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2382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4.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第二篇 植物生长与环境调控,第六章 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第六章植物生长 与土壤环 境 土肥,固相组成,理化性质,环境调控,理化性质,环境调控,本章小结,固相组成,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退 出,概 述,微 生 物,有 机 质,土壤是指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之所以能 生长植物,是因为土壤具有肥力,指土壤供给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水、肥、气、热是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土壤肥力的高低。土壤

2、肥力分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土壤的组成物质是土壤肥力的基础,任何一种土壤都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固体部分包括矿质土粒、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一般占土壤总体积的50%。土壤固相是土壤的主体,它是植物扎根立足的场所,它的组成、性质、颗粒大小和配合比率也是土壤性质的产生和变化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土壤肥力高低。,第六章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矿 物 质,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一、土壤矿物质,退 出,土壤:土壤是疏松多孔、含有各种化学元素、通气 透水的物质。它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 物质组成的。,土壤矿物质:存在于地壳中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化学

3、成分和内部构造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第六章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概 述,微 生 物,有 机 质,矿 物 质,矿质粒级,土壤质地,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1.土壤矿物质的粒级,粒级:石砾,砂粒,粉粒,粘粒。特点:颗粒愈大,透气性愈好,保水保肥力愈差。,第六章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退 出,概 述,微 生 物,有 机 质,矿 物 质,矿质粒级,土壤质地,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2.土壤质地,退 出,第六章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类 型,肥 力,层 次,改 良,任何一种土壤,都是由不同粒级的土粒,以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土壤中各粒级的

4、百分含量,称作土壤的机械组成。根据土壤不同机械组成所产生的特性对土壤进行类别划分,称作土壤质地。因此质地是一类土壤的名称,其名称来源依据于机械组成。,概 述,微 生 物,有 机 质,矿 物 质,矿质粒级,土壤质地,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土壤质地类型,第六章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退 出,概 述,微 生 物,有 机 质,矿 物 质,类 型,肥 力,层 次,改 良,矿质粒级,土壤质地,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质地与土壤肥力,第六章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砂土类土壤(热性土):含砂量 50%,营养缺乏,能透性好,保水

5、保肥力差,易升温,易出苗,易脱肥。,砂 土,粘 土,壤 土,砂土类土壤(热性土):含砂量 50%,营养缺乏,能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差,易升温,易出苗,易脱肥。粘土类土壤(冷性土):粘粒含量 30%,养分充 足,能透性差,保水保肥力强,难升温,难出苗,有后劲。,砂土类土壤(热性土):含砂量 50%,营养缺乏,能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差,易升温,易出苗,易脱肥。粘土类土壤(冷性土):粘粒含量 30%,养分充 足,能透性差,保水保肥力强,难升温,难出苗,有后劲。壤土类土壤(二合土):砂粘适中,养分充足,土壤孔隙适当,保水保肥力强,土温暖,耕性好,有后劲。,退 出,概 述,微 生 物,有 机 质,矿 物 质

6、,类 型,肥 力,层 次,改 良,矿质粒级,土壤质地,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土壤质地层次性,第六章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性质:土壤分层(地表1.52.0m)原因:母质沉积 物质运动 生产活动种类:砂盖粘型 粘盖砂型,退 出,概 述,微 生 物,有 机 质,矿 物 质,类 型,肥 力,层 次,改 良,矿质粒级,土壤质地,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土壤质地的改良,退 出,第六章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掺砂掺粘,客土调剂,翻淤压砂,翻砂压淤,施有机肥,改良土性,引洪漫淤,引洪漫砂,种树种草,培肥改土,概 述,微 生 物,有 机 质,矿 物

7、 质,类 型,肥 力,层 次,改 良,矿质粒级,土壤质地,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二、土壤有机质,退 出,第六章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土壤有机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和有机肥料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形态有机成分,主要有新鲜的有机质、半分解有机残余物和腐殖质。土壤腐殖质是改良土壤、供给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是土壤肥力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不同种类的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不同。,概 述,微 生 物,有 机 质,矿 物 质,土壤肥力,组成成分,转化过程,腐 殖 质,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1.土壤有机质的组成成分,第六章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

