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礼制1.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2997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50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礼制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中国古代礼制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中国古代礼制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中国古代礼制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中国古代礼制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礼制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礼制1.ppt(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绪论一、为什么要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礼制?历史礼仪之邦现状文化迷惘教育文化传承与文化复兴,二、中国古代“礼”的含义,禮者,醴也敬献给鬼神的酒酿礼者,理也纹理、条理规则、规矩“礼”和“礼仪”“礼”和“礼制”“礼制”和“风俗”孔孟“礼教”:政治统治工具和伦理哲学 等级、名分、三纲五常、礼义廉耻影响深远,姓名,一、姓氏制度的起源及其演变史前时期部落的名称姓氏的滥觞周代以后的姓氏制度与宗法制度有密切关系女子的姓氏姓氏合一复氏、复姓改姓,二、名与字小名、幼名“字”的由来及其与“名”的关系始于周代意义上联系、同义词、反义词、同取自古书古典、意义相辅3称字的方式:排行+字前+“父”或“甫”(男子);排行+姓+字

2、+“母”或“女”(女子);子+字(表示尊称)4 名与字的功用区别及名字连称,三、号(别号与绰号)别号别名:往往取自人的境遇绰号诨名、混名、混号:本名以外,他人另起的异名,大都含有褒贬或玩笑揶喻的意味特殊的代称:官爵、地名、姓+排行、姓+排行+官职、弟子或后人所上的尊称、数姓并称特指数人,四、谥号指的是古代的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褒贬善恶的称号。谥号的评定要根据谥法(即给予谥号的标准)。谥号是固定的、被赋予特定涵义的一些字,用来评判死者的美德、恶德等。,用作谥号的字,大致可分为三类:褒善(文、武、昭、元、平、桓、康、景、惠、宣、成、明、献、穆)贬恶、

3、同情。贬恶(灵、厉、炀、幽)同情(哀、愍、怀、殇、悼),先秦时期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少有用二三个字的。汉代以后,谥号多用两个字。春秋之前,赐谥权掌握于周王朝手中,天子有谥,诸侯并不全都赐谥。春秋后,周室衰微,谥法的垄断被打破,诸侯死,天子遣大夫“会其葬而谥之”。后来,诸侯之谥多由其子弟大臣议定。请答复、贵夫人亦有谥号。,秦代废除谥法,汉代恢复谥法,至晋代,谥法规定逐渐严密。唐、宋时,谥法发展到鼎盛的阶段。五、庙号指的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室祭祀时追尊的名号。庙号始于商代,有功有德者才有。西周至秦代,帝王没有庙号,汉代恢复庙号,但也只有文帝和武帝有庙号。,汉代以后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为“

4、太祖”、“高祖”、“世祖”,开国皇帝之后的嗣君一般称为“宗”,少数功德极高者,也可尊为“祖”。少数在位时间太短或朝代末一个皇帝则无庙号。自唐至明,基本以庙号来称谓皇帝。,六、尊号指的是尊崇帝、后的称号。一般是生前奉上的,也有死后追尊的,则等同于谥号。唐以前对已逝世的皇帝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等,不称庙号;唐以后由于谥号加长,不便称呼,故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高宗等。,七、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侯即位的年次纪年。约在西汉初年,开始有了干支纪年法。采用年号纪年始于汉武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年号的拟定均选用表示吉利祥瑞的字眼,一般为两个字,少有用三

5、至六个字的。,改元:即改变年号。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变年号。“一次改元”:皇帝在位期间只用一个年号。明清皇帝基本上是一次改元。因此此期间的皇帝多称年号。“多次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期间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年号。自汉武帝首创年号至元代,帝王大多是多次改元。因此此期间的皇帝不称年号。,总之,中国古代帝王以谥号称谓的,起自西周文王,至于隋代恭帝(约BC11世纪AC618年);以庙号称谓的,起自唐高祖,至于元顺帝(AC626年 AC1368年);以年号称谓的只有明清两代君王。因尊号太长,故一般不用来称谓皇帝。,八、避讳是中国古代史上特有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规定臣下不得直称君主或尊长

