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明清之际进步思潮.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6542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课明清之际进步思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5课明清之际进步思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5课明清之际进步思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5课明清之际进步思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课明清之际进步思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课明清之际进步思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明清之际进步思潮.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通过内心反省获得的理,即主观的理,通过格物致知获得的理,格物致知,客观存在的理,“心即理”,自省,致良知,不需外求,同,异,都是新儒学理学,都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和压抑了人们的自然欲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何异同?,我们应如何认识理学的影响呢?,积极方面: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人的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消极方面: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维护了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六、理学的影响:,知识整合,“三教合一”,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理”是世界的本原,“格物致知”,“心即理”、“致良知”,“发明本心”、自我主动,理 学,第五课明清之

2、际的进步思潮,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一、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一)经济上:,中央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统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源),推行文化专制政策,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思想界呈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社会上拜金逐利的风气盛行。,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三)思想文化上:,(二)政治上:,合作探究,(四)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的表现,(一)、品味“异端”思想家李贽,藏书,焚书,(二)、体会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

3、,(一)、品味“异端”思想家李贽,材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材料二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焚书,结论:,1、李贽的思想主张,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思考标准(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史论结合,提倡个性自由发展(尊重人性),提出“万物皆生于两”,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提倡男女平等,探究:李贽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即“异端”的含义?,反传统、反权威、反教条,探究,?,中国儒教史李贽并不一概否定儒家思想和理学,甚至还十分敬佩明朝理学代表王阳明,他真心接受王守仁的良知说,认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

4、,就在于真心、天性,而这便是良知。”,李贽和儒家思想的关系,批判地继承并发展儒学,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在气先”,格物致知唯心主义先验论,考察客观事物得到正确认识,存天理,灭人欲,私欲之中,天理所寓,“理在气中”(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1、王夫之朴素唯物主义,结合王夫之的思想主张论述其思想特色,?,系统地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拓展延伸,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A 反对君主专制集权 B 反对封建私有制 C 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 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

5、王夫之,A,重视工商业的发展,“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二)、体会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2、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政治:(1)(2)君臣关系应该是。(3)限制君权的设想:经济:,平等的“师友”关系,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工商皆本,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天下为主,君为客”。,“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抨击君主专制。,(二)、体会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3、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爱国思想家,(1)爱国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6、,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君者,其君其臣 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日知录,材料中“亡国”“亡天下”各指什么?体现了顾炎武什么精神境界?,“亡国”指朝代的更换,“亡天下”指国家民族文化的沦亡、社会退步,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大问题。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色彩。,(2)的治学主张。,“经世致用”、“明道救世”,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潮,(1)政治上:(2)经济上:(3)思想上:,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反对重农抑商,重视手工业、商业发展。,强调经世致用;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批判程朱理学;建立

7、了唯物主义思想体系,总结,合作探究,明清之际新思想的特点有哪些,1、反传统、反教条2、反封建专制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批:君主专制,“君为臣纲”,主张君臣平等,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批:脱离实际,提倡经世致用、明道救世,承: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承:先秦民本思想,保留君主制,批:“天命论”“理在气先”,承建荀子的唯物主义体系,批判继承传统儒学,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新的活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传统儒学的关系,“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的影响,1、适应了时代的要求:2、对儒学3、对君主专制4、对

8、后世,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为儒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造成强烈的冲击,具有重大的启蒙作用,和深刻的启迪,合作探究,不足:并没有成为时代主流思想(宋明理学始终占据官方统治思想的地位),未能推动社会的政治变革。,积极,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武帝 魏晋 隋唐 宋明 明清,孔子创立,孟、荀继承,遭到打击,董仲舒新儒学“独尊”正统思想,佛道挑战儒学危机,三教合一体系更新,新体系理学形成,批判继承时代特色新体系,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大国崛起解说词,从明末清初的思想家身上,我们能体会哪些精神?,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精神,课后作业,1、列表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2、梳理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材料: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y,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据材料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继承了儒家思想,又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怎样的发展?,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传统儒学的关系,合作探究,继承:以民为本,保留君主制,发展: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分治,君臣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