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置管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静脉置管术.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规范一、适应症:1、严重创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人。2、需接受大量、快速地输血、补液的病人,监测中心静脉 的压力,指导临床液体的输入。3、全胃肠外营养治疗。4、需长期输液或静脉抗生素治疗。5、为放置临时或永久性起搏器,常用于心律失常病人。6、心血管代偿功能不全的病人,进行危险性较大的手术或 手术本身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显著的变化。7、肿瘤病人常常是通过中心静脉进行化疗,为了保护外周 血管并防止化疗药物的外渗而引起的皮肤坏死。二、禁忌证一般禁忌证包括穿刺静脉局部感染或血栓形成。相对禁 忌证为凝血功能障碍,但这并非绝对禁忌证。三、插管的途径: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颈内静脉、锁
2、骨下静脉和股静脉。颈内静脉一、解剖颈内静脉起源于颅底,下行后与颈动脉、迷走神经一同行走, 共同包裹于颈鞘之中。在颈鞘内颈内静脉位于颈动脉的外侧。颈 内静脉全程均被胸锁乳突肌覆盖,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内 侧,中部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前缘的下面和颈总动脉的前外 方,下行至胸锁关节处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无名静脉,继续下行 与对侧的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成人颈内静脉 较粗大,易于被穿中,其内径平均为1.2cm以上,最大内径可达 2.0cm。其与无名静脉汇合处呈纺锤型扩张,称为颈静脉下球,内 有23个静脉瓣,有阻止血液返流的作用。(有时导丝不能送入 就是因为被它阻挡所至)。临床上一般选用右
3、侧颈内静脉穿刺置 管,因为右侧无胸导管,并且右颈内静脉与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 几乎成一直线,同时右侧胸膜顶部较左侧低。为了避免对动脉 的损伤,必须了解其走行情况。两侧颈总动脉在颈动脉鞘内、颈 内静脉的内侧,上行至甲状软骨上缘高度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 脉。颈内静脉穿刺中容易损伤的是颈总动脉。Anatomy of the Cervical RegionInIcrIcirlhYralEfi nlnFTlBnir hi Silt vainBrachlourptiallc wetnAnlriar vIhw 甲r Ifw rwck rwjlcnInbtfiHl |ugular hVtHfiorsfll K4
4、pulnr arte*/uprAbcApiilAr WyulKlavIffn nrlBrySubclaviiim vplnEjfeeFBfl carats 日用rqrEpmni fugviir winE-uparllclal 4mlizal arrIfilAmAl 快eiIli m日ry捕 lnH%| 呻 NU |心和“XrF q. bp .tefjqrp间KHUJ jspun jAJ 汕 LXIOJEJ LHMLILUCQ弭. q5”l:平:弋MS为-i - n ,户耕二、穿刺入路:依据颈内静脉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相互关系, 可分别在胸锁乳突肌的前、中、后三个方向进针。1、前路操作者以左手示指