6、的名字。凡遇到与君主或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则采用某种办法来回避。约产生于周代,流行于秦汉,盛行于唐宋,且避讳禁令严酷。至清代,雍、乾之世,讳禁之严登峰造极。至民国,逐渐废除。,避讳的方法:改字,即改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空字,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写,或作“某”,或作空围“”,或直书“讳”字。缺笔,即不写所避字的最后一笔。约起于唐初,盛行于宋代。避讳的种类:避君讳,一般包括在位君王及已死的七世君主必须避讳。宋代规定七世以上的君主仍须避讳。避家讳。,职官一、先秦职官我国原始社会早就设有职官,其制度或见于传说,或见于后人著述。夏代置有朝廷官和地方官。朝廷官:秩宗掌礼仪、祭祀 司空掌水土治理 士掌刑法

7、 后稷掌农业 乐师掌朝廷音乐、舞蹈 师掌军队 虞掌山林,地方官:射正掌弓箭 牧正掌畜牧 车正掌造车 庖正掌王室的膳食 啬夫掌奴隶耕作地方的行政长官下称“牧”,掌管本地区的氏族和部落组织,3、商朝的官制 最高统治者王 各级官吏有“内服”、“外服”之分。“内服”:商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方。“外服”:分封给邦伯的封地。另有派侯、甸去统治的边境地区。“内服”设行政长官、武官、史官三类职官。“外服”设侯、伯、男、田,承担防边、出征、进贡、为王室服役等义务。,4、周代的官制 西周承袭商朝官制并加以发展和完备。“内服卿事寮”:王朝卿士及下属百官,首领为师、保,其下分外廷政务官、外廷事务官、内廷事务官三类

8、。“太宰”:王室内廷事务总管,兼总领外廷百官,与后世“相”职相同。地方的行政长官下称“牧”,掌管本地区的氏族和部落组织,“外服诸侯”:公、侯、伯、子、男。诸侯在自己封国内也按周王朝职官制设官分职。,5、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制 春秋时期,外服诸侯成了独立的国家,各国都有一套完整的职官,名称多沿西周之旧,职掌权能则有变化。按职掌情况,分为三大类:掌朝政的职官、国君近身职官、地方政权职官。战国设中央职官(相邦、将军、百官)和地方职官(郡守、太守)两大类。楚国职官之名不同于中原。,6、秦汉至清末职官中央职官:中枢、行政、监察 三大类中枢:秦:丞相(承天子之命,督率百官,执行政务)、国尉(掌管武官)、御史大

9、夫(掌副丞相,负责监察、图籍章奏)汉:汉初承秦制。武帝后,设三公(或曰三司: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都是宰相)。东汉在此之上又设“上公”(即“太傅”,帝师,无常职)。光武后,朝廷大权由尚书台掌握,设尚书令。,三国:设中书监,为“三省”制奠定基础 晋:设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丞相之下有八公(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隋:设“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又有三省(尚书省地位最高,掌六部;中书省掌制令;门下省掌谏议)和诸省(秘书省掌图书,内侍省侍奉内廷,殿内省侍奉皇帝)。,唐:中书、门下二省合称两省或北省,尚书省称南省。尚书省不设正职。三省

10、长官为中书令、侍中、仆射,都是宰相。唐初又称临时代行宰相之职者为“参知政事”。宋:设“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掌文武二柄,称“二府”。,元:设中书省,中书令由太子兼任。其次为左右丞相。还设置枢密院。明:明初袭元制。不久,朱元璋废丞相、罢中书省,亲理朝政,以翰林院官员加殿阁大学士衔处理六部政务。又设“内阁”为最高政务官署。明后期,宦官专政,以司礼监的秉笔太监权力最大,内阁形同虚设。,清:清初设“内三院”,及秘书院、弘文院、国史院,职权同于内阁。顺治撤三院,设内阁大学士。顺治、康熙时,又设议政王大臣会议(简称“国议”),权大于内阁。雍正设“军机处”,皇帝指定亲王、大臣入值,称为“军机大臣”。光绪时