8、碳水化合物(糖酸醛醇酮)纤维素与半纤维素木质素氮磷化合物树脂、油脂、单宁灰分元素(Ca Mg K Na Si P Fe Al Mn),退 出,概 述,微 生 物,有 机 质,矿 物 质,土壤肥力,组成成分,转化过程,腐 殖 质,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2.土壤腐殖质,第六章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加稀碱-(NaOH),加酸-HCl,不溶解的腐殖质-胡敏素,沉淀物质胡敏酸(褐腐酸),黄色溶液富里酸(黄腐酸),退 出,概 述,微 生 物,有 机 质,矿 物 质,土壤肥力,组成成分,转化过程,腐 殖 质,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3.土壤有机质的转

9、化,第六章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土壤有机质矿质化过程,土壤有机质腐质化过程,CO2、H2O、NH3 NH4NNO3N H2PO4、HPO42SO42,退 出,概 述,微 生 物,有 机 质,矿 物 质,土壤肥力,组成成分,转化过程,腐 殖 质,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4.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肥力,退 出,第六章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土壤有机质的作用: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轻土壤的污染程度刺激植物生长发育,概 述,微 生 物,有 机 质,矿 物 质,土壤肥力,组成成分,转化过程,腐 殖 质,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

10、目成果教材,三、土壤微生物,退 出,第六章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细菌:70%90%。好气菌,厌气菌,兼性厌气 菌。固氮菌,根瘤菌。放线菌:5%20%,碱性土壤。真菌:土壤表层。原生动物:鞭毛虫类,根足虫类,纤毛虫类。藻类:蓝绿藻,硅藻,绿藻。,概 述,微 生 物,有 机 质,矿 物 质,藻 类,细 菌,原生动物,真 菌,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退 出,第六章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1.细 菌,概 述,微 生 物,有 机 质,矿 物 质,藻 类,细 菌,原生动物,真 菌,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第六章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2.

11、真 菌,退 出,概 述,微 生 物,有 机 质,矿 物 质,藻 类,细 菌,原生动物,真 菌,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第六章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3.原生动物,退 出,概 述,微 生 物,有 机 质,矿 物 质,藻 类,细 菌,原生动物,真 菌,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第六章第一节 土 壤 的 固相组成,4.藻 类,退 出,概 述,微 生 物,有 机 质,矿 物 质,藻 类,细 菌,原生动物,真 菌,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退 出,概 述,土壤中大小不同的矿物质及有机物质颗粒并不是单独存在 的,一般通过多种途径相互

12、结合,形成各种各样的团聚体。土壤颗粒之间不同的结合方式,决定了土壤孔隙的大小、数量及相互间的比例,决定了土壤固、液、气三相的比例。不仅影响到土壤中许多物理、化学及生物学过程,对土壤的水、肥、气、热各种肥力因素影响很大,而且直接决定土壤的耕作性能。此外,粘粒和腐殖质及其二者的结合物都是土壤胶体,这些胶体的带电性和具有的表面能,具有很强的吸附物质能力,从而影响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及其它许多性质。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是否适宜,不仅决定于土壤的基本组成,与土壤的基本性质更密切相关。,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

13、果教材,退 出,一、土壤孔性,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先做一个试验:,一方普通的土块,,一方普通的土块,用力将土压实,,一方普通的土块,用力将土压实,土块体积变小,约为一半。,一方普通的土块,用力将土压实,土块体积变小,约为一半。结论:,一方普通的土块,用力将土压实,土块体积变小,约为一半。结论:土壤中有空隙。,土壤中土粒或土团间的空隙称土壤孔隙,土壤孔隙的大小、比例和总孔隙体积所反映的土壤性质称土壤孔隙性。,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植物生长,孔隙数量,影响因素,孔隙类型,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1.土壤孔隙的数量,第六章第二

14、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比重:单位体积固体土粒(不含粒间空隙)的 质量。一般2.602.75(2.65)。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质量。一般1.001.70,土壤表层容重1.201.30。土壤孔隙度:单位土壤体积内孔隙所占的比例(一 般采用百分数的形式)。土壤孔隙度(%)=(1容重比重)100,退 出,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植物生长,孔隙数量,影响因素,孔隙类型,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2.土壤孔隙的类型,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非活性孔隙(无效孔隙):孔隙直径 0.02mm,孔隙中水分被土粒吸附,植物不能

