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与腹泻病的区别韩明才.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2900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源性疾病与腹泻病的区别韩明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食源性疾病与腹泻病的区别韩明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食源性疾病与腹泻病的区别韩明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食源性疾病与腹泻病的区别韩明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食源性疾病与腹泻病的区别韩明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源性疾病与腹泻病的区别韩明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源性疾病与腹泻病的区别韩明才.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感染性腹泻 与 食源性疾病的区别,感染性疾病科,腹泻病”与“食源性疾病”的区别之目的意义!-正确报卡,为什么要区别开二者。1、(腹泻门诊)把腹泻之中的食源性疾病找出并报告食源性疾病报告卡。2、而不是把所有的腹泻都当做食源性疾病来报告。3、(其他门诊急诊)因饮食中的致病因子,导致出现腹泻以外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等临床表现时不要漏掉报告食源性疾病报告卡。,“感染性腹泻”与“食源性疾病”的区别之监测目的-报卡意义,感染性腹泻监测:发现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及其他感染性腹泻。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控制传染病的传播。,食源性疾病监测: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通过监测发现食品安全隐患,确定

2、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以便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目录,复习感染性腹泻知识复习食源性疾病知识感染性疾病与食源性疾病区别,一、腹泻病,腹泻-病因分类,腹泻-病原学分类-发病机理分类,腹泻-病程分类,腹泻-按病因及解剖部位分类,如:变态反应性肠炎,过敏性紫癜,,1、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肝硬化,胆汁淤积性黄疸。2、如: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系统性红斑狼疮,利血平、甲状腺素、洋地黄类、某些抗肿瘤药物副作用。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感染性腹泻定义,何为腹泻?何为感染性腹泻?,便次不正常粪便性状改变,有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引起肠道粘膜炎症、吸收、分泌功能障碍。便次增多,性状改

3、变。,感染性腹泻传播途径,液体疗法原则,厌氧菌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人类健康有赖于两个生态环境1.宏观生态环境:空气、阳光、森林、河流。2.微生态环境:由寄生在体内的共生菌组成,它们的构成比例为:双歧杆菌占95%;乳酸杆菌1%;其他厌氧菌3%:大肠杆菌、肠球菌等需氧菌不足1%微生态功能:屏障、营养、免疫、促生长、防癌、抗哀老,腹泻病时肠道微生态状况,1989年研究,结果:健康儿粪便:需氧菌:厌氧菌=2.65107:1.041010(接近1:1000)腹泻儿粪便:需氧菌:厌氧菌=2.14107:4.06107(接近1:1)也就是说腹泻时厌氧菌下降了1000倍,说明微生态严重失衡。这就为腹泻发病机理与

4、微生态疗法提供了新的依据。由此提出腹泻病的“微生态疗法”,微生态疗法:,目的在于补充肠道正常菌群,恢复微生态平衡,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常用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腊样芽孢杆菌等。有效品种有:培菲康、丽珠肠乐、金双歧、促菌生、整肠生、乳酶生、妈咪爱等。其中培菲康、丽珠肠乐、金双歧等为双歧杆菌(肠道微生态的主要菌种),列为优选。这些制剂一定要保持有足够数量的活菌,没有活菌的制剂是无效的。微生态制剂即时止泻效果并不好,急性腹泻不要作为常规应用,适用于迁延与慢性腹泻伴有明显肠道菌群紊乱的患儿。,补锌,这是近年来的进展有以下作用。1.有利于缩短病程;2.能减轻疾病严重程度;3.能防止腹

5、泻愈后复发;4.改善食欲、促进生长。方法:6个月,每日口服10mg 6个月,每日口服20mg 连服1014天,预防,二、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的定义,定义: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WHO通过摄食方式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致病因子非常广泛,包括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海藻等)及其毒素、蕈类毒素、鱼类毒素、重金属、杀虫剂以及其他化学污染物等 1984年,WHO将“食源性疾病”作为正式的专业术语替代“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的基

6、本特征,要有食物作为媒介食物本身并不致病,只是起了携带和传播致病物质的媒介作用食物中要携带致病物质自身含有被污染人要出现临床症状人体出现以感染性、中毒性两种病理变化为主要发病特点的各类临床综合征,食源性疾病三个基本要素,1 食物-传播疾病的媒介(Vehicle)2 食物中的病原体-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子(pathogenic agents)3 临床特征(symptom)-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点,1.流行性:A 病人有食用同一污染食物史B 流行波及范围与污染食物供应范围相 一致C 停止污染食物供应后,流行即停止2.暴发性,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食源性疾病的分类(按病因),食源性

7、疾病的分类(按临床表现),三、腹泻病与食源性疾病的区别,食源性疾病与腹泻病易混淆,被提问的问题有2个第1个是食源性疾病定义第2个是食源性疾病监测时间段答对率第1个问题为44.19%第2个问题为25.58%2个问题均答对者的仅占18.60%2个问题均答错的5人(占11.63%)回答错误的人均把食源性疾病与腹泻病相混淆误认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时间段为每年的5月1日至10月31日,与腹泻病门诊开诊时间相混淆,腹泻病”与“食源性疾病”的区别之目的意义!-正确报卡,为什么要区别开二者。1、(腹泻门诊)把腹泻之中的食源性疾病找出并报告食源性疾病报告卡。2、而不是把所有的腹泻都当做食源性疾病来报告。3、(其他

8、门诊急诊)因饮食中的致病因子,导致出现腹泻以外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等临床表现时不要漏掉报告食源性疾病报告卡。,“感染性腹泻”与“食源性疾病”的区别之监测目的,感染性腹泻监测:发现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及其他感染性腹泻。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控制传染病的传播。,食源性疾病监测: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通过监测发现食品安全隐患,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以便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定义比较,通过摄食方式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致病因子非常广泛,包括微生

9、物(细菌、病毒、寄生虫、海藻等)及其毒素、蕈类毒素、鱼类毒素、重金属、杀虫剂以及其他化学污染物等 1984年,WHO将“食源性疾病”作为正式的专业术语替代“食物中毒”,(广义)感染性腹泻: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狭义)感染性腹泻:除外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腹泻病”与“食源性疾病”的区别之定义性质,腹泻病:通过疾病临床表现(腹泻)定义。其病因可以是饮食致病,也可以是其他因素。食源性疾病:通过疾病的病因(饮食致病)定义。其临床表现可以是腹泻,也可以出现其他表现。两者有交叉:因饮食中的致病因子,导致临床出现腹泻的疾病。两者有各自特点:1饮食以外的因素导致腹泻。2因饮食中的致病因子,导致出现腹泻以外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等临床表现。,“感染性腹泻”与“食源性疾病”的区别之病因分类,“感染性腹泻”与“食源性疾病”的区别之传播途径,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病人有食用同一污染食物史流行波及范围与污染食物供应范围相一致,“感染性腹泻”与“食源性疾病”的区别之流行病学,“感染性腹泻”与“食源性疾病”的区别之致病因素,“感染性腹泻”与“食源性疾病”的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