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中共双柏县委党校)领导干部要注重家风家教建设.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93257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者单位:中共双柏县委党校)领导干部要注重家风家教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作者单位:中共双柏县委党校)领导干部要注重家风家教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作者单位:中共双柏县委党校)领导干部要注重家风家教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作者单位:中共双柏县委党校)领导干部要注重家风家教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者单位:中共双柏县委党校)领导干部要注重家风家教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者单位:中共双柏县委党校)领导干部要注重家风家教建设.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作者单位:中共双柏县委党校)领导干部要注重家风家教建设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自觉提高家风建设的思想觉悟,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廉洁治家,在树立良好家风上为社会作表率。筑牢家庭防线。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焦裕禄教育孩子不能“看白戏”,谷文昌告诫家人“不许沾公家的一点油”,杨善洲不让家人搭“顺风车”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对领导干部而言,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事关自身的成长,事关家庭的幸福,事关党和国家的事业。领导干部必须修身律己,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2、严格管好配偶、子女等亲属,对亲属的错误言行,不回避、不护短,及时提醒坚决纠正,对家人普及党纪国法知识,提高他们的法纪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诱惑,做家里的“廉内助”,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规范自身言行。领导干部要以实际行动培育良好的家风家教,规范自身言行,带头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敬畏手中的权力,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手中的权力用在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上。要严格制定家规,家规不硬,家风不严,就容易出问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柴生芳,给爱人定下“收别人的东西就离婚”的规矩,对身边人严加教育,清正了家风。要

3、以身作则,领导干部要带头拒绝一切腐蚀家风家规的行为,严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遵纪守法,艰苦朴素,用自身的言传身教涵养、传承、倡导和引领好家风,将家庭铸造成拒腐防变、坚不可摧的堡垒。守住“第一次”。万事万物的起源都是从第一个、第一次开始,逐渐发展壮大。官员的贪腐也是如此。要时刻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I,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二要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在私底下、无

4、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做到“四个管好二四个管好是领导干部的从政之本。管好自己是根本,领导干部既要接受他律、又要注重自律,保持清醒的头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保得住气节,过好金钱关、女色关、享乐关,抛弃私心杂念,管住自己的“口”和“手”,自觉接受监督,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莫让“八小时之外”的放纵毁掉自己。管好家人是关键,管好家人,就是治好家。领导干部如果连家人都管不了、管不住,就是一种失职。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切实管好家人。管好身边人是重点,领导干部要坚持正义和原则,从思想上警醒“身边人”、

5、用制度约束“身边人二决不能纵容身边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让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当好家庭“纪委书记”。领导干部家属一定要当好家庭“纪委书记”,锁好自家门,管好自己人,用清廉家风把住“权力后院”。要重视家风建设,强化“倡廉”意识;要崇德遵纪守法,增强“知廉”能力;要正己立规齐家,提升“守廉”自觉;要加强监督提醒,投入“护廉”行动。要树立道德高线、把住纪律底线、远离法律红线,自觉把清廉的家风立起来,守护好,传下去。“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对家人及亲属的严加管教,带头做好家风家教建设,把管教功夫下在平时。只有家家都有“铁家规”,别有用心的人才无机可乘,只有人人都设有“防火墙”,投机分子才无缝可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