15、利用。毛管孔隙:孔隙直径 0.02 0.2mm,水分借毛管力保持并移动,是植物生长有效水。通气孔隙(空气孔隙):孔隙直径 0.2mm,空气占据,决定土壤透气和渗水能力。,退 出,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植物生长,孔隙数量,影响因素,孔隙类型,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3.影响土壤孔隙状况的因素,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质地:土细孔多,孔隙度大,容重小。土粗孔少,孔隙度小,容重大。粘土45%60%,砂土33%45%,壤土45%52%。,土壤质地:土细孔多,孔隙度大,容重小。土粗孔少,孔隙度小,容重大。粘土45%60%,砂土33

16、%45%,壤土45%52%。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多,总孔隙度高(非毛管孔隙)。疏松多孔,蓄水得墒,通气透水。,土壤质地:土细孔多,孔隙度大,容重小。土粗孔少,孔隙度小,容重大。粘土45%60%,砂土33%45%,壤土45%52%。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多,总孔隙度高(非毛管孔隙)。疏松多孔,蓄水得墒,通气透水。土壤结构:团聚体多,总孔隙度高。孔隙大小协调,通气透水,保温保水。(团粒结构),退 出,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植物生长,孔隙数量,影响因素,孔隙类型,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4.土壤孔隙状况与植物生长,退 出,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

17、理化性质,理想土壤孔隙状况:30cm耕层,“上松下紧”。上部土壤(0 15cm)-总孔隙度50%60%,通气孔隙度15%20%。通气、透水、发芽、出土。下部土壤(1530cm)-总孔隙度为50%,通气孔隙度10%。保水、扎根、排水。,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植物生长,孔隙数量,影响因素,孔隙类型,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退 出,二、土壤结构性,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结构体:土壤颗粒相互粘接而成的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团聚体。土壤结构性:土壤结构体的类型、数量、品质 及排列情况的合称。,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18、性,吸 收 性,耕 性,团粒创造,结构类型,土壤肥力,团粒形成,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1.土壤结构的类型,退 出,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结构类型,块 状,核 状,柱 状,片 状,团 粒,团粒创造,团粒形成,土壤肥力,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块状结构,退 出,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结构类型,团粒创造,团粒形成,土壤肥力,块状结构:“坷垃”。长、宽、高三轴相似,径5 10cm或更大。粘重缺乏有机质的表土层。过湿过干。特点:水分丢失,影响出苗。“麦子不怕草,就怕坷垃咬”。

19、,块 状,核 状,柱 状,片 状,团 粒,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核状结构,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结构类型,团粒创造,团粒形成,土壤肥力,核状结构:“蒜瓣土”。长、宽、高三轴相似,径12cm或稍大。粘重缺乏有机质的底土层。石灰、铁质胶结。特点:水稳性。,退 出,块 状,核 状,柱 状,片 状,团 粒,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柱状结构,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结构类型,团粒创造,团粒形成,土壤肥力,柱状结构:也称

20、“立土”。圆柱或棱柱状,外被铁铝氧化物胶膜。粘重的底土层,碱土的碱化层。特点:大裂缝,漏水漏肥。,退 出,块 状,核 状,柱 状,片 状,团 粒,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片状结构,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结构类型,团粒创造,团粒形成,土壤肥力,片状结构:也称“卧土”。薄片或鳞片状,厚15cm。土表,犁底层。特点:影响水气热交换,影响扎根,撕裂根系。,退 出,块 状,核 状,柱 状,片 状,团 粒,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21、团粒结构,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结构类型,团粒创造,团粒形成,土壤肥力,团粒结构:也称“土珠子,蚂蚁蛋,米糁子”。圆球状,直径0.2510mm,微团粒0.25mm。耕层。特点:良好孔隙性(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水、肥、气、热调节器。,退 出,块 状,核 状,柱 状,片 状,团 粒,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2.团粒结构的形成,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退 出,步骤:原生土粒凝聚-土粒 土团 初生胶粒粘接-结构体条件:胶结物质,外力作用。胶结物质-有机胶体-腐殖质 多糖 粘液 无机胶体-粘粒 铁铝

22、的氢氧化物 硅酸 钙及其它阳离子-凝聚负电颗粒 外力作用-胶体凝聚作用-钙 镁 铁 铝 干湿交替-熏土晒垄 灌水泡田 冻融交替-熏土晒垄 灌水泡田 生物作用-蚯蚓,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团粒创造,结构类型,土壤肥力,团粒形成,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3.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团粒结构性质:一定大小(13mm),多级孔隙,稳定性(水稳性,机械稳定性,生 物稳定性)。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调节土壤水分与空气 协调土壤养分的消耗和积累 稳定土温,调节土壤热状况 改善土壤耕性,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退 出,概 述,

