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标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4460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0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标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标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标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标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标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标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标准.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 的预防与控制,北京三博脑科医院,前 言,血管内导管置入是医院最常见的一种介入治疗,尤其在ICU。留置血管内导管是救治危重患者、为患者实施特殊用药和治疗提供了必需的动、静脉通路,但同时也将病人置于发生局部或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危险当中,包括局部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栓塞性静脉炎、心内膜炎,以及其它一些迁徙性感染灶。,在美国,发生医院内血液感染每年超过20万例,大多数是CRBSI。CRBSI的发生,明显增加了公共卫生经费的投入,延长了病人的住院日,增加了患者病死率。,因此,对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同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卫生部2010

2、年11月29日颁布了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指导并规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保证医疗安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定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端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导管相关因素 导管的选

3、择 导管的材料与感染的 发生密切相关。导管的附加装置 附加装置可增加污染发生率 导管留置时间,操作相关因素 穿刺部位 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无菌操作规范性 操作人员和患者皮肤上的表皮葡萄球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来源。维护时消毒不严格可将细菌带入管腔。置管的熟练程度 置管的熟练程度与感染发生率成反比。,其它与CRBSI相关的因素输液 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多次加药及穿刺均会导致微粒污染。消毒液污染静脉营养液等药物因素 血管内装置若行中心静脉压监测或输入全静脉营养液,则会增加感染概率。患者情况 年龄1岁或60岁、白细胞减少症、使用免疫抑制剂、皮肤弥漫性病变(烧伤)及远处感染病灶等病区因素 病区的管理及是

4、否有专业的护理队伍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导管插入的持续时间,插管时的无菌水平和持续的导管护理。,导管相关性感染诊断,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包括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血管相关性感染符合下列三条之一即可进行临床诊断:(1)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2)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3)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它原因可解释。-国内诊断标准(2001年版),病原学诊断:(1)导管尖端(5公分)培养细菌数15cfu/平板。(2)从穿刺部位抽血定量培养,细菌数100cfu/ml;或细菌数相当于对侧同时取血培养的410倍;或对侧同时取血培养出同种细

5、菌。-国内诊断标准(2001年版),送检方法,临床医生首先判断导管是否仍有保留的必要性。按保留导管与否分别采取不同的送检方法。,保留导管:采取至少2套血培养,其中至少一套来自外周静脉,并做好标记,另外的一套则从导管中心采获,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5分钟),各自做好标记。不保留导管:从独立的外周静脉无菌采集2套血培养。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并剪下5cm导管尖端或近心端交付实验室进行Marki半定量平板滚动培养或者定量培养。,采血方法,1.消毒:采血者用速干乙醇消毒液洗手。75%的乙醇消毒培养瓶的橡胶塞,待干60秒。2.两个部位采血时间接近(小于5分钟)3.每瓶采血10ml,尽量保证两套血培养采

6、血达40ml,提高阳性检出率。4.采血后,血培养瓶应尽快送至微生物实验室。采血后的血培养瓶室温放置不能超过2小时。,保留导管者结果解释,拔除导管者结果解释,国外报道引起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念珠菌。在我国最常见者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微球菌和真菌。,2009年北京市导管尖端培养病原体前五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2009年北京市送检血培养病原体前五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CRBSI诊断目前上没有

7、金标准;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和延迟性使诊断更难以把握;配对血培养阳性时间差是诊断CRBSI最简单方法;拔管后抗菌药物治疗在24h内有效则提示CRBSI;,CRBCI治疗,(一)导管感染的处理,1.导管的处理:临床拟诊导管相关感染时,应当考虑临床相关因素后再做出是否拔出或更换导管的决定,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导管的种类、感染的程度和性质、导管对于患者的意义、再次置管可能性及并发症以及更换导管和装置可能产生的额外费用等。2.周围静脉导管当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立即拔除周围静脉导管,并进行导管与外周血标本的培养。(推荐级别:B),3.中心静脉导管仅有发热的患者(如血流动力学稳定,无持续血行感染的证据、无导

8、管局部或迁徙感染灶时)可不常规拔除导管,但应及时判断导管与感染表现的相关性,同时送检导管内与周围血两份标本进行培养。(推荐级别:B)怀疑中心静脉导管导致的发热,同时合并严重疾病状态、穿刺部位的脓肿时应当立即拔除导管(推荐级别:A),中心静脉导管合并金葡菌感染应该立即拔除导管,并需明确是否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推荐级别:B)对于革兰阴性杆菌导致的导管相关菌血症,建议拔除中心静脉导管。(推荐一别:B),4.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与埋置式装置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与埋置式装置合并临床感染的表现时,应及时判断导管与感染表现的相关性。(推荐级别:C)在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或植入装置并发感染,同时有导管出口或隧道感

