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仪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3516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仪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球仪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球仪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球仪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仪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粤教版 七年级地理 第一章 第二节地球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地球仪的结构及作用,知道纬线与经线的特点,掌握纬度与经度、东西半球与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帮助学生建立纬线与经线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激发学生团结协作意识。教学重点纬度与经度的划分。半球的划分。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教学难点1东西半球的划分。2纬度与经度的划分。3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教学方法1. 小组合作学习 2.表格法 3.游戏法 4.问题解决式教学 5.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播放杨利

2、伟在太空中拍摄的录像,然后老师讲述:杨利伟在太空中能看到地球的面貌,而我们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地球表面上的人们如何看清地球的面貌呢?学生讨论后,教师展示地球仪。(二)教学新课1.地球仪要求各小组观察小地球仪,讨论: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面貌有哪些不同?其作用是什么?地球仪上有哪些重要的点和线?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利用经纬网模型讲述经线和纬线的定义后,课件展示“地球仪上的点和线模型图”,让学生用鼠标拖动名称(北极、南极、赤道、地轴、经线、纬线)到正确的位置上。2.经线与纬线教师展示“经线与纬线填充表格”,全班分成两大组,一组探究经线的问题,一组探究纬线的问题,各小组发言人在讲台

3、上用经纬网模型介绍本小组的结论,师生共同明确问题的答案。 纬线经线形状特征 指示方向 长度的分布 标度的范围 度数的变化规律 相同度数的区分 零度线的确定 数量特征 3.半球的划分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大圆圈,叫做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为两个均等的半球。你认为哪一个经线圈最适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为什么?如果我们要利用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选择哪条纬线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为合适?为什么?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动画“南北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进而提出问题:为什么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不是以0及180所组成的经线圈,而是以2

4、0W和160E?4.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展示“高、中、低纬度分布图”,让学生上台用鼠标拖动备选答案(高纬、低纬、中纬各两个)到图中正确的位置上,如拖动的位置错误,备选答案则自动回到原处。5.经纬网教师利用经纬网模型讲述经纬网的概念,课件展示“班级座位表”,让学生明确如何用排、列确定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然后给排、列填上相对应的纬度及经度,使学生知道可用相对应的纬度及经度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然后开展以下游戏活动。(下列经纬网,若相邻经线或纬线度数差为10度,指定某一列为20E,某一排为10N,然后叫每个学生确定自己的经纬度)10N 20E 教师念出经纬度,请位于此位置的同学站起来。依次请位于以下位置的同学站起来:东半球、西半球、北半球、南半球。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分别请位于低、中、高纬度的同学站起来。游戏后,教师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已造成184人死亡,24人失踪,11826人受伤,致四川雅安等17个市州104个县150余万人受灾。请学习小组查找小地球仪,合作完成:找出此次地震的位置,读出成都的经纬度。(三)课后练习: 利用地球仪,两人一组一人报经纬度,一人指出其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