23、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团粒创造,结构类型,土壤肥力,团粒形成,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4.团粒结构的创造,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创造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的措施:精耕细作,增施有机肥料 合理的轮作倒茬 合理灌溉,适时耕耘 施用石灰及石膏 土壤结构改良剂的应用,退 出,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团粒创造,结构类型,土壤肥力,团粒形成,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三、土壤耕性,退 出,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耕性:土壤在耕作时反应出来的特性。,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24、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耕性体现,改良方法,衡量标准,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1.土壤物理机械性,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的粘结性:土粒间由于分子引力而相互粘结在一起的性质,这种性质使土壤具有抵抗外力不被破坏的能力。土壤的粘着性:在一定的含水情况下,土粒粘着其它物质的性质。土壤可塑性:土壤在一定含水量的范围内被外力塑成某种形状,当外力消失或干燥后,仍能保持所获形状不变的性能。,退 出,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耕性体现,改良方法,衡量标准,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2.土壤耕性的衡量标准,第六章第

25、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耕作难易:耕作时土壤对农机具的阻力大小。好耕-土松 口松 绵软 难耕-土重 口紧 僵硬耕作质量:耕作后土壤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质量好-土垡松散 容易耙碎 不成坷垃 孔隙适中 团粒结构 质量差-反之适耕期限:土壤适宜耕作的时期,由土壤含水量决定。适耕期长-干好耕 湿好耕 不干不湿更好耕 适耕期短-早上软 中午硬 到了下午耕不动,退 出,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耕性体现,改良方法,衡量标准,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3.改善土壤耕性的方法,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增施有机肥: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降低粘质土壤的粘

26、结性、粘着性和可塑性。改良土壤质地:客土掺砂或掺粘,翻砂压粘或翻粘压砂。合理灌排 适时耕作:合理灌排水,控制在土壤下限含水量以下,避免土壤可塑性与粘重性出现。,退 出,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耕性体现,改良方法,衡量标准,土壤吸收性能:土壤吸收保持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性质。土壤吸收性能又叫保肥性,保肥性能的大小与土壤胶体密切相关。,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四、土壤吸收性能,退 出,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土壤胶体,离子交换,吸收性能,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

27、项目成果教材,1.土壤胶体,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胶体是指土壤中小于1um的土粒和土壤溶液组成的水分散系。一般情况下,把土壤固相颗粒作为分散相,而把土壤溶液和土壤空气看作分散介质,其中分散系中的土粒称为土壤胶粒,它是土壤中最活跃的部分,是土壤各种理化性质的基础。,退 出,土壤胶体,种 类,结 构,性 质,离子交换,吸收性能,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土壤胶体的种类,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无机胶体:氧化铝类,三氧化物类,层状铝硅 酸盐类。有机胶体:腐殖质,蛋白质,多糖。有机无机复合体:有机胶

28、体与无机胶体结合。,土壤胶体,离子交换,吸收性能,退 出,种 类,结 构,性 质,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胶体:土壤中直径1100nm的颗粒。1nm=10-9m组成:胶核 决定电位离子层 补偿离子层,土壤胶体,离子交换,吸收性能,退 出,土壤胶体的结构,种 类,结 构,性 质,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巨大的比表面积;巨大的表面能;带电性;凝聚和分散性。,退 出,

29、土壤胶体,离子交换,吸收性能,土壤胶体的性质,种 类,结 构,性 质,巨大的比表面积;巨大的表面能;带电性;凝聚和分散性。溶胶:静电排斥力分子吸引力,巨大的比表面积;巨大的表面能;带电性;凝聚和分散性。溶胶:静电排斥力分子吸引力 凝胶:静电排斥力分子吸引力,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2.土壤胶体的吸收性能,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机械吸收性能:机械阻留物理吸收性能:物质保持(分子)化学吸收性能:易溶性盐转变为难溶性化合物生物吸收性能:微生物,根系物理化学吸收性能:发生在土壤溶液和土壤胶 粒界面上,吸附,解

