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有多长清华附小易博.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2260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室有多长清华附小易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室有多长清华附小易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室有多长清华附小易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室有多长清华附小易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室有多长清华附小易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室有多长清华附小易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室有多长清华附小易博.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设计个人信息 姓名单位设计者易博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教学基本信息课题教室有多长学科数学学段第一学段年级二年级相关领域图形与几何教材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版教材)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课程标准(2011版)特别强调:“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准。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尤其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学生间个体差异较大,应当在课堂上以数学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学习工具,从而让每一个学生有工具进行学校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体验及收获,进而帮助学生从“黑板世界走向实践世

2、界”。“做中学”的学习理论指出,小学学习的几何是经验几何,是非正式几何,它强调操作与直观。以“做中学”理论指导长度测量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操作活动来促进几何直观的发展,强调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为进一步学习逻辑几何提供基础。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充足的空间与时间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构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丰富数学经验。2.教学背景分析(一)对教材的分析测量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主要由三课内容组成:教室有多长(课桌有多长(“厘米”的认识)、1米有多长(“米”的认识)。对比课程标准(2011版)与之前的教学大纲会发现,新版课标首次提出了用不同的方式测各物体长度,体会统一单位的重

3、要性这一内容。这就要求把长度单位的学习放到更大的背景当中,注重在生活情境中开展测量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构建和理解测量知识,体验测量过程并活动测量经验,让学生体会知识产生的源头,学习像数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同时本单元的厘米和米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度量单位,对发展学生“几何直观”,培养学生“空间观念”都有很重要的发展作用。测量这一学习内容承载了重要的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的教学价值。1.跨版本教材比较笔者梳理了五版电子教材,这五版教材的单元名称就各不相同教材版本北师版苏教版人教版浙教版西师版单元名称测量厘米和米长度单位教室里的测量测量长度教材之间也有很多共性之处,如都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体会建

4、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二是认识度量单位厘米和米,三是学习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把这些教学内容进一步细分,可以描述为以下9个方面: 用不同长度单位度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得到不同的结果; 讨论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认识直尺上从0到1的刻度间的长度是1厘米; 寻找身边1厘米长的物体; 读出指定物体的长度; 用长度单位厘米测量物体的方法; 长度单位的计算; 物体长度的估计; 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北师版人教版浙教版苏教版西师版整体比较各个版本教材之后发现,不同教材的内容组织是有差异的,比较这些差异,可以看出不同教材的目标定位与侧重,没有一套教材安排了全部9个放面的内容,也没有任何两套教材的教学内容选取

5、是完全一致的。虽然有差异,但是这五版教材都不约而同地把经历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讨论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意义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作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但是也可以看出五版教材里侧重点各有不同,人教版和苏教版都如单元标题长度单位一样,都很强调单位这一概念的建立。而北师版和浙教版如课题测量一样,特别注重在测量整体构建和认识单位。2.新旧版本教材比较在对比人教版教材、北师版两个版本新旧四个版本该单元的第一课的教材会发现,这一单元的教材变动特别的大。首先,关于测量素材,人教版原本的测量对象是教科书,北师版测量对象是课桌,新人教版取消了测量教科书这一活动,也改为了测量课桌,这一主要原因就是考虑到了

6、学生的实际测量经验。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在学校中在测量一个较短的长度物品时,需要用尺子这一主观判断已经根深蒂固。老版人教版教材中让学生用方块和硬币来测量教科书宽度时,学生主观动机并不强烈(这一观点,在本教学设计后续的学情检测中也得到了验证)。因此在新版人教版教材改革中对这一测量素材进行了改革。 改变测量对象 增加测量活动启始课其次课桌有多长不再是老版教材的第一课,而是在本课之前添加了一节教室有多长,从活动意图上也是让学生用教科书、文具盒等多种工具来测量教室的长度,从而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为什么不直接上课桌有多长呢?应该认识到测量联系着图形与数量,是重要的数学实践,可以说几何学起源于图形大小的测量。

7、因此教材新加入教室有多长一课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是新教材期待学生积累更多的测量活动经验,感受统一单位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就是在测量更长的测量对象时,学生的测量经验是特别少的,在不回避学生已经知道尺子的测量经验基础之上,这样就更容易拉回学生的原始认知起点, 让学生在测量较长测量素材时通过小组合作等多种途径,感受和认识统一长度的必要性。这样的教材安排是期待教学中真正的“把长度单位的学习放到更大的背景当中,让学生体会知识产生的源头,学习像数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因此教学中应当努力创设具有现实背景的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开展学习,在数学活动中构建和理解测量知识,体验测量过程并活动测量活动经验。基于此,北师版

