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施工规范.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3637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路施工规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线路施工规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线路施工规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线路施工规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线路施工规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路施工规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路施工规范.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线路施工规范,第一条 杆路:顺直、无眉弯、“S”弯,电杆左右跳位小于半个杆根,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于5cm。1、电杆安装质量:电杆位置:杆位选择在安全、牢靠处,避开易冲刷、塌陷、影响 交通、耕作处。,第一节 架空线路质量要求,架空线路与其他建筑物的距离 1:距国道公路20米,2:省道公路15米,县乡公路3米.3:距路肩应大于4/3杆高。4:距铁路30米,特殊地点,距铁路铁轨应大于4/3杆高 5:距相邻线路间距杆高,最近不得小于7米。6:过路吊线的高度要求:国道、省道要求净高度在6.5米以上,村道及普通过路6.0米以上;吊线和其他缆线交越时最低高度应在4.5米以上。,电杆的埋深

2、:一般情况下,应满足附表埋深标准,电杆垂直度:直线电杆应正直,前后倾斜5cm,左右偏差半个杆稍;角杆应埋设在相邻直线段交叉点上,其杆梢不得向内角倾斜。杆根内移1个杆根,吊线收紧后,角杆应向外倾斜半个杆梢左右。终端杆竖立后应向拉线侧倾斜1020cm。杆洞均应填满夯实;杆跟培土应高于地面1015cm。,杆跟培土应高于地面1015cm。,电杆质量:电杆规格程式符合设计要求及负荷区的规定。水泥杆应水泥封顶,其纵裂不超过1.5mm,环裂不超过2mm,破损不大于2.5cm2;,杆距:市区为3540m,郊区为4050m,郊外应随不同气象负荷区及地理环境而有所不同,但最短为25m,最长为67m。平均每公里不少

3、于20根杆(不含撑杆),平均杆距不大于50米,杆距大于80米时加辅助吊线。,杆距大于80米时加辅助吊线。,平均杆距不 大于50米,第二条 拉线安装质量:安装位正确、牢固、规范,无断股、跳股、松驰、锈蚀现象。地锚:地锚程式、出土应符合要求,并无锈蚀,拉线洞深达到要求。一般情况下:地锚用600X400X150水泥地锚,出土2010cm,洞深:1.8米地锚为1.4米,2.1米地锚为1.6米,2.4米地锚为1.8米。拉线:拉线规格程式应符合要求,并无跳股、断股、松驰现象;7/2.2吊线对应7/2.6拉线程式,拉线采用夹板法。中、上部缠绕尺寸符合规定,杆上拉线抱箍安装位置规范,安装牢固,并无锈蚀现象。,

4、直线段上的拉线:应在杆路直线上,左右偏差5cm;角杆拉线应在内角平分线上,位于线条合力的反侧(指角深在15米以内);角深大于15米时,应装设两条拉线,每条拉线应分别装在对应的线条张力的反侧,两条拉线出土点应相互内移60cm。左右偏差5cm。侧面拉线应装在线路行进方向的两侧与线路垂直,顺线路的拉线应设在线路的中心线上,左右偏差15cm。,拉线距高比:应等于1,特殊地形应达到0.75距高比4/3;拉线位于市区、城镇内时拉线要加警示管.第三条 光缆吊线及附件:其规格程式、安装垂度、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配件齐全,并无锈蚀现象.安装位置:吊线采用单吊包箍式,一般安装在距杆稍2050cm处,同一中

5、继段内在各电杆上的位置,宜与地面等距,吊线抱箍上下偏差3cm。,吊线的垂度:应符合规范垂度要求,即50米档距吊线中间挂60公斤重量时垂度不大于35厘米.吊线与其它设施、树木间的隔距应符合维护规程要求.见附表.,防护装置:角杆、长杆档电杆、仰俯角杆、坡度变更杆应按设计要求加装辅线;吊线每隔1公里应加装绝缘子,将电气断开,每隔1.5公里应安装洩力拉线,将吊线洩力;设有拉线电杆应增设半地线,与10KV以上输电线及自动闭塞线交越电杆、终端杆、杆高在12米以上电杆,及安装有架空防雷线的电杆应安装通地线,地线应超出杆顶15cm,接地电阻应符合规范要求.吊线每500米应有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符合规范要求,线