11、,又建内阁,设总理大臣一人、协理大臣二人。,行政历代中央各部政务或由九卿、或由六部分工负责,直属于中枢机构。秦汉:重要的行政机构由九个,称为九卿。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皇帝服务的。有: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中大夫令)、太仆、宗正、少府。第二类,管理国家事务的。有:廷尉(大理)、典客(大行令、大鸿胪)、治粟内史(大农令、大司农)。,三国至南北朝,九卿职权缩小。隋:正式成立吏、礼、兵、刑、民、工六部。唐:沿隋制(民部改称户部),每部有四司。每部长官为尚书一人、侍郎一至二人。每司长官为郎中、员外郎各一至二人。宋元:基本沿唐制。明清:六部外,又设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其长官与六部长官合

12、称“大九卿”。,监察为了解决内部矛盾和平衡各派势力而设,有权纠弹百官。战国时代的御史是其源头。秦:设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下置御史丞、御史中丞(外督各郡监御史、内领侍御史)。汉用秦制。三国至魏晋除属官外无大变化。隋:初设御史台,后增设谒者、司隶,合为“三台”。长官皆称大夫。唐用隋制。,宋:设御史台和谏院,长官分别为御史中丞、知谏院事(后改为左、右谏议大夫)。元:御史台又称中台、内台、宪台、乌台。地位极高,与中书省、枢密院三足鼎立。明:初用元制,后改置都察院。清:设左都御史、右都御史(总督兼任)、副都御史(巡抚兼任)。,武职周代:将军(分前后左右)秦:护军都尉、上将军、将军、裨将军、长史、校尉

13、、军司马、百将、屯长、骑长。汉:护军都尉(护军)、大将军、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其他列将军四十余种。,地方职官战国始设郡县。秦:置郡四十余,京师不设郡守,以内史为京师长官,其他郡皆设监御史、郡守、郡尉。郡下设县(少数民族地区为道),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县下依次设乡、里、什、伍。汉:郡守改称太守,兼领军事,又称郡将。又设与郡平行的诸侯王国,置官与中央相同。武帝时,分全国为十三刺史部,称州或部,置刺史(后称“牧”)。,隋:初分州、郡、县三级。后废郡,又改州为郡,成郡、县二级。另有行台省(中央尚书省之派出机关)、总管府(掌一州或数州军政)。唐:安史之乱前,置州(府)、县

14、二级,后为道、州(首都或陪都建“府”)、县三级。道官称巡查使、按察使、采访处置使、观察使,州官称刺史(玄宗后州改郡,称太守;府官称“牧”)。又设都督府统军务,设都护府统边疆。又合数州为一镇,置节度使。,宋:初袭唐制,后改为路、州、县三级建制。各路设“转运使”,州设“权知某州军州事”(简称“知州”),县设“判县事”(即“知县”或“县令”)。元:政区分省(“行中书省”或“行省”的简称)、路、州、县四级。明:初袭元制,后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清:设总督总揽一省或多省军政,巡抚为省级最高长官。省下有道、府、州、县。,7、古代的品级勋爵品级:古代把职官分为若干等级,称为品级。周代按官职等级赐

15、给臣下不同的仪物如玉圭和服装,称为命圭和命服。春秋实行封邑赐田的世禄制,后又实行谷禄制,各国因计量单位不同,官秩的名称和数量不同。秦:以石斗计官秩。除丞相外,二千石为最高。,汉:袭秦制,以石数为官秩名。分四大等级:1、中二千石,真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2、千石,比千石,六百石,比六百石。3、四百石,比四百石,三百石,比三百石,二百石,比二百石。4、百石,斗食,佐史。三公号称万石,不在秩级之内。曹魏始设“九品中正”的官僚选拔制度,分官等为九品,为品级之始。,北魏时,每品分“正”、“从”,自四品以下正、从又各分上、下两阶,共三十个品阶。隋唐沿旧制。一般来说,三品以上、五品以上、六品以下,分别表

