在车身正直行驶时通过。3)勿使轴荷超过检验台允许载荷的汽车驶到检验台上,以防压坏机件或压弯滑动板。4)不要在检验台上进行车辆修理保养工作。5)清洁时,不要让水或泥土带入试验台。应保持侧滑台滑板下部的清洁,防止锈蚀或阻滞。,汽车侧滑检验 2、检验方法(2),对前轴采用非独立悬架的汽车,其转向轮的横向侧滑量,用侧滑台(包括双板和单板侧滑台)时侧滑量值应在 5 m/km 之间。对

7、前轴采用独立悬架的汽车,GB7258-2004、2012规定其前轮定位应符合原车规定,GB21861-2008 考虑到日常检验可操作性,安全检验时对侧滑量只检测不评判。,汽车侧滑检验 3、标准限值,非独立悬架的特点是:两侧车轮通过整体式车桥相连,车桥通过悬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如果行驶中路面不平,一侧车轮被抬高,整体式车桥将迫使另一侧车轮产生运动。,独立悬架的特点是:车桥是断开的,每一侧车轮单独地通过悬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每一侧车轮可以独立跳动。,电控悬架:现在轿车用的电控悬架引入空气悬架原理和电子控制技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典型的电控悬架由电子控制元件(ECU)、空气压缩机、车高传感器、转

8、向角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制动传感器、空气弹簧元件等组成。电控悬架系统能够根据车身高度、车速、转向角度及速率、制动等信号,由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悬架执行机构,使悬架系统的刚度、减振器的阻尼力及车身高度等参数得以改变,从而使汽车具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汽车侧滑检验 4、滑板位移量与侧滑关系(1),4 滑板位移量与侧滑量关系前转向轮通过侧滑台时,滑板产生横向移动,滑板向外时侧滑量为正、滑板向内时侧滑量为负。侧滑量与滑板移动量的关系如下:a)双板联动侧滑检验前转向轮通过侧滑台时,左、右滑板同步横向移动,测得左、右车轮侧滑量的均值。对于有效测量长度为1m的滑板,横向移动1mm,对应的

9、侧滑量为1m/km;对于有效测量长度为0.5m的滑板,横向移动1mm,对应的侧滑量为2m/km。,b)单板侧滑检验台前转向轮通过侧滑台时,在地面上行驶的车轮侧滑量通过车桥转移到驶过单滑板一侧的车轮,再迫使单滑板横向移动,测得的单滑板横向位移量对应的是左、右车轮侧滑量叠加作用的结果,应换算成左、右轮侧滑量的均值。对于有效测量长度为1m的滑板,横向移动1mm,对应的侧滑量为0.5m/km;对于有效测量长度为0.5m的滑板,横向移动1mm,对应的侧滑量为1m/km。,汽车侧滑检验 4、滑板位移量与侧滑关系(2),5 设备计量检定依据JJG 908-2009汽车侧滑检验台检定规程,主要计量性能指标要求

10、如下:a)零点漂移:侧滑台的零点漂移15 min内不大于0.2 m/km。b)零值误差:0.2 m/km。c)示值误差:0.2 m/km。d)示值重复性:0.1 m/km。e)滑板位移同步性:双滑板联动侧滑台左、右滑板位移同步性不大于0.1 mm。f)滑板移动所需作用力1)滑板从零位开始移动0.1mm时:所需作用力不大于60N。2)滑板从零位开始移动至侧滑量5m/km时:所需作用力不大于120N。,汽车侧滑检验 5、设备计量检定(1),下图为侧滑双板联动机构,汽车侧滑检验 5、设备计量检定(2),6 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a)设备加工精度问题 同步机构加工精度不够、轴承间隙超差、台面滑道不平整等,

11、造成左右滑板同步性超标。b)设备结构问题 目前部分检测站使用双板分动式侧滑检验台,车辆刚驶上板面时由于受侧向力大的一侧板的移动量大于受侧向力小的一侧板,车头将随受侧向力大的一侧板的受力方向摆动,行车状态不稳定,测量结果重复性差、失真较大。个别站使用单板侧滑检验台,因设备结构不同,测取的结果与双板联动侧滑检验台检验结果有差异。应对策略:修复改造或更换检验台,尽量采用双板联动结构。c)应正确理解独立与非独立悬架,汽车侧滑检验 6、问题与应对,d)计量比对:一致性在滑板有效测量长度为1000mm的双板联动侧滑台上,被测转向轮以不高于5km/h(1.39m/s)的车速平稳通过,即通过侧滑板的最短时间约

12、为0.72s(近似认为轮胎与滑板间为线接触)。(1)采样频率:用100Hz的采样频率,每采样点间隔10ms,能采到72个点。如被测转向轮侧滑量为5m/km(取合格临界点)时,带应力释放板的侧滑台可近似认为滑板横向位移量与车轮在侧滑板上通过的距离成线性变化,因而每个采样点的横向侧滑量增量为5 72=0.07m/km,约是侧滑示值误差要求(0.2m/km)的1/3,因而采样频率取100Hz左右较合适,太低了会增大采样误差。(2)滤波强度 在电气信号处理过程中,可通过用电子元件硬件滤波电路或计算机软件多点滤波来减少高频信号的干扰,使信号趋于稳定。对于计量检定时检定的各指标,如信号跳动量大,可通过加大滤波强度使信号稳定并通过检定。但在实车检测时,结论:加大滤波强度会减小测取的最大值;如不滤波,信号处理质量低,高频干扰较大时,会增大测取的最大值。(1)正确操作(2)设备结构一致(3)动态检查与静态标定一致性好,汽车侧滑检验 6、问题与应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