6、路两端要有良好的接地,防止雷电和电磁波干扰,接地可采用拉线式。,地线应超出杆顶15cm,附表1接地电阻标准,接地电阻标准,挂勾:挂勾程式选择合适,搭扣方向一致,托板齐全,无丢失,卡挂间距均匀一致。采用25#塑料挂钩,光缆挂钩的卡挂间距应为50cm,允许偏差应不大于3cm;在电杆两侧的第一个挂钩间距吊线固定物边缘应为25cm,允许偏差应不大于2cm。,25cm,50cm,第三条:光缆敷设质量:光缆在吊线上应顺直、无死弯、背扣,无明显松驰现象。每个中继段最多有两个200米以上长度的短段(非2公里整盘)。一条吊线只能挂3条光缆,当有第四条光缆时应单设吊线。一根杆路的第一条光缆只在接头处对光缆标识,当

7、有第二条以上光缆时应每两棵杆挂标识。成端光缆应有明显的标牌标识,标明芯数、中继段和光缆型号。,光缆接续及接头盒安装质量:光缆接续时,加强芯在接头盒处断开并固定牢固,接头盒内应有接续责任卡片和光纤接续色谱表。成端光缆应在接续盘内填写接续色谱表和接续卡片。接头盒安装位置、面向符合要求,接头盒顶部不得超出杆稍,并无破损渗漏水现象;光缆接头盒、余留支架,安装牢固规范、配件齐全、无锈蚀现象。,光缆余留:光缆应在每根杆上余留,余留弧点中心应处在电杆中心线位置距吊线距离应为2025cm(如果线路处于长期风力加大区域,可用塑皮线绑扎),用塑料管(杆两侧各45厘米)保护在每隔500米处相邻一根电杆上应有5米以上

8、的预留,接头盒两侧光缆预留应留有58米,并盘放整齐,安装绑扎在余留支架上。接头盒两侧预留光缆应在距电杆150200cm的吊线上留有伸缩弯.,5m以上,杆两侧各45厘米,机房内不做余留,按20米留在机房外终端杆的光缆余留架上杜绝在机房房顶上乱放光缆。原则上,光缆不得与铁塔接触。,,20米余留,光缆保护:1:光缆经十字吊线、丁字吊线、电杆及其他有发生托磨光缆处应予加装保护管保护;光缆在引上时,应按规定安装钢管保护管,保护管规格程式按设计规定,其固定安装应符合规定。引上钢管的长度为3米:上方2.5米、土内0.5米,内加塑料管,塑料管上端应与吊线平行30公分固定,保护管第一个固定点应距钢管口15cm,

9、以后每隔50cm设一个固定点。钢管顶端管口应封堵并无锈蚀现象,光缆在距引上电杆150200cm处段落内留有伸缩弯.,150200cm,2.5米,2:光缆与电力线交越时,应采用绝缘胶管或竹片将吊线作绝缘处理,其长度两端应超出电力线垂直投影点外1-2米为宜架空光缆防雷、防强电措施符合设计规定,加强芯应用25方黄绿地线作防雷接地 3:所有进出机房的架空光缆从引上杆、终端杆光缆余留架开始到机房成端止,一律要使用阻燃光缆或缠绕阻燃胶带。4:光缆在机房内、外必须挂标志牌。,第二节局管道光缆质量要求第一条 路面检验 人孔建筑规格、管群排列、相邻人井间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无下沉塌陷、管孔无杂物、泥沙堵塞及