16、示三个大的等级阶梯。明清时,只保留九品之中分正从的办法,共十八个等级。九品之内的职务才可称“官”,不列于九品者称“未入流”。,阶官:指散官,即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的官,隋代始设,唐代的文武散官制度趋于成熟。勋官:起于南北朝,指授官号给有功者,名位很高,但无实职。唐代时勋官制度成熟,清代废除,“勋”与“爵”合二为一。,爵位商代有侯、伯二等爵。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秦代爵位有二十等。汉代封爵无明确制度,实际上只有王、侯二等,同姓封王,异姓封侯。,选举选举制度是我国古代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从社会、学校进入官场的重要阶梯。一、先秦时期的选举制度1、原始社会选贤授能。人们选择那些

17、富有生产经验的劳动能手和具有指挥才能的人作为部落的领导人,反映了原始共产社会的本质特点。“禅让”就是一个例证。,2、奴隶社会举贤才。进入阶级社会,当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因为“王位世袭制”得到确保后,他们就从卑贱者之中选拔人才,授予其一定的官职,形成了一套“选士制度”。入选的人才分为选士、俊士、造士、进士四种。3、战国时期招贤养士。文化教育普及民间,社会上出现大量的有才能之人,各国为富国强兵纷纷礼贤下士,以“战国四公子”最为有名。,二、汉代的察举制1、汉初非选举任官的情况: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可送子弟到京师为郎,称“任子”;拥有赀产十万钱(后改为四万钱)而又非商人者,可候选为郎,称“赀选”或“赀郎”。2

18、、选举任官的情况:汉惠帝时令各郡县推选“孝弟力田”,汉文帝令从现任官吏中“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皆未能形成正式的选举制度。,3、汉武帝时,以“举孝廉”为主的察举制正式确立。又分为四科:操行、通经、明法、才略。又通过“策问”、“对策”、“射策”等方式选拔所谓“贤良方正”之士。还有“征辟”选士的方式。三、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曹操主张“唯才是举”。曹丕进而设“中正”官负责考察人才品德,分为九等,按品授官,形成九品中正制。,四、隋唐科举取士制度的创立1、隋开始以分科举人代替九品授官制,主要有“二科举人”、“十科举人”、“四科举人”等选举方式。后又增设进士科。科举制的确立为普通士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

19、2、唐代科举有常举(每年分科举行)和制举(皇帝临时定立名目下令考选)两种。二者性质不同,考生来源、考试内容和方法皆有不同。,常举科目: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考生: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和地方州、县学的生徒,以及不在学中而向州、县报名的学业有成的乡贡(即“举人”)选官考试内容:明经(考儒家经典:先试帖经、次试经义、后试策),进士(先试帖经、次试诗赋、后试策),录取名额“明经”较“进士”为多,但重要官员多出自进士,因此后来考上进士被视为“登龙门”。唐人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常举是取得出身资格的考试,不被立即授予官职,要再经过吏部考试后,方可

20、授予官职。,制举名目繁多,达八十余种。考生:得第得官者、登过常举者、庶民百姓。考中后,原为官者,立即升迁;原为平常人者,由吏部立授官职。另有武举,为武科之始,但不为重视。隋唐科举的创立和发展,打破了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用功名吸引住了广大知识分子为朝廷效力。,五、宋代科举制度因袭唐制,也分常举、制举、武举。常举科目: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制举不如唐代,科目大减。武举,先试骑射,然后试策。有武举殿试,第一名赐武举及第,其余并赐武举出身。,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1、建立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州府试(解试),各州判官和录事参军主持。礼部试(省试),皇帝选派官员主持。