5、和中指在中线旁开约3cm,于胸锁乳突肌 前缘中点相当于喉结或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并向 内侧推开颈总动脉,在颈总动脉外缘约0.5cm处进针,针干与皮肤 呈30 45。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或锁骨的中、内1/3交界处。前 路进针造成气胸的机会不多,但易误人颈总动脉。2、中路胸锁乳突肌下端胸骨头和锁骨头与锁骨上缘组成一个三角, 称胸锁乳突肌三角,颈内静脉正好位于此三角形的中心位置。在三 角形的顶端处约离锁骨上缘2-3横指(3-5cm)作为进针点,进针时针 干与皮肤呈30角,与中线平行直接指向足端。如果穿刺未成功, 将针尖退至皮下,再向外倾斜10左右,指向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 内侧后缘或同侧
6、乳头,常能成功。遇有肥胖、小儿以及全麻后病人, 胸锁乳突肌标志常不清楚,此时利用锁骨内侧端上缘的小切迹作为 骨性标志,颈内静脉正好经此而下行与锁骨下静脉汇合,穿刺时用 左大拇指按压,确认此切迹,在其上方约1-1.5cm进针,针干与中 线平行,指向尾端前进。一般刺入23cm即入颈内静脉。临床上目前一般选用中路穿刺。因为此点可直接触及颈总动脉, 误伤动脉的机会较少,也不易伤及胸膜腔。另外,此处颈内静脉较 浅,穿刺成功率高。3、后路在胸锁乳突肌的外侧缘中、下1/3的交点或在锁骨上缘35cm 处作为进针点。在此处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的下面略偏外侧, 穿刺时头部尽量转向对侧,针干一般保持水平,在胸锁乳
7、突肌的深 部指向胸骨柄上窝方向。针尖不宜过分向内侧深入过深,以免损伤 颈总动脉。三、操作方法(一)准备物品1、手套、消毒用品、5ml注射器、利多卡因、敷贴、缝线、缝 针,生理盐水。2、专用的一次性深静脉穿刺包(二)步骤(现以颈内静脉中路插管为例)1、病人去枕仰卧、头后仰并转向对侧,最好头低位15 30, 使颈内静脉充盈,以便穿刺成功,且可避免并发气栓,必要时 肩部垫高;若病人存在肺动脉高压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则可保持 水平卧位穿刺。2、戴消毒手套,常规消毒皮肤、铺巾。3、触摸并确认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作为皮肤定点。清醒病人遇 有胸锁乳突肌触摸不清,可嘱病人抬头并深吸气,常可显露轮廓。4、由于颈内静脉
8、与颈总动脉相距很近,为避免误伤动脉,以确 定穿刺的角度和深度,在正式穿刺前强调先用细针试穿。用细针连 接盛有局麻药(一般用1%的利多卡因)的注射器,在皮肤定点处作皮丘,进针时针干与皮肤呈30角,与中线平行直接指向足端,边 进针边抽,并保持一定的负压,进入血管确认为静脉血后,改用穿 刺针穿刺,按试穿针的角度、方向及深度进行穿刺,如穿入较深, 针尖已穿破颈内静脉,则可慢慢退出,边退针边回抽,抽到静脉血 后,减少穿刺针与额面的角度,当回抽和注入血液很通畅时,注意 固定好穿刺针的位置,不可移动,否则极易滑出静脉。5、经穿刺针插入导引钢丝,插入时不能遇到阻力,有阻力时应 调整穿刺针位置,包括角度、斜面方
9、向和深浅等,或再回抽血液直 至通畅为止,然后再插入导引钢丝,直至插入三格左右,退出穿刺 针,压迫穿刺点,同时擦净钢丝上的血迹。需用静脉扩张器的导管, 可插入静脉扩张器扩张皮下或静脉。6、将导管套在导引钢丝外面,导管尖端接近穿刺点,导引钢丝 必须伸出导管尾端,用左手拿住,右手将导管与钢丝一起部分插入, 待导管进入颈内静脉后,边插导管至适当深度(一般导管插入深度为 1215cm),边退钢丝,再接注射器回抽血液通畅,即可接上输液。 g.将导管固定片固定在接近穿刺点处,缝针固定导管,最后敷帖固 定。四、注意事项(一)熟悉颈部局部解剖;(二)穿刺点定位要准确;(三)进针深度:一般1.53cm,肥胖者24