8、新添加教室有多长一课是很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及学习路径的,这对学生后续的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二)对学情的研究分析了教材之后我确定了本次前测内容:本问卷第一题考察学生对数与量的理解程度。第二题考察学生的长度空间观念。第三、四、五题目考察学生运用度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说出复合数量的说出单一数量的只能说出数据的说不出数据的1.身高是多少?2.27%(1米19厘米)2.27%(120厘米)47.72%47.72%问题选项1(5厘米)选项2(1厘米)选项3(10厘米)2.以下三条线那条长度是1厘米? 40.91%36.36% 22.73%3有什么办法知道数学书有多长,你会选用什么?选用物(所占人

9、数比)尺 子(97.73% )其他物品(2.27% ) .选择用合适方法量。不对准0刻度线一边反过来 尺子摆斜 正确 正确所占人数比65.91% 9.09%2.27%20.45 % 100%注:不对准零刻度线也能读出刻度,这样量的被试无一人能正确运用减法或者数间隔的方法正确读出教科书宽度的,多数都是认为一端对准错误的刻度几就是几,因此在这里归为错误量法了。5.针对量的方法正确的学生追问,教科书的宽度是几?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人数比例正确(55.56%) 错误 (44.44%)方法数间隔找对应数字数长刻度线 数数字 完全不会所占人数比11.11%44.44%22.22%11.11%11.11%注:

10、第四个问题的被试仅为量正确的九人。(三)我的思考1.学生对长度单位理解很薄弱 调查中第一题发现学生基本都能说出自己的身高,但并不表明对长度单位有了正确理解,多数学生能说出自己身高的数据,但是说不出后面的单位,原因主要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中,还没有形成数与量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示一个结果的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测量或不但获取测量的数据,还要体悟到测量数据所对应的量的累加。第二题进一步确认了学生对长度单位认识的薄弱,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选择出正确的长度线段,说明长度空间概念还是很薄弱的。2.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选择正确测量工具,但测量经验很匮乏 前测3到5题有一定的关联性,调查的结果也显示了一

11、定的关联性。前测中几乎全班学生都选择用尺来进行测量,这说明学生有用尺子进行度量的经验,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生度量的方法却是五花八门,错误率特别高,这说明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与认识是比较单一的。学生对测量的元认知差异也是比较大的。 3.教学目标1.通过绘本我家漂亮的尺子的阅读知道身体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测量,激发学生运用多种测量标准去测量的欲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2.经历不同的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3.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4.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一、 教学流程交流测量经验小组合作测

12、量测前组内讨论数学绘本导入 基于有效问题,开展全班共学,积累测量经验 多次测量中寻找和发现问题 明确学习目标,任务驱动建构 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测量工具二、教学过程(一)预习阅读反馈师:尺子是我们常用的工具,尺子是用来干嘛的呢?师:课前大家一起预读了我家漂亮的尺子这一本绘本,通过阅读,书中的小女孩创造出了哪些有趣的漂亮的尺子呢?阅读反馈:一拃、一脚、一抱 寻找工具:小女孩找到了这么多的尺子,发挥你的想象,结合你手头和咱班现有的工具,你能开发出什么有趣的“尺子”呢?预设工具:铅笔、橡皮、数学书、卡片小结:看来生活中有那么多可爱有趣的工具甚至是我们的身体都能够帮助我们去测量。易老师也想到了一些测量的

13、工具,比如我们种种子的圆盘,我们班的读书卡、大方块、笔等等一会你们需要的话也可以从我这里借取。【设计意图:面对前测中反馈学生已经知道用尺子量了,没有主动运用多种物体测量长度的欲望的这一教学现实,绘本的引入使书中从小女孩的视角,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以游戏的方式了解物体长度的测量,内容活泼,非常适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并激发学生的测量欲望,发展学生的多元想法】(二)选择测量标准任务:说了半天想不想亲自的体验下测量的乐趣?接下来我们就可以一同进行一个测量的小活动。1.分析小组讨论内容合作:在活动前老师特别想给大家一个这次活动的关键秘诀合作。为什么要合作呢?我们可以合作干些什么呢?合作讨论: 1.要测