21、殿试,在讲武殿由皇帝主持,及第之人被称为“天子门生”。,2、对科举内容进行改革:凡参考者,必须在各州县所设学校学满三百天。省试分试策、试论、试诗。(范仲淹)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分四场:一考大经(易、诗、书、周礼、礼记任取其一),二考兼经(论语、孟子任取其一),三考论,四考策。又立明法科,考律令、刑统、大义、断案。(王安石),南宋只设诗赋和经义两科。3、放宽录取和任用范围。名额增多、设有“恩科”。进士分三等:进士及第、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并赐宴琼林苑。北宋殿试第一名称榜首,二、三名称榜眼。南宋时称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位榜眼,第三名为探花。,4、保密和防止舞弊糊名:密封

22、应试者的姓名、籍贯等,始于唐武后时代,后历代相承,又称“弥封”誊录:将考生试卷另行誊写后,交考官评阅。明清乡会试皆沿用宋制。,六、元代两榜制科举分乡试(行省考试)、会试(礼部考试)、御试(殿试)三级,三年一次。蒙古、色目人为一组,试二场,较易。汉人、南人为一组,试三场,较难。分别发榜,为右榜、左榜。蒙古、色目人试汉人、南人科目中选者,加一等授官。,七、明清科举常科:即常举,包括乡试、会试、殿试。此前必须参加童试。常科流程:儒童、童生童试(县试、府试、院试)生员乡试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进士(分三甲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甲前三名,分别

23、为状元、榜眼、探花),童试在乡试前一年考。县试由知县主持,通常在二月考试。录取后称秀才。府试由各府知府或各直隶州知州、直隶厅的同知主持,时间多在四月。第一名称府案首。院试由各省学政(提督学院)主持,录取后称生员。分廩生、增生、附生三等,一、二等及三等名列前茅者(大省前十名,中、小省前五名),有资格参加乡试。,乡试:每三年一科。凡在子、卯、午、酉年举行,称正科。其他时间,特诏举行的,称恩科。在各省省城的贡院举行,分三场考试。首场:四书三题加五经任选一经四题。二场:试孝经论一篇,诏、诰、表各一通,判五条。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于秋八月举行,称为“秋闱”。三场考试分别在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

24、。科场条规:生儒入场,细加搜检。如有请人代试者,代与受代之人一体枷号问罪。搜检员役知情容隐者同罪。设内外帘官员负责乡试。内帘:主考、房官、内提调、内试监、内收掌;外帘:监临、外提调、外监试、外收掌、受卷、弥封、誊录、对读。各省选派,一经宣布,即刻入闱。,录取:正式录取的为正榜,此外还有副榜。中正榜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中副榜者称副贡生,副贡生可享有参加下届乡试的权利。会试:有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称为“礼闱”,应试者必须是各省乡试中录取的举人,并已经过磨勘和复试者。会试也有正科和恩科之分。于乡试正科次年举行的称为会试正科,于乡试恩科次年举行的称为会试恩科。地点在京城礼部。,会试时间定于三月,

25、分三场,每场三日,分别在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考场条规等皆与乡试同。会试主考官均为朝廷一、二品大员担任,称总裁,由礼部提名皇帝认定。录取:无定额,最少九十六名,最多四百零六名。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新贡士经过大臣磨勘、朝廷复试,方可参加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级别最高。时间:四月二十一日。地点:天安门外太和殿内两旁保和 殿内 内容:时务策,三至五题。用时:以一日为限。阅卷官:八至十四人,皆大学士或六部 九卿,评卷:画(圈尖点直叉)代 表五个等级。殿试后第三天早晨,皇帝在中和殿听读卷官读卷,钦定第一甲一、二、三名。所有参加殿试的贡士分三甲取中后都统称为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

