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冬期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3259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库冬期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冷库冬期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冷库冬期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冷库冬期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冷库冬期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冷库冬期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库冬期施工方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冬 期 施 工 方 案第一节、 编制依据一、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二、 施工手册(第四版)三、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二节、 冬期施工概况一、方欣冷藏物流中心冷库钢筋混凝土主体工程已完工,屋面工程及穿堂机房、砌体、构造柱圈梁施工、墙体保温、室内外抹灰及装修、安装工程、站台等正在紧张施工中。二、施工部署:根据西安市冬季气温变化特点及现阶段工程实际进度情况,在初冬阶段(11月1日至11月15日)主要进行冷库机房、站台的钢筋混凝土施工、屋面工程的施工。根据西安地区冬季施工规定(11月15日至下年3月15日)、连续5日室外日照平均温度在5以下为冬季施工期,在进入冬季施工期前,应提前做好

2、冬季施工措施。 第三节、冬期施工特点一、冬施是质量事故的多发季节,事故具有隐蔽性、暴露滞后性,因而给事故处理带来很大难度,不仅给工程带来损失,而且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故对质量控制措施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二、计划和准备工作时间性强,技术要求烦琐,往往一些质量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这一环节跟不上,仓促施工造成的。原则上质量要求优先于工期要求考虑。三、结构和装修工程的冬施虽有比较成熟的技术及经验可借鉴,但对气温的依赖性仍很大,施工质量也难以100%的保证,施工过程中主要考虑的以下几个主要因素:1、外加剂及保温材料的选择及准备;2、建筑物的封闭、保温、升温措施。3、气温条件,包括日最高及最低气温、允许受冻气

3、温等。第四节、冬施准备工作一、成立冬施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高国荣任组长,穆平杰、赵孝明为副组长,成员有党育民、卢忠锁、穆有泉、撒满科、答红昌、许兴卫、李保生。职责如下所示:1、高国荣、穆平杰:制定冬施方案同时负责冬施期间质量、安全、成本控制全面工作,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学习冬施标准、规范和公司文件。 2、赵孝明、卢忠锁:组织人员负责冬施措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材料计划,现场落实工长和带班作业人员,负责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许兴卫:组织冬施材料,设备器材,按质按量及时进场,建立材料台账。5、党育民、李保生:资料整理、归档、试验、见证取样、测温及资料记录。7、卢忠锁:负责施工区

4、域消防、安全。二、特殊工种的准备:实验、测温工1人,先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准上岗。测温人员必须做到:1、每天记录天气温度,并报告工地技术负责人。2、测量砼出机温度及入模温度。3、测量砼实际温度。4、做好测温记录和资料整理工作。三、管理人员培训:通过组织管理人员,使其在组织生产过程中能够统筹安排劳力,适时做好冬期施工准备工作,使生产从常温顺利进入冬施,避免气温突变造成质量事故或者发生停工现象,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如下工作要点:1、了解当天的天气预报和测温人员的报告,做出天气突变的防范措施,决定当天外加剂的掺量及相关保温、加热措施。2、检查冬期施工热源及保温措施实施情况。3、检查冬施安全措施执行情况。

5、四、施工现场准备1、排除现场积水,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修整,做好排水措施,消除现场施工用水造成的结冰现象。2、保证消防道路畅通。3、及早做好门窗洞口、施工出入口、楼梯和吊篮口进行封闭及保温,外架迎风面设置彩条布挡风帘。五、材料准备 1、砼选择:砼全部采用商品砼,砼掺环保型早强复合防冻剂,并具有减水作用,防冻剂允许受冻温度为-15。2、保温材料选择:混凝土表面选用隔气性能好的塑料薄膜及保温性能好的再生棉毡,风挡选用彩条布,门窗洞口封闭采用塑料薄膜或彩条布,热源设备煤炉进行升温及热水供应。3、主要冬施材料集中库房管理,详细材料计划由工长根据周转次数和现场施工实际情况用量上报材料部,并提出具体的进场