10、渗漏水现象,人孔盖完好,无破损、丢失。第二条 人孔检验 塑料子管规格质量和占用管孔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并无堵塞现象;塑料子管在人孔中的留长不得小于20cm,并安装有子管堵头和塞子。托架、托板及其他附件齐全,无锈蚀现象。人孔无积水。,第三条 管道光缆检验 人孔内光缆应有适当的余留,安装绑扎规范牢靠,并进行有保护处理;不与其它缆线交叉、扭绞,并有明显的区别标识。光缆无损伤,拐弯的曲率半径应缆径10倍;人孔内接头盒安装牢靠、配件齐全,接头盒两侧光缆各应有68米预留,并按设计要求安装在两侧人孔壁上,盘绕绑扎整齐规范。光缆占用管孔、塑料管位置应当一致。一级干线光缆套红色套管,二级干线光缆套兰色套管,本地网

11、光缆套白色套管。,第三节 直埋光缆的质量要求第一条 光缆路由的检验1、光缆及接头盒敷埋位置环境安全可靠,光缆与树木隔距、与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距离符合规范要求规定。(详见附录五)2、路面上光缆沟、接头坑回填土夯填充实,无塌陷、冲沟、取土、露缆现象。第二条 光缆及埋深检验1、线路上直埋光缆、管道光缆、爬坡光缆、水线光缆的规格程式及埋设方式,敷设段落及地点符合设计要求。与同沟敷放的缆线不得交叉、重叠,相互间有明显识别标志,2、光缆埋深符设计规定.当达不到规定2/3时,应将光缆下沉,下沉光缆确实困难时,必须采取安全可靠的光缆保护措施。(1)光缆沟槽的开挖埋深。光缆埋深应符合下表要求:,直埋电缆与其他建

12、筑物间的最小净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注:采用钢管保护时,与水管、煤气管、石油管交叉跨越的净距离可降为0.15米。3、标石、标志牌、宣传牌检验:光缆标石分为直线标石、转角标石接头标石、监测标石、预留标石和地下障碍物标石。标石、标志牌、宣传牌规格程式符合设计要求,无丢失、损坏、倾斜现象,埋设地点周围环境安全可靠、位置准确、埋设正直、齐全完整、编写正确、字迹清楚,并无漏号、重号现象。埋设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标石埋深一般为60cm,出土405cm。,直线标石:埋设在直埋线路正上方。面向传输方向,当线路距公路较近时,可面向公路。接头标石:埋设在直线线路上,面向接头;转角标石:埋设在线路转角的交叉点上,面向

13、内角;预留标石:埋设在预留处的直线线路上,面向预留;地下障碍物标石:埋设在地下障碍处线路上,面向始端;监测标石:埋设在监测物上方终端处,面向始端;标志牌、宣传牌:凡路边、田边、荒地等处均应埋设。标石的倾斜应不超过2cm,标志牌、宣传牌倾斜应不超过5cm。,4、光缆预留:线路在有计划新建、修筑公路、铁路、河渠处,应按设计留有预留,预留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并在其上方埋设预留标石。5、光缆接续与接头盒安装:光缆、光缆接头盒规格程式及光缆接续与接头盒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头处的余留应整齐盘放在接头坑内,拐弯处弯曲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15倍,接头盒摆放位置符合规定,并无破损、漏气、渗水现象。接头盒上方应

14、有水泥盖板(或砖)保护,并按规定埋设接头监测标石。,监测装置的安装及尾缆芯线与两端光缆外护层金属件、加强芯及接头盒绝缘电极安装连接符合设计或规定要求,并无错接、漏接现象。监测标石无破损、配件齐全、安装牢固。光缆配盘或介入短段光缆时,其光缆长度应大于200米。6、光缆防护:光缆的安全防护措施应按设计规定并符合下列要求:穿越铁路及不开挖的公路时,采用顶管方式。顶管应平直,钢管规格、位置、距地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允许破土的位置可采用埋管保护;所有保护管管口都应堵封。穿越机耕路、农村大道及市区、居民区、砖窑厂或易动土地段,缆线上方20cm处应有水泥盖板或红砖等保护措施。穿越有疏浚、挖泥取

