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物质的跨膜运输.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3993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物质的跨膜运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4章物质的跨膜运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4章物质的跨膜运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章物质的跨膜运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4章物质的跨膜运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物质的跨膜运输.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质的跨膜运输、酶和ATP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渗透系统的组成分析及应用1. 渗透系统的组成(如图) (1).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2.渗透作用的发生:(1)、若S1溶液浓度大于S2,则单位时间内由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 S1S2,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上升 ;若S1溶液浓度小于S2,则情况相反,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下降 。(2)、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图所示的液面差h,则S1溶液浓度仍大于 S2。3.渗透作用:(1).概念:(2).渗透压 渗透压概念;决定渗透压大小的因素实例分析:下图中液面高

2、度变化分析 (右图)二.植物细胞是渗透系统的证据(一).实验过程细胞变化分析:(二).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扩展应用(三).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1. 跨膜运输三种方式的判别(非跨膜运输的方式) 2.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选择吸收的分析 3.膜活性实验:(略)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原理:发生了渗透 作用,该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具有半透膜 。2、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红细胞为例:红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1、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 。2、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 。3、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 时,水分进出平衡。(三)植物

3、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 二者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 ,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右图分析)(一)对无机盐的吸收实例1、水稻和番茄对同一离子的吸收量不同 。2、水稻或番茄对不同离子 的吸收量不同。3、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可以主动地 从血液中吸收碘。4、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矿物质的吸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二)生物膜的特性: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可以让水分子 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 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4、因此它们都是选择透过性 膜。【思考感悟】半透膜和选择透过性膜有哪些异同点?(1)相同点:某些物质可以通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通过 。(2)不同点:选择透过性膜一定是半透膜,半透膜不一定是选择透过性膜。选择透过性膜的生物活性 。例题.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番茄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供应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问题:(1)图1说明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_选择_性。(2)番茄生长需求量最大的离子是_ Ca2_,水稻需求量最大的离子是_SiO42-_。(3)水稻培养液里的Mg2和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原因是_植物对水的吸收比例

5、大于吸收离子的比例_。(4)根据图2可以判断,番茄细胞对Ca2的吸收方式是_主动运输_。在A点时,离子吸收速率很低主要是受_能量供应_的限制,在BC段吸收速率没有明显增加主要是受_载体数量_的限制。【基础训练】1、下列实例中,最能体现植物细胞渗透失水和吸水原理的是( C )将萎蔫的菠菜放入清水中,不久变得硬挺;将大豆种子浸入清水后,种皮变软,体积膨大;用糖拌西红柿,西红柿变软,渗出许多汁水;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A、B、C、D、2、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苗,假设两植 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

6、图所示。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 D )A、不同植物对各种离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 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4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3、(2008上海生物20)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 量变化的关系如右图。若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 B )A、不变B、增大C、减小D、先增后减4、(2006上海高考)将相同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溶液中,一小时后测定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溶液质量变化率8%6%4%

7、0A、的浓度最低 B、的浓度较低 C、的浓度最高 D、可能是蒸馏水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被动运输:1、自由扩散 :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O2、甘油、乙醇等。2、协助扩散:需要载体 ,但不需要能量 ,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二)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 ,如细胞吸收K、Na、Ca2、氨基酸等。(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说明生物膜结构特征是流动性 ,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四)大分子物质以胞吞 和胞吐 方式进出细胞,这与细胞膜的流动性 有关,但不属于跨膜运输。二、三种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图例比较内外细胞膜载体内外细胞膜ATP内外细胞膜载体自由扩

8、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三、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一)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二)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1、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2、细胞膜上运载物质的载体数量 。(三)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1、载体 :是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1)载体具有特异性,不同物质的载体不同,不同生物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目也不同。(2)载体具有饱和现象,当细胞膜上的载体全部参与物质的运输时,细胞吸收该载体运载的物质的速度不再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大。2、能量 :凡能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 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氧气浓度 、温度 等。(四)影响物质运输速度的曲线分析自由扩散物质浓度运输速率O协助扩散或

9、主动运输物质浓度运输速率O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O2浓度运输速率O主动运输O2浓度运输速率O1、物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运输速率的影响曲线:(1)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向是由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其动力是两侧溶液的浓度差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物质浓度 的增大,其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 成正比。(2)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载体 协助,在物质浓度较低时,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运输速率也逐渐增大,到达一定物质浓度时,由于受膜上载体 数量的限制,运输速率不再随浓度增大而增大。2、氧气浓度对物质运输速率的影响曲线:(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其运输方向都是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其运输

10、的动力都是浓度差 ,不需要能量,因此与氧气浓度无 关,运输速率不 随氧气浓度增大而改变。(2)主动运输方式既需要载体 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 。在氧气浓度为零时,通过细胞无氧呼吸 供能,但无氧呼吸 产生能量较少所以运输速率较低 ,在一定范围内随氧气浓度升高,有氧呼吸加强 ,产生的能量逐渐增多 ,所以运输速率不断加快 ,当氧气浓度足够高时,能量供应充足,但由于受到载体数量 的限制,运输速率不再随氧气浓度增大而加快。【思考感悟】要确定某种物质的运输方式,关键应该抓住那些方面?(1)分析被运输的物质是否通过细胞膜 ;(2)明确被运输物质微粒的性质(大分子、小分子、离子); (3)分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转运

11、方向,是否需要载体协助,是否需要消耗能量。 【基础训练】1、神经细胞间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介质来传递信息,含有传递分子的囊泡与神经细胞内的质膜融合之后再打开,将传递分子释放到神经细胞之外,这属于( C )A、主动运输B、协助扩散C、胞吐D、胞吞2、实验发现,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时,如果使用药物限制蛋白质的活性,则葡萄糖的运输速率迅速下降,如果减少能量的供应,却对运输没有影响。由此推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 C )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C、协助扩散D、逆浓度梯度运输3、(2008广东生物2)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质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D )A、甲运输被促进B、乙运输被促进C、甲运输被抑制D、乙运输被抑制4、(2006广东高考)夏季高温时段,用较低温度的地下水灌溉,容易导致农作物萎蔫。其主要原因是( D )A、叶片蒸腾剧烈,水分散失快B、植物体温度下降,气孔关闭C、根系对矿质元素吸收减少 D、根系渗透吸水下降-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