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群落知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2403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的群落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植物的群落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植物的群落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植物的群落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植物的群落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的群落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的群落知识.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园林植物群落,第一节 基本概念,一、植物群落,植物群落(Plant Community),-在特定环境或空间下,由一定的植物种类有规律的有机组合,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与营养结和特定功能的植物群体单元。,(一)概念,(二)基本特征,1.具有一定的外貌,2.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3.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4.形成一定的群落环境,5.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6.具有一定的动态变化特征,7.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8.具有一定的边界特征,二、植物种群,(一)概念,植物种群(Plant Population),-一定条件下,环境或群落中某个种的全部个体群的总和(总称)。,种群

2、是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二)种群的数量及其变化,理论上,种群数量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和起始数量,即:,Nt=N0+(B-A),其中:,Nt-在某时刻T时的个体数量 N0-种群起始的个体数量;B-在时间T期间的出生量;A-在时间T期间的死亡量,在环境资源不受限制下:,种群数量按指数方式变化,即:,Nt=N0.ert,r-种群个体瞬时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可正,可负;e-自然对数的底;,也即,种群的增长速率成几何级数变化:,dN/dt=r.N,Malthus学说,1.环境负荷力,逻辑斯缔(LOGISTIC)变化,dN/dt=r.N(K-N/K),K-环境负荷力,当:,K=N时,dN/dt

3、=0;,KN时,dN/dt O;,KN时,dN/dt 0,2.竞争,两个以上的个体,由于要求相同或相似的生存空间、营养、水分、光照等生活必需条件,从而限制种群个体发展的现象和行为。,分为:,种内竞争,种间竞争,相同点,-同种内不同个体间的竞争,-不同种个体间的竞争,-改变群落个体数量与群落 结构,不同点:,种内竞争-不改变群落组成,不导致种 的消亡。,种间竞争-改变群落组成,可能导致种 的消亡。,凡是生态位(某个种在群落中特有的时空位置和机能地位)相近的两个种不能永久共存。,即同一生态位最终只能允许保存一个种群,高斯定律:,-竞争排斥原理(COMPETIVE EXCLUSION PRINCIP

4、LE),高斯定律的数学模型-LOTKA-VOLTERA方程(种间竞争模型):,A B两种在竞争条件下的增长率分别为:,A种:dNa/dt=Na.ra(Ka-Na-f.Nb)/Ka,B种:dNb/dt=Nb.rb(Kb-Nb-h.Na)/Kb,f、h竞争中的种间效应,即分别为:,f(h)表示A种(B种)在自身为主的群落中,每一个B种(A种)个体对A种(B种)产生的效应,种间效应通常表现为:,生态学上,生理学上,生物化学上,当:,fKa/Kb,hKb/Ka时,B种效应对A种增强,A种将消亡;,fKa/Kb,hKb/Ka时,A种效应对B种增强,B种将消亡;,fKa/Kb,hKb/Ka时,A种与B种达

5、到平衡,A、B种共存。,竞争的前途具体取决于:,繁殖能力、繁殖速度、对不良环境的忍耐力、对资源的利用程度、生态幅位置、环境好坏等。,凡是对环境有相同要求,利用资源方式相同的种间,竞争最为剧烈。,种间选配原则,-习性互补,阳性与荫性、深根性与浅根性、常绿与落叶、针叶与阔叶、乔木与灌木、速生与慢生等搭配。,第二节 园林植物群落类型,一、根据群落形成原因划分,(一)自然植物群落,在长期的历史发育过程中,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自然形成的植物群落,如原始森林。,自然植物群落为自然自然重要组成部分,受人为因素干扰少,是当地自然条件作用的产物,其形成与发展方向主要主要取决于当地自然条件。,植物群落与环境达到了