6、日期要求。序号材料名称数量1加厚塑料薄膜50002再生棉毡20003室内温度计5-8支4煤炉采暖设备按单位工程单元段配置第五节、冬期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冬期气温变化规律,是选择合理的技术措施的依据,因此,在考虑不同阶段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时,应注意到不同气温阶段的持续时间,寒流发生的大致时间及其持续时间,最低气温及其发生、持续时间等。结构冬期施工主要针对的是砼浇捣、养护保温、砌体抹灰保温的问题,制定技术措施时必须综合考虑到气温、进度、技术条件、施工经验及施工成本多方面各原因,根据各分项工程特点,制定不同的冬施措施时主要考虑该分项工程的作业条件及技术保证措施保障两个方面。一、钢筋工程1、本工程钢筋

7、全部现场加工,露天堆放的原料或成品钢筋用塑料布遮盖严密,以防钢筋表面结冰霜。2、冬施钢筋工程,钢筋接头是重点。在室外焊接,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20,风力超过3级进应有挡风措施。本工程冬施阶段主要是闪光对焊连接方式。负温对焊:(1)负温对焊,宜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钢筋端部平整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钢筋端部不平整时,宜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2)绑扎前应清理模板冰霜或积雪,绑扎完毕,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尽快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二、模板工程本工程主体已基本完工,站台、墙体构造柱、圈过梁部位采用木模板,冬施浇砼前,认真检查模板,清理模板内的冰雪。1、 模板所使用脱模剂均用油性脱模剂,并随拆

8、随清,保持模板清洁。浇砼后模板应及时用塑料薄膜、再生棉毡覆盖保温。2、 在砼达到抗冻临界强度并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拆模时砼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砼表面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3、 拆立面构件模板,当砼强度达到1.2Mp,让侧模轻轻脱离砼后,再合上继续养护至砼抗冻临界强度,再完全拆模。三、混凝土工程1、砼原材料要求(1)严格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提前与商砼站签定技术合同,做好砼配合比,并报监理认可。(2)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要求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严禁使用不合格或过期水泥。为减少冻害,尽量降低砼中水的用量,水灰比小于0.6。(3)砂的含泥量按重量计应小于或

9、等于3%,石的含泥量按重量计应小于或等于1%;泥块含量按重量计砂1%、石0.5%。(4)防冻剂允许受冻温度为-15;粉煤灰采用二级以上粉煤灰。(5)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160以内,初凝时间控制在4-6h,终凝时间控制在8-10h。2、砼运输和浇筑(1)运输砼的车辆均做好保温措施,运输时间应尽量减短,以减少砼热量损失。(2)混凝土泵送管道要先包裹保温被,再包一层塑料薄膜。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3)温度控制:砼的出机温度控制在10以上;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在5以上;砼浇筑后起始养护温度不低于5。每次商砼浇捣的出机温度和入模温度由专职测温人员记录。3、混凝土的养护 在站台

10、、构造柱、圈梁拆模后应及时覆盖保温。四、砌筑工程:1、砂浆搅拌机应搭设搅拌棚, 砂浆应随拌随用,防止冻结,应加入防冻剂(比例按配合比,参考产品说明),拌制砂浆采用水温不高于80的热水,拌制时,应先加入砂子和热水,最后加入水泥,砂浆搅拌时间比平常延长50%,保证砂浆的出机温度不低于10。砂浆在采用手推车运输过程中,表面应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保温,严禁使用受冻砂浆。2、为保证砂浆在凝结过程中不受冻,砌筑完成后,表面应及时覆盖再生毡进行保温,保证表面养护温度不低于5(施工过程中采用温度计在毡毯覆盖层下进行测温),否则应增加覆盖厚度。3、砌体施工前,应清除砌体表面污物、冰雪等,负温下砌砖,砖不浇水.不

11、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冻的砖;拌制砂浆所用的砂,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CM的冻结块或冰块。4、冬期施工中,每日砌筑后,应及时在砌筑表面采用再生毡和塑料薄膜进行保护覆盖,砌筑表面不得留有砂浆。在继续砌筑前,应扫净砌筑表面。5、砂浆试块的留设,除应按照常温规定外,尚应增设不少于两组与砌体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分别用于检验各龄期强度和转入常温28天的砂浆强度。五、抹灰施工:在-5以下应停止室外抹灰,对已抹灰面用塑料薄膜竖向覆盖,以防冷风直吹;室内抹灰应用煤炉生火保暖升温,封堵外墙所有洞口,防止冷风吹入室内,砂浆同砌体。六、屋面工程:1、屋面工程的冬季施工,应选择无风晴朗天气,充分利用日照条件提高屋面温度。在迎风面