26、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参加朝考,按复试、殿试、朝考三次所得等第的数字,分别授官。也有进士终身不得官的。,八股文:童试、乡试、会试的主考文体之一。题目取自四书,又称四书文。文章的发端是破题、承题,后为起讲,再后为起股、中股、后股、末股四段议论,每股有两段相比偶的文字,合为八段,故曰八股。结构上有一定的程序,字数上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八股也称制艺、制义、时艺、时文、八比文。,制举:博学鸿词科、经济特科、孝廉方正科、保举经学科、巡幸召试科。武科:也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举行。录取的程序及称谓与文科类似。,婚姻制度在人类三大生产中,婚姻是实现人类自身生产的唯一方式。“婚姻大事”一、上

27、古时期的婚姻1、血族婚:也称族内婚,是原始人类的第一个婚姻形式。即在氏族内排斥父子辈之间的通婚,只允许同辈男女(兄弟姐妹)的婚姻关系。伏羲与女娲,2、亚血族婚:也称族外婚。本氏族的兄弟姐妹不能通婚,必须与相互通婚的对方氏族的女子或男子通婚,形成集体父辈和集体母辈,即共夫和共妻。所生子女属于女方。民知其母,不知其父。3、对偶婚:亚血族婚的配偶范围逐渐缩小,异姓的同被男女在或长或短的时期内对偶同居。其间,与长姐配偶的男性有权把她的达到一定年龄的姊妹也娶为妻,称为“妻姊妹婚”。,4、赘婚与一夫一妻制:对偶婚的男女实行长期的同居,形成一夫一妻的个体婚。赘婚是个体婚形成之初,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

28、渡阶段的婚姻形成,即男嫁女娶从妻居。二、奴隶制的婚姻形成1、一夫多妻的媵妾制:盛行于春秋时期的婚姻制度。诸侯娶另一国之女为妻,女方以侄娣随嫁,还要有两个和女方同姓的国家送女儿陪嫁,也各以侄娣相从。陪嫁和随嫁者,通称“媵”。妾的身份比媵更低。,2、转房制(收继制):子弟在父兄死后,娶庶母或寡嫂为妻的婚制。三、封建社会的婚姻形式1、聘娶婚是我国封建社会主要的婚姻形式。即男方家长为子弟托媒说亲,送相当的财礼给女方家长,作为所嫁出的女子的赎金。形式较为繁琐,包括所谓“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纳征和亲迎最为重要。,2、童婚:子腹婚、蓄幼伎、童养媳子腹婚:即指腹婚,是封建家长包办子

29、女婚姻的极端形式,为尚在孕育中的胎儿指定婚姻。在南北朝后,相沿成俗。蓄幼伎:蓄养宫廷伎、官伎、家伎。童养媳:名称始见于宋代,起源早于宋代。大多出生于下层社会的贫困家庭,女子年幼时到有子嗣的人家为童养媳,长到适龄期再与其“夫”完婚。收养童养媳,既可增加劳力,又可省却财礼。清代闽粤地区盛行。,3、和亲:是民族之间通婚的一种重要形式,指中原王朝宗室女和边疆民族首领所缔结的婚姻关系。不同于民族之间一般人民所发生的通婚行为。主要作用是缓和民族之间的矛盾,开始于西汉刘邦。,4、媒人:一夫一妻制形成后才出现。最初为氏族中的长者,受男方家长之托,为男女婚事奔走,调停纠纷,成人之美,受人尊敬。后演变成了家长意志

30、的代理人,在缔结婚姻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分官媒和私媒两种。宋代有媒人行会组织,元代媒人要注籍于官。官媒用“斧”、“秤”作为职业标志。明代媒人受国家照顾,免交行业税。,中国古代的礼仪(五礼)1、吉礼: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2、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主要包括: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贺庆之礼3、宾礼:接待宾客的礼仪。4、军礼:是军队操演、征伐之礼。5、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五礼”主要名词的解释1、封禅:专指在泰山进行的天地祭祀。祭天为“封”,祭地为“禅”。又称“封泰山”、“封梁父”。历代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