10、cm;(四)掌握穿刺针的方向,避免过度内偏,可减少动脉损,可能。(五)穿刺时,穿刺针尖的落点不一定正巧在血管的中央 有时可偏在一侧;或者穿刺针进入过深,顶于血管的对侧壁。此 时抽得回血但导丝推进会有困难。遇此情况不能用暴力强行推 进,可将穿刺针连接注射器慢慢地边抽吸边退出导管,直至回血 畅通,再重新置人导丝,经几次进退仍无法顺利插入,则需重行 穿刺。改变方向时必需要先撤至皮下再进针。操作过程中不可 强行推送任何器械进入血管,动作要轻,操作要规范;(六)血管穿刺最关键,刺中血管后主要依据颜色、压力确认 是否为静脉血;(七)穿刺针进入静脉后,要固定住位置,小心移位;(八)操作过程中嘱病人不要大幅度
11、呼吸,尤其是中心静脉 压很低时,一定要避免空气进入,注意空气栓塞可能;(九)导丝不可插入过深,以免进入心脏引起心律失常、心 肌损 伤,同时还要注意导丝全部滑入血管可能;(十)掌握多种进路,不要片面强调某一进路的成功率而进 行反复多次的穿刺。(十一)导管出现封堵现象时可使用注射器尽力回抽,严禁 向内推注,以防肺栓塞发生,仍不通时只能拔管;(十二)左颈内静脉的后面及前斜角肌的前方有胸导管通过, 如果要选择左侧置管,宜选后路进针法;五、置管理想位置深度:中心导管尖端的理想位置应在上腔静脉的上部近右心房处,在X 线平片上应在心包影以上的位置成人约在两侧锁骨头下缘连线以下2cm处,相当上腔静脉与心包影的
12、分界水平。估计值: 身高 100cm者,深度(cm)=(身高10) -1 身高100cm者,深度(cm)=(身高70)-2六、测压方法标准零点调节:一般以右心房中部水平线为标准,基本上相当 于仰卧位第4肋间腋中线水平,侧卧位胸骨右缘第4肋间水平。有换能器测压法和水压力计测压法两种,以后者简单方便多用, 具体方法如下:首先转动三通,使输液管与测压管相通,页面在测 压管内上升,液面要高于病人实际的CVP值同时不能从上端管口流 出;再调节三通,关闭输液通路,使测压管与静脉导管相通,测压 管内液面下降,当液面不再降时读数;最后调节三通,关闭测压管, 开放输液通路。如果用换能器测压,可随时观察CVP曲线
13、变化和值。锁骨下静脉一、解剖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由第1肋外缘呈轻度向上的弓 形位,于锁骨内侧约1/3的后上方,行至胸锁关节的后方,与颈 内静脉相汇合,其汇合处向外上方开放的角叫静脉角。锁骨下静 脉较表浅粗大,成人周径可达2.0cm,常处于充盈状态,静脉壁 与筋膜附着,管腔不易塌陷,可重复使用,尤其是循环血量不足 而静脉穿刺困难时,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高。锁骨下静脉与颈 内静脉在相当于胸锁关节及前斜角肌内缘处汇合形成静脉角,此 处右侧有淋巴导管,左侧有胸导管汇入,穿刺右侧较安全,以免 误伤胸导管。右侧锁骨下静脉比左侧粗,变异小。锁骨下静脉与 颈内静脉汇合处,其后方约5mm便是肺尖,因胸膜顶
14、和肺尖较第 一肋软骨高出3cm4cm,如进针角度过大或潜行过深,均易刺 破胸膜和肺组织。二、穿刺技术(一)体位:平卧,最好取头低足高位,在两肩胛骨之间直放 一小枕,使双肩下垂,锁骨中段抬高,借此使锁骨下静脉与肺尖分 开。患者面部转向穿刺者对侧,借以减小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的 夹角,使导管易于向中心方向送人,而不致误人颈内静脉。(二)穿刺点选择:1、锁骨下进路:锁骨中、外1/3交界处,锁骨下方约1cm为进针点,针尖向内轻度向头端指向锁骨胸骨端的后上缘前进。在穿刺 过程中尽量保持穿刺针与胸壁呈水平位,贴近锁骨后缘。2、锁骨上进路:在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外侧缘,锁骨上缘约 1.0cm处进针。穿刺针与身
15、体正中线呈45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 或稍向前呈15角,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进,且边进针 边回抽,一般进针23cm即可进人锁骨下静脉,直到有暗红色回血 为止。然后穿刺针由原来的方向变为水平,以使穿刺针与静脉的走 向一致。3、步骤:(以锁骨下为例) 术野常规消毒、铺巾。 局部麻醉后,用注射器细针做试探性穿刺,针头与皮肤呈 3045。角向内向上穿刺,针头保持朝向胸骨上窝的方向,紧靠锁骨 内下缘徐徐推进,边进针边抽动针筒使管内形成负压,一般进针4cm 可抽到回血(深度与患者的体形有关)。如果以此方向进针已达45cm 时仍不见回血时,不要再向前推进,以免误伤锁骨下动脉。应慢慢 向后撤针并边退边抽