15、肥的沟、塘、渠时,光缆上方应覆盖水泥板、水泥沙袋保护。,穿越0.8m米及以上的沟坎、梯田时,应有护坡、护坎保护,其方式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并无塌陷、破损现象。0.8米以下的沟坎不做护坡、护坎时必须用三七土分层夯实,恢复原状。穿越鼠、蚁活动区域时,应按规定作防鼠、防蚁处理,采取有效防鼠、防蚁措施。按设计规定需要采取防雷措施地段,应按规定安装防雷装置,其防雷方式、防雷装置的安装、埋设应符合设计要求。单根排流线应敷放在缆线上方30cm处,并应顺直,无锈蚀,在起始点两端埋设有监测标石;当采用双根排流线时,线间相距应40cm。(7)光缆的各类预留应符合设计要求。,7、同路由、近距离敷设多条直

16、埋线路的标石埋设除符合上述规定外,另规定如下:(1)同沟敷设时,只在其路由上埋设一块标石;(2)同沟敷设多条缆的接头处应各自分别埋设一块接头标石,且标石的标记应有明显的区别。,第四节 架空跨越长杆档光缆及水线光缆沿桥敷设光缆的质量要求第一条 架空层长杆档光缆架空长杆档光缆电杆、拉线、吊线、光缆及附件的规格、尺寸、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其特殊装置的安装质量标准和缆线的敷设质量标准,除符合设计和架空光缆线路要求外,应满以下方面:1、杆档长度在80100米,不更换吊线,跨越档两侧电杆上,在跨越侧应加装洩力辅助加强装置,在其反侧应设顶头拉线。2、杆档长度在101150米,应更换为2.6/7或3.0/7镀锌

17、钢绞线吊线,具体程式由设计选用。跨越档两侧,电杆上,在跨越档侧加装洩力加强辅助装置,在其反侧设顶头拉线,加装三方或四方拉线。3、杆档长度在151300米之内,应加装辅助吊线。跨越装置及缆线应进行特殊设计,并应另设终端杆,将跨越档主吊线在杆上终结,终端杆距跨越杆最近距离不小于20米(或跨越杆高4/3)。4、跨越档两侧应按规定留有光缆预留,预留光缆及接头盒不得安装盘放在终端杆、跨越杆上。第二条 沿桥敷设光缆光缆跨路过河,当采用沿桥敷设时,设计中应有特殊设计。敷设方式可选用吊线吊挂、槽道、保护管等方式。,1、沿桥吊线吊挂光缆:光缆沿桥吊挂方式、光缆、吊线规格程式及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安装质量除

18、应按架空光缆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外,同时应满足以下方面:(1)吊线支架、终端固定必须牢靠,吊线中间不应有接头;(2)光缆不得在桥上预留、接续、安装接头盒;(3)沿桥两端光缆应有安全保护措施,如采用钢管、硬塑管穿放保护。(4)光缆吊挂位置安全可靠,应在桥拱洞顶点上方,其距离应大于20cm,并应满足最高气温下,其垂度最低不得降至桥拱洞顶点下方。,2、沿桥槽道光缆:沿桥光缆采用槽道敷设时,其敷设方式、槽道、光缆规格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应满足以下要求;(1)槽道位置安全可靠,应高出桥孔拱洞,并安装固定牢固,便于日常维护。(2)光缆不得在槽道中预留、接续、安装接头盒,其敷放应顺直,并不与其它缆线交叉重叠,

19、且有明显区别标识。(3)引上桥光缆必须有安全保护措施,光缆槽道在每桥墩处留有约35cm伸缩缝,并进行了防蚀、防锈处理。3、保护管沿桥光缆:沿桥光缆采用穿放保护管敷设时,其敷设方式、保护管、光缆规格程式及安装质量标准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应满足下列要求:,(1)保护管的位置安全可靠、固定牢固,便于日常维护。并采取防蚀、防锈处理。(2)保护管应在每桥礅处留有伸缩缝,管内必须穿放至少有1根备用塑料子管。光缆穿放在塑料子管内,光纤金属线不得在保护管中接续。(3)沿桥保护管应平直,桥两端不得留有死弯。,第三条 水底光缆:1、光缆过沟、塘、洼地、河、渠时,设计中不改变工程施工用直埋光缆规格程式的水下光缆,穿放