31、、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皆曾行封禅之礼。2、社稷:周礼春官小宗伯:“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建国以社稷为先,于是“社稷”便成为国家的代称。,3、九拜: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4、冠礼: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男子二十而冠”。5、笄礼:女子的成人礼,“女子十五而笄”。,关于“干、支”“干、支”,又称“天干、地支”,是我国用以记录时间的一套专门的序数系统。“干”:指十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十二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子:干支按顺序两两相配,至六十次循环一周,为一“甲子”。,干支相配

32、表: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干支记日最早见于殷商甲骨卜辞,距今三四千年。秦汉史籍记载了关于干支的传说和认识,称干支为“甲子”,称“大桡作甲子”。东汉才出现了“干支”的名称,但写作“幹枝”,是以树木枝干纵横扶疏的状态来形容十干和十二支的相配。后省作“干支”,并逐渐被视为抽象的

33、名称,且带上了神秘的色彩。,干支的起源:中国十二辰记月法 古巴比伦黄道十二宫 中国古代传说羲和生十日、嫦娥生十二月,干支记时包括:记日、记年、记月、记时辰记日:是六十甲子最早的用法。有干支记日、十干记日、十二支记日三种情况。是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记日法,对准确推算历史事件的日期具有重要价值。记年:由战国时代的太岁记年法发展而来。东汉时,干支记年以政府命名的形式颁行于全国。,记月:以十二支对应十二月。记时辰:分一昼夜为十二时段,配十二地支。十二时辰与现代时制对应关系表: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1 3 5 7 9 11

34、13 15 17 19 21 23 又有以甲、乙、丙、丁、戊表示夜间五个时段的,后演变为“五更”。应科学地看待干支。,关于“五服”1、统治阶级的五等服饰:天子之服、诸侯之服、卿之服、大夫之服、士之服。2、天子直接管辖的地区以外的地方,以每五百里为率,分为五等: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3、丧服制度中的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一般所说的五服,主要指丧服中的五服。丧服:古代丧礼中亲属根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而穿着的一种服饰。斩衰:粗麻布,不缝边,孝子服,三年为期。齐衰:粗麻布缝边。一年为期。大功:细麻布,为期九月。小功:更细麻布,为期五月。缌麻:精细熟布,为期三月。后来,五服演化为亲属关系

35、的一种范围名词。,古代的离婚 根本特征:不考虑婚姻当事人的感情,只以家族利益之得失为决定条件。离婚的条件:1、“七出”或“七去”:妻子凡犯以下之一者,可逐出家门:不顺父母、无子、淫佚、妒嫉、恶疾、多言、盗窃。(“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经三年之丧、先贫后富,虽无子可不去)执行者为公婆,只惩戒女方,可离可不离,不应离而离者当罚。,2、义绝:夫对妻族、妻对夫族的殴杀罪、奸非罪(妻与夫方五服内亲属通奸、夫与妻木通奸)、妻对夫谋害罪。由政府执行,惩戒男女双方,必须离婚,不离者当罚。3、协离:男女双方一致同意离婚,虽不合“七去”或“义绝”,法律也认可。离婚手续:“义绝”以官府判决为准,自然中断婚姻关系。

36、“七去”和“协离”由丈夫向妻子出具“休书”即可。,古人的座次尊卑 分别尊卑的主要方式:服饰、服色、称谓、座次关于座次尊卑的主要说法:1、夫妻对席,夫坐东面西,妻坐西面东。2、官场中,秦汉以前以右为上。3、座次的尊卑通过方向来表示。帝王坐北面南;群臣面北,按官位高低由东往西排列。,4、“东向为尊”,与古代建筑结构有关。宴会的座次:,1 2,35,46,7 8,主人位,4 2,812,610,16 14,第二主人,1 3,59,711,13 15,第一主人,1 2,35,46,7 8,主人位,散桌,不分尊卑,4 2,812,610,16 14,第二主人,1 3,59,711,13 15,第一主人,