30、吸。,退 出,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土壤胶体,离子交换,吸收性能,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3.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退 出,阳离子交换吸收 盐基离子:Ca2+Mg2+K+Na+NH4+产酸离子:H+Al3+盐基离子饱和度:盐基离子占全部吸附离子的百分数。盐基离子饱和度愈大,被溶液中其它离子代换的机会愈多,盐基离子的有效性愈高。,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土壤胶体,离子交换,吸收性能,土壤的酸碱性:土壤固相和土壤液相的性质的综合表现,在土壤溶液中由游离的H+或OH-显示出

31、来。土壤的酸碱反应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微生物活动及植物生长都有很大的影响,更直接地影响到养分的有效性。,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五、土壤的酸碱性,退 出,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土壤缓冲,酸碱调节,作物适应,土壤碱性,土壤酸性,土壤肥力,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1.土壤酸性,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退 出,土壤酸性产生的原因:CO2+H2O-H2CO3-HCO3-+H+有机物分解-有机酸 生理酸性肥料-酸性 物质氧化-酸(S-H2SO4)Al3+H2O-H+土壤酸的类型:

32、活性酸-土壤中游离H+,pH=4.58.5 潜在酸-土壤胶体吸附的Al3+和H+。交换性酸-中性盐代换出来的潜在酸。水解性酸-碱性盐代换出来的潜在酸。,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土壤缓冲,酸碱调节,作物适应,土壤碱性,土壤酸性,土壤肥力,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2.土壤碱性,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退 出,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土壤缓冲,酸碱调节,作物适应,土壤碱性,土壤酸性,土壤肥力,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3.植物对土壤酸碱反应的适应性,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

33、性质,退 出,作物正常生长要求土壤有合适的酸碱度。土壤酸碱指示植物:对酸碱特别敏感的植物。甜菜、紫苜蓿:中性和微碱性土壤中生长。茶树、柑桔:强酸性和酸性土壤中生长。大多数农作物的适应性较广,对pH要求不太严格。,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土壤缓冲,酸碱调节,作物适应,土壤碱性,土壤酸性,土壤肥力,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4.土壤酸碱反应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退 出,不同的营养元素在不同的 pH 环境中,因其存在状态和形式不同,元素的有效性不同。一般来说,Fe、Mn、Zn、Cu、Co 在酸性条件下有效性较高,其

34、它营养元素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有效性较高。,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土壤缓冲,酸碱调节,作物适应,土壤碱性,土壤酸性,土壤肥力,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5.土壤酸碱性的调节,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退 出,土壤酸性的调节:施用生石灰(CaO)H+-Al3+2CaO+2H2O-2Ca2+Al(OH)3+H2O土壤碱性的调节:有机肥料,石膏(CaSO4 2H2O),过磷酸钙 硫磺,FeS,FeSO4 生理酸性盐:KCl,(NH4)2SO4。,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土壤缓冲,酸碱调节,作物适应,土

35、壤碱性,土壤酸性,土壤肥力,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6.土壤的缓冲性能,第六章第二节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退 出,土壤的缓冲性能:土壤抵抗酸碱度剧烈变化的能力。原因:土壤胶体上存在的大量吸附性阳离子,土壤溶液中含有各种弱酸及其盐类,土壤中含有许多两性物质,酸性土壤中活性铝离子水解释放H+而中和外 来的OH-。影响:土壤胶体的类型及其阳离子交换量,土壤盐基饱和度。,概 述,孔 性,结 构 性,酸 碱 性,吸 收 性,耕 性,土壤缓冲,酸碱调节,作物适应,土壤碱性,土壤酸性,土壤肥力,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退 出,土壤培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工业、交

36、通和住房等大量占用耕地,土壤沙漠化以及大量耕地因各种污染而无法利用,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我国尽管幅员辽阔,但耕地面积非常缺乏,耕地极其珍贵。解决我国人口与粮食问题的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的土壤资源,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单产除了采取各种有效农业措施外,培肥土壤、建设高产农田是基础。培肥土壤建设高产稳产田,我国分旱田和水田制定了详细的指标,主要采取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深耕改土、合理轮作、用养结合、合理灌排、以水调肥、科学施肥、营造田间防护林和改善小气候等方法进行土壤改良。,第六章第三节 土壤环境的 调 控,土壤改良,概 述,植物生长与环