20、在半硬塑料管中,并盖有水泥板和水泥沙袋进行保护,拐弯点的弯曲曲率半径应大于规定。塑管口应堵封严实,其埋深应大于1.2米,当需采取加强保护措施时,可用钢管进行保护。2、光缆过河(渠),需采用水线光缆敷设时,水线的规格程式、敷设质量要求、施工工艺均应符合设计和安装工艺要求,同时应满足以下方面:(1)水线长度应大于200米,并伸出堤、岸外50米,其埋深应符合下列要求:在枯水季节水深不足8米河(渠):河床不稳定、土质松软时不小于1.5米;河床稳定、土质坚硬时应不小于1.2米;石质、半石质河床,应大于0.5米,并应有保护措施。光缆不得有腾空,打圈现象。,(2)水线敷设位置应选择在河床稳定、水流平缓、河道

21、狭窄、安全可靠处,并应方便维护。(3)水线在堤、岸内不得有接头。水线预留、S弯、梅花桩等,其固定埋设方式及地点、迎水放弧应符合设计要求。(4)水线在岸滩部分的埋深应不小于1.5米,易受洪水冲刷,不安全稳定的地段,缆线上应压有水泥板、水泥沙袋保护。岸滩坡度应小于30度,超过时应采取加固措施。(5)敷设水线处,均应设置宣传标志牌。通航河流设置水线标志牌。并划定挖沙、取土、禁锚区域。标志牌的规格、安装质量及工艺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并应满足以下方面。位置应选择在地势高,无障碍物遮挡、稳固安全地方。,在土质松软、埋深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加拉线、底盘、卡盘等加固措施,可根据河宽的大小或设计要求采用单杆或

22、双杆安装。水线标志牌正面应分别与河道上游、下游方向呈现2530的角度,其信号灯装置应符国家通航河道信号灯的相关要求。,第六节 进局站光缆的质量要求第一条 局站前人孔、地下室、墙洞均应堵封严实。第二条 光缆经地下室(通道)应敷设在不易受外界损伤的安全位置,当有可能遭受损伤处,应采取安全保护措施。第三条 局内光缆放完后,要自局前人孔开始,把光缆整个捋顺摆放整齐,预留盘固定在适当位置,爬架或走线架上分段绑扎固定(应垫胶管,以避免光缆受压),尤其是垂直扒架上每层都要绑扎好,避免由于光缆自重造成永久性承受拉力,或因光缆摇摆而造成疲劳损伤。光缆在拐弯点前后、走线架、墙上、爬梯上应按规定进行固定绑扎。光缆拐

23、弯点曲率半径应符合规定。,第四条 局内光缆自局前人孔至机房ODF架各处明显位置都要为光缆挂铭牌,与其它缆线进行明显的区别标志。并留有1020米的预留。预留应整齐盘放在进线室或光端机房墙上,并固定绑扎牢固,局站前人孔内不应放预留光缆。第五条 按规定使用阻燃光缆时,其接头不应安放在局站前人孔内。当不使用阻燃光缆时,局内光缆从进线室至光端机ODF架段应缠绕阻燃胶带。光纤的盘绕应大于规定的曲率半径。光缆终端安装位置应稳定安全,远离热源。第七条 自光缆终端接头引出的尾纤和连接器,按设计要求插入ODF架(光分配架)上,未插接连接器,尾纤的其端口均应盖上塑料帽。,第八条 光缆中的金属线对应分别引入业务盘、远

24、供盘。第九条 光缆金属加强芯,金属护层均应作接地终结,且必须与设备地分开。第十条 尾纤、铜导线均应在其端部位置标明方向和序号,并盘放整齐,在机架开启板的背面上应贴有光缆光纤(铜导线)与尾纤(铜导线引出线)序号连接对照图表,并注明开放系统。,第七节 光缆光电特性及其质量要求第一条 中继段光纤特性测试1、光缆线路衰减测试。光纤衰减测试,必须在稳态条件下进行,测量时直采用插入法,仪表使用光源、光功率计。测量结果应为双向取平均值。中继光缆线路光纤的衰减应符合设计指标。测试应做详细记录。当不能满足设计指标时,应认真组织查找出光缆、尾纤、连接器的原因,并制定出合适妥善的解决方案。2、光纤后向散射信号曲线测