6、完美的统一与结合。,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形成与此相适应的植物群落类型。如沙漠-旱生植物群落,湿地-沼泽植物群落。植物群落是环境的真实反映。,自然植物群落,(二)人工植物群落,按人为意愿,将同种或不同种植物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植物群落。如城市园林中的树丛、绿篱、花坛等。,人工植物群落,人工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发展方向与最终结果均受人为因素所控制。,要建好人工植物群落就必须向自然植物群落学习,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可以模拟再现自然植物群落,如在温室内模拟形成热带雨林、沙子、莎生植物群落景观等。,二、根据植物种类组成划分,(一)单纯植物群落,完全由一种植物组成的植物群落。,单纯植物群落,(二)混交植物群落,由

7、2种或2种以上的植物组成的植物群落。,优势种-在群落中,数量最多,占地面积广,体量巨大,对整个群落影响最显著的种类。,混交植物群落,单纯植物群落与混交植物群落的区别,单纯植物群落 混交植物群落,景观,简洁、单纯 变化、多样,稳定性,差,脆弱 好,抗性强,营建技术,简单 复杂,资源利用,彻底 不彻底,(一)稳定植物群落,三、根据景观外貌划分,完全由常绿树种组成的植物群落。,特点:一年四季有景,但缺乏变化。,(二)不稳定植物群落,完全由落叶树种组成的植物群落。,特点:景观具有季节变化,但容易形成“偏枯偏荣”现象。,(三)半稳定植物群落,由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共同组成的植物群落。,特点:兼有稳定与不稳

8、定群落的特点,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求统一。,(一)热带植物群落,1.雨林景观植物群落(Rain forest landscape community),气候特点:,四、根据生态环境类型划分,水热条件十分充沛,雨热同步,温差小,全年分配均匀。,年平均温度2530,年温差16,年降雨量2500-4000毫米,相对湿度90%以上,无明显干季。,1.种类丰富,具特殊的植物种类,景观特点:,跳舞草,绞杀植物-垂叶榕绞杀油棕树,光棍树,光棍树枝,2.树冠参差不齐,色彩不一;,3.层次多,但分层不明显;,4.常绿,无落叶成分,中型或大型叶;,5.附生、寄生植物发达,附生、寄生植物景观,6.多干生花相,7.大

9、乔木具有板根、气生根、支柱根现象,8.树干高大挺拔,分枝少,雨林巨人-望天树,第三节 群落演替,一、概念,一个植物群落被另一个植物群落代替的过程,二、类型,(一)按演替进行的基础分,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原生演替-开始于原生裸地(原来没有植被且没有任何繁殖体的裸露地段)的群落演替,(四)按演替的性质和方向分,次生演替-开始于次生裸地(原有植被基础上或原有植被被破坏后)上的群落演替,(三)按演替基质的性质分,水生演替与旱生演替,顺序(进展)演替与逆行演替,(五)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分,内因演替与外因演替,(六)按演替的延续时间分,1.世纪演替:以地质年代计算,如地质变迁。,2.长期演替:延续几十年

10、-几百年,如森林的形成。,3.快速演替:延续几年-几十年,如草原的恢复。,第五节 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一、水平分布,植物群落沿着经度、纬度的分布。,(一)纬度分布,影响主导因素-热量,实例:,(二)经度分布,影响主导因素-水分,实例,在热带:,二、垂直分布,植物群落随着海拔高度变化而出现的空间更替现象。,影响的主导因素-热量,亚热带、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高山草原带,高山灌丛带,冻原带,终年积雪带,植物群落垂直 分布模式图,三、小结,1.引起群落分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热量,因此,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在外貌上基本相似,每一个垂直带都有一个与此相对应的水平带;,2.垂直分布以水平分布为基础,即垂直带不能超越水平带;,3.由于按经度、纬度和海拔而出现的水热变化是渐进的,因此,不同分布带间的界限并非十分明显;,4.海拔由低到高,植物群落由复杂到简单;,5.纬度越低,垂直带越全面、完整;,6.同一纬度,从东到西,群落由复杂到简单;,7.山体的同一高度,坡向不同,垂直带有差异,南坡比北坡群落丰富;,8.水平分布带较宽、连续,垂直分布带较窄,有间断、隔离;,9.因局部生境影响,垂直带常产生相互交错、重叠、倒置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