37、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一、土壤培肥,退 出,第六章第三节 土壤环境的 调 控,土壤培肥,土壤改良,概 述,旱田指标,培肥措施,水田指标,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1.高产稳产旱田指标,退 出,指标:土层深厚 质地良好 机质丰富 酸碱适中 地形平坦 水位适宜 田间防护,土壤培肥,土壤改良,概 述,第六章第三节 土壤环境的 调 控,旱田指标,培肥措施,水田指标,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2.高产稳产水田指标,退 出,指标:结构良好 机质丰富 水位适宜 渗透适当 排灌良好,土壤培肥,土壤改良,概 述,第六章第三节 土壤环境的 调 控,旱田指标

38、,培肥措施,水田指标,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3.高产稳产田的建设与培肥措施,退 出,措施:搞好农田基本建设 深耕改土、合理轮作 用养结合、合理灌排 以水调肥、科学施肥 营造田间防护林 改善小气候,土壤培肥,土壤改良,概 述,第六章第三节 土壤环境的 调 控,旱田指标,培肥措施,水田指标,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二、中低产田土壤的改良,退 出,第六章第三节 土壤环境的 调 控,中低产田的划分界限:以当地大面积近三年平均产量为基准,低于平均值20%以下为低产田,处于平均值20%以内的为中产田,二者一起称为中低产田。我国中低产田土壤:北方干旱、半干旱

39、地区的盐碱土和风沙土,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红黄壤酸瘦土和地产水稻土,低洼湿土、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地产田。,土壤培肥,土壤改良,概 述,形成原因,土壤改良,原因:盲目开荒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砂地扩大灌水方法落后,灌溉系统不完善掠夺性经营,导致土壤肥力日益下降土壤污染,土地利用价值降低,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1.中低产田的形成原因,退 出,土壤培肥,土壤改良,概 述,第六章第三节 土壤环境的 调 控,形成原因,土壤改良,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2.中低产田土壤改良和利用,退 出,盐碱土,风沙土,山区地,土壤培肥,土壤改良,概 述,第六章第三节

40、 土壤环境的 调 控,形成原因,土壤改良,低产原因:生理干旱 离子毒害 土壤结构破坏盐碱土壤的改良:水利措施-排水降盐 淡水洗盐 以水压盐 耕作措施-起盐搬家 改善质地 平整土地 以粪吃盐 合理耕作 躲盐播种 生物措施-植物排水 化学措施-石膏 过磷酸钙 硫酸亚铁,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盐碱土的改良利用,退 出,土壤培肥,土壤改良,概 述,盐碱土,风沙土,山区地,第六章第三节 土壤环境的 调 控,形成原因,土壤改良,低产原因:质地过沙 矿化太强 干旱渗漏 易成风蚀风沙土壤的改良:防止风蚀-封沙育草-沙打旺 建固沙林-胡枝子 锦鸡儿 草把方格-11.51m 防护林网-小

41、叶杨 樟子松 改良土壤-平整土地 客土掺粘 轮作牧草 施有机肥 草炭改良 合理利用-适宜品种 适机播种 合理耕作,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风沙土的改良利用,退 出,土壤培肥,土壤改良,概 述,盐碱土,风沙土,山区地,第六章第三节 土壤环境的 调 控,形成原因,土壤改良,低产原因:水流腐蚀,水土流失。土层浅薄,质地粗骨。养分缺乏,保持力差。风沙土壤的改良:修筑梯田 沟壑治理 植树种草 合理种植,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山区地的改良利用,退 出,土壤培肥,土壤改良,概 述,盐碱土,风沙土,山区地,第六章第三节 土壤环境的 调 控,形成原因,土壤改良,

42、植物生长与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土壤由固、液、气三相物质构成,土壤固相 物质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及土壤微生物。矿 物质构成土壤的骨架,是土壤质地的重要因素。有机质的主要组成是腐殖质,它对土壤的理性质起着重要作用。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物的主要部分,是土壤有机物转化的动力。土壤孔性随土壤质地、结构、农业耕作措施及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而变化。土壤理想的结构体是团粒结构。土壤酸碱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土壤养分的转化、存在形态及有效性,也与微生物及植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我国中低产土壤有薄层土壤、盐碱土和风沙土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培肥改土、提高土壤生产力的重要措施。,退 出,第六章植物生长 土壤环境 本章小结,理化性质,环境调控,本章小结,固相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