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的概念、研究对象.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6481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文学的概念、研究对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儿童文学的概念、研究对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儿童文学的概念、研究对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儿童文学的概念、研究对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儿童文学的概念、研究对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文学的概念、研究对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文学的概念、研究对象.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童文学的概念、儿童文学的研究对象,I、儿童文学的概念 一、两种代表性的界定 二、儿童文学的概念,(一)上笙一郎(二)王泉根,“所谓儿童文学,是以通过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将儿童培育引导成为健全的社会一员为最终目的,是成年人适应儿童读者的发育阶段而创造的文学。”将儿童培育引导成为健全的社会一员儿童文学的意义目的适应儿童读者的发育阶段对儿童文学特殊性的揭示,儿童文学是成年人为适应3到17岁的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而创造的文学,是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文学的集合体。这三个层次的文学都以其作品的文学价值认识、教育、审美、娱乐等作用,将少年儿童培育引导成为灵肉健全的社会一员为最终目的。两大部落:

2、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 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一)定义(二)存在状态,儿童文学定义:儿童文学是与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的心理水平、审美要求及阅读能力相适应,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它包括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其中以童年期儿童为读者对象而创作的童年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主体与核心。,“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1、“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2、儿童自己创作的

3、作品。3、被儿童占为己有的“儿童文学”。4、“自我表现”的儿童文学。,一、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二、儿童文学批评 三、儿童文学史,本质论儿童文学的本质、特征、功能;文体论儿童文学的文体分类和文体特征;创作论儿童文学创作基本规律和创作思维特点研究核心是儿童文学的儿童性质、儿童特点。,1、代表作:纵观全景儿童文学概论、儿童文学通论、儿童文学原理突出教学研究儿童文学教程、幼儿文学教程本质、美学、心理学儿童文学的本质、儿童文学美学、儿童文艺心理学文体论儿歌浅谈、儿童诗初步、童话学、儿童小说创作论、童话十六讲、童话艺术空间论、寓言文学概论,2、理论研究的几个重要突破:(1)以“儿童成人”双支点为逻辑起点的儿

4、童文学理论主体构架的设想。(2)新的儿童文学本体观的建立:(3)比较儿童文学的发展。,1990年,王俊英在儿童文学理论建设的构想提出建立以“儿童成人”双支点为逻辑起点的儿童文学理论主体构架的设想,使儿童文学理论体系成为多元结构、控制系统与开放系统。,“儿童文学本体构成既不是单纯的成人(创作主体)世界,也不是单纯的儿童(接受主体)世界,而是两者在儿童文学活动中实现的沟通和融合,是两者熔铸而成的新的艺术实体。”,1、批评内容:各种儿童文学现象(作家论、作品论、思潮论、方法论等)。2、批评方法:社会学批评、教育学批评、读者反应批评、人类文化学等。,儿童文学史是从宏观角度纵向考察儿童文学的发生、发展的

5、分支文学史。中国史:中国儿童文学史、中国儿童文学现象研究、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导论、当代儿童文学面面观、转型期少儿文学思潮史 外国史:世界儿童文学史概述、苏联儿童文学简史、日本儿童文学面面观分体史:世界童话史、世界寓言通论,汤锐中西儿童文学的比较:在创作意向上,中国儿童文学注重精神教化功能,西方儿童文学标榜快乐原则和反朴归真;在艺术精神上,中国儿童文学充满浓厚的伦理意识,西方儿童文学则体现出鲜明的人本的、哲学的性质;在价值取向上,中国儿童文学强调群体精神,西方儿童文学重视个性原则;在审美风格上,中国儿童文学端庄平实、温柔敦厚,西方儿童文学富于幻想、热情奔放。,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是成人明确地以

6、儿童为读者对象而创作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在整个儿童文学作品中占据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地位。因其明确的“为儿童创作的”目的性使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儿童特点儿童性质。安徒生、叶圣陶、张天翼、郑渊洁的童话丑小鸭、稻草人、宝葫芦的秘密、舒克和贝塔;柯岩、金波的儿童诗;帽子的秘密、记忆亚米契斯、曹文轩的儿童小说 爱的教育、草房子,儿童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虽只占儿童文学的一小部分,但由于是孩子们自己用文学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是童心与文学最为自然的结合,所以具有特殊的社会功效和研究价值。现代儿童共同的个性追求,儿童自己创作的作品在儿童心目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起来。田晓菲的诗;绿叶上的小诗(11岁),快乐的小

7、星(14岁)郁秀的小说,花季雨季1997年出版,发行超100万册。,被儿童占为己有的文学作品那些为儿童所喜爱又影响了儿童文学发展的成人文学作品。西游记、水浒传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凡尔纳和威尔斯的科幻小说;格林兄弟的童话和各种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等。,自我表现的儿童文学作品作家并无明确的为儿童的目的,但因其作品的选材和表现充满了童心童趣而深受儿童喜爱。包括一些“自叙”“自传”等取材于作家童年生活的作品;也有一些是作家“童心来复”时对生活感受的记录这是一块真正的成人与儿童平等相待、自然交流的自由天地,对成人作家和儿童读者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里费恩

8、历险记、爱克絮佩利的小王子、任大霖的童年时代的朋友等;,爸爸回来了 田晓菲爸爸回来了,从北戴河的海滨。给我带来了美丽的贝壳,贝壳里装着海波粼粼。,还有五颜六色的石子,多得我简直数不清。它们笑着争向我问好,其中杂着浪花的深情。爸爸回来了,可我的心却飞走了。飞到了爸爸走过的地方,在蓝天碧海间翱翔。(1980年10月16日),我爱 田晓菲谁能够说清我究竟爱的什么?我爱春天的阳光,我爱哗笑的小河,我爱看鸽子从云彩里飞过,我爱听云雀在云彩里唱歌,我爱婴儿的第一个微笑,我爱百合花纯洁的颜色,我爱通红的沸腾的钢水,我爱田野上富饶的收获,,我爱草原的绿色地毯,我爱大海的银色浪波,我更爱我胸前的领巾像团火,我爱我的校园、教室,音乐课这一切的一切,我都爱啊,只不爱虚伪、丑陋和邪恶。我要微笑着大声宣告:我爱美,我爱生活!(1983年10月17日),田晓菲日记片段 八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星期六(多云)今天是这个月的最末一日。时间啊,像流水一样,一去再也不回头。不留一点痕迹,只有记忆每一个日子。都是一页空白,等待着人们用生命、用火热的热情,去在那上头写下字迹。我这一个月的每一天,都是空白的吗?有没有留下字迹呢?我在书里寻求我的天堂,我的幸福而美好的乐园。每当我读书时,我就沉浸在一种不可言喻的幸福和甜蜜里。书,是我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吸引着我,就像一种美妙的歌声,纵然听完了,也在你的耳边萦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