9、染,并伴有严重感染、血流动力学异常、持续性菌血症等情况,应及时拔除导管和去除植入装置。(推荐级别:B),1.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临床诊断导管相关感染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病原微生物的流行病学,选用可能覆盖病原微生物的抗生素药物。(推荐级别:E)2.目标抗生素应用及疗程,(二)抗生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导管相关感染,抗生素药物治疗至少2周。(推荐级别:B)一旦诊断为念珠菌导管相关感染,应立即进行抗真菌治疗,疗程至临床症状消失和血培养最后一次阳性后两周。(推荐级别:D),(三)CEBSI严重并发症的处理,1.感染性心内膜炎导管内定植细菌是导致院内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原因,葡萄球菌是

10、最主要的病原菌,近年来真菌性心内膜炎有增加的趋势。当发生持续的细菌血症或真菌血症时,应去除导管或植入装置,并且抗生素治疗应大于4周,如为真菌性心内膜炎,抗生素疗程不低于6周,必要时需外科手术治疗。,2.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其他病原微生物还包括念珠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目前没有关于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适当疗程的随机研究结果。治疗主要包括:拔除导管、抗凝如低分子肝素(中心静脉受累时)、外科切开引流或结扎切除受累的静脉等,不推荐溶栓治疗。抗生素疗程一般4-6周。,预 防 措 施,(一)培训与管理1.专业队伍与培训2.检测与质量管理应持续对医护人员进行导管相关操作的

11、培训和质量控制。(推荐级别:A),(二)置管与护理1.穿刺点选择导管穿刺部位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置管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最大限度地避免置管感染、损伤等相关并发症。2.外周静脉穿刺点选择下肢外周静脉穿刺点发生感染的危险高于上肢血管,手部发生静脉炎危险小于腕部和前臂血管3.深静脉穿刺点选择深静脉穿刺点选择的安全性研究主要涉及穿刺部位的细菌菌落数和易感性,穿刺技术的熟练程度,导管留置时间长短与并发症等方面。应根据病情与治疗需要、操作熟练程度、相关导管并发症的多少来确定导管部位。(推荐级别:B),条件允许时,应采用床边B超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的放置。(推荐级别:B)4.动脉导管穿刺点选择动脉导管留置感染风险

12、小于静脉。通常留置于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和股动脉等位点,其中以桡动脉发生感染率最低。(三)置管更换时间1.周围静脉导管当周围静脉导管不能正常使用或者出现静脉炎(皮温升高、触痛、皮肤发红、触及静脉条索),应当立即拔除。定期更换周围静脉导管并不能作为预防静脉炎和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方法(推荐级别:D)2.中长周围静脉导管与周围静脉导管和中心静脉导管相比较,中长周围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最低。3.中心静脉导管不需要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推荐级别:B),(四)导管更换原则紧急导管置管,若无严格无菌操作,导管留置不宜超过48小时(推荐级别:E)尽量选择导管接头和管腔最少的中心静脉导管,权衡利弊后,不反对

13、使用多腔导管以满足临床治疗需要(推荐级别:D),(五)抗生素涂层导管不常规推荐抗生素涂层导管(推荐级别:A)(六)全身抗生素预防目前认为全身抗生素的使用可能对预防CRBSI并无益处。,六、消毒1.手部消毒正确的手部消毒是减少CRBSI的有效措施。(推荐级别:A)2.无菌操作在进行导管相关操作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推荐级别:A),3.皮肤消毒剂的选择血管内导管置管和局部换药时的皮肤消毒,宜选择2%洗必泰或1%-2%碘酊。(推荐级别:B)4.敷料选择及更换敷料潮湿,松动或受到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对于成年患者,至少1周更换1次敷料,纱布则需2天更换一次。,七、压力监测尽量选择一次性密闭式压力传感系统,并将压力监测系统和液体输注途径分开(推荐级别:E),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原则,-避免不必要的导管插入,除非有医 学指征-导管插入和护理要保持高水平无菌状态-尽可能限制导管留置时间-WHO,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原则,-在使用导管前即刻准备输液,并注意无菌操作-对进行导管插入和护理的人员进行培训-不要把动脉或静脉切开置管作为插管的常规方法-WHO,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