16、回血。在撤针过程申仍无回血,可将针尖撤至 皮下后改变进针方向,使针尖指向甲状软骨,以同样的方法徐徐进 针。 试穿确定锁骨下静脉的位置后,即可换用穿刺针置管,穿刺 针方向与试探性穿刺相同,一旦进入锁骨下静脉的位置后即可抽得 大量回血,此时再轻轻推进0.10.2cm,使穿刺针的整个斜面在静脉 腔内,并保持斜面向下。将导丝自穿刺针尾部插孔缓缓送入,使管端达上腔静脉,退出穿刺针。将导管引人中心静脉后退出导丝。抽 吸与导管连接的注射器,如回血通畅,说明管端位于静脉内。插管 深度:左侧一般不宜超过l5cm,右侧一般不宜超过l2cm,以能进入 上腔静脉为宜。 取下注射器将导管与输液器连接。妥善固定导管,敷贴
17、覆盖 穿刺部位。股静脉一、体位 病人取仰卧位,膝关节微屈,臀部稍垫高,髓关节伸 直并稍外展外旋。二、穿刺点选择 穿刺点选在骼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内 段交界点下方2-3cm处,股动脉搏动处的内侧0.5-1.0cm。三、进针方法 右手持穿刺针,针尖朝脐侧,斜面向上,针体与 皮肤成30 -45,肥胖病人角度宜偏大。沿股动脉走行进针,一般 进针深度2-5cm。持续负压。见到回血后再作微调。宜再稍进或退一 点。同时下压针柄10 -20,以确保导丝顺利进入。四、基本操作 同锁骨下静脉穿刺或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常见并发症一、气胸 无论是颈内静脉或是锁骨下静脉穿刺时有穿破胸膜 和肺尖的可能,其原
18、因主要是穿刺时针干的角度和针尖的方向不当 所致。如用锁骨下进路时,针干与皮肤角度太大使针尖离开锁骨下 缘,很易穿破胸膜和肺。又如作颈内静脉穿刺时,为避开颈总动脉 而针尖指向过于偏外,往往会穿破胸膜顶和肺尖。如果仅为一针眼 产生少量气胸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果针尖在深部改变方 向使破口扩大再加上正压机械通气,气胸会急剧加重甚至形成张力 性气胸。二、血肿及血胸 在行锁骨下进路穿刺时,如果进针过深易误 伤锁骨下动脉,这时应立即撤针并从锁骨上压迫止血,若同时穿破 胸膜势必会引起血胸。颈内静脉穿刺尤其易损伤动脉,只要及时退 针局部压迫35分钟可止血。改换穿刺点或经锁骨上路穿刺锁骨下 静脉。三、液胸
19、 无论是颈内静脉还是锁骨下静脉穿刺时,在送管时 都有可能穿透静脉而送入胸腔内,此时液体都输入胸腔内。其表现 有以下几点:1、从此路给药(麻醉药,肌松药等)均无效。2、测 量中心静脉压时出现负压(体外循环前不应出现负压)。3、此路输 液通畅但抽不出回血。若出现上述现象应确诊导管在胸腔内,不应 再使用此通路,应另行穿刺置管。四、空气栓塞 穿刺前未使病人头低位,如病人处于低血容量 状态,当穿中静脉后一旦撤掉注射器与大气相通,由于心脏的舒张 而将空气吸入心脏。对后天性心脏病(无心内分流)的病人进入少 量空气不致引起严重后果,但对有心内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尤 其是右向左分流的紫绀病人)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穿刺时应注意避 免。五、折管 由于导管质量差,术后病人躁动或作颈内静脉置管 时术后颈部活动频繁而造成,并多由导管根部折断。六、心肌穿孔 由于导管太硬且送管太深直至右房,由于心脏 的收缩而穿破心房壁(也有穿破右室壁的报道),在心脏直视手术切 开心包即能发现,给予适当处理即可。但在非心脏手术或是抢救危 重病人时常常引起心包填塞,如不能及时发现作出正确诊断,后果 十分严重,死亡率很高。七、感染引起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留 置时间越短越好,若病情需要最长710天应该拔除或重新穿刺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