25、试:采用光时域反射仪(ODTR)进行验收。信号曲线检验必须进行双向验收测试,信号测试结果(包括曲线)必须存盘打印记录。,信号曲线验收应无异常情况,每公里衰减与竣工资料测试相符。如发现曲线异常,有衰减台阶时,应认真分析,找出是否为光纤断纤、开裂、接续损耗过大、尾纤及连接器等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3、光纤接续损耗核实验收:根据以上测试验收结果,结合竣工资料光纤接续损耗记录,进行核实验收。单纤接续损耗,取双向测试取平均值。在1310nm及1550nm不应大于0.08dB/个,当在一中继段中,个别接头大于0.2dB/个时,应查找原因予以整治重接。,第二条 中继段光缆线路电性能验收测试1、光缆线路电性能

26、验收包括如下项目:铜导线直流电阻及不平衡电阻验收测试;铜导线绝缘电阻,铜导线绝缘强度验收测试;光缆金属护层直流电阻验收测试;直埋光缆护层对地绝缘电阻验收测试;地线电阻验收测试;,第三条 通信铜导线直流电阻、不平衡电阻、绝缘电阻及选供铜导线的直流电阻、绝缘电阻、绝缘强度的测试结果应符合通信电缆铜导线电气性能的国标规定。光缆金属护层每公里直流电阻值应符合出厂要求。第四条 直埋光缆在施工敷设中,应测试光缆护层对地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单盘光缆敷设回土30cm不少于72小时,测试每公里护层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出厂标准的1/2,光缆回土后不少于24小时,测试光缆接头对地绝缘不低于出厂标准的

27、1/2,中继段连通后应测出对地绝缘电阻值。(验收竣工文件测试记录)。,第五条 光缆接头监测标石对地绝缘1、光缆加强芯、金属护层、接头盒对地绝缘测试值应符合下列规定:埋设后的单盘直埋光缆,其金属外护套对地绝缘电阻不低于10Mkm,允许10%的单盘光缆不低于2Mkm。埋设后的单盘直埋光缆,其金属外护套对地绝缘电阻维护指标不低于2MKM。测试仪表使用高阻计、兆欧表。对地绝缘电阻大于5 M时,用高阻计测试(500v.DC,两分钟后读数),低于5 M时使用兆欧表(500V.DC)。2、监测尾缆安装牢固,尾缆监测线与光缆加强芯、金属护层、接头盒电极的接续符合规定或设计要求,无错接漏接现象。3、接头盒密封气

28、闭性能良好,并无渗漏水现象,光缆外护层无破损。,第六条 防护接地装置验收及地线电阻测试1、架空光缆保护地线安装应符合设计规定外,并符合以下要求:装有拉线电杆应加装半地线;与1KV以上输电线,自动闭塞线交越的杆档两侧的电杆、终端杆,杆高超过12米的电杆应加装通地线在易遭受雷击的区段应加装架空地线测试接地电阻值应符合附表1要求.,2、局站光缆保护地线接地电阻应5欧3、直埋光缆地下防雷线接地电阻标准如下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开新站的基本流程,1:首先用OTDR或光源.光功率计测试新放光缆是否符合开站要求.(光路是否畅通.光路损耗是否过大).2:根据现网运行图确认新开站的位置.(是加环还是挂链)通知传输机房做数据.3:与传输机房确认现网环是否运行良好.4:断开现网环运行光路,把新站光纤(东西方向)分别跳入运行环光路中,并用光功率计测试两端收发光功率(烽火-10db至-20db.西门子-5db至-15db).确认是否加衰耗器.,5:通知传输机房观察运行环网光路是否恢复.值班员收网元下载业务6:与传输机房.交换机房对2兆.ok 新站入环示意图,新站,老站,老站,老站,发,收,发,收,发,收,发,收,新站挂链示意图,老站,老站,老站,老站,新站,老站,发,收,发,收,新加光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