14、量什么 2.选什么测量工具合作测量:用什么方法进行测量。 2.合作填写测量表格 接下来你们可以讨论一下,把讨论的测量物品和测量工具记录在磁铁卡片上,贴在黑板上。(三)小组实际测量 黑板上已经搜集到了各组的测量物品及工具,大家的想法五花八门,接下来大家有十分钟的测量时间,请同学们一定要认真记录哦。测量结束的小组可以随时到黑板前把你们的记录结果汇报给老师。(四)测量结果反馈1.回顾测量过程:大家的数据都已经记录在黑板上了。反思一下你们在测量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走过了什么样的弯路,或有什么测量小秘诀给大家分享一下。小组里先集体讨论下。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第七组测量物体测量工具测量结果注

15、:学生的测量数据会由学生自己填写在黑板之上。预设:(1)测量工具的数量不够,量不到了,于是我们选择做了一些标记。 (2)没有沿着直线量,量歪了。 (3)我们量了三次,每次量的结果都不一样。小结:有些问题,边测量就边解决了,有些问题,越测量好像越困惑了,但是没问题,好的问题就是我们最佳的学习资源。2. 深化度量认识: 针对大家刚才自己的反思,我也搜集到了大家的一些测量过程中的照片,我们一起看,这些小组遇到了什么问题。 照片一:测量不是沿着直线聚焦测量方法 反馈: 问题1.从照片里你能发现什么问题?(量歪了)问题2.如果想要量的准的话需要量黑板的什么地方?请你用粉笔画下来。问题3.原来量黑板的宽度

16、,就是在量这条线的长度。那这次请你们小组再来量一量,这条线里面到底有多少个铅笔那么长呢,量好后,修正一下错误答案。 迁移: 问题1.量黑板的宽就是量这条线的长度,那量老师讲台的宽到底是量什么的长度呢?请把这个宽度指出来。 问题2.请问测量的小组,这个卡片有长边,也有短边,你们是长还是短边来测量的呢? 照片二:测量工具有大有小聚焦统一单位 反馈: 问题1.从照片里你能发现什么问题?(书有横有竖或盘子有大有小) 问题2.测量的过程中有大盘子,也有小盘子,到底行不行呢?不是42个盘子吗,是盘子就行了呗。3交流测量结果 再观察大家的测量数据,你还能发现什么数据背后的有趣测量现象吗?预设:(1)明明是短

17、的物体,怎么测量出来的数据反而大呢?(2)用短的工具量的次数比较多,用长的工具去量,量的次数就少。(3)有的时候量的不一定正好,很可能会多一点或少一点。 提出质疑: 师:看了一圈大家的测量工具,这么多测量工具里面你们觉得什么最好呢?说说他的优点,或者说说这个工具的问题。预设:1.拃好,因为随身携带。2.书好,因为固定不变。 3.都不好,选择固定的长度单位。(五)数学文化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的发现真了不起,看来在测量中确定一个准确的标准很重要,两种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得到的数据比起来也没有意义。大家在测量中遇到的问题其实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曾经困扰着人类达数千年之久。不同的测量标准测也曾在生活中闹

18、出了不少笑话。(六)实践作业我们国家第一位称为皇帝的人是秦始皇,他把偌大的中国第一次统一了起来,当他统一国家以后,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统一测量的标准,这一举措被认为是他最大的功劳之一,想知道为什么吗?课后请查找资料,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准备课前三分钟演讲。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下面的铅笔有多长( )【设计意图:体会尺子是量的累加,在认识厘米单位的基础之上了解尺子的构造,并且能够灵活的选择多种方法数准确单位的数量,进而确定铅笔的长度到底是几厘米。】6.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300-500字)(1)开放测量活动让学生从黑板世界走向实践世界“量”源于“量”,“量”是“量”的结果,要让学生很好的形成

19、长度这一“量”的概念,需要让每个学生有操作,让每个学生有个体的独特感受及表达权,在开放的学习活动中初步经历和体验标记、比较、相等、单位复制、可加性这五个测量活动的基本性质,从而积累丰富的测量经验,进而为后续的长度单位学习打好基础,让学习在实践测量中真实的发生。(1)基于有效问题展开教学开放教学环节让儿童站在课堂正中央本节课中,教师多次设计较为开放的教学环节,不断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追问“什么原因”,这些质疑都能更好,更有效的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更多有效问题,甚至捕捉学生的错误问题,并以此为绝佳的教学资源在生生碰撞、师生碰撞等多种学习交流中进行深度学习,让儿童站在课堂正中央,不但关注知识,更关注学生的学习素养,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