37、散桌,不分尊卑,4 2,812,610,16 14,第二主人,1 3,59,711,13 15,第一主人,散桌,不分尊卑,中国古代书信格式,1、晋以前:书信件;信使者,2、晋以后:书信合称,仍多用书,3、书的别称:启、牋(笺)、札、牍、简、帖、书札、手札、尺牍、简牍、手简、函札、缄札、八行书,4、书信的种类:给长辈、给平辈、给晚辈,5、基本格式:明清以来:上款写收信人、中间写正文、下 款写作书人汉魏六朝:先写自己姓名,后列受信人,信 后不再具名如: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6、明清以来书信具体格式:(1)称谓(2)提称语(3)启事敬辞(4)开头应酬语(前段)(5)正文(中段)(6)结尾

38、应酬语(7)颂候敬辞(8)自称、署名、礼告敬辞、时间(9)补述(后段)。,上款:*长辈称谓+大人+提称语,+启事敬辞:如: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平辈字+先生/仁兄+提称语:如:世仁先生阁下/大鉴:*子侄则直呼其名 如:某儿见字:*晚辈世交或后进同于一般朋友,称“兄”如:子修世兄足下:,下款:*自称+署名+礼告敬辞+时间 如:男某谨禀某月某日 受业某某叩禀某月某日 弟某启/顿首/再拜某月某日*给子侄:父字某月某日*给晚辈世交或后进同于一般朋友,用与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用于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尊右、道鉴用于师长:函丈、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史席用于平辈:足下、阁下、台

39、鉴、大鉴、惠鉴用于同学:砚右、文几、台鉴用于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用于女性:慧鉴、状鉴、芳鉴、淑览,7、提称语:,用与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用于长辈:敬请福祉、敬颂颐安用于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诲安用于平辈:顺祝时绥、即问近安、敬祝春祺用于同学:即颂文祺、顺颂台安用于女性:敬颂绣安、即祝壸安、恭请懿安,8、颂候敬辞:,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拜泐对平辈:谨启、鞠启、手书对晚辈:字、白、示、谕、泐,9、礼告敬辞:,10、信封:,上款:收信人姓名/字 称谓 俯启/赐启/钧启/将 命/茶童收/书童收下款:写信人自称谓 名 缄,示例,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日前寄上海婴照片一 张,想已

40、收到。海婴有几句话,写在另 一张纸上,今附呈。专此布达,恭请金安。男 树叩上 广平及海婴同叩一月十六日,澄宇先生夫子道席:既接光仪,又获手示,诲谕勤勤,感且不尽。德芳返平,托致微物,尚祈哂纳。世局多变,至希为国自珍。肃此。敬颂教安。不具。受业 毛泽东,示例,字谕纪鸿:自尔还乡启行后,久未接尔来禀,殊不放心。今日天气奇热,尔在途次平安否?余在金陵与阮叔相聚二十五日此嘱。,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男离家后,一路顺 利,平安抵达学校,可纾廑念。惟思双亲年齿渐高,男在千里之外,有缺孺子之 职。伏望训令弟妹,俾知料理家务,或有以补乃兄之 过。王阿姨家已去看过,家中老幼平安,嘱笔问好。专此谨禀,恭请福安。男某某谨禀某月某日,注意:平(平抬)、阙(挪抬)以示敬意,信封示例,受信人地址 姓名 先生 钧启 寄信人地址姓名 缄,受信人地址 机关单位名称 姓+职衔+名 先生 钧启 寄信人地址姓名 缄,2、行款:單字不成行,每行必須二字以上;全信不可因抬頭而行行吊腳必須有數行(至少一行)到底。,注意:,1、信紙:有中式、西式兩種。中式有朱絲素箋、純素箋之分。前者用於對尊長、一般人慶賀;後者後用於一般人弔唁。,3、抬頭:抬頭為表示尊敬。在原行空一格者為挪抬;在另一行開頭與各行齊高者為平抬。對國家元首習用挪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