12、宜设活动挡风装置。2、屋面各层施工前,应将基层上面的积雪、冰霜和杂物清扫干净,所用材料不得含有冰霜冻块。3、屋面施工,雪雨天和五级以上大风不得施工。4、找平层为水泥砂浆,砂浆强度不得低于M5,砂浆中可掺入氯化钠作防冻剂,用量46。5、防水层为卷材,用热熔法施工,施工气温不应低于-10,地砖施工应随时用塑料薄膜和再生棉毡覆盖,增强保温。六、其它1、冬期土方回填时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预留沉陷量应比常温施工时增加。2、冬期填方施工应在填方前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杂物,室外的基槽坑可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但冻土块粒径不得大于15含量不得超15%,且应均匀分布。3、生活及施工用水水管埋设

13、深度大于80cm,外露部份用岩棉被包裹严密,且在每晚十点以前把管道内的水全部放完,防止冻结。确保生活用水与施工用水不受冻结,保证生产顺利进行。4、 大型机械要做好冬期施工所需油料的储备和工程机械润滑油的更换补充以及其它检修保养工作,以便在冬施期间运转正常。5、 工地办公室和民工住房均使用带烟囱的煤炉或电暖器取暖,使用电暖器应特别注意用电安全,使用煤炉防止煤气中毒,严禁使用电炉取暖。6、 原材料、构件和设备等须防潮、防雨、防冻的物资,应放入室内,或设立坚实的基础堆放在较高处,或用蓬布封盖严密等措施,进行分别处理。第六节、冬施质量管理冬施质量管理应有四个观点:1、树立保证冬施工程质量的观点。2、树

14、立预防为主的观点。3、树立为用户服务、对用户负责的观点。4、建立以数据为依据的观点。项目部将制定冬施期间的管理责任制、质量检验制、保温测温制、气象预报制、技术交底制、等各项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第七节、冬期施工安全及消防措施1、冬期施工时,要采取防滑措施。生活区及施工道路、架子经常清理积雪、结冰,斜跑道用木条做防滑条钉设牢固。大雪后必须将架子上的积雪清扫干净,并检查马道平台,如有松动下沉现象,务必及时处理。2、做好防范大风降温天气的准备,5级以下大风高空停止作业。3、施工现场道路无积水、结冰,划分卫生责任区。4、加强对民工宿舍的检查,重点对违规使用热得快、电褥毯的排查。5、冬期施工中,凡高空作

15、业应系安全带,穿胶底鞋,防止滑落及高空坠落。6、保温采用的再生棉毡属易燃材料,严禁在施工区域内吸烟,施工有明火必须审办用火许可证,有汽油、棉纱等易燃品必须到指定库房。木工棚、钢筋棚、库房配备安全、可靠的消防器材。7、施工现场消火水源设标记,悬挂消防布置图。coefficient not greater than 1.3; High efficiency: control 1 hour travel time between any two points within the various groups within the area up to half an hour, 1-hour ac

16、cess to the airport, 45min reached the citys main traffic hub, external highway for half an hour with the main channels connecting bus 1.5 hours between any two groups of core areas; Intensive: 2030 transit share rate of around 35%, 2050 bus sharing rate of 45% per cent. 3rd chapter, Yibin city, tra

17、ffic situation and General . 3.1.1 city traffic status 1, external transport passenger and cargo traffic in Yibin city, traffic at the present main railway, highway, waterway and air four modes of passenger and freight transport, thereand cultural heritage, highlighting the cultural taste and shape

18、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in Yibin. According to forecasts, vision 2050 population will reach 2.1 million people in the center of Yibin city, urban land is around 210km2. Figure 2.6-1 2050 figure 2.7 land use planning in the Center City, Yibin city development requires the development of bus rapid

19、 transit construction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rends, Yibin city coordination, supporting urban space layout and infrastructure networks, transport organiz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affic hub smoothly linking, realiz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Yibin city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Concrete can be summarized as, accessible, efficient, intensive and sustainable. Accessibility: Central built-up area road network density of about 7.0km/km2; bus line density of 3-4 km